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江西永平铜矿田构造地球化学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刘迅  黄震 《地质论评》1992,38(4):302-310
本文在对永平铜矿田构造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初步探讨了矿田主要控岩控矿构造——F_1断裂构造地球化学和候家—嵩山倒转背斜褶皱构造地球化学,以及构造应力对矿液和成矿物质的运移与富集的影响——成矿构造地球化学。最后还提出了永平铜矿田构造地球化学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甲乌拉大型银多金属矿床主要控矿断裂破碎带、蚀变带、矿化带及围岩中的元素富集规律进行了初步探讨,分析了断裂构造与成岩成矿的时空关系,探讨了成矿断裂的构造地球化学特征及断裂构造地球化学障的控矿机制,提出了找矿预测标志。  相似文献   

3.
金窝子金矿田位于新甘交界的哈密地区,是北山地区最为重要的金矿田之一,其大地构造背景处于哈萨克斯坦—准噶尔板块与塔里木板块交汇部位东北缘的北山裂谷;断裂构造是矿田内最为重要的控矿因素.文章对矿田内主要的控矿断裂构造特征和断裂构造控矿规律特征进行了研究,F210韧脆性剪切断裂带为矿田内的主干断裂,该断裂的逆冲破碎带为210金矿床的直接控矿构造,控制了蚀变岩型金矿化的发育,由逆冲剪切产生的叠瓦式逆断层不含矿,而近SN向缓倾斜构造控制了210金矿床石英脉型矿化的发育:由F210韧脆性剪切断裂逆冲作用在金窝子岩体内形成的近SN向高角度追踪张性断裂控制了金窝子金矿床石英脉型矿体的形态、产状及成矿元素的分布;在对构造控矿作用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矿区的控矿构造格架.  相似文献   

4.
江西冷水坑银-铅-锌矿田地质特征及构造控岩控矿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迅  申世亮 《地球学报》1991,12(3):1-18
冷水坑矿田银-铅-锌矿床属于与斑岩有关的高-中温岩浆期后热液矿床。在华夏系构造的基础上,新华夏系早期发展阶段形成的湖石-岭西断裂(F,断裂)是重要的导岩导矿构造,矿田内主要成矿母岩银路岭花岗斑岩体产出于F_1与F两断裂之间的构造破碎带中。 本矿田内矿床、矿体主要受断裂控制。矿田内主要成矿元素在成矿期断裂附近的迁移趋势是:成矿元素向断裂中心运移,向断裂两侧成矿元素含量逐渐降低。同时,对比成矿元素含量变化曲线与节理裂隙密度变化曲线,两者基本上是同步起伏的,说明矿化与节理裂隙的发育程度也密切相关。 矿田内银路岭矿床不同中段各穿脉中的矿脉产状统计结果表明,走向北东、倾向北西的矿脉在整个矿床中占绝对优势;与其相配套的同一走向、倾向南东的一组矿脉,发育也很好;两组矿脉在剖面上构成“X”型。  相似文献   

5.
盐田桥铜矿床位于长寿-衡阳-观音阁断裂成矿带中部,属茶恩寺铜铅锌多金属成矿区内,是以铜矿为主,共(伴)生有铅锌矿等高-中温热液充填交代型矿床。以构造地球化学找矿为出发点,在研究区域构造地质背景、矿区构造地质特征及控矿因素的基础上,重点对F_1断裂构造岩主量元素、微量元素特征进行了分析,发现F_1中Cu、Pb、Zn、W等成矿元素有较大变化,说明元素的富集与断裂的活动有着极为密切的成因关系。富含成矿元素热液沿F_1断裂消弱带运移,并充填到构造裂隙中,与围岩发生交代作用而富集成矿。  相似文献   

