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爆竹声中辞旧岁,紫气东来迎金牛. 春节长假结束后第一天,中央就送给亿万农民一份温暖而厚重的牛年大礼--中央一号文件! 新年中央一号文件,再度锁定"三农",是改革开放30年来第11个以"三农"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也是连续6年发布关于"三农"工作的一号文件.  相似文献   

2.
2月1日,新世纪以来第十二个一号文件《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正式发布。这是自2004年以来,中央一号文件连续第十二次聚焦"三农",意义重大。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农业农村经济发展面临一系列重大挑战和考验。如何在经济增速放缓的条件下继续强化农业基础地位、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如何让农业更强、农民更富、农村更美?一  相似文献   

3.
<正>备受瞩目的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近日正式发布。作为新世纪以来指导"三农"工作的第14份中央一号文件,这份题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的政策文件(下称"一号文件"),一改近年来更多着墨于"农业现代化"的政策思路,开宗明义强调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之于农业农村工作的主线地位。综观此次一号文件,涉及优化产品产业结构,着力推进农业提质  相似文献   

4.
2004年以来,中央已经连续发布了9份以"三农"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说明了"三农"问题的重要地位.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指出:"实现农业持续稳定发展、长期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根本出路在科技."如何正确运用地质专业知识为农业生产服务,这是每一个地质科技工作者必须考虑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叶檀 《国土资源》2012,(2):18-19
2月1号,正式发布的中央"一号文件"持续关注"三农",从2004年到2012年,9年"一号文件"持续关注,说明农业在中国的重要地位。农业不兴,则中国经济不兴;农业不市场化,则中国经济不可能市场化;围绕农业的利益不厘清,则农民无法真正摆脱小农身份。在九年的时间里,值得记入史册的是取消农业税。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  相似文献   

6.
政策     
<正>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公布2月19日,新华社受权发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做好"三农"工作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是21世纪以来第16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意见》共分8个部分,包括:聚力精准施策,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夯实农业基础,保障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扎实推进乡村建设,加快补齐农村人居环境和公共服务短板;发展壮大乡村产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全面深化农村改革,激发乡村发展活力;完善乡村治理机制,保持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发挥农村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全面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落实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总方针。  相似文献   

7.
<正>2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正式公布。这是2004年以来,中央一号文件连续第十二次聚焦"三农"意义之重大不言而喻。而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首次明确了"国土修复"这一重大的时代主题。中央一号文件的布局和措辞是非常有讲究的。第一段相当于肯定2014年"三农"工作成就的"引言",第二段最为宏观且直指当下最为迫切的问题,然后是第一部分可以管住2015年乃至更长一个时期"三农"工作的最重要任务。这就是大局部分,就像《孙子兵法》开头讲的"兵者  相似文献   

8.
引子:1982年1月,中共中央发出了改革开放后关于农村工作的第一个"一号文件"--<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此后,连续4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是关于农村工作政策的.然而,直到16年后的2004年1月,中央才第6次就"三农"工作重又发出了新的"一号文件".  相似文献   

9.
2月19日,新华社受权发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做好“三农”工作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是21世纪以来第16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意见》共分8个部分,包括:聚力精准施策,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夯实农业基础,保障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扎实推进乡村建设,加快补齐农村人居环境和公共服务短板;发展壮大乡村产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相似文献   

10.
时政     
中央一号文件:严守耕地保护红线,深化土地制度改革 近日,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其内容连续十一年聚焦三农问题。“中央一号”文件要求,要抓紧构建新形势下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严守耕地保护红线,划定永久基本农田,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不断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坚决破除体制机制弊端,坚持农业基础地位不动摇,  相似文献   

11.
《国土资源》2014,(2):22-23
日前,新华社受权发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这份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坚决破除体制机制弊端,坚持农业基础地位不动摇,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记者第一时间采访了“在农”专家学者,就文件精神进行全面解凄。  相似文献   

12.
<正>2月19日,新华社受权发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做好"三农"工作的若干意见》。这份2019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开宗明义指出,今明两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三农"领域有不少必须完成的硬任务。其中,哪些重点任务涉及自然资源管理工作?本文进行了梳理。一决战决胜脱贫攻坚聚力精准施策,  相似文献   

13.
《国土资源》2013,(2):4-5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若干意见》全文公布。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对过去十年我国的农业农村工作进行了总结,突出强调围绕现代农业建设,充分发挥基本经营制度优越性,着力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文件公布之际,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办公室主任陈锡文就一号文件的亮点等相关热点问题接受了记者采访。2004年以来,我国粮食产量实现"九连增"  相似文献   

14.
资讯快递     
□部委中央一号文件扶持"三农"再加力2月1日正式公布的2009年中央一号文件是改革开放以来第11个以"三农"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文件明确,今年将大幅度提高政府土地出让收益、耕地占用税新增收入用于农业的比例;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推进省直接管理县(市)财政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15.
正悠悠万事,吃饭为大。粮食问题关乎国运民生,农业是立国之本,更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现代化的基础。新年伊始,中央一号文件再次聚焦"三农",正式下发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落实发展新理念加快农业现代化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若干意见》,再次吹响了全面深化农村改革的集结号,打响了加快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发令枪。步入"十三五"的第一份中央一号文件,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新理念融入"三农"工作,为"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确定了目标。  相似文献   

16.
正自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必须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以及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是治国理政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方针",并提出八大类33项重点工作以来,中央各部委纷纷出台2014年涉农工作措施,农业产业发展与财政和金融渐趋融合的框架体系正在逐步形成。  相似文献   

17.
江夏  张毅  夏珺  朱隽 《国土资源》2010,(2):14-20
<正>当农民欢庆丰收、迎接新春的时候,新世纪连续第七个"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发表了。喜讯传遍大江南北、村村寨寨。冬天的脚步渐行渐远,一号文件像春风一样,温暖着亿万农民的心。此前连续6个"一号文件",年年有新政策,年年送"大礼包",支农力度不断加大,惠农成效不断扩大,开创了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多年难得的好局面。今年的"一号文件"又有哪些新亮点?"三农"工作又有哪些新举措?9亿农民又将得到哪些新实惠?日前,记者专访了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及中农办的负责同志。  相似文献   

18.
2月22日,新华社受权发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是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也是21世纪以来第19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  相似文献   

19.
《国土资源》2014,(1):27-28
正日前,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全面分析了"三农"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研究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的重要政策,部署2014年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农业农村工作。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从我国经济社会长远发展大局出发,高屋建瓴、深刻精辟阐述了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具有方向性和战略性的重大问题,同时提出明确要求。李克强在讲话中深入分析了农业和农村工作形势,并就依靠改革创新推进农业现代  相似文献   

20.
正据新华社北京2月5日电2月5日,新华社受权发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抓好"三农"领域重点工作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小康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是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也是21世纪以来指导"三农"工作的第17个中央一号文件。《意见》分5个部分,包括: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对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补上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保障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和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加强农村基层治理,强化农村补短板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