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对DEM地形定量因子挖掘中若干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8,自引:6,他引:18  
在地学研究中 ,地形结构信息的提取具有重要意义 ,而如何利用数字高程模型进行提取一直是地学工作者所面临的重要课题。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从地形特征分析和水系特征分析两方面 ,比较了利用数字高程模型自动提取地形定量因子的基本原理、方法以及优缺点 ,并对其中存在的诸多理论与技术问题进行了系统的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2.
对地形 DEM(数字高程模型)数据中所含信息的多少及信息的可利用程度进行了分析,地形信息的分析结果可作为地形辅助导航和飞行路线  相似文献   

3.
CH20051877基于地形梯度方向的山脊线和山谷线的提取=Extraction of Ridge and Valley from DEM Based onGradient/黄培之,刘泽慧(深圳大学)∥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05,30(5).-396~399利用有关数学原理从理论上对地形高程断面极值法进行了分析和深入的研究,指出了该方法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地形梯度方向的山脊线和山谷线的提取方法,该方法从理论上进一步完善了地形高程断面极值法。实验表明,该方法在提取山脊线和山谷线候选点时,能够克服高程断面极值法的诸多弊端,所提取的山脊线和山谷线的候选点与实际地形相符合。图10参10…  相似文献   

4.
将工作流思想引入到地形因子的提取中,应用可扩展标记语言(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XML)对地形因子流程化提取过程进行建模描述与方法研究。通过对地形因子提取过程中数据流转关系和数据输入与输出、参数执行、因子模型与驱动执行的结构化组织与描述,形成一套适用于地形因子流程化提取的模型和建模方法。在基础地形因子提取算法的基础上,采用分辨率为5 m×5 m的数字高程模型(digital elevation model,DEM)数据,对实验区域的地形因子进行全自动流程化提取验证。同时,应用该模型对实验区域的河网进行提取,均取得了良好效果,表明该模型具有较强的普适性与可扩展性。  相似文献   

5.
地形与地貌是数字地形分析中重要的自然地理要素,数字高程模型中蕴含着丰富的地形地貌信息,从中提取地形特征线信息是当前地学研究的热点之一。目前,很多学者使用不同的方法来研究地形特征线的提取,但是仍然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本文对这些方法进行了介绍,对各种方法的研究现状展开综述并分析了优点和不足,最后对特征线提取方法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总结和展望。  相似文献   

6.
CH981556 地形危险区域确定方法的研究/张继贤(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测绘科技动态。—1997,(4)。—18~22 如何利用地形辅助导航给出的准确定位信息和速度信息检索存储的数字地图,预测出前方危险的地形区域,是地形辅助导航有待解决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套通过地形特征分析自动确定地形危险区域的方法,首先提取出描述地形危险区域的一组特征,例如地形坡度变化率,地形粗糙度、  相似文献   

7.
栅格DEM的水平分辨率对地形信息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数字高程模型(DEM)是当前用于地形分析的主要数据源,可以从DEM提取不同的地形因子得到地形信息为各种地学分析提供基础服务。对三峡库区应用6种不同网格分辨率进行地形因子数据的提取和分析。研究表明,DEM的水平分辨率对地形信息的精确性有影响,网格的增大增加了DEM对地形信息的概括.应根据不同的需要选择不同分辨率的DEM。  相似文献   

8.
CH992464 基于栅格数字高程模型提取特征地貌技术研究/闾国年(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地理学报.—1998,53(6).—562~570 对近年来基于栅格数字高程模型(DEM)提取特征地貌技术进行了详细的研究,认为该技术的关键在于两方面:一是如何定义地貌形态结构。二是提取算法的设计。提出了基于地貌学角度来定义地貌形态结构的方法,利用有限个数的形态要素的空间组合和对比分析来获取特征地貌,并可以对各种特征地貌形态进行符合物理意义的改进。图2参11  相似文献   

