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浙江气象》2004,25(4):48-48,F003
天气气候研究日本、北京数值预报模式对桐乡雨量预报质量分析范玉芬 郭可义 ( 1∶1 )………………温州北登台风两类大降水分布的对比分析郑 峰 杜友强 ( 1∶4 )…………………………台风森拉克移动路径分析杨万裕 鄢志波 王向阳 ( 1∶8)…………………………………2 0 0 2年梅汛期连续大到暴雨过程分析朱宵峰 ( 1∶1 3)………………………………………金华短时暴雨特征分析何丽萍 ( 1∶1 6 )………………………………………………………0 31 1号热带风暴的特征及其原因分析周亦平 郝世峰 陆 玮 ( 2∶1 )…………………近 1 2 0年西…  相似文献   

2.
《浙江气象》2007,28(4):48-48
天气气候研究浙江致灾强风暴网格化监测预警服务系统建设……李玉柱朱明赵放,等(1∶1)台风麦莎(0509)陆上长久维持诊断分析……………………………张寒庞盛荣(1∶9)嘉兴市大雾预报方法……………………………………李云泉陆琛莉范晓红(1∶14)浙南沿海海雾特征分析………………………………黄克慧张意权周功铤,等(1∶18)浙江省致灾强风暴天气监测预警业务平台建设设计……李玉柱朱明陈晔峰(2∶1)金华秋季连续高温历史统计特征及分析……………………………金培吴森清(2∶8)天台45年气候变化规律初探…………………………………………………张…  相似文献   

3.
天气气候研究“0 2 0 6 2 8”暴雨的诊断分析叶君武 徐燕峰 唐 跃 ( 1∶1 )…………………………………梅雨起止日期及梅雨量的预测汪永盛 ( 1∶4 )…………………………………………………一次梅汛期暴雨的环流特征与诊断分析俞民祥 楼茂园 董向红 ( 1∶1 0 )………………2 0 0 0 .6 .2 1~ 2 3日金衢连续大到暴雨过程分析童建跃 单中华 ( 1∶1 4)…………………1 991年和 1 998年初夏高低空环特征的分析谷风鸣 ( 1∶1 8)…………………………………浙江省夏季干旱主要气象条件及特征分析王伟平 胡 波 滕卫平 ,等 ( 1∶2 1 )………  相似文献   

4.
冷空气入侵对0509号台风“麦莎”变性的作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地面和高空的实况观测资料、NCEP/NCAR再分析资料以及FY-2C卫星云图资料,并通过中尺度Barnes滤波和物理量诊断分析,对台风“麦莎”变性过程进行研究。采用非静力平衡的中尺度模式MM5(V3.7)对“麦莎”北上变性,影响京津地区降水的全过程进行了60h模拟。结果表明:“麦莎”登陆北上过程中,西北侧冷空气先随着“麦莎”环流由北向南旋转,尔后冷空气又从台风低压中心的偏南侧向北侵入,逐步侵入“麦莎”暖心结构;在垂直方向上,对流层中高层不断有系统性的冷空气倾斜向下补充,冷空气从对流层低层侵入台风环流,最终使“麦莎”变性。在接近华北地区时,“麦莎”云系发生分裂,偏西侧云系的出现和发展与低层850hPa流场上中尺度辐合线的产生密切相关,其中冷空气的作用显著。  相似文献   

5.
栏 目期·页新春寄语 ( 1 .1 )……………………………………………2 0 0 0年辽宁气象科技 8项进步 ( 1 .2 )……………………宋达人局长在省气象工作会议上提出“十五”目标贯彻“三个坚持”争创“四个一流”做好“五项工作” ( 2 .1 )……………………………………………温克刚等 1 2名气象工作者参加中国科协“六大”( 3.1 3)………………………………………………天  气东北夏季月气温数值产品释用预报方法 ( 1 .3)…………辽宁春季降水历史演变特征分析 ( 1 .6 )…………………辽宁 7次大雪天气过程环流形势分析和预报 ( 1 .9)………  相似文献   

6.
台风麦莎与赤道穿透对流云团的初步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丹  吕达仁 《气象学报》2010,68(6):885-895
利用TRMM卫星的测雨雷达、微波成像仪、可见光和红外扫描仪资料详细分析比较了麦莎台风和位于南海南部的赤道穿透对流云团(EPCC)的云高以及降水结构特征.首先,对热带地区对流层到平流层的过渡带(TTL)以及进入TTL的穿透对流云团进行了阐述和定义.然后,分析对比了赤道穿透对流云团和台风麦莎不同生命史阶段的云高、降水结构特征,分析对比结果表明:(1)在强降水区:麦莎台风和EPCC的云顶上部均出现了冰粒子散射现象,但EPCC的散射强度强,微波亮温值均低于180 K,并且其雷达云高和红外云顶亮温云高相差较大、云顶亮温曲线平缓.(2)EPCC的深对流数量四分比、穿透对流数量百分比、尤其是穿透对流数量占深对流数量比,都比麦莎台风各阶段的高;在麦莎台风和EPCC(10-20 km)云体中大部分云高集中在10-12 km,但EPCC(10-20 km)的云高谱相对具有连续性、相对较宽.(3)麦莎台风以层云降水为主,对总降水量的贡献中也是从云降水贡献大,但是EPCC中却是对流性降水的贡献大,且EPCC对流降水与层云降水的像素数量比值和降水量比值也比麦莎台风的3个时次都高.(4)EPCC的降水廓线深度无论是从云降水还是对流降水都比麦莎台风深,层云廓线深度达11 km,对流廓线深度达18 km.另外,从EPCC的穿透对流数量百分比比麦莎台风多,层云、对流降水廓线比麦莎台风深这几方面,一定程度上说明了EPCC的局部垂直对流强度比麦莎台风强.  相似文献   

