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洒勒山滑坡     
1983年3月7日下午5点30分,我国甘肃省东乡族自治县洒勒山发生了一起巨大的山地滑坡,仅3—5分钟的时间内,近6千万立方米的滑坡堆积物掩埋了果园公社的洒勒、新庄、苦树等四个生产队,伤亡278人,毁坏农田3千余亩,报废小型水库一座,实为我国北方黄土地区罕见的滑坡灾难。 洒勒山相对高差300余米,由Ⅰ、Ⅱ、Ⅲ、Ⅳ级阶地组成自然斜坡,其中Ⅳ级阶地高出河床180—200米,阶面宽300—350米,为本次滑坡产生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层础 阶地物质组成可分为三部分:上部为马兰黄土(Q_3~(e01)),中部为老黄土(Q_2~(nl)),下部为第三系粘土岩夹砂砾岩(N_2)。  相似文献   

2.
以内蒙古东南部白音罕山落叶松样芯为研究对象,建立研究区124年(1895—2018年)树木年轮晚材蓝光强度差值年表.通过选取年表(1895—1998年)与气象因子的响应分析发现:落叶松晚材蓝光强度年表与6—8月的温度(r=0.42,P<0.01)存在显著的正相关,与6—8月的降水(r=-0.39,P<0.05)和7—1...  相似文献   

3.
湘西北花垣-凤凰岩溶山原区(包括花垣山原区和凤凰山原区两部分),地处贵州高原东缘,经纬度为109°17′—109°40′E,28°10′—28°29′N。当地是湖南省西北部岩溶山原的主要部分。区内土地面积817.5平方公里(122.6万亩),其中耕地面积1.21万公顷(水田0.84万公顷,旱地0.37万公顷),占土地面积的14.8%。本区有人口10.6万,人平  相似文献   

4.
根据矸石山主要特征,采用Mohr-Coulomb非线性塑性本构关系建立了矸石山数值模型,利用FLAC3D软件,通过数值模拟方法,分析了矸石山边坡塑性区域特征,模拟了矸石山边坡的安全系数随坡度变化的规律.数值模拟结果表明:矸石山边坡坡面浅表会产生塑性变形区,并会发生局部坡面滑坍.数值模拟结果与矸石山实例滑坍情况相近.本文数值模拟分析结果对矸石山治理工程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加强人山关系地域系统为核心的山地科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我国山区发展的严重滞后、山地环境与社会问题日益增多以及山地科学综合研究工作严重不足的背景,提出加强人山关系地域系统为核心的山地科学综合研究的必要性.在阐述山地概念内涵的基础上,对山地人山关系地域系统基本特征进行了分析,认为人山关系除具有平原、城市人地关系基本特征外,还具有山地所特有的3个特点:1.人山关系动力系统复杂性和不稳定性;2.人山关系物流和能流循环系统的不完整性;3.人山关系利益公平分配的困难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以人山关系地域系统为核心的山地科学学科分类体系,对现代山地科学体系中的基础科学、技术科学和工程技术科学所包含的学科作了界定.最后,对山地人山关系地域系统与现代山地科学学科之间相互关系及其关键理论问题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东南极内部发育毛德和普里兹两条新元古代晚期-早古生代(泛非期)造山带,这两条造山带中均发育大量同-后构造花岗岩类。本文系统总结了以往东南极泛非期花岗岩类的岩石学、地球化学和年代学方面的研究成果,对不同地区岩体的岩石类型、岩浆源区及形成的构造环境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除南龙达讷山为I型花岗岩外,大部分花岗岩类表现出与碰撞造山作用相关的A型(或S型)花岗岩的特征。泛非期岩浆作用与区域高级变质作用的时代吻合(600—500Ma)。两条造山带中泛非期岩浆作用与碰撞后岩石圈减薄、岩浆底侵以及上地壳的伸展垮塌相联系,均具有碰撞造山带的构造演化特点。所以,冈瓦纳超大陆的形成很可能是通过西冈瓦纳、印度-南极陆块和澳大利亚-南极陆块等3个陆块沿着两条造山带(毛德造山带和普里兹造山带)近于同期发生拼合碰撞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地理学报》2006,61(12):1332-1344
第1期黄河源地区草地退化空间特征!!!!!!!!!!!张镱锂刘林山摆万奇等(3)干旱生态系统净初级生产力估算及变化探测!!!!!张杰潘晓玲高志强等(15)珠江口红树林湿地演变的遥感分析!!!!!!!!!!黎夏刘凯王树功(26)水沙研究长江口水沙入海通量的观测与分析!!!!!!!汪亚平潘少明H.V.Wang等(35)长江干流径流的时序结构与长期记忆!!!!!!!!!王国杰姜彤陈桂亚(47)降水—植被耦合关系及其对黄土高原侵蚀的影响!!!!!!!!!!!许炯心(57)不同水沙条件下黄河下游二级悬河的发展过程!!!!!杨吉山许炯心廖建华(66)风水复合侵蚀研究述评!!!!!!!!!!!!!!!宋阳刘连友严…  相似文献   

