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本文详细介绍了“磁暴基础数据库”项目的立项背景、目标、所开展的主要工作、取得的成果、研究成果的社会效益和对该领域研究未来工作的展望。  相似文献   

2.
"火山灾害预警研究"项目成果介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详细介绍了“火山灾害预警研究”项目的立项背景、目标、所开展的主要工作、取得的成果、研究成果的社会效益和对该领域研究未来工作的展望。  相似文献   

3.
"中国主要火山活动监测研究"项目成果介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详细介绍了“中国主要火山活动监测研究”项目的立项背景、目标、所开展的主要工作、取得的成果、研究成果的社会效益和对该领域研究未来工作的展望。  相似文献   

4.
"长江三峡水库诱发地震监测研究"项目成果介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详细介绍了“长江三峡水库诱发地震监测研究”项目的立项背景、目标、所开展的主要工作、取得的成果、研究成果的社会效益和对该领域研究未来工作的展望。  相似文献   

5.
本文详细介绍了“能源供应系统地震安全模式研究”项目的立项背景、目标、所开展的主要工作、取得的成果、研究成果的社会效益和对该领域研究未来工作的展望。  相似文献   

6.
本文详细介绍了“中国西北地区典型大震遗迹保护”项目的立项背景、目标、所开展的主要工作、取得的成果、研究成果的社会效益和对该领域研究未来工作的展望。  相似文献   

7.
本文详细介绍了“WDC中国地震数据中心建设与完善”项目的立项背景、目标、所开展的主要工作、取得的成果、研究成果的社会效益和对该领域研究未来工作的展望。  相似文献   

8.
"中国大陆地壳应力环境基础数据库"项目成果介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详细介绍了“中国大陆地壳应力环境基础数据库”项目的立项背景、目标、所开展的主要工作、取得的成果、研究成果的社会效益和对该领域研究未来工作的展望。  相似文献   

9.
本文详细介绍了“矿山地震监测速报系统和分析预测研究”项目的立项背景、目标、所开展的主要工作、取得的成果、研究成果的社会效益和对该领域研究未来工作的展望。  相似文献   

10.
"琼北火山探查及喷发危险性研究"项目成果介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详细介绍了"火山灾害预警研究"项目的立项背景、目标、所开展的主要工作、取得的成果、研究成果的社会效益和对该领域研究未来工作的展望。  相似文献   

11.
双平板多功能核医学成像系统是一套既能够进行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成像(PET)又可以进行单光子发射成像(γ相机)的"一机多用"设备。该系统采用平行双平板结构,通过可移动式准直器组合实现PET模式和γ相机模式的切换。鉴于这一工作模式需求,同时考虑到设备装配过程中的机械精度等因素,系统的几何结构参数校准及与成像过程配套的几何校正变得尤为重要。本文基于双平板多功能核医学成像系统,研究系统几何偏移对图像质量的影响,并对这些误差因素进行参数化表征,建立一套几何参数校正方法。基于蒙特卡洛模拟数据的验证表明,该方法有效可行,流程简洁。   相似文献   

12.
利用人工配制的生活污水先进行单胞藻(斜生栅藻 Scenedesmus obliquusTurp)的 培养,再接种田螺(Cipangopaludina sp)和短钝溞(Daphnia obtusa Kurz),对栅藻密度的经时变化, 短钝溞种群增长及水体中氮、磷、碳在培养过程中的变化作了测定与分析结果如下:(1)田螺组和 对照组中栅藻密度(N)经时变化的函数为:田螺组N=e(1.1136)t(1.7204);对照组N=e(1.4175)t(1.8099);(2)田 螺组短钝溞在静态条件下的种群增长模型为: N= 0. 75e(0.476)t,(3)以短钝溞问收方式收获量的累加 值作为种群增长量(产出量),其数学模型为:N=e(0.2837)t(2.5537);(4)经栅藻、田螺、短钝溞培养后,生 活污水的氮、磷、碳含量分别下降了 80、 60%, 72. 40%, 45. 70%. 本研究既为枝角类集约化培养提供了某些生态学理论参数,也为污水调控及资源化提出一个 值得参考的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13.
对宁夏地震局"九五"前兆仪器进行网络化改造,在确保"九五"观测系统正常的前提下,根据"九五"前兆台站的具体类型,提出"九五"前兆台站(仪器)与"十五"前兆台网的整合方案,完成宁夏地震局"九五"与"十五"前兆观测系统的并轨,以发挥前兆台网的整体优势。  相似文献   

14.
福建台网应用JOPENS系统常用地震定位方法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应用“十五”JOPENS系统提供的多种地震定位方法,对福建台网记录的网内、网缘、中国台湾地震分别进行定位、分析,对地震定位方法的选择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科技部重点国际合作项目《地质过程与灾害发生机理及预测》子项目《中国数字地震实时分析系统与海底地震观测》于 2 0 0 3年 1月 2 9日在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正式启动。《中国数字地震实时分析系统与海底地震观测》项目由国际著名地震学家陈运泰院士负责。项目主要内容如下。1 中国数字地震数据实时分析系统的建设   1 )建立我国地震数据实时分析系统的硬件平台。2 )建立我国地震数据实时分析系统的软件系统。3)通过实施“中美合作延庆 -怀来盆地和海城地区天然和人为的地震活动性的对比计划” ,与现有的中国数字地震台网互为补充 ,…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全国前兆台网‘九五’系统台站接入改造”项目的技术方案,即采用接入地震前兆通信协议转换器或更换“九五”前兆公用数据采集器方式将“九五”前兆仪器接入“十五”前兆系统,并详述了该方案的技术特点;介绍了方案的部署实施情况,测试平台运行情况以及通过对测试平台的监控而发现并解决的问题.并行运行结果显示,接入改造系统运行稳定,产出数据可靠.  相似文献   

17.
从“数字地球”出发,以我国21世纪地球科学发展的战略目标为例,以地震信息系统为例,简要阐述了“数字地球”在地震信息与地球科学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8.
重论"上生下储"与"侧向运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气运移是油气藏形成与分布研究的基础.随着生油层理论的建立和发展,油气“上生下储”与“侧向运移”已经成为解释生油层与储集层关系的金科玉律.随着世界范围内油气勘探实践的积累和油气形成与分布研究,特别是对基岩油气藏勘探研究的不断深入,上述运移途径需要重新加以认识。  相似文献   

19.
主要介绍了我国在“九五”期间实施的前兆台站流体测项的数字化中推广的仪器型号、主要性能指标及改造的规模,观测取得的成果及其有待完善的技术问题;简要介绍了我国长江三峡工程诱发地震监测系统中地下水动态监测井网的布设,观测井下地下水特征,数字化观测技术系统及建设的基本结果;最后介绍了流体学科前兆台站分级分类管理的改革意向。  相似文献   

20.
正如暗物质的研究是理论物理学和宇宙学中的一个关键性问题,静地震的研究也将为地震预测研究的发展提供一个历史性的机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