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浅层地温与强震关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张治洮 《地震》1994,(2):73-80
若以地表下0.8m浅层地温月平均值增高≥1.0℃为异常。在1955-1985年间,我国大陆内有Ms≥6.0地震53例在震前出现浅层地温异常。因此,浅层地温研究可以作为强震预报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2.
1966年云南东川6.5级地震的热异常时空结构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分析了1966年云南东川6.5级地震前后浅层地温异常的时空结构及降水异常的水平结构。分析表明,震前数月浅层地温稳定维持正异常,发震前一个月激剧增温,发震当月达最大,震后降低;震前震中区为负地温距平区,随发震时刻临近,负距平区迅速演变为正距平区,而且强度和面积都不断增大,至发震时达最大,震后不断减小;热异常是从深层传向地表的;震中区震前为旱区,震后为涝区。本文还讨论了震源处热信息传到地表的条件和可能机制,认为在水热活动异常的断裂带上,至少对于浅源地震,对流传热是一种较为可能的传热机制。  相似文献   

3.
本文研究了1986年门源6.4级地震和1990年共和7.0级地震地,1980-1990年青海省东北部甘青交界地区浅层地温场的时空分布特征。主要结论如下:门源地震前,1989年出现以青海湖为中心的浅层地温增温区,其中从湟源-门源-带形成椭圆形地温高值区,1986年访温区地温下降;共和地震和前从1987年出现大面积、长时间浅层地温增高区。增温幅度较大的地区集中在青海省湟源-共和-兴海-线。距震中区较远  相似文献   

4.
富蕴地震断裂带的若干定量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富蕴地震断裂带9处不同地段的平板地质测量结果表明:北部引张段地震断裂 带宽约220m,断坎平均高0.4m;中部主体走滑段地震断层长达535m以上,断层水平位移为1.8 ̄7.8m断坎高0.4 ̄1.2m,水平位移与垂直位移之比为5.7 ̄8.6;南部末端破裂段地震抛掷巨石距离达40m,地震断层水平位移为0.4 ̄9.9m,断坎平均高0.2m,末端及副断层水平位移与垂直位移之比高达25 ̄28。  相似文献   

5.
丽江7.0级地震前后滇西实验场的重力异常变化特征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吴国华  罗增雄 《地震研究》1997,20(1):101-107
1996年2月3日,在云南省西北部的丽江县境内发生了一次Ms7.0级强烈地震。此次地震前后滇西实验场重力网共进行27期流动重力观测,其重力变化的总体特征为:1.震中附近地区的丽江-剑川-洱源-带震前为下降变化,下降变化的幅值平均约30×10^-8ms^-2左右,震后重力变化继续下降;2.距震中稍远一点的渡口附近地区震前为持续上升变大,累计上升变化的最大幅值达123×^-8ms^-2,震后重力变化下  相似文献   

6.
1976年唐山7.8级地震前气象要素的异常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系统研究了唐山地震前气象要素的异常变化。地震前约一个月时间,震中及附近地区月平均气压变化幅度最大,月平均气压距平中心区域与震中区吻合,沿区域构造带方向出现气压变化最大梯度区,临震前几天气民较大幅度的升、降变化过程,升压脊 区域构造瞳向吻合。地震前一年,丰润、唐山一带年平均气温距平值最大,地震前一天,气温24小时变温的升温中心在唐山,升温脊受区域构造带控制。0.8m地温亦有明显的升温异常变化。197  相似文献   

7.
河北宣化盆地南缘断裂的古地震遗迹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通过开挖,在宣化盆地南缘断裂上揭露出3次古地震事件,发生的年代分别距今约8.54、7.08和5.31ka,平均重复间隔1615±360a。事件位移量分别为0.55~0.74m、0.52~0.7m和1.63~2.2m。但距今5.31ka以来断裂未发生过断错地表的运动,意味着其古地震重复不是简单的准周期型  相似文献   

8.
京西黄庄—高丽营断层西段晚更新世末的一次粘滑性活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国星  郑传贝 《地震》1994,(3):23-28
本文根据新近大比例尺地质图和探槽开控的结果,认为断层西段(仅在芦井至晓幼营间)晚更新世以来仍有明显活动,这种活动以正段倾滑运动为主,但兼具右旋走滑分量;并且在距今约2.4-2.1万年期间有过一次粘滑性活动,其垂直错距为0.91.0m;该段断层潜在有发生6-6.5级地震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9.
滇西北丽江,宁蒗两次强震前地震学异常的重复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6年2月3日云南省滇西北丽江,中甸交界地区发生7.0级地震,距1976年11月7日,12月13日宁蒗6.7,6.4级地震仅90千米,滇西北重复发生的这两次强震在地震学异常方面具有良好的重复性,强震前均在缅甸密支那地区发生3次6级地震,密支那强震的最大震级比滇西北强震震级小0.3~0.5级,强震前1~3年均出现中强震和调制中强震的频繁活动,中强震包括调制中强震的活动除在形成的时间,范围大小有所  相似文献   