6.
从大地构造背景、含矿建造、与成矿有关的岩浆及火山活动、容矿构造与控矿构造、围岩蚀变与矿化特点、矿石类型与品级等6个方面论述了灵山岩体西北缘铅锌多金属矿床成矿特征,初步总结了岩浆热液和构造控岩控矿规律,根据研究区特定的构造成矿专属性划分出四种成矿断裂构造,确定了不同构造地段矿床具有不同矿化元素的分带性,从控岩控矿断裂构造、遥感影像、地球化学异常特征及已有的矿床、矿点分布情况等方面综合分析,划分了该地区今后找矿的三个远景区和主攻矿种。  相似文献   

7.
青海托莫尔日特金矿区断裂构造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异常分布、成矿元素及微量元素在断裂带中的分布规律,对青海托莫尔日特金矿区控矿断裂带构造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详细研究。NW-NWW 向断裂带控矿作用非常明显,特别是横穿乌达热乎、赛坝沟延伸到嘎顺-带的韧-脆性剪切带是区内最为主要的控矿构造之一。该带不但控制异常的平面分布,而且对成矿元素及微量元素的空间分布都有明显的影响。系统的构造地球化学剖面和不同变形类型岩石中成矿元素及微量元素含量的对比表明,NW-NWW向韧-脆性剪切带内Au、Cu等成矿元素的富集非常明显,并且有一定的相关性;微量元素的分布也表现出一定的规律,断裂带的韧性的脆性变形对微量元素的分布与聚集有不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窦小雨 《地质与勘探》2022,58(6):1139-1153
甘肃白银厂铜多金属硫化物矿田位于北祁连造山带东段,近年来面临严重的资源枯竭危险。通过对区内的构造地球化学测量数据进行多元统计、指数累加等方法的分析,进一步探讨了矿田内地球化学场分布特征,提取更多的找矿预测地球化学信息;研究发现矿田内主要的成矿元素分布受岩性及构造的双重控制,具有明显的北西向成带、北东向成串的特征,矿田中部和外围具有不同的地球化学异常场特征。构造地球化学测量的主要指示元素为 Cu、Pb、Zn、Au、Ag、As、Sb、Hg、K、W等。根据地球化学场分布特征分析认为拉牌沟地区赋矿酸性火山岩向北侧伏,其深部具有一定的找矿前景。基于特征因子得分推断出矿田内具有北东向、北北东向、北东东向、北西向4组规模较大的断裂构造21条,最晚期形成的北西向次级断裂F15-F21是主要的控矿构造。已知的古火山喷口位于W-Au-Mn-Fe-Ti-V-Ba-K-S因子得分小于-0.7的负异常中心内,据此厘定出11个中心喷发口和5个火山喷发中心,已知的矿床位于火山喷发中心内或各火山中心喷发口的结合部。本研究为该矿田开展找矿预测工作提供了有利的地球化学找矿信息。  相似文献   

9.
青海省祁漫塔格矿带虎头崖矿田构造控矿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虎头崖矿田位于东昆仑西段祁漫塔格成矿亚带和整装勘查区内。笔者在矿田构造调研和室内多元信息研究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前人研究成果,从矿田构造角度探讨了该区矽卡岩成矿地质条件。通过对矿田内主要的构造特征进行总结,认为区内构造活动演化具有多期性,从华力西期—燕山期至少有5次构造运动。对矿田内近东西向、北东东向、北西西向和近南北向构造对成岩成矿的影响及控制作用作了详细分析,并初步分析了区内各级构造对成矿的控制和影响。认为:①近东西向断裂、褶皱和北东东向及北西西向断裂,为主要的控矿(布矿)构造,属成矿期构造,控制了各个矿床的空间分布;②近东西向、北东东向和北西西向次级断裂以及接触带构造,属成矿期的容矿(储矿)构造,控制了矿体的分布;③在矿田内近南北向断裂对岩石和矿体产生了改造作用,认为是成矿后构造;④自印支期以来,主要有两阶段的成矿作用,主要为矽卡岩矿床;⑤找矿构造标志:矿体受侵入岩接触带和近东西向及北东东向构造控制明显,在断裂构造复合部位、不同岩性接触部位,均是成矿有利部位。这些认识将进一步指导深部及外围找矿工作部署工作。  相似文献   

