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地震调查方法在水合物中的应用分为两个主要阶段:调查初始阶段和调查深入阶段。调查深入阶段以"井位优选"为主要目的,在对天然气水合物进行初步调查的前提下,开展深入调查,更好地展现"天然气水合物矿体立体上的形态特征",了解"水合物矿体的厚度、顶底界面及富集程度"。文中从震源技术研究、高分辨率地震调查技术的调谐组合参数研究和野外施工方法等方面的内容出发,根据大量野外技术试验资料和有关科研成果,总结了在天然气水合物调查深入阶段的特点及相应的地震调查技术。  相似文献   

2.
天然气水合物是一种高效清洁的新能源,分布广、规模大,势必成为未来的主流能源。在当前能源紧缺和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的影响下,世界各国都对潜力巨大的天然气水合物产生了浓厚兴趣。文章对全球主要国家的天然气水合物研究进展进行阐述,并提出:对我国天然气水合物重点目标区加大研究力度;加大海域和陆域天然气水合物的资源调查力度,寻找更多可供试采的水合物矿区;与国际接轨,加强国际合作;考虑经济问题,以期实现低成本、高效率的开发模式;把环境安全放在突出位置,尽可能避免水合物开采带来的环境及地质灾害问题等建议。以期能为未来我国天然气水合物的勘查试采工作提供有益帮助。  相似文献   

3.
天然气水合物是一种规模巨大且高效的新型清洁能源,其资源量是全球石油天然气和煤炭等化石能源资源量总和的2倍。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和对气候的重大影响,使人们对天然气水合物巨大资源潜力的兴趣倍增,因此,天然气水合物亦被科学家称为"未来全球能源发展的战略制高点"。近10多年来,美国、加拿大、日本、中国等均先后开展了陆地和海洋天然气水合物勘查与试采实验,印度和韩国亦准备近期开展海洋天然气水合物试采。总之,全球天然气水合物勘查试采的高潮正在蓬勃掀起。笔者分析阐述了世界天然气水合物研究的4个发展阶段,剖析了全球天然气水合物资源分布及主要国家天然气水合物资源潜力,并在此基础上,重点分析阐明了国内外天然气水合物勘查试采进展以及未来发展趋势,以期对我国天然气水合物勘查试采与研究工作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4.
南海北部天然气水合物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天然气水合物是一种新型的储量巨大的绿色能源,是目前世界各国研究界的研究热点之一。我国以及美国、日本、印度、韩国等国家都采集到了天然气水合物的实物样品。虽然我国对天然气水合物的研究起步较晚,但近年来的研究已经取得了飞速的进步,而且也于2007年5月在南海北部陆坡的神狐海域成功采集到天然气水合物的实物样品,这是在南海海域首次获取天然气水合物实物样品,证实了南海北部蕴藏着丰富的天然气水合物资源,标志着我国天然气水合物调查研究水平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目前,南海北部陆坡已经作为我国天然气水合物未来开发的战略选区之一。在总结我国天然气水合物以往十几年研究工作的基础上,综述了我国天然气水合物近年来在南海北部的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3个方面的研究进展,提出了未来天然气水合物勘探和研究的方向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地震调查方法在水合物中的应用分为两个主要阶段:调查初始阶段和调查深入阶段。调查初始阶段以“突出天然气水合物的四大主要识别标志(似海底反射、振幅空白带、穿层特征、振幅和速度结构异常)”为主要目的,为资料的处理、解释提供丰富的地震信息。从而圈定天然气水合物富集程度高、成藏条件好的“目标”靶区,开展深入调查,更好地展现“天然气水合物矿体立体上的形态特征”,了解“水合物矿体的厚度、顶底界面及富集程度”。文中从震源技术研究、高分辨率地震调查技术的调谐组合参数研究和野外施工方法等方面的内容出发,根据大量野外技术试验资料和有关科研成果,总结了在天然气水合物调查初始阶段的特点及相应的地震调查技术。  相似文献   

6.
20 0 3年 10月 15— 17日在青岛府新大厦召开了“未来海底新能源———天然气水合物国际研讨会” ,此次会议主办单位为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球科学部 ,承办单位为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和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此次会议的宗旨是 :了解世界各国针对天然气水合物资源所实施的国家计划及其所取得的最新成果 ;掌握海域天然气水合物资源调查、研究、模拟实验和评价中所采用的先进技术 ;总结调查研究经验 ,抓准天然气水合物勘探、开发中的关键科学问题和技术难点 ;推进我国海域天然气水合物的调查、研究、模拟实验和资…  相似文献   