8.
研究区属西伯利亚板块东南古生代陆缘增生带,位于二连—贺根山蛇绿岩带北侧,属东乌珠穆沁—乌兰浩特GG_(C-P)侵入岩段,本区晚石炭世花岗闪长岩属中钾—高钾钙碱性系列岩石,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反映在成岩过程中没有经过明显的结晶分异,轻重稀土分异明显,重稀土严重亏损,暗示形成于较高的温度和压力范围,源区深度较大(50km)。具有"I"型花岗岩地球化学属性。构造环境判别属火山弧花岗岩(VAG),为晚造山—造山后伸展花岗岩,而不是形成于岛弧环境。获得LA-MC-ICP-MS锆石U-Pb年龄302.2±2.1Ma,表明其形成时代为晚石炭世。预示着本区古亚洲洋在晚石炭世之前已发生闭合,晚石炭世—早二叠世时期已经进入后造山阶段,并逐步向广泛的伸展构造环境转化。  相似文献   

9.
序 晋省、区贵 州-●‘‘’…一‘…”‘…一 ,’ ~ ’‘^^ ‘最高峰名称球穆朗玛峰乔戈里峰贡嘎山;布喀太板峰玉龙山团结,峰玉 山太白山贺兰山五台山大神袈架J、五台山茕净山所在山脉喜马拉雅山脉喀喇昆仑山脉横断山脉昆仑山脉云 岭邪连山玉 山秦 岭贫兰山太行山大巴山太行山武陵山高度(米) 8882(下转122) 86li 7 556 6860 5596 55d4 7 3 995 3666 3 556 3058 3053 2870 2 4【14藏 疆 川 海 南 肃 湾 西 夏 西 北 北西 新 四 青 云 甘 台 陡 宁 山 湖 河● 2 3 4 6 6 7 8 9 如 ¨ 他续表全国各省内最高山峰@贺榴…  相似文献   

10.
中国东南极地质考察20年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晓春  赵越 《极地研究》2018,30(3):268-286
在1998—2017年期间,我国组织了14次东南极地质考察,将考察的范围从中山站所在的拉斯曼丘陵向外扩展了约400 km,主要包括格罗夫山、埃默里冰架东缘-西南普里兹湾、北查尔斯王子山、布朗山、赖于尔群岛和西福尔丘陵等露岩区。通过大、中比例尺的地质编图和多学科综合研究,取得如下重要进展:(1)确定格罗夫山冰下高地为泛非期(~570—500 Ma)单相变质地体,发现镁铁质和泥质高压麻粒岩并刻画了泛非期造山的精细过程,为普里兹造山带的碰撞造山成因以及冈瓦纳超大陆的多陆块汇聚模型提供了岩石学支撑;(2)论证在印度克拉通与东南极陆块之间存在一个延长2 000 km的中元古代长寿命大陆岛弧,岛弧岩浆作用从~1 500 Ma一直持续到~1 000 Ma,提出雷纳造山带格林维尔期(~1 000—900 Ma)的构造演化可能经历了从弧陆碰撞到陆陆碰撞的过程;(3)在赖于尔群岛超高温变泥质岩中识别出早期蓝晶石的残留,确定了超高温变质作用顺时针演化的精细P-T轨迹;(4)在西福尔丘陵西南部基性岩墙群中发现了格林维尔期(~960—940 Ma)不均匀麻粒岩化,变质条件达820—870℃、0.84—0.97 GPa,认为西福尔陆块也卷入到印度克拉通与东南极陆块的碰撞造山过程;(5)在西福尔丘陵东南部浅变质冰川漂砾和松散砂中获得~3.5—3.3 Ga的古老锆石U-Pb年龄,推测在西福尔丘陵东南方向存在一个从前未知的古太古代冰下陆块。建议今后在东南极面向印度洋构造域的地质考察要进一步扩展到南查尔斯王子山、内皮尔杂岩和登曼冰川,研究工作的重点仍聚焦在南极大陆如何响应地质历史时期里超级大陆的聚散过程这一关键科学问题上,并可在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太古宙古老地壳及陆核的识别与全球对比;(2)格林维尔期造山记录与罗迪尼亚超大陆汇聚;(3)泛非期造山记录与冈瓦纳超大陆汇聚;(4)显生宙冈瓦纳超大陆裂解及陆块分离。通过这些考察和研究工作,可以促使我国对南极地质科学的研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11.
新兴县属新(兴)—高(明)—鹤(山)丘陵台地区,南面为天露山主峰,地势自西南向东北倾斜,地形复杂,小盆地、河谷平原、丘陵、台地交错。中部是新城盆地,西南部有天堂盆地,东部是稔村、水台台地,南部、西南部各镇低山丘陵广布。地质灾害易发,本文对研究区地质特征进行详细分析,进而对地质灾害特征进行研究,最后最地质灾害易发区进行评价,对以后的地质灾害防治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汉文题名~英文题名.作者姓名.年,卷(期),起止页码〕1山地学墓础发刊词=rntr“。d孟。n.施雅风.1983,1(一),1继承和发扬竺可祯地理学术思想体系”介carry and FOrward Prof巴治or Zhu Kezhen与(CO一ching 伪u)记eo一。目cax system of oeosraphy.丁锡扯· 1984,2(2),65一67竺可祯与我国山地研究‘zhu Kezhen(co一ching ehu)and雨untain Resear比可伪ina.唐邦兴. 1984,2(2),68初论山地学=^preliminary DiscuSSion on Monto- l卿·T锡扯、郑远昌·1986,刁(3),一79一r86简论城市地貌学=^Brief DiscUSSion on Ur比n GeO- morphology.…  相似文献   

