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国家地震局副局长陈颙接受记者专访时说,自1976年唐山大地震后10年来,中国地震科学技术无论在观测与研究的规模上,还是在资科与实践经验的丰富上,均已跃居世界前列.陈颙说,中国是世界上遭受地震灾害最大的国家,但也是世界上第一个成功地预报了大地震的国家.1975年2月5日海城里氏7.3级地震的预报成功,至今仍是世界地震科学史上独一无二的先例.陈颙并不讳言唐山大地震漏报的挫折.但是,他说:这次挫折使中国地震科学工作者清醒地认识到,要准确地预报地震还有很长、很艰苦的路要走,也鞭策他们奋发图强,提高中国地震工作水平.10年来,全国已在重要的地震区带建立了相当数量的监测台网;在较大范围内开展了地震地质、地壳深部探测、大地形变测量等工作.在监测预报方面取得了相当丰富的震例资料,不同程度地预报了若干中强以上地震;编制了1/300万的全国地震区划图;完成和正在进行若干大中城市和经济开放区的地震小区划的震害预测工作.  相似文献   

2.
地震预报是当今世界地震学家潜心钻研的一大难题,中国在这方面的研究已走在世界前列.这是中国科协“三大”期间中国地震学会秘书长陈鑫连教授接受记者采访时宣称的.陈教授说,国际地震界评述中国在经济上属第三世界,在地震科研方面与美、苏、日并驾奇驱.他说,当今有些科学发达的国家对地震研究之所以不如中国,其主要原因是他们缺少丰富的观测资料和实践机会.而中国是一个多地震国家,有3000多年丰富的历史资料,近代又积累了多次大地震的经验,使中国能够在这方面为人类作出较大的贡献.里根总统访华时曾提出在地震预报研究方面美国要与中国合作.陈鑫连教授是50年代留苏的大地测量学家,从事地震专业研究和领导工作20多年.邢台地震到唐山地震10年中9次大地震,他都经历过.他告诉记者,中国1975年预报海城大地震的准确性曾轰动中外.唐山突发性的地震则是属于科研上的难点.对地下的钻探,目前只能达到10余公里深处,再往深目前尚难达到.自从唐山地震后10年,中国又积累了丰富的资料,一支1.6万人的地震科研队伍,其  相似文献   

3.
我国37年来在地震中殉难的约27万多人.这个数字是国家地震局局长安启元在今天召开的中国地震工作20年学术交流与表彰会上披露的.他说,地震科学研究必须紧密围绕地震预报这项中心工作.自邢台地震以来,由于把减轻地震灾害作为科研任务的根本方向,1975年曾经成功地预报了海城地震,使10万余人免于丧生,成为世界地震科学史上第一次取得实效的预报实践.但是,限于目前还不能充分认识地震规律,从而导致我国在唐山地震预报中出现重大  相似文献   

4.
破坏性地震的发生给我国人民带来灾难,也给我们认识自然灾害,战胜自然灾害提供了研究场所.我国的地震预报工作以邢台地震现场为摇篮,从那里诞生,又在其它现场经受了考验和得到发展,迄今已有20年历史.20年来,我们建立了460个地震台站;培养锻炼了一支专群结合的预测预报队伍;积累了数十次震例资料和预报经验,并在海城、松潘等大地震前做出了较为成功的预报,取得了减轻灾害的实效.当然,20年中也有不少挫折,尤其是唐山大地震及大震后强余震预报中的多次挫折.由于中国的地震分布广、类型多、各地的条件不同,地震前兆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在对地震规律尚缺乏认识的的条件下,个别成功、大量挫折的情形是地震预报研究的正常发展过程.认识了这个必然过程,就不会因为一次或几次成功而过分乐观,也不会因为一次或几次挫折  相似文献   

5.
唐山地震10周年之际,人们不仅议起以往劫难,更加关注今后的命运,希望了解我国目前地震科研及预报达到了什么水平.记者请国家地震局局长安启元向本报发表谈话.安启元介绍,我国是世界上地震灾害严重的国家之一.据统计,解放以来,我国发生6级以上破坏性地震315次,其中7级以上强烈地震46次,给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极为严重的损失.对此,党和国家十分重视,早在1956年就把地震预报研究列入了国家科学技术发展规划,并从1966年邢台地震后开始了地震预报及研究.他说,唐山地震之前,我国曾较好地预报了1975年2月4日海城地震.可是,却没能对唐山地震作出预报.原因是多方面的,从根本上说,是没有从科学上认识地震孕育发生的规律,预报方法是经  相似文献   

6.
在当代地震史上中国是全世界注目的中心。这是因为中国是第一个成功地预报了海城7.3级地震的国家,又是未能作出象唐山那样人口稠密地区强震的短临预报而震惊世界的国家。  相似文献   