7.
许红 《海洋地质前沿》2006,22(10):20-21
简要介绍了德国联邦地学研究中心及全德天然气水合物调查研究现状与成果,特别是对“太阳号”在“水合物海脊”和SO177-1航次在中国南海等的科学调查及研究成果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8.
2007年5月1日凌晨,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在我国南海北部成功钻获天然气水合物实物样品。此次采样的成功,验证了我国有关基础地质工作的可靠性,证实了我国南海北部蕴藏有丰富的天然气水合物资源,使我国成为继美国、日本、印度之后第4个通过国家级研发计划采集到天然气水合物实物样品的国家,同时,也是在南海海域首次获取天然气水合物实物样品的国家,标志着我国天然气水合物调查研究水平一举步入世界先进行列。本钻探航次由中国地质调查局统一组织,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具体实施,委托辉固国际集团公司钻探船承担。经过精心准备,圈定出2个重要…  相似文献   

9.
海域天然气水合物早期勘探阶段多使用地震调查方法,利用BSR和速度异常等指标圈定水合物矿体进行资源评价、优选预测勘探目标。阐明了空间数据挖掘技术在天然气水合物早期勘探评价阶段的应用,并通过珠江口盆地东部海域多道地震速度分析中所获速度异常信息,应用核密度估计方法,定量地划分了2个天然气水合物有利分布区(面积分别为18km2和70km2),进而为后期天然气水合物试采生产提供了重要依据及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0.
我国第一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海洋天然气水合物模拟实验室于 2 0 0 1年 11月在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建成。天然气水合物作为重要的未来能源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它是继煤和石油之后贮量巨大的战略性环保能源。2 0世纪 90年代后期 ,中国地质调查局开始进行天然气水合物的研究 ,通过实际调查和勘探已在南海和东海发现了水合物赋存的地球物理标志— BSR,我国在天然气水合物调查和研究方面迈出了一大步。纵观美、日、俄、加等国 ,在实施开发天然气水合物计划前或同时都要建立天然气水合物的模拟实验室。虽然天然气水合物的实验室研究成果早…  相似文献   

11.
海底天然气水合物是一种重要的新型能源矿产,美国、加拿大、德国等发达国家都将水合物列入国家重点发展战略。而中国、日本、韩国的研究工作起步时间相对较晚,过去十年,日本实施了"21世纪水合物研究开发计划(MH21)",韩国制订了"天然气水合物开发十年计划"。我国在水合物领域也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在南海陆坡区钻探到了水合物样品,但与日、韩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文章通过总结日本、韩国天然气水合物研究的开发思路,旨在为我国海域天然气水合物的勘探开发和试开采计划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2.
环境效应是天然气水合物科学体系中重要一环,同时,有关该领域的调查研究也是人类安全、环保、经济、科学地利用水合物资源的可靠保证。海底天然气水合物所孕育的独特的生态系统、与之关联的重大地学、环境问题以及资源的勘探开发均是充满魅力而又富有挑战的科学新领域。梳理了当前全球范围内有关水合物环境效应的大部分研究工作,综述了与天然气水合物环境有关的生物效应、化学效应和物理效应的研究现状及内容,着重强调了与该领域相关的基础问题和焦点问题,展望了该领域未来发展的趋势,希望藉此为我国的水合物环境效应调查与评价工作向纵深推进提供参考依据,并能引起广大研究者的兴趣与重视。  相似文献   

13.
印度国家天然气水合物计划(NGHP)先后实施了两次钻探,发现了高富集度的裂隙充填型水合物和砂岩储层水合物,确定了未来水合物开采的优先地区。NGHP钻探的成功建立在丰富的基础地质调查和地球物理研究基础上。文章对印度东部大陆边缘的天然气水合物储层地球物理研究工作进行了较全面的总结,分析了相关研究工作的思路和前景,获得了几点思考和认识,希望可以为水合物储层的地球物理研究提供参考借鉴。一是似海底反射和强反射振幅等流体活动标志是识别高富集度水合物的有力指示;二是提出了水合物储层地球物理研究应该重点关注的几个方向,包括:全波形反演的应用、各向异性电阻率探测、可控源电磁勘探以及基于地震测井数据的水合物饱和度估算方法等。  相似文献   

14.
极地天然气水合物资源潜力巨大,储层类型主要为富砂沉积物储层,最可能实现远景勘探和商业利用,是一种重要的战略能源。综述了天然气水合物在极地的分布情况、极地主要地区天然气水合物矿藏资源量以及水合物开发利用的资源金字塔。结合美国、加拿大和俄罗斯在北极冻土区天然气水合物勘探开发的案例进行了4种开采技术优缺点对比,并对极地区和非极地区5次天然气水合物试采效能进行对比评价。根据目前国际油气价格、能源结构、各国水合物研究目标和我国天然气水合物勘查开发现状等,提出了我国参与极地天然气水合物研究和开发的思路。  相似文献   