13.
刘希林 《地理译报》1996,15(1):49-52
东部阿尔卑斯山的地形、地质和水文条件决定着奥地利泥石流活动可能性的区域差异。松散固体物质(主要为高海拔地区的冰碛物)常常引起奥地利西部联邦各州的泥石流灾害。沿东南部阿尔卑斯山区降雨强度达世界记录(2小时30分降雨600—670mm)。沿北部和南部边界地区也常有日降雨量200—250mm的情形。泥石流沉积量达10万或100万m^3。泥石流冲积扇的地貌形态可表征流域的类型和受灾害冲击的程度。主沟地貌形态可用于计算泥石流的流速。  相似文献   

14.
多介质人工湿地对生活污水中氮和磷的去除效率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别以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东方香蒲(Typha orientalis)、碗莲(Nelumbo nucifera)、水生美人蕉(Canna glauca)、睡莲(Nymphaea alba)—金鱼藻(Ceratophyllum demersum)、凤眼莲(Eichhornia crassipes—金鱼藻为人工湿地净化植物,以沸石和无烟煤作为基质,构建6种多介质人工湿地单元,分别对3种浓度生活污水中的总氮(TN)、氨氮(NH4+—N)、硝态氮(NO3-—N)和总磷(TP)的净化效果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污水停留时间为5d时,4种有沸石和无烟煤作为基质的人工湿地单元,对TN、NH4+—N和TP的去除效率显著高于无基质的两种湿地单元(p<0.05),其中香蒲、碗莲和美人蕉湿地单元对3种浓度污水的TN、NH4+—N、NO3-—N和TP的净化效率都达到90%以上,以美人蕉湿地单元的净化效率为最高.睡莲—金鱼藻湿地单元对氮和磷的净化效率总体上优于凤眼莲—金鱼藻湿地单元;但是,在凤眼莲—金鱼藻湿地单元处理后的污水中,溶解氧(DO)含量较高,出水清澈、透明.为此,在构建多级人工湿地时,美人蕉宜作为先锋种首先承载高浓度污水,香蒲、碗莲和芦苇次之,凤眼莲—金鱼藻适宜多级人工湿地的最后一级.  相似文献   

15.
为了揭示茂兰喀斯特森林群落构建的主导力量,检测了11个典型喀斯特群落的系统发育结构以及与生境的关系。结果表明:喀斯特森林群落的系统发育多样性与香农威纳指数、物种丰富度的变化趋势基本是一致的,各群落在物种系统进化上累积的信息相近。黄梨木(Boniodendron minus)—飞蛾槭(Acer oblongum)、荚蒾(Viburnum dilatatum)—鹅掌柴(Schefflera heptaphylla)、青冈(Cyclobalanopsis glauca)—圆果化香(Platycarya longipes)、圆果化香—黄皮(Clausena lansium)、圆果化香—荚蒾、掌叶木(Handeliodendron bodinieri)—光叶槭(Acer laevigatum)、栲(Castanopsis fargesii)—杜英(Elaeocarpus decipiens)、紫树(Nyssa sinensis)—山胡椒(Lindera glauca)林系统发育结构聚集。短叶黄杉(Pseudotsuga brevifolia)—广东松(Pinus kwangtungensis)、短叶黄杉—化香、梧桐(Firmiana simplex)—青冈林系统发育结构均匀。群落系统发育结构分布格局表现为,系统发育结构聚集的群落位于山体的漏斗、沟谷、中坡、下坡、山垭口的部位,而系统发育结构均匀的群落位于山体的上坡、山脊的部位。以地形部位上坡为界划分两种生境,学生氏t检验表明两种生境下群落的系统发育结构差异显著,说明茂兰喀斯特地区山体的地形部位是构建和维持喀斯特森林类型的主导力量。  相似文献   