10.
吉林省海沟金矿断裂地球化学预测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总结海沟矿区控矿断裂构造几何形态学,动力学,运动学和地球化学特征基础上,应用数学模拟和GIS图层分析技术,综合分析研究断裂构造控矿规律和金矿成矿地球化学行为,初步建立了断裂构造地球化学定位预测模型。并对矿区主要赋矿构造-28号矿体深部及外围进行打矿预测。  相似文献   

11.
易门式大型铜矿床构造成矿动力学模型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针对金属矿床隐伏矿定位预测的关键问题,在提出构造成矿动力学的分支学术方向的基础上,以易门式大型铜矿床为例,从成矿地质背景、矿田构造、构造地球化学和成矿构造应力场等方面进行构造成矿动力学研究,阐述在构造应力场控制下成矿流体运移和聚集的规律。构造地球化学研究认为,构造地球化学异常反映矿体的原生晕;构造地球化学异常受构造控制,其分带特征可指示成矿流体的流向,并提供矿床成因和隐伏矿(化)体相对埋深的信息。构造应力场的控矿特征主要表现在:构造应力场导致控矿构造的形成,并驱动成矿流体的运移;构造应力场控制了成矿能量场;应力和能量的高值集中区分布特点可反映某些构造型式。在此基础上建立构造成矿动力学模型,概括隐伏矿成矿预测准则,据此提出若干重点找矿靶区和靶位,其中部分靶区得到工程验证,表明构造成矿动力学方法对隐伏矿定位预测和评价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山东玲珑金矿田控矿断裂地球化学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山东玲珑金矿田主要控矿断裂破碎带、断裂充填物(岩、矿脉)及其围岩(碎裂状花岗岩)的构造地球化学的初步研究,探讨了构造—岩浆—成矿的时、空、成因联系。研究结果表明:玲珑金矿田脉金矿床的形成与深断裂的多次活动、深熔岩浆的半原地上侵以及深源成矿物质的活化转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云南会泽麒麟厂铅锌矿床构造地球化学及定位预测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2  
在论述构造地球化学基本理论与方法的基础上,深入讨论了会泽麒麟厂铅锌矿床构造地球化学特点,认为构造地球化学异常集中区是进行隐伏矿定位预测的重要依据,提出了1571中段44-62剖面线间的深部等重点定位找矿靶区,已被验证工程证实,新发现八号隐伏矿体。该方法对隐伏矿定位预测和评价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断裂构造中元素的迁移变化规律是构造地球化学研究的主要内容.白山市板石沟铁矿断裂构造发育,是开展断裂构造地球化学研究的有利地区.通过对板石沟铁矿17矿组和赵家沟矿组典型逆断层剖面测量,采集构造岩和周围岩石,分析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利用构造地球化学剖面法、质量等比线法和特征元素比值来反映元素在逆断层中分布特征和迁移变化规律.通过分析认为在逆断层中常量元素SiO2、Fe2O3、CaO、Na2O亏损,Al2O3、K2O富集,微量元素中Rb、Sr等离子半径较大元素富集,离子半径较小元素Co、Cr、Ni亏损,K2O/Na2O、V/Cr、Rb/(Ni+Co)在逆断层中呈现出高值,SiO2/Al2O3、(Fe2O3+CaO+MgO)/Al2O3呈现出低值.依据这些构造地球化学特征可以用来判断断裂构造的存在,为断裂构造地球化学研究和板石沟铁矿勘查提供构造地球化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山东牟乳金矿带构造控矿特征及综合预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山东牟平-乳山金矿带(简称牟乳金矿带)位于华北克拉通东缘的胶北花岗岩-绿岩地体东部,区内荆山群和胶东群变质绿岩建造是金矿化的矿源层,主要控矿构造为北北东、北东向断裂.通过对该区地壳结构以及岩石资料的研究发现,北西向存在4个构造地球化学条带,并与北北东、北东向断裂联合控制着区内金矿床的分布.文章利用张伯声先生的波浪镶嵌构造学说,对带内不同方向断裂对矿床分布的控制作用进行了分析,总结了构造控矿规律,并结合物探和遥感解译进行了综合成矿预测.  相似文献   

