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84年11月15—20日在成都召开了中国地理学会山地研究委员会(下文简称山地研究委员会)成立大会。 中国地理学会秘书长瞿宁淑同志在会上宣读了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关于成立山地研究委员会的批文。 山地研究委员会挂靠于中国科学院成都地理研究所。  相似文献   

2.
2016年10月9日,由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主办,中国地理学会山地分会、四川省地理学会、《山地学报》编辑部共同承办的"纪念丁锡祉先生诞辰100周年暨山地科学发展学术座谈会"在成都举行。本刊特编辑整理刊发一组与会者的发言稿及书面稿,内容涉及丁先生的学术思想、科学贡献、地理教育、人格魅力等方面内容。  相似文献   

3.
1985年3月26—29日,四川省地理学会山地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学术讨论会在成都召开。与会代表42人;云南省地理学会张大为同志等到会祝贺。 四川省地理学会理事长丁锡祉教授代表省地理学会讲话,并给山地专业委员会委员颁发了聘书。 会议期间,有14位同志在大会上交流了山地研究成果,其内容有:国内外山地研究动态,四川盆周山区经济状况及发展的优劣势分析,川西南山区发展粮食生产的途径和措施,山区林牧农结构布局,山地动物资源,峨眉冷杉演替规律,四川省有螺无病的地理分布,山地水量平衡以及渡口市矿碴堆放应力场的计算等等。  相似文献   

4.
《热带地理》2007,27(6):568-568
由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和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联合主办的中国地理学会山地分会2007年学术会议暨第五届委员会工作会议于2007年9月19~20日在吉林省长春市举行,来自全国地理学界的30多位专家出席了会议。广州地理研究所陈朝辉研究员和方国祥研究员参加了本次会议。会上  相似文献   

5.
2020年2月28日是我国著名地理学家、地图学家、遥感地学专家,中国遥感应用和地理信息系统科学的创建者和奠基人,地球信息科学的倡导者陈述彭院士(1920—2008)诞辰一百周年纪念日。1965年,在陈述彭先生的指导下,以原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地图室的部分人员为班底,在成都组建了地图室西南分室(2008年更名为成都山地所数字山地与遥感应用中心),这对成都山地所的学科建设与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2019年12月23日,《山地学报》编辑部、国际数字地球学会中国国家委员会数字山地专委会、成都山地所数字山地与遥感应用中心、成都山地所离退休服务与管理中心在成都共同举办了“陈述彭学术思想及对数字山地研究启示座谈会———纪念陈述彭先生100周年诞辰”。座谈会特别邀请了陈述彭先生的弟子、当年与先生共事过以及同期调来成都工作的老一辈科学家、数字山地与遥感应用中心历任主任出席。本刊编辑整理刊发一组与会者的发言录音摘录及书面稿,内容涉及陈先生的学术思想、科学精神、人格魅力以及对成都山地所发展的重要贡献等方面内容。  相似文献   

6.
四川省西北部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南坪县境内的九寨沟是我国近年来新划定的自然保护区和著名的风景区。它以114个高山湖泊(海子)、多个梯级瀑布和跌水为特征而被旅游界誉为“童话世界”和“中国水景之王”;同时又以高山冰雪地貌、高山喀斯特地貌、山地灾害地貌以及成片的原始森林吸引了大批的国内外科学研究者。由于泥石流等山地灾害地貌对九寨沟的旅游构成了严重的威胁,1984年中国科学院成都地理研究所(现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的部分科研人员在唐邦兴研究员的带领  相似文献   

7.
张国友 《地理学报》2014,69(12):1904-1904
2014年10月24-26日,中国地理学会2014学术年会在成都四川师范大学隆重召开。来自全国近400个单位的1700多名专家、学者和研究生参加了此次盛会。大会开幕式由年会组委会主席、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所长邓伟主持,国务院参事、中国地理学会理事长刘燕华致开幕词,四川师范  相似文献   

8.
山编 《地理研究》1988,7(4):112-113
1963年10月,根据当时三线建设的需要和中国科学院关于全国地理研究机构合理布局的要求,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在成都设立西南地理研究室.1965年初,中国科学院地理工作会议决定西南地理研究室扩建成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西南分所.当时竺可桢教授曾指出,西南分所应以西南山地高原的调查利用为主要研究方向.1966年4月,西南分所正式成立.随后即进入“动乱”年代.1971年4月西南分所体制下放至省,更名为四川省地理研究所.1978年1月,四川省地理研究所复归中国科学院,称成都地理研究所.它以泥石流、滑坡为主的山地灾害研究,以及山地地理环境形成、演化与合理开发利用研究作为主攻方向.  相似文献   

9.
为交流科技进山与加快山区建设的经验,支持贫困山区建设和繁荣我国山地科学研究,并根据1986年中国山地综合开发讨论会的建议,现决定:由中国科学院成都地理研究所、中国地理学会山地  相似文献   

