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朱抱真 《气象学报》1985,43(4):495-499
谢义炳教授在八十年代初期,发表了关于“稳定的和不稳定的斜压行星波”的论文(以下简称H_3)。在论文引言中说到Rossby波和不稳定斜压波的矛盾;文中提出所谓“空间不稳定”的概念;并在结语讨论中说:这一研究的“所得结果,实质上否定了传统的斜压不稳定理论的基本观点……”。众所周知,自从四十年代,赵九章、Charney和Eady等开创性地提出斜压行星波理论后,几十年来继续发表的研究是极为可观的,但从未看到否定了传统的斜压不稳定理论基本观点的研究。因此H_3引起人们的兴趣。  相似文献   

2.
吴喜峰 《干旱气象》2001,19(3):45-47
引 言科技论文是一种论述研究成果、推动学术发展的极为重要的文体。气象科技论文是气象科技发展的重要信息源 ,是编辑气象科技期刊的基本素材 ,也是记载气象科技进步的历史性文件。具有一定的“学术性”是科技论文的突出特点。或提出新的“论点” ,或摆出新的“论据” ,或具有新的论证“角度” ,或富有“总结性”、“论理性”等。总之 ,它要有自己独特的发现。纵观全国各省级气象科技期刊 ,其论文作者大多是各省 (区、市 )气象台站的气象科技工作者 ,《甘肃气象》也不例外。通过几年来对《甘肃气象》科技文章的审读和编辑实践 ,就基本格式…  相似文献   

3.
重视文章的篇章结构,是提高科技论文写作水平的关键。科技论文的篇章结构具有相对固定的基本格式,在层次安排上强调事物内在的逻辑顺序,即“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三段式”;在结构的视觉上讲究纲目分明,章节条理清楚;人们通常使用“起承转合”的基本模式,作为论文主体部分的篇章结构。写好一篇气象科技论文的基本要点,是作者的思路要清晰,落笔写作前应拟定提纲,列出章节层次及拟好分级标题,围绕主题突出主要信息,并应用科技语体的精确、简练、平实原则,经反复修改提高文章的可读性。  相似文献   

4.
本书是苏联水文气象总局科学通俗丛书之一。但原来它是给水文气象专业学生、技术员以及气象方面其他人员看的,并不是对一般群众的通俗读物。全书共分五章,分论地球上温压场分布、气团变性对于北半球对流层温度场建立的作用、对流层平均温压场对大气环流生成的作用、大气环流的距常以及大气环流和水份循环。在基本概念上,本书以作者在1947年所写论文“大气环流的季节变动”作为基础,并且也引用到这论文的主要结论和材料。  相似文献   

5.
科技论文是科学技术领域中的学术论文,是科技工作者用来表达自己在科学技术研究中的思想观点、研究成果、创新见解和知识的手段。这就要求作者掌握比较规范的写作方法,才能以最简炼、明快、最易理解的方式来达到迅速而准确地传递科技信息、进行学术交流的目的。在工作中,常发现有的论文选题很好,研究方法和研究过程也值得介绍,但由于作者没有掌握好科技论文的  相似文献   

6.
许焕斌 《气象》1982,8(8):38-38
读了《气象》1982年第6期《再论“巨淞”的形成》一文后,我们对该文有两个论点答辩如下: 一、关于冰雹融化后夜间冷却成冰的可能性问题 在《对“大雹乎?巨凇也!”的进一步探讨》(见《气象》1982年第4期)一文中,我们在说明“巨凇”不可能产生后,为了留有余地,不全盘否定《淞也!》一文的观点,在最后的结语中,以“除非是……”开  相似文献   

7.
水文气象科技论文经常用到的“径流“一词时常被误用为“泾流“或误植为“迳流“、“经流“,对此分析了“泾流“、“迳流“和“经流“的具体含义及使用情形。为了准确交流科技学术思想,在科技论文中应正确使用“径流“一词。  相似文献   

8.
为庆祝我院建院25周年,检阅我院作者(包括校友)在院工作或学习期间(或主要在院完成)正式发表文章这一方面的成果,本刊汇编了此附录。汇编范围及顺序为:(1)学术期刊(学报级)上发表的论文,出版社出版的文集上的论文以及其他文集中的得奖论文等;(2)中级学术期刊,包括公开出版和内部发行的中央和省(市)级单位出版的专业期刊以及本院的中级期刊上所发表的科技或教学体会等文章;(3)在一般期刊、科普期刊或科普读物上发表的科普文章(不包括报纸上发表的短文)。因此,作者的其他发表成果如专著、辞书、教材、科技(科普)书籍、译文(或摘译、编译)以及电影剧本等均不在汇编范围之内。另外,由于发给作者的登记表以及作者填的目录会有遗漏,我们代填的部分也恐有不全等情况,本汇编可能存在缺漏不周;篇目虽经核对,也难免会有差错。本汇编以姓氏笔画为序。个别以集体署名而不能提供主要执笔人的文章排在最后。每篇文章目录只出现在本院(或校友)作者顺序最前者名下一次,但注明全部作者姓名。  相似文献   

9.
为了迅速而准确地传递科技信息、进行学术交流,各国学术界对科技论文的格式、文章中的术语、单位、数字、符号都有较为具体的要求和规定。目前,我国已有“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的国家标准(GB—8)和“科学技术  相似文献   

10.
龚雪芹 《贵州气象》2004,28(1):47-48,44
从参考文献在文章中的作用、对作者读者所起的引导作用以及它在编辑审稿者和期刊评价中的作用等几方面论述了作为论文中一主要部分的参考文献在科技论文中的作用和地位。  相似文献   