16.
红旗沟金矿床是青海省五龙沟矿集区Ⅸ号含金破碎蚀变带中的典型金矿床。文章通过对矿床元素组合、元素相关变化特点及主矿体赋矿构造中原生晕分布、组分分带、垂(轴)向分带序列变化规律、原生晕叠加特点等地球化学特征的综合分析,探讨了该矿床成矿热液活动地球化学规律和找矿标志模型,圈定了矿床深部第二富集带及矿化带深部有利盲矿赋矿空间,预测矿区深部具有较大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17.
西成矿田泥盆系铅锌矿床中的有机成矿作用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西成矿田是秦岭多金属成矿带最重要的铅锌矿田之一.从有机地球化学特征、有机质和有机分子与金属元素的关系、矿石、围岩及与矿石共生的炭沥青的元素分析及有机流体萃取金属元素的模拟实验方面出发, 探讨了有机质在西成铅锌矿田形成过程中的作用.结果表明: (1) 与矿化有关的岩石(硅质岩和灰岩), 主峰碳数均为nC18, 中间支链烷烃、伽玛蜡烷、胡萝卜烷系列含量比非矿化岩石高; (2) 与矿化有关岩石(硅质岩和大理岩) 的生物母源以菌藻类低等生物为主, 并有陆源母质混入, 矿床形成于还原环境, 矿床中存在来源相同或相似的异源有机质; (3) Pb、Zn元素与芳烃、氯芳沥青“A”、非烃+沥青呈显著的负相关; 与非烃、有机硫、有机硫/(有机碳× 1.22) 比值呈正相关关系; Pb、Zn元素与正构烷烃、甾萜烷、胡萝卜烷等有机分子丰度具正相关关系, 而与w(∑C22-)/w(∑C22+)、w(三环萜烷)/w(四环萜烷)、w(C20+C21)/w(C23+C24)及w(萜烷)/w(甾烷) 等有机分子比值具负相关关系; (4) 炭沥青与围岩、矿石中子活化分析结果表明, 在后期改造成矿作用中, 炭沥青与矿石有紧密联系, 有机质和成矿元素一起在改造成矿期抵达成矿部位并参与了成矿; (5) 模拟实验表明, 在热水流体中, 有机水的加入增大了对Pb、Zn元素的溶解能力, 增加了岩样释放成矿元素的能力, 有机质在热水流体运移过程中确实对成矿元素发生了作用.在此基础上, 提出生物有机质在西成地区铅锌矿床的形成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在简述福建省崇安-石城构造带地质特征的基础上,对比了不同性质的构造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并对其与金、银等多金属成矿的关系进行了初步的探讨。研究表明崇安-石城构造带经历了加里东、海西、印支、燕山等多阶段活动与成矿。在燕山期的不同阶段构造属性不同,对应不同的成矿特征,在压扭性的构造岩中以金矿化为主,而在拉张性的构造岩中则以银矿化为主。  相似文献   

19.
王亚伟 《地质与勘探》2015,51(2):284-289
南阳山锑矿位于五里川锑成矿亚带,属热液矿床,矿体分布在双槐树断裂带南侧F1、F2断裂带内。本文通过野外观察、薄片分析、微量元素分析等方法,对南阳山矿区地质特征及其矿床成因进行分析。本区矿石可分为三类:角砾状矿石、团块状矿石、充填脉状矿石,其中角砾状矿石为主要矿石类型。矿石矿物有辉锑矿和锑华,其中以辉锑矿为主。南阳山锑矿成矿元素Sb主要来源于秦岭群(赋矿层),S元素随热液来源于深部岩浆。含矿断裂带F1、F2深部与其北侧双槐树大断裂相连,热液沿双槐树断裂带向上运移至断裂分叉部位发生分流,分流热液继续汇集秦岭群内成矿元素,在上升至成矿有利部位便聚集成矿。这对南阳山锑矿盲矿体的寻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同时对寻找五里川锑成矿亚带内新矿(化)体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