16.
正新疆喀什地区红其拉甫口岸,坐落在"世界屋脊"帕米尔高原、中国与巴基斯坦边境线附近,海拔4733—5300米,是世界上最高的"国门"!帕米尔高原地跨塔吉克斯坦、中国和阿富汗,位于中亚东南部、我国最西端的喀什地区。"帕米尔",塔吉克语意"世界屋脊":因是地球上两大山带(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山带和帕米尔——楚科奇山带)的"山结"与亚洲中、南部五大山脉(喜马拉雅山、喀喇昆仑山、昆仑山、天山、兴都库什山)  相似文献   

17.
内蒙古北山甜水井地区位于塔里木——哈萨克斯坦板块北东缘晚古生代陆缘增生带上。区内发育晚古生代地层、侵入岩。红石山——百合山——六驼山构造带穿过本区,笔者通过对晚古生代地质体构造形迹特征的系统研究认为红石山——甜水井——六驼山构造带不具备板块缝合带特征,为一条长期活动的区域性深大断裂带。  相似文献   

18.
对2009-2011 年山西省河东矿区不同植被恢复模式下土壤养分进行了检测分析,并对其环境影响因子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1) 随着矸石山植被恢复年限的增加,煤矸石山地温显著降低,植物多样性增加,盖度和生物量不同程度提高.(2) 经过3 年植被恢复的矸石山土壤速效磷和速效钾的改良效果达到全国土壤普查3 级水平;恢复土壤碱解氮和有机质含量为11.94 mg·kg-1和7.69 g·kg-1,改良效果不显著.紫穗槐模式对土壤速效磷的改良效果较好;紫穗槐-高羊茅-紫花苜蓿模式有利于碱解氮的积累;高羊茅-紫花苜蓿模式对速效钾和有机质的改良效果最佳.(3) 矸石山坡度和地温与土壤养分呈显著负相关;紫花苜蓿盖度与碱解氮、速效钾和有机质含量呈显著正相关;植被平均生物量和高羊茅盖度的提高有助于土壤养分的改良效果.煤矸石山植被恢复宜采取以草开路,在生态环境条件有所改善基础上,走草、灌、乔相结合的构建模式.  相似文献   

19.
基于GIS-GOCAD耦合技术的三维地质建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常规GIS技术建立的伪三维模型不能满足复杂地质体三维建模的需要,也不能用于三维数值模拟计算.GOCAD采用离散平滑内插方法(DSI)计算三维图形中线段或三角形的节点位置,降低了线或面的粗糙程度,实现了真三维模型的构建.为了充分发挥GIS空间数据处理能力和GOCAD真三维建模能力,研究基于GIS-GOCAD耦合技术的三维地质建模,实现了从GIS的2D数据结构到GOCAD的3D数据结构的自由转换,提升了GOCAD的三维地质建模能力.选取成兰铁路(成都—兰州)龙门山段作为示范研究区,建立其三维地质模型,直观、立体地展示了研究区地质体结构的宏观基本形态,并为进一步的三维数值模拟奠定了几何模型基础.  相似文献   

20.
冰川与冻土     
冰川P343.62005032056中国北极黄河站首次科学考察队冰川考察=Glaciologicalin vestigationduringthefirstscientificexpeditionofChineseArc ticYellowRiverStation,2004/任贾文,闫明∥冰川冻土.—2005,27(1).—124~1272004年7-8月中国首次北极黄河站科学考究队在群岛新奥尔松地区开展了多学科联合考察,冰川课题组对附近冰川的基本特征、过去的研究状况和目前正在进行的研究工作等进行了考察和调研,为中国今后在该地区的冰川学研究工作提出了初步建议.图1参10(洪明)Bi P343.6200503205720世纪初以来青藏高原东南部岗日嘎布山的冰川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