9.
数字高程模型(DEM)作为地面高程信息的数字表示形式,在地学研究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通过对DEM基本原理及其现有表示形式进行分析,提出了数字等高线也是DEM表示形式的观点.随后通过选取4种不同地貌类型的规则格网DEM作为实验区,分析研究了DEM格网间距对坡度、坡面曲率、地表切割深度、地表粗糙度和沟谷密度等地形因子提取的影响,为人们根据地貌类型和应用需求合理选择DEM分辨率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0.
陈春辉  马苗苗 《北京测绘》2018,32(4):452-457
数字高程模型(DEM)是地理信息系统(GIS)重要的空间地理信息,是地理信息系统(GIS)进行地形分析的核心数据。模型构建方法的选择是数字高程模型的核心问题,它直接影响数字高程模型的质量,贯穿于数字高程模型生产制作的全过程。数字高程模型有三种数据结构形式:规则格网数据结构、不规则三角网结构和等高线结构。在通常的使用中,规则格网形式的数字高程模型是使用最为广泛的一种,也是建立最为容易的。为此,本文着重对规则格网的构建方法中的内插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张宗伟  张冉 《东北测绘》2012,(8):175-177,180
数字高程模型(DEM)是地理信息系统地理数据库中最为重要的空间信息资料和赖以进行地形分析的核心数据。数字地形模型从已知3维坐标的散乱点和已知高程的等高线出发,构筑地形表面,以数字的形式表示实际地形特征的空间分布,从而建立起相关区域内任一点的地形情况。利用数字高程模型进行宏观地形因子和微观地形因子的分析,直观地显示研究区域的地貌形态,为水土流失监测、分析、治理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微地形是输电线路工程安全运行、电线积冰风险区划和线路建设期能耗计算等工作的重要基础,实现输电线路微地形的合理提取是复杂地形条件下电网工程建设的前提与保证。针对传统输电线路微地形提取存在决策知识模糊、主观因素影响大和缺少定量提取指标等问题,依据规程中微地形分类体系,提出了以地形位置指数、坡度、相对高程和水体距离为特征因子的组合表达输电线路微地形提取决策方案,利用数字地形分析技术建立了输电线路微地形自动提取方法。以2012—2018年某电网公司9条输电线路域栅格数字高程模型数据进行提取实验,实验结果与分析表明,所提方法能够有效提取垭口地形、高山地形、抬升地形、峡谷地形和水汽地形5类典型输电线路微地形,且揭示了微地形分布与线路灾害发生的相关性,可为电网建设可行性论证、线路精细化设计等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3.
基于ArcGIS平台,利用DEM数据资料,选择位于四川西北部的彭州市作为研究区域,提取了区内高程、地形起伏等地形因子;统计了5.12震后区内39个滑坡点,58个崩塌点,建立了地形地貌与崩塌滑坡地质灾害之间的关系:这类地区对应的地貌类型主要是海拔高程较高的山坡地带。实验证明,利用GIS技术,结合数字地面模型,进行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的地形因子相关性分析,结果可靠,对防灾减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数字高程模型的空间信息不确定性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运用信息论与数理统计及对比分析的方法,以1:1万DEM为基准,探讨在黄土丘陵沟壑区1:5万DEM所建立的数字高程模型信息特征和对地形描述精度特征.研究表明,利用1:5万DEM所提取的地面坡向、平面曲率、降水累计量3种地形因子及其熵值变化分别为1:1万DEM的1.005,1.062和1.232倍,并且提出因子特征的纠正公式,同时提出这种差异的本质特征是微观每个栅格地形因子取值的不确定性变化.  相似文献   

15.
基于GIS的福州市生态环境遥感综合评价模型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在ENVI软件的支持下,利用TM卫星遥感数据提取福州市生态环境评价因子;利用1 10万地形数据,在GIS环境下生成高程和坡度(由等高线生成)栅格数据,并通过ERDAS转换成ENVI可读的数据格式,经过投影转换,使之与提取的环境因子进行复合,生成综合影像;通过线性回归方法确定植被、水分、热容量、土壤及地形等因子的权重,建立福州市生态环境遥感评价模型,并利用该模型对福州市的生态环境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6.
尺度问题一直是地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尺度下推对于比较和整合不同的DEM数据集,校准和验证一系列数字高程模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尺度下推采样方法为切入点,研究尺度变换后地表形态保真特征,进而对不同DEM尺度下推方法进行精度差异性分析。基于1∶250 000 DEM数据,利用多种方法将其尺度下推到1∶50 000的DEM,并根据高程变异系数和地表形态变异系数对结果进行质量评价,以此丰富地形序列图谱DEM构建过程中地形综合的程度序列,弥补尺度下推过程中地形形态保真的不足,完善尺度变换方法体系。  相似文献   

17.
传统算法直接使用数字表面模型(DSM)进行建筑物提取,忽略了地形影响,只适用于地形变化较小的区域。针对该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局部高程差异的建筑物提取算法。利用地物相对于局部区域的高程差异来反映地物高度,再运用基于知识的提取算法提取建筑物。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具有较高的精度,比SVM算法降低了1.18%的误提率和6.51%的漏提率。  相似文献   

18.
基于等高线的几个自动推理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庆国  黄仁涛 《测绘通报》2004,(1):31-32,50
在数字化背景下,人们更多地利用像数字高程模型或数字地形高程模型这样的数字产品来处理类似地形推理的一些问题,而都没有讨论根据一组地形等高线进行推理的可供选择的办法.详细论述如何利用等高线来进行查询点的高程、方向角和坡度等地形要素的推理计算.  相似文献   

19.
CH20070730厘米级高程异常地形影响的算法及特征分析=Arithmetic and Characters Analysis of Terrain Effects for CM-order Precision Height Anomaly/章传银(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晁定波(武汉大学),丁剑,文汉江,常晓涛∥测绘学报.-2006,35(4).-308~314从厘米级精度要求出发,通过进一步分解Moloden-sky级数解,推导出高程异常地形影响项的算法公式,初步分析这些地形影响项的精细特征,推荐一套适合厘米级似大地水准面精化的Molodensky解实用简便的算法公式,结合实例测试验证了厘米级地形影响的技术特征。文章指出,在我国丘陵与山区,要…  相似文献   

20.
基于RS与GIS技术的泸定县植被空间分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晏立  何政伟  管磊  张雪峰 《测绘工程》2010,19(5):49-52,56
以四川省泸定县为分析研究区域,综合运用遥感图像处理技术与GIS空间分析技术,用ETM+遥感影像获取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信息并反演植被覆盖度,用地形图等高线生成数字高程模型(DEM)并提取地形因子。借助叠合分析法,讨论植被覆盖度与海拔高度、坡度、坡度变率、坡向、坡向变率5种地形因子的空间关系,得到泸定县关于地形因子的各等级植被空间分布特征。分析对地植物学中高山峡谷地区植被的地形格局分布规律研究与生态环境的评价与改良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