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报刊文摘     
正《人民日报》刊登读者来信:农村土地流转多种问题待解《人民日报》1月7日刊登一批读者来信,披露了当前农村土地流转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村里迫使农民"卖地"湖南桃江县的良言说,国家加快农村土地流转本来是件好事,但下面一些"歪嘴和尚"却把经念歪了。有的地方土地流转全由村干部一手包办,只是由村干部挨家挨户白纸黑字签个名就可,有些人签了,有些碍于情面不敢得罪村干部不得不签,少数顶着不签字的终不成气候。来信呼吁赋予农民对土地流转更多的知情权、谈判权和决定权。土地流转合同很不规范  相似文献   

2.
报刊文摘     
<正>《人民日报》刊登读者来信:农村土地流转多种问题待解《人民日报》1月7日刊登一批读者来信,披露了当前农村土地流转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村里迫使农民"卖地"湖南桃江县的良言说,国家加快农村土地流转本来是件好事,但下面一些"歪嘴和尚"却把经念歪了。有的地方土地流转全由村干部一手包办,只是由村干部挨家挨户白纸黑字签个名就可,有些人签了,有些碍于情面不敢得罪村干部不得不签,少数顶着不签字的终不成气候。来信呼吁赋予农民对土地流转更多的知情权、谈判权和决定权。土地流转合同很不规范  相似文献   

3.
土地有限,需求无限。人多地少的国情,给了我们这样一则命题:谁给我们土地?!益阳市国土资源部门作了这样的解答:开发整理——从土地中找土地。近几年来,一个个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有序地分布在益阳大地上,改变了该市农村土地的面貌,给农民群众带来了实惠。据益阳市国土资源局土地整理中心统计,2005年至2007  相似文献   

4.
土地开发整理工作是国土资源部门的一项主要工作,也是确保耕地占补平衡的主要途径。搞好土地的开发整理,有利于田间机械化作业,有利于排灌工程和设施的配套,有利于田间防护林网的建设,对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农业旱涝保收和可持续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着重要的作用。这可以讲是件利国利民的好事,但同时也是一件问题多、矛盾比较集中的难事。以下笔者仅就自己的实际工作经历和调查了解的情况,对如何搞好土地开发整理工作谈点粗浅意见。一、宣传发动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根本,是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之一。因此,要想搞好土地开发整理,必须做好宣传教育工作,消除农民的思想顾虑,使他们明白通过土地开发整理,会给他们带来诸多好处:第一,开发整理后的耕地权属不变,即使其数量有所增加,但权属仍然不改变;第二,土地开发整理原则上不会破坏耕地的耕作层,耕地的整体质量将大大提高,同时沟渠和道路等设施将有很大改观,有利于实现机械化耕种;第三,土地开发整理工程所需资金全部是财政资金,决不向农民搞摊派或要求出义务工,竣工验收后新增的所有耕地和设施,国土资源部门也不收取任何费用,将按原有权属关系无偿移交;第四,国土资源部门搞的土地开发整理决不会是“半拉子”工程...  相似文献   

5.
回望我国土地整理事业的发展历程,我们为之振奋。土地整理给广大农村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让千千万万的农民尝到了甜头,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土地整理成为推进  相似文献   

6.
土地有限,需求无限.人多地少的国情,给了我们这样一则命题:谁给我们土地?!益阳市国土资源部门作了这样的解答:开发整理--从土地中找土地. 近几年来,一个个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有序地分布在益阳大地上,改变了该市农村土地的面貌,给农民群众带来了实惠.据益阳市国土资源局土地整理中心统计,2005年至2007年,益阳市共争取国家、省级土地开发整理专项资金近3亿元,土地整理规模大、投资多、效益好,受到了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赞誉.  相似文献   

7.
我是乡镇机构改革后有幸分到国土资源战线上的一名新成员,刚接触土地这方面的工作,我深切地体会到学习的必要性和紧迫感。因为我们在基层工作,几乎每天都有群众来所里咨询宅基地方面的有关情况,村干部也经常请我们协助处理土地纠纷。  相似文献   

8.
土地整理是加快农村现代化进程的基础,同时也是推进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有力保障.几年来,我们把土地整理和标准农田建设作为关键环节狠抓落实,在全县建成了一大批优质、高效的农业生产基地.几年来累计投入资金1.01亿元,建设标准农田面积9.52万亩,超额完成了杭州市下达给我县8万亩的标准农田建设任务.国土资源部副部长鹿心社在视察我县土地整理现场时,对我县土地整理工作所取得的成绩予以了充分的肯定,认为桐庐县的土地整理工作抓得不错,做得也不错.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相似文献   

9.
二月的早晨,依然春寒料峭.这天一大早,鄢陵县国土资源局土地开发整理中心办公室来了一位60多岁的老汉,手里拿着100元钱直往刘合仁主任手里硬塞:"这钱说啥我也不能收,国家的惠农政策这么好,你们又到村里为我们整治土地,没有国家的好政策,哪来我们的好日子?我能为国家土地开发整理事业做点事,值!""这钱您得收下,您关心国家土地开发整理事业,经济上还受损失,我们过意不去……"  相似文献   