7.
2005年台风“海棠”与“泰利”的移动路径和登陆地点不同于“麦莎”与“卡努”,前2次台风自东南偏东往西北偏西移动并登陆于福建中部沿海,后2次自东南往西北移动并登陆浙江中部沿海,都给浙江造成了巨大影响,但影响金华地区的风雨程度不同。经分析台风移动过程,认为西风带低槽或高压影响到副高,副高影响着台风西行或北上,在西风带低槽或副高影响较弱时,台风内力和地形影响作用加强;台风在副高带状时西行为主,块状时北上为主。分析台风路径的预报过程,认为中央气象台预报为“登陆台风”有3~4天的时效;预报较准确的登陆位置,若路径较有规则为30~54个小时,若不规则路径可能仅为3个小时。分析影响金华的台风风雨程度,认为东路台风雨量分布特征是东部大、西部小;南路台风是东南部大、西北部小;最大风力落区基本相同。地形对不同台风路径下的风雨影响分布略有不同。  相似文献   

8.
·天气分析与预报·一种盛夏低空东风急流形成的探讨…………(1)桂西北暴雨的MOs预报方法………………(1)一次大暴雨过程预报失败的原因探讨..I.……(1)。91.6”特大暴雨过程分析…“……·-…·”(1)线性回归预报模型的效果分析………0矗…”(1)1 991年春播期严重倒春寒天气过程分析……(1)911l号台风路径分析一一·一……………,’…-..·(1)试论华南西部热带气旋槽暴雨特征…………(2)近海热带气旋折向路径的合成分析…··...…·(2)一次降雪(雨)天气过程分析………………(2)桂林五月大暴雨的分析及预报………………(2)低空急流中桂北…  相似文献   

9.
《贵州气象》2006,30(6):49-56
(期-页)研究论文.技术报告曲靖市两次冷锋切变造成的强降水天气分析……(1~3)桂西“2005-08-21”大暴雨天气分析与降水模式(1~5)……………………………………………………………曲靖2005年1月9~13日寒潮过程浅析…………(1~9)红河州5月雨量时序分布的分形特征……………(1  相似文献   

10.
·天气分析与预报· . ?广西热带气旋特大暴雨的特征分析…………(1)f雨季海南岛绕流效应与粤桂南部中尺度降雨 系统的关系…………“………”-.………”(1)。南极气温振荡与广西季风降水的遥相关……(1 0/广西区域OI。R的气候特征及对降水和气温的 影响·……”……””··………”一,…………·(1)南宁机场1—3月份的大雾预报.…………”(1)1990年第4季度广西天气特征概述……...…(1)月赤纬变化对广西天气的影响初探…………(1 U广西大范围热带气旋暴雨的中低纬环流……(2j?盛夏西南涡影响广西的优势环流分析………(2)印度夏季风蔡发…  相似文献   

11.
《广东气象》2004,(4):49-50
·天气与气候·广州一次强对流天气分析肖伟军 伍志方 (1/ 1)……………………………………………………南雄“4 .13”强对流天气分析陈泽华 邹冠武 (4/ 1)…………………………………………………深圳“5 .11”强对流天气的V - 3θ图分析曹春燕 江  山金(7/ 1)……………………………………………华南地区最早和最迟登陆热带气旋的分析郭 波 (10 / 1)………………………………………………………一次强对流天气的中尺度分析叶爱芬 (13/ 1)……………单多普勒天气雷达在热带气旋造成的暴雨分布预报中的应用黄晓梅 陈理森等 (16 / 1)…  相似文献   

12.
利用NCEP再分析资料,采用带通滤波处理技术,对0509号台风“麦莎”的活动过程进行研究,将原始场进行尺度分离。分为大尺度场和次天气尺度场,在大尺度场中,分析对此次台风移动路径有直接影响的系统,重点说明“麦莎”路径发生第一次转折中有直接影响的系统,是副热带高压位置及其形状的变化;并利用台风系统内部热力结构特征分析表明:...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利用气象常规资料、NCEP/NCAR再分析资料和数值预报产品(NWP)资料对0509台风“麦莎”路径两次明显东折(7日11时和8日23时)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对NWP产品对麦莎路径的预报结果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麦莎路径主要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副高,下同)与西风带环流的影响,两次明显东折与西风带环流的经、纬向调整及副高由块状变为带状有关;“副高南落”指标和广义李雅普诺夫稳定度判据中J22的符号分别对应了麦莎的两次明显东折;麦莎中心气压和风力变化与台风的两次明显东折有很好的对应关系。另外,T213资料的涡度和位温预报场对台风的两次明显东折有一定的指示意义。NWP产品24h内对台风路径的预报效果较好,但对台风的第二次东折预报较差。  相似文献   