7.
中国地震活动在相对平静了9年多之后,从1985年年中起开始进入又一个活跃时期,这个时期预计将延续到本世纪末.这是国家地震局副局长、前地球物理研究所所长陈颙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的.这位43岁的地球物理专家说,在中国有文字记载的3000余年地震史表明,中国大陆的地震活动呈现过多次高潮.前后高潮之间的周期大约在几百年左右,最新一期地震活动开始于上世纪末,它至少还将有起伏地延续至21世纪上半叶.现在出现的地震活跃现象,是本期的第五个活跃时段.陈颙说,中国大陆自去年下半年开始活跃起来的地震活动,比前10年有所增  相似文献   

8.
就中国现阶段的地震预报水平而言,唐山1976年里氏7.8级地震能否预报出来呢?我们认为这是不太可能的.我们的看法是根据1976年被中国地震学家们成功地预报出来的其它两个大地震——龙陵和盐源地震的详细资料中分析得出的,何况除中国之外,还没有健全的地震预报程序.中国的十日简报为撰写本文起了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9.
在成功预报的海城地震之后发生的唐山地震,为什么未能预报?这是大家十分关心的问题.地震一般发生在15公里左右的地壳中,人类目前还无法直接探测震源深处的情况;一个大地震在同一地区重复发生的周期在百年甚至千年以上,人们从事地震预报实践的机会很少;另外,地震预报是世界上的科学难题之一,甚至比癌症更难攻克.自1966年邢台地震以来,我国开展了地震预报的探索和研究,已取得海城、松潘等大地震和南黄海地震安全预报的成功事例,预报水平处在世界前列.但是,预报尚处在探索、经验阶段,人们还没有认识和掌握地震孕育、发展、发生的规律,未能找到震前必然出现而无震情况下不出现的“必震前兆”,未能掌握不同震型、不同地区的地震前兆规律.因此,目前的预  相似文献   

10.
震惊中外的唐山大地震,人们至今记忆犹新.在展览大厅里,一组触目惊心的唐山劫难照片映入眼帘,令观者驻足.1976年7月28日凌晨,唐山地区地裂山崩,墙倒屋塌,数秒之中,百年唐山夷为墟土,24万余居民殁于瓦砾,直接经济损失达54亿元.这次地震释放的能量,相当400颗在日本广岛爆炸的原子弹释放能量总和,它惊动了我国1/3国土面积上的居民.人们会问:唐山地震为什么未能作出正确预报?国家地震局的科研人员说,人类目前还未能科学地认识地震的孕育和发生规律.7级以上的地震,世界上每年平均仅10几次,大部分发生在海沟或人烟稀少地区.同时,不同构造环境下发生的地  相似文献   

11.
10年前的7月28日,一场7.8级强烈地震,突然在唐山发生了.顷刻之间,将这座拥有百余万人口、具有百年历史的城市,变成了一片废墟.灾情之重,为世界地震史上所罕见.在唐山地震10周年之际,人们不禁会忆起那劫难的日子,思考那些与自己今后命运相关的问题;当初为什么能在1975年2月4日成功地预报了海城7.3级地震,而与海城相距仅350公里、发震时间仅相隔18个月的唐山地震却没能在临震前打个招呼?当今我国的地震预报水平究竟如何?从海城、唐山等大地震中得到哪些启迪?今后将采取什么样的方针来推动地震预报工作和整个地震事业的迅速发展?下面,我想就这些人们关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震惊中外的唐山大地震已经整整过去10年了.虽然已经过去了10年,巨大的人身伤亡及经济损失,恐怕还会令许多人记忆犹新.人们可能要问,能不能对地震作出预报,以避免或减少损失呢?今天我们发表的几篇文章,目的是要让大家对地震方面的知识有所了解.实际上,迄今为止,还没有哪个国家能够对每一次地震作出准确预报.地震预报也是世界上各国致力于解决,但尚未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后,便开展了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的长趋势地震预报工作.1966年,邢台地震发生后,我国开始了地震的短期预报工作.并着重于地震观测系统的建立及地震预报  相似文献   

13.
震惊中外的唐山大地震距今巳经10年了,这次地震夺去了数十万同胞的生命.为了记取这次极其严重的血的教训,10年来我国地震工作者对唐山地震的各个方面进行了反复的总结、研究和探索.很多关心地震工作的同志也不断地提出各种询问,对我国地震预极的科学水平,地震部门在唐山大地震前后所做的工作表示了极大的关切.值此唐山大地震十周年之际,为了缅怀遇难的同胞,重温历史,促进今后的地震工作,同时也向关心我国地震工作的同志们表示一下我们的心意,作为唐山大地震前后地震工作的组织者之一,拟对这次地震前后的工作做一简短回顾,其中也涉及了一些技术及学术问题.一、唐山地震前的几项重要工作和部署  相似文献   