11.
汪铎  张镡 《气象》1984,10(11):10-13
在大范围谷物产量与大型环流准周期振动的分析工作中,作者发现还存在着一类非周期性的“季节振动”。在东亚部分地区,从冬到春(3个月)和从冬到夏(5个月)的振动十分明显,配合粮食作物产量的分析预测工作,已应用在长江下游地区春粮和夏粮的年景预报方法上。  相似文献   

12.
科技夏令营是对青少年进行科技教育,培养青少年科学素质的一种形式,既增强他们的体魄,又开阔他们的眼界,丰富他们的课外知识。通过气象夏令营活动,我们未来的气象科技者已初露锋芒,写出了“气象小论文”,我们的气象事业大有希望!  相似文献   

13.
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14年度公务员录用考试公共科目笔试刚刚结束,众多考生还在回忆考试题目。细心的考生发现,近两年国考“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以下简称“行测”)特别是常识部分中气象类试题比例增加,成为考试的一个“热点”。  相似文献   

14.
运用文献计量学原理,对1994-1998年5年间《浙江气象科技》所发表的308篇论文所附参考文献(即引文)和论文作者的分布情况进行了定量统计分析,发现:①《浙江气象科技》在我省气象科技中具有重要地位;②论文产出量具有地区集中性和作者集中性。同时,还分析了引文著录中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通过理论假设推导出建筑物内壁温度与气温及15CM地温的关系式,利用历史“回南天”过程记录确定了关系式的相关系数,建立了建筑物内壁温度的拟合公式,有效的解决了长期以来困扰“回南天”观测资料缺少的难题;通过聚类分析,研究“回南天”主要天气影响系统及特征,结果表明南宁市“回南天”过程是在冷高压和暖低压的交替影响下产生,分为冷性结束和暖性结束两类过程,并总结两类过程的单站内壁温度、气温、露点、24小时日平均变压等要素变化特征和天气形势场特征,分析它们与“回南”影响时间及强度的关系,得出冷性结束“回南天”过程,“回南”持续时间长,强度强,出现频率高的结论.  相似文献   

16.
强对流云中“穴道”的物理含义和应用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自提出在冰雹云中存在“穴道”-“零域”结构以来, 已有一批相关模拟和观测研究论文发表, 进一步深化了对这一现象的理解, 同时在探讨和应用中也显现出一些问题或疑问:如“穴道”-“零域”结构存在的条件, 阵雨性对流云中是否也有类似结构, 前人的研究中为何未明确指出这种结构, 在应用中如何判识“穴道”-“零域”等。该文以观测实例和数值模拟作了回答, 并系统地探讨了“穴道”-“零域”的物理意义和应用要领, 明确了以下几点:从本质上来看“穴道”-“零域”具有的功能是云中宏、微观运动量场之间相互作用的表现; 强对流云中一些特殊的雷达回波结构, 如有界弱回波区 (BWER)、无界弱回波区 (WER) 或悬挂回波 (OE), 则是这种相互作用的产物; 只有在云中的气流速度与粒子的末速大小相当时, 这种相互作用才起重要作用, 粒子的末速比气流的速度过大或过小, 其作用反映弱; 对“穴道”-“零域”物理含义的探讨可深化对雷达产品的动力及物理意义的认识, 这对于在灾害性———高影响天气的临近预报中去寻找特征指标和判定防雹增雨作业的部位、时机等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气象科技论文中作者单位的中英文写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气象科技论文中作者单位中、英文写法存在的常见问题进行了分析和归纳,给出了部分气象科研院所、高校院系的中、英文单位对照表。  相似文献   

18.
龚雪芹 《贵州气象》1997,21(5):39-42
笔者从事科技期刊编辑工作多年,所接触的稿件在写作上总是存在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为了使科技工作者在科技论文的写作上尽量规范化,诗作此文供大家参考。一篇论文主要由以下几部分组成:文题名、署名。摘要、关键词、引言、正文、结论、参考文献。下面分别作具体的介绍。1文题名“题名是以最恰当、最简明的词语反映报告、论文中最重要的特定内容的组合。”科技论文的标题是对论文内容的简明恰当的概括反映,是以最简要。最标准的语句概括文章主题,是伦丈内容的窗口。必须恰当地、实事求是地表达文章的中心内容和深度广度。一般应避免使…  相似文献   

19.
陈见  李佳颖  高安宁  梁维亮  赵金彪 《气象》2015,41(3):372-379
利用常规MICAPS数据资料,对广西“回南天”发生特征及预报着眼点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 “回南天”发生在春季低温阴雨后期迅速回暖的转变过程中;(2) 有利“回南天”发生的环流形势共同特征为: 500 hPa我国北支西风气流转为纬向环流,南支槽加深并向东移动,850 hPa有西南急流,地面冷空气减弱,华南静止锋减弱北抬;(3) T lnp探空曲线中,锋区逆温层上限持续下降到850 hPa以下,次日落地消失;(4) 室外空气露点温度高于室内物体表面温度,暖湿空气中的水汽入室遇冷后,在物体表面发生相变凝结;(5) 根据前一天最低气温、当天露点温度及升幅,将“回南天”划分为重度、中度和轻度3个等级;(6)“回南天”有冷性结束和暖性结束两种方式。所得成果可应用到预报业务中。  相似文献   

20.
科技论文写作水平的高低,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作者的综合素质。在我们的作者队伍中确有为数众多的作者既有资历和学历,又有理论和实践经验,但有的人写出来的科技论文质量却往往不高,究其因,除试验设计不合理、资料处理不精当、计算方法不新颖等因素外,主要还是对科技论文的性质、写作思路及规则缺乏深入的了解和认识。通过对《湖北气象》来稿的审读和编辑,在此提出气象科技论文写作中的若干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