10.
由云南省地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云南师范大学地理系和台湾大学地理系、高雄师范大学地理系共同主办的“海峡两岸山地环境与保育研讨会”于1999年1月30日至2月9日在昆明召开。参加本次研讨会的两岸代表共计94人,其中台湾学者35名,大陆方面来自北京、南京、广州、成都和云南省的学者59名。代表们围绕着山地环境系统与建设、山地灾害与防治、山地资源与利用、山地环境演变与持续发展、山地环境演变监测与保育等问题展开了热烈而广泛的讨论。大会共收到交流论文56篇,其中参加大会发言33篇。会…  相似文献   

11.
编后语     
1986年5月19—23日,由中国地理学会山地研究委员会和中国科学院成都地理研究所主持,在四川省成都市召开了中国山地综合开发讨论会。 会上收到论文74篇。由会议论文评选小组从中推荐出12篇,组成专辑,发表于此。 这些文章有理论性的,也有应用性的;撰写的角度也较广,含地理学、经济学、农学和生态学等多种观点;地区上侧重大西南山地,兼有大西北山地、沿海山地和经济较发达的山地。凡此种种表达了同行们要把山地综合开发工作搞好的愿望,为尽快改变山区  相似文献   

12.
此次时论会受中国地理学会委托,由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后文简称成都山地所)主持,于1991年3月25—29日在成都举行。会议收到文稿摘要60余篇。来自中国科学院各地理研究所和一些高等院校相关学科部门的40余位代表出席了会议。 中国科学院成都分院院长林祥棣教投在贺词小说,这样的会议对于青年人之间的学术交流,对于青年人才的尽快成长,对于解决中国科学院各级领导迫切关注的“人才断层”问题有积极的意义。 大会有14位代表作了发言,主要就我国人地关系现状和对策、今后地理学的发展及地理学研究中的一些新方法  相似文献   

13.
这是在长江流域山地开发与灾害防治学术交流会上许多与会者的意见。此次会仪山中国地理学会山地研究委员会、中国地理学会长江流域开发研究会和四川省地理学会联合主办,于1990年11月30日至12月2日在成都举行。参加会议的代表来自长江流域内11个省市及流域外4个省市的有关专家、科技工作者和领导,共108人。提交给会议的文稿66篇,文集2本。 与会代表就长江流域山地开发,长江经济“走廊”的建设,长江流域水土流失、泥石流、滑坡、旱涝等山地灾害的发生、发展、成灾和分布规律及防治,山地开发与灾害防治的相互关系等问题,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广泛地交流和讨沦。其较为一致的认识有如下几点。  相似文献   

14.
1988年1月中国科学院批准,其下属的成都地理研究所改名为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简称山地所)。 改名目的在于,适应改革需要,突出研究特色,更好地为山区经济建设服务。山地所以山地为研究对象,开展以泥石流、滑坡为主的山地灾害防治,山地环境和山地合理开发利用等研究、积极参与国家制定山区开发宏观决策、山区重大工程建设和山地环境保护等工作。  相似文献   

15.
一、格鲁吉亚地理研究所格鲁吉亚科学院地理研究所是苏联的一个重要的地理研究机构,成立于1933年,已有半个世纪的历史了。这是一个专门从事山地地理问题研究,包括高加索和格鲁吉亚山地研究的科研机构。  相似文献   

16.
中国地理学会人文地理学专业委员会,于1984年3月6日至10日在南京召开了第一次工作会议。人文地理学专业委员会是1983年夏经中国地理学会常务理事会批准成立的,现有专业委员35人,由李旭旦教授  相似文献   

17.
<正>2019年11月1日至3日,2019年中国地理学大会暨中国地理学会成立110周年纪念活动在北京举行。大会特邀了11位中外著名地理学家做大会报告,并设立了61个分会场进行专题学术交流。中国地理学会山地分会承办了第31分会场学术交流活动。第31分会场的主题为"变化环境下的山地未来",采取学术沙龙的形式,邀请了国内四位专家做主题引  相似文献   

18.
编后语     
编后语在成都山地所成立30周年之际。谨献上本专辑,以示庆贺!本专辑试图对成都山地所建所30.年来的研究工作加以系统介绍。但由于篇幅限制和其他原因,只选刊了部分文章.这些文章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成都山地所在探索。在开拓,在前进.前进的道路尽管并不平坦。但...  相似文献   

19.
学习丁锡祉教授为发展我国地理事业勇于开拓和注重实践的治学精神钟祥浩(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成都610041)1996年是我国著名地貌学家和地理学家丁锡扯教授80寿辰.他为我国地理学和地理教育事业的发展不断辛勤耕耘,作为地理工作者的晚...  相似文献   

20.
国际山地学会最近在美国科罗拉多州组成,该学会是致力于谋求人类财富与山地环境间的平衡以及发展山地资源的非赢利组织。该学会的成立与国际地理学会山地地理委员会1974年慕尼黑和1976年剑桥会议、联合国大学自然资源计划、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国际自然和自然资源保护和其他有关国际组织的工作有密切的关系,与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