14.
我国地震又进入了新的活跃期,几亿人在担心如果明天有大地震能预报吗?当前世界各国地震专家认为地震预报比癌症更难对付。1975年海城地震的成功预报避免了10万人死亡,减少40亿元的经济损失。海城大震前除微观异常以外还获得了大量的宏观前兆,广大群众发现和报告这些宏观异常现象是成功预报的重要内容。而唐山大震前也有明显的动物、井水等宏观前兆,但没能作出预报,为此我们应该汲取几十万人殉难的惨痛教训。  相似文献   

15.
据美联社1977年7月29日电,记者戴夫·齐默尔摩报道,一位消息灵通人士说,尽管对去年唐山大地震未能作出预报,但是中国在预报地震方面取得的成功如此令人印象深刻,以至美国政府现在正在资助一些计划,以便看看动物的异常活动是否象中国人声称的那样可以作为一种预报的办法。  相似文献   

16.
“你们觉得唐山大地震很突然,其实,我国是世界上地震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仅本世纪以来,我国发生过的8级以上地震就有9次,7至7.9级的有10余次!”安局长一边说,一边给我们摊开了一张“中国地震分布图”.图上那些密密的大小圆圈,记录着这片古老大地曾发生过的一次次震动.标志唐山地震的橙黄色小圆圈,若不是留意查找,一点儿也不起眼.“全球有两大地震带.一个是环太平洋地震带,一个是欧亚(从喜马拉雅山到地中海)地震带.我们正好处于这两大地震带的交汇点,因此地震就特别多.”安局长补充说,我国发生的地震不但次数  相似文献   

17.
缺震区理论认为,当某一断层或板块边界发生大地震后,再发生地震的危险性将随时间而增加.McCann等(1979)最早也是最明确地把缺震区理论用于地震预报,他们假定沿太平洋边缘划分高、中、低三种地震潜在区域.从那以后的10年里,大约发生过40次大地震(M>7.0),足以用来统计地证明早期预报.我们也分析了Kelleher等〔1 973)的地震长期预报,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相信,在长时间的平静后,潜在地震可能性增大的假设可以抛弃.数据表明,与那些预报相反.近期地萦活跃的地方的地震危险性比任何时候都大,而环太平洋地震带上的碎块近,O年来没发生过大地震.且仍保持平静.地震次数的‘丛生’与板块构造模型并不矛盾,模型仅约束长斯平均滑动速率而不是地震的规律.  相似文献   

18.
震惊中外的唐山大地震已经过去10年了,但其所酿成的惨不忍睹的巨灾在人们心中留下了难忘的印象,更刻骨铭心地记在地震工作者的心中.经过10年的总结、消化和吸收,沉痛的教训、巨大的血的代价已开始转化为奋发前进的力量.在党、国家和社会的关怀支持下,我国的地震科技工作正在克服前进道路上的种种阻碍,坚定地扎实地向前迈进.通过成功与失败的反复对比、总结和思考,我国的地震工作者对我国地震活动的规律及震前异常现象取得了一些基本认识.我国大陆地震属板块内部地震,与典型的环太平洋板块俯冲带不同,具地震活动区域辽阔分散,各地震区、带地震的频度、强度、复发周期等差异性很大的特点,因地震类型复杂,震源浅,地面效应显著,而预报的难度更大.尽管如此,各种研究表明,我国的强震活动在空间和时间分布上仍然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在空间上,它  相似文献   

19.
“如果明天,我国某地发生10年前唐山那样的大地震,能不能作出准确的预报?”这是一个假设,但是我相信,这也是许多人关心的问题.记者带着这样的疑问,走访了国家地震局,一连串发人深思的数字在国家地震局一间会议室里,分析预报中心第一研究室主任高旭给我念了一长串令人震惊的数字.“从1977年到1985年,全世界发生了155次7级以上的大地震,加上今年上半年的5次(也是7级以上),9年中共160次.不过,迄今没有一个国家的地震部门作出过短临预报.”所谓短临预报,是指对几个月内(短期)和几天内(临震)发生的地震的时间、地点、震级作出的预报.显然,对于防震来说,短临预报是至关重要的.接着,他谈起我国近几年的地震情  相似文献   

20.
震惊中外的唐山大地震距今已经十年了,这次地震夺去了数十万同胞的生命。为了记取这次极其严重的血的教训,十年来我国地震工作者对唐山地震的各个方面进行了反复的总结、研究和探索。很多关心地震工作的同志也不断地提出各种询问,对我国地震预极的科学水平,地震部门在唐山大地震前后所做的工作表示了极大的关切。值此唐山大地震十周年之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