10.
本文研究了强地震发生前半年至一年时间尺度上浅层地温异常变化的分布特征和震前几天至一个月大气压力、气温变化的分布特征,据此提出了强地震短临预报的气象学方法.根据强地震前浅层地温(0.8m~3.2m深的温度)距平存在六个月以上正距平且有一定的幅度和距平等值线给出的升温中心确定强地震发生的背景异常,一般升温中心即未来震中,在此基础上分析浅层地温升温中心区域大气压力和气温的变化幅度及分布特征.研究发现,在地温升温中心区域,地震前约一个月时间内,月平均气压变化幅度最大,气压距平中心与地温升温中心基本吻合,沿构造带走向有气压变化的最大梯度区;大气环流发生突变,单站气压往往发生持续性变化,有持续下降和上升的过程,其低值一般达历年同日平均气压的最低值,变化幅度超过11百帕.根据多个震例的研究,本文提出了3条强震发生的背景异常判别指标和3条临震预报指标,震级强度≥6.0.  相似文献   

11.
在系统地研究了华北北部5次中强以上地震前地下流体异常空间演化过程的基础上,分析了地下流体动态异常的迁移特征,根据迁移特征和异常时间与震中距的关系提出了预测强震危险区的5个标志和3个步骤,并用几个震例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运用地下流体异常的空间演化特征能够对未来强震危险区作出有一定可信度的预测。  相似文献   

12.
Depths of earthquake occurrence and large slip distribution are critical for seismic hazard assessment.Numerous examples show that earthquakes with similar magnitudes,however,can result in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ground shaking and damage.One of the critical factors is that whether the large slip was generated near the ground surface.In this article,we reviewed two aspects that are important on this regard,shallow slip deficit and nucleation depth.Understanding how shallow future earthquakes may nucleate in particular regions,such as shale gas fields,is critical for hazard assessment.Whether or not a strong earthquake may slip significantly at shallow depths(less than 3 km)plays crucial rules in seismic hazard preparation and should be further investigated by integrating high-resolution fault zone observations,dynamic rupture simulation,and fault zone properties.Moreover,precisely resolving shallow depth and slip distribution of earthquakes demands InSAR and/or other image data that can better capture the near-fault deformation to constrain the source parameters of earthquakes.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平安驿地温测点基本概况以及该地温在1994年两次中强地震前的临震异常特征,文章最后对异常机理等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4.
叙述了大同市镇川堡处于口泉大断裂上的2口相距2m的一组观测井在大同-阳高2次中强地震前的不同异常表现形态,探讨了产生异常差异的原因,指出这些差异似与观测井所处构造部位、地震类型、震源深度、观测条件等有关。  相似文献   

15.
上官志冠 《中国地震》1996,12(2):202-208
本文根据1993年6月至1994年1月滇西及其邻近地区数次中强以上地震前CO2,N2,Ar,Rn等气体组分释放动态的观测结果,研究了气体的物质迁移对其前兆异常变化的影响,发现深,浅源气体的震前趋势性异常释放和短临突跳异常的发生时间具有明显的有序性,基本模式是源自深部的气体组分的震前异常变化总是上先于浅源气体,这种现象在强震发生前更为明显。作者认为,导致深一浅源气体异常变化有序发生的原因与气体物质迁  相似文献   

16.
利用常规分析方法研究了新疆部分4级和5级以上地震前地倾斜资料所出现的短期和临震异常变化,统计了异常开始至发震时间、异常持续时间、异常结束至发震时间、异常量级及异常形态等,通过对典型震例的剖析得出了中强地震和远场强地震前的地倾斜短期异常特征。在地震前的短临阶段,异常的项数和异常量级急剧增加;震级不同,异常起始时间和发震的优势时段也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7.
对青海省现有的形变和深井地温资料进行了分析处理,发现在2000年9月12日兴海6.6级地震前,德令哈地应力、乐都倾斜、祁连深井地温、平安深井地温均有前兆异常存在,在此基础上对于出现的异常现象给出了初步的解释。  相似文献   

18.
Introduction The 21st century is the time for the exploitation and utilization of underground spaces. It is astrategic way to defeat the severe challenge that human are now confronting with, such as the lackof land, contamination of environment, traffic jam, waste of sources, and so on. The exploitationand utilization of underground space has become a global tendency, and a significant sign inevaluating the speed of modernization of cities. Facing the challenge, it is significantly neces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