15.
极地天然气水合物资源潜力巨大,储层类型主要为富砂沉积物储层,最可能实现远景勘探和商业利用,是一种重要的战略能源。综述了天然气水合物在极地的分布情况、极地主要地区天然气水合物矿藏资源量以及水合物开发利用的资源金字塔。结合美国、加拿大和俄罗斯在北极冻土区天然气水合物勘探开发的案例进行了4种开采技术优缺点对比,并对极地区和非极地区5次天然气水合物试采效能进行对比评价。根据目前国际油气价格、能源结构、各国水合物研究目标和我国天然气水合物勘查开发现状等,提出了我国参与极地天然气水合物研究和开发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天然气水合物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全面回顾了近几十年来国际天然气水合物从发现到商业化开发的研究历程。一方面,从纵向时间角度追溯水合物研究的3大历史阶段(早期的发现阶段、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调研阶段;大规模的详查阶段);另一方面,从横向学科联合发展角度探讨水合物实验室模拟的热力学与动力学过程,概述水合物的全球分布与资源量评价,归纳钻、采、储、运4大工程的主要内容与要点;阐述了世界范围内天然气水合物的研究趋势(定量化、一体化、低能高效化)及阶段性进展。  相似文献   

17.
海底泥火山与其周缘的天然气水合物矿体存在着紧密的关联,近年来成为深水天然气水合物勘探的重要对象之一。从泥火山形态及内部结构、喷发物岩石学特征、泥火山周缘热异常特征等3个方面分析认为,泥火山外部形态多样,依据泥火山顶部的形状可将其分为3种:圆锥型、平坦型和塌陷型;海底泥火山喷发物岩石学特征与半深海—深海沉积具有显著差异,喷出物组成混杂,且来源多样;泥火山作为一种流体逸散构造,其分布常常与构造断裂、底辟(泥底辟、盐底辟)的分布一致,且往往引起周缘地层热异常,从而影响水合物的形成和赋存。将与泥底辟相关的泥火山形成过程划分为龟背阶段、刺穿阶段、生长(喷发)阶段和塌陷阶段4个阶段。在前述基础上分析了泥火山与天然气水合物的成矿关系,指出泥火山对天然气水合物非均质性分布特征的控制作用、泥火山的形成与天然气水合物动态成藏、泥火山控制下的天然气水合物与常规油气资源共生机制将会是今后天然气天然气水合物研究的重点方向。  相似文献   

18.
天然气水合物几个值得考虑的问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2001年5月16~18日 ,由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和广东省石油学会主办的“天然气水合物调查动态、勘探方法和成果研讨会”在广州举行。来自中国地质调查局、中国地质科学院、中国科学院、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教育部高等院校系统等近100名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会议。大会收到论文45篇 ,7位专家在大会发言 ,28位专家在分组会上进行了交流。本“天然气水合物研究专辑”就是这次会议征集的部分论文 ,论文内容仅涉及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方面的勘探方法及研究成果 ,像天然气水合物的利用、实验室的模拟技术等论文未收录。金庆焕院士在闭幕式会议总结中引用了美国科学家莫尔提出的“天然气水合物的发现是世界近代6大成就之一”的论断 ,并指出 :天然气水合物的形成机制、资源量的计算以及赋存区钻探前各种资料的准备仍需要做大量研究和开拓性工作。相信在已取得的南海西沙海槽、东海等实际调查资料的基础上 ,作为21世纪潜在新能源的天然气水合物研究工作会更加深入 ,在理论和实践上也会有所突破和创新 ,谨以此作为本专辑编辑之说明 ,并以“天然气水合物几个值得考虑的问题”为序。  相似文献   

19.
天然气水合物作为21世纪新型潜在能源,在新一轮地质调查背景下,国家加大了天然气水合物勘查技术的研发投入。通过跟踪国外天然气水合物调查前沿技术,结合我国实际勘查需求,在对声学深拖探测系统、可控源海洋电磁探测技术、现场检测及原位监测等技术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开展了相应的研发工作,重点介绍了各技术装备研发工作进展及目前取得的阶段成果,并提出了下一步的工作要点。  相似文献   

20.
天然气水合物试采:从实验模拟到场地实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然气水合物研究的终极目标是对其进行有效的开发利用,即实现长期安全、高效地开采,而水合物试采只是迈出了第一步。数十年的室内水合物开采方法实验及其数值模拟研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为天然气水合物试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加拿大、美国等国家先后在陆地冻土区进行了水合物试采工作,试验成果为海域水合物试采提供了宝贵的经验。2013年和2017年,日本、中国先后在不同海域实施了天然气水合物试采,并取得了成功,这是天然气水合物研究的一个里程碑式的进步,标志着天然气水合物开采技术研究从室内实验模拟逐步转到产地实施。本文回顾了各种水合物开采方法的原理及其模拟实验成果,简要介绍了水合物开采数值模拟方法与进展,评述了水合物试采的前期关键技术准备及场地实施效果,讨论了每种技术方法的局限性及面临的挑战,并针对海洋天然气水合物开采面临的科学与技术问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