14.
李燕  黄振 《气象科技》2007,35(2):175-179
2005年9号热带风暴“麦莎”8月8R凌晨开始影响大连,到10R过程完全结束,历时近两天,不仅造成了暴雨(局部大暴雨)天气,而且大连海区出现最大风力8-9级、阵风11级的大风。此时适逢天文大潮高峰期,渤海和黄海北部海域出现4m以上的浪高,形成了风暴潮。利用MM5模式和第三代浅水波浪数值预报SWAN模式,对“麦莎”的移动路径以及“麦莎”造成黄渤海域的强风场、强浪场进行模拟,结果与实况基本一致,并且通过模拟,对缺少资料的海面风场、浪高场有更全面的了解。  相似文献   

15.
第 1期复杂地形上城市冬季大气污染的数值模拟研究姜金华 彭新东 (1)………………………………………西伯利亚高压对亚洲大陆的气候影响分析龚道溢 朱锦红 王绍武 (8)…………………………………天时、气候与中国历史 (Ⅱ ) :“好 (坏 )天时”与历史上的“顺 (乱 )世”汤懋苍 汤 池 (15 )………………青藏高原夏季TBB场与水汽分布关系的初步研究江吉喜范梅珠 (2 0 )……………………………………1998年 5~ 8月青藏高原东部和邻近地区大气热源日变化特征及其与高原环流的关系  ………………   简茂球罗会邦 (2 5 )…………………  相似文献   

16.
2005年8月8日台风“麦莎”入驻波海,北京、赤峰等华北地区预报大到暴雨,赤峰地区实况只降了小到中雨,本文对天气实况和预报进行综合对比分析,总结台风预报失误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天气分析与预报·当代气候化变的原因及其影响…………‘…”L l 1低温墀与副高异常鸭苯系初探………………L 1)南j旗南指数,与直躲压强度指熬的变化特点及其相互关系……“·……………………L 1)广西前汛期锋面暴雨预报……………………L 1)柳州地区冰雹的预报初探……………………(1)一种两分类预报闺呼筛造方法…’…t……v‘L 1)地转偏差分析在热带气旋木暴雨中的应用:;”‘j)用双重分析方法作寒露风初日长期预报……(1)广西1989年第四季度天气概述“……………L 1)_背端释能’现象与特l太暴雨落区fl句可行性予贝j融’r”:”…”…  相似文献   

18.
$一@淳撒高原和洛矾山脉对气象场日变化影响的对比分析(一)b\A沾场·。。…钱永甫 王谦谦(1)青藏高原和洛矾山脉对夏季气象场日变比影响的对比分析(二)水平和垂直流场…… ””““”””“”“”“‘”””””‘“··。…··。、、、、·、·。·。。·。……、t·、·、…·。……··,…。·王谦谦 线钱甫(16)东亚加热场和大地形对大气环流季节变化影响的敛值试验…。·、王安宇 胡淇 奏广言(30)PJ用TIROS-N卫垦云图对1979年夏季青藏高原云量分布的研究……·。。,………。……·… 、、·,·。’·、‘…··,。…··、、。,·…  相似文献   

19.
第 1期·天气分析与预报·广西区域基于 T2 13降雨的雨级预报试验分析……………苏荣在 ,吴兴国 ( 1)……………………………………0 10 3号台风“榴莲”路径与致洪暴雨成因分析…………陈 见 ,郑凤琴 ,钱 俊 ( 5)……………………………利用数值产品与单站要素作南宁市冬春“暴冷”天气预报的研究杨宇红 ,陈 阳 ,钱 俊 ( 8)…………………………海口美兰机场一次雷雨天气的分析…………………………王锡东 ,陈涛锋 ( 11)……………………………………·气候分析·均生函数逐步回归模型在降温、降水长期过程预测中的应用覃志年 ( 15)……  相似文献   

20.
第 1期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气象条例》颁布实施新闻发布会上的讲话张敦颢 ( 1)…………………………………………………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气象条例》颁布实施新闻发布会上的讲话韦肇晋 ( 2 )…………………………………………………大力宣传贯彻《广西气象条例》推进气象依法行政………林少雄 ( 5)………………………………………………广西壮族自治区气象条例 ( 7)………………………………·天气分析与预报·数值预报产品和卫星云图在“98.6”暴雨过程中的应用王艳兰 ( 10 )………………………………………………台风“榴莲”暴雨的湿位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