10.
回望我国土地整理事业的发展历程,我们为之振奋。土地整理给广大农村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让千千万万的农民尝到了甜头,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土地整理成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抓手,成为护卫18亿亩耕地红线的生力军。各地项目区生机盎然、硕果累累。辽宁省围绕土地整理实施“百村扶贫”工程两年来通过生态移民、改土治水、“四位一体化”让辽西北的农民走上了脱贫致富之路。浙江省嵊州市通过建立“以土养土、以土治土”机制开展以整治“空心村”为主的农村宅基地整理,引导农村朝着新农村方向发展……十年来取得的成绩显赫,但也存在较多问题,从规划设计到项目实施,再到项目完成后取得经济收益的分配,这些都值得我们去深思。借鉴国外土地整理的实践经验,对我国的土地整理事业的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辽宁省大规模的土地开发整理工作是从2000年开始的,截止到2006年,辽宁省组织实施国家、省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307个,整理面积150万亩,新增耕地面积40万亩,投入资金27亿元。通过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的实施,增加了耕地面积,调整了农业产业结构,改善了农业基础设施,提高了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促进了农民增收、农业增效,推动了"三农"问题的  相似文献   

12.
平整的土地、宽畅的柏油路、成排的井房、高高的变压器……民权县双林土地整理项目使昔日的沙丘茅草地变成了"生金产银"的优质高产田.看着这喜人的变化,项目区的老百姓由衷地说:"没想到这么多年的废弃茅草地能变废为宝,土地整理项目真是给我们带来了实惠……"  相似文献   

13.
对湖南省土地开发整理工作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当前土地开发整理工作的基本态势土地开发整理是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从土地利用角度来说,农业现代化的过程就是对农用地不断进行开发整理的过程。当今,西方发达国家已经进入后土地开发整理时代,而我国则是从新修订的《土地管理法》实施后才正式提出这一概念,刚步入起始阶段。特别是当今国土资源部门实行的按项目管理推进土地开发整理还是我们面临的一个全新的课题,需要我们大家在实践当中去摸索,去发现、总结,才能正确把握现今土地开发整理工作态势。1.1新法的颁布为土地开发整理奠定了基本法律地位,但一些地方对土地开发整理的意义认识不够。土地开发整理是党和国家从粮食安全、统筹城乡发展和长治久安战略高度制订的一项法律制度,并为此专门开辟了资金渠道。此后,中央又决定从土地出让金中拿出部分收益,专门用于农业土地开发,从而进一步拓展了资金渠道,为土地开发整理事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法律和资金保证。但由于一些地方和部分工作人员对这一法定制度深刻内涵理解不深,认识不够,对推进土地开发整理工作的指导思想存在有偏差,导致“两费”征缴不力,执行过程中存在重申报、轻实施;重资金争取、轻项目监管的倾向,项目资金使用不严,项目实施管理不力。1.2各级、各界...  相似文献   

14.
编辑同志: 我们村上的湖边有5亩多荒地,前几年村上分给了几户农民开垦,但是他们都不愿投资修建水渠和桥,致使土地荒废了好几年.去年我请示村干部,同意我开垦这块荒地,但是,就在我动工修渠时,遭到了个别人的阻拦.请问,他们这样做合法吗?  相似文献   

15.
正4月的一天,我和同事小冯下乡回到所里,索河办事处惠厂村的张大娘因邻里宅基地纠纷找上门来,小冯一边向张大娘了解情况,一边给我使个眼色,让我先稳住情绪激动的张大娘,她去给惠厂村的村干部打电话了解"内幕"。一听说是张大娘,村干部便在电话那头劝道:"这个张老太可难缠了……"原来,在上世纪50年代,张大娘一家被划为地主成分,她家房子和土地被充公后分配给其他人,其中王某的爷爷分得了三间老屋,张大娘一家对此事一直耿耿于怀。后来老屋因年久失修成了危房,王某的父亲办理相关手续后进行翻修。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闻喜县河底镇等二乡镇基本农田整理项目完成后的情况调查,分析了该项目产生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阐述了农民对项目的评价:一是提高耕地质量,增加耕地面积;二是增加了农民收入;三是农民参与了项目各个阶段的工作.发现项目实施后存在的问题:一是部分农民对项目后期管护;二是没有管护资金;三是土壤肥力不高,提出了解决办法,针对加强土地整治工作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7.
2009年,桃源县土地开发整理工作致力于真心实意为"三农",全面规范上水平,开创了创历史的"六个最":即开发规模最大、整合资金最多、工程质量最优、建设进度最快、项目管理最民主、人民群众最满意。建成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区已经成为土地开发整理支持新农村建设的示范区。  相似文献   

18.
<正>4月的一天,我和同事小冯下乡回到所里,索河办事处惠厂村的张大娘因邻里宅基地纠纷找上门来,小冯一边向张大娘了解情况,一边给我使个眼色,让我先稳住情绪激动的张大娘,她去给惠厂村的村干部打电话了解"内幕"。一听说是张大娘,村干部便在电话那头劝道:"这个张老太可难缠了……"原来,在上世纪50年代,张大娘一家被划为地主成分,她家房子和土地被充公后分配给其他人,其中王某的爷爷分得了三间老屋,张大娘一家对此事一直耿耿于怀。后来老屋因年久失修成了危房,王某的父亲办理相关手续后进行翻修。  相似文献   

19.
土地整理是技术性、工程性很强的活动,它能带来十分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发展的重要手段。近年来,我国土地整理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在保证耕地总量不再减少,优化农村环境和形象,使路林成行、沟渠成网,加快农村现代化建设进程等方面发挥了令人瞩目的作用,但也应该看到,我们的土地整理工作还存在一定的误区。我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内,土地开发整理要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为出发点,大力开展基本农田整理,促进补充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者统一,充分发挥土地开发整理的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20.
土地整理运行中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几年来,由于政策鼓励和国家投资土地整理资金力度加大,极大地调动了各地土地整理的积极性,促进了土地整理工作的开展。同时,随着土地整理工作的全面铺开和深入,在资金运作、使用和项目管理中也存在许多新的情况和问题,需要认真研究和解决。 1.编制和完善土地开发整理专项规划。土地开发整理规划是土地利用规划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土地开发整理工作的主要依据。过去在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时,尽管多数市县编制了土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