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评议 笔者认为该题是有问题的,值得探讨。 首先,试析一下该题的命题思路。 第9题。按照题意,3月9日科考队员在黄河站看到了极夜后的首次日出,既然是首次日出,那必定日出于约正南方、13落于约正南方;既然是日出于约正南方,日落于约正南方,那必定是在地方时约12时。由于黄河站的经度为东经11°56′,它和东经120°的经度差为108°04′,二者的地方时之差约为7时12分。  相似文献   

2.
正一、问题的提出地理和地图关系十分密切,我国从古就重视借助地图考察地理:"宇宙虽广,舒之而不盈庭,舟车所通,览之咸在目"。随着国家进行新的地理课程改革之后,高考地理更是"无图不成题,有题必有图"。高考地理试题中的地理信息包括:图像信息、文字信息、表格信息等,相对来讲图像信息在三者中所占比例最大,  相似文献   

3.
一、在解题同时培养学生归类思维能力巩固所学知识,习题必不可少。一个学生如果每题都会做,每次考试都能得高分甚至100分,当然是呱呱叫的了。但是孙子兵法还是批评道:"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只有通过"上兵伐谋","不战而屈人之兵"才是"善之善者也"。考场如战场,学法如兵法。所谓上兵伐谋,笔者认为就是用"出色的思维组合"取胜。对学习而言,如果我们解题时不是只把精力放在一道道试题的求解上,而是能"站立"起来,研究一类类试题的求解规律,做到"解出一道题,悟懂一个理,会解一类题,能力上层梯"。  相似文献   

4.
陈寅恪君有言:『一代之学术必有其新材料与新问题,取用此新材料以研求问题,则为此时代学术之新潮流。治学之士得预於此新潮流者谓之预流(借用佛教初果之名),其未得预者谓之未入流。此古今学术史之通义,非彼闭门造车之徒所能同喻者也。』我国自科学兴起,史地二学均采用新方法与新观点,於是在旧日所谓沿革地理范围之外,增益不少之新材料与新问题。如以前数章所述,丁文江君推证有史以来大江三角洲之发展,翁文灏君搜求历代地震带之分布,竺可桢君阐明  相似文献   

5.
陈寅恪君有言:『一代之学术必有其新材料与新问题,取用此新材料以研求问题,则为此时代学术之新潮流。治学之士得预於此新潮流者谓之预流(借用佛教初果之名),其未得预者谓之未入流。此古今学术史之通义,非彼闭门造车之徒所能同喻者也。』我国自科学兴起,史地二学均采用新方法与新观点,於是在旧日所谓沿革地理范围之外,增益不少之新材料与新问题。如以前数章所述,丁文江君推证有史以来大江三角洲之发展,翁文灏君搜求历代地震带之分布,竺可桢君阐明  相似文献   

6.
本年四月中央研究院评议会举行第二届年会时,以我国科学研究应特别注重於国家及社会实际急需之间题,并以此事徵询各学术团体之意见。本会认为目前中国地理学应特别注意研究者,约有十一问题,兹列举如左,并加简略说明。  相似文献   

7.
本年四月中央研究院评议会举行第二届年会时,以我国科学研究应特别注重於国家及社会实际急需之间题,并以此事徵询各学术团体之意见。本会认为目前中国地理学应特别注意研究者,约有十一问题,兹列举如左,并加简略说明。  相似文献   

8.
年来中外学者,研究中国人口问题者,日见其多,中国人口是否过剩,国境以内,是否尚有大量移民之可能,此实当今亟须解答之间题,各方对此之意见,甚为纷歧;或则谓中国人口,实已过剩,此可由社会生计艰难,失业问题严重,以及海外侨民之多可以证之;或则谓中国人口,实未过剩,以全国面积除全国人口,计算其密度,较之欧西诸国,尚不及远甚,国境西北部,地旷而人稀,将来实大有移民之可能;两方之意见,相距十分遥远,吾人如欲对此问题,求得一公平之批判与  相似文献   

9.
中国人口之分布——附统计表与密度图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年来中外学者,研究中国人口问题者,日见其多,中国人口是否过剩,国境以内,是否尚有大量移民之可能,此实当今亟须解答之间题,各方对此之意见,甚为纷歧;或则谓中国人口,实已过剩,此可由社会生计艰难,失业问题严重,以及海外侨民之多可以证之;或则谓中国人口,实未过剩,以全国面积除全国人口,计算其密度,较之欧西诸国,尚不及远甚,国境西北部,地旷而人稀,将来实大有移民之可能;两方之意见,相距十分遥远,吾人如欲对此问题,求得一公平之批判与  相似文献   

10.
题目(2013全国新课标第36题)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居住在成都的小明和小亮在“寻找最佳避寒地”的课外研究中发现,有“百里钢城”之称的攀枝花1月平均气温达13.6℃(昆明为7.7℃,成都为5.5℃),是长江流域冬季的“温暖之都”。图7a示意攀枝花在我国西南地区的位置,图7b示意攀枝花周边地形。  相似文献   

11.
高三地理教师现场命题的研修活动与感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8月,扬州市暑期新高三地理教师上岗培训,进行了一次现场命题竞赛活动。编题、研讨、展示、交流,活动从下午一直延续到了晚上,大家还是意犹未尽,真可以说是近些年来最有活力与吸引力的一场参与式研修活动。它启示我们:培训应该让每一位参训者的智慧之花都得以绽放!  相似文献   

12.
杨印书 《地理教学》2010,(19):53-54,52
题目 本文所谈的是2010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地理试题(上海地理卷)第十六题中的47题。第十六题(第48小题与本文无关,略去)及答案如下:  相似文献   

13.
一、近三年文综试卷第“39”题(或“40”题)地理部分知识、能力培养、分数分配、与热点的关系 二、对第“39”题(或“40”题)的解读  相似文献   

14.
武夷山位于福建崇安西南,自秦代以来就是全国名山之一。山有九曲溪,三十六峰,九十九岩,风景以峻险瑰丽、秀伟奇拔取胜,列福建十佳风景区之首。武夷山不仅景奇,而且以联秀著称于世。武夷山以自然景观为主体,今存楹联多为石刻。这些联语,或雄奇、或委婉,读之赏之,倍增游趣。从一曲算起,武夷三十六峰之首为大王峰,武夷宫便建于此峰下。清布政司参政长黎士宏题联曰:  相似文献   

15.
梁璐  章冠峰 《地理教学》2009,(11):40-41
《地理教学》杂志第九期“从海南高考试题看日出日落时的太阳方位”一文作者从2009年高考海南题7~9题人手,谈及不同纬度地区日出日落的太阳方位,对第7题的答案正确与否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6.
2007年全国高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卷地理试题结构基本保持不变,分为客观题和主观题,但和2005年、2006年相比主观题结构略有变动,原来的第36题通过增设问题情境变为第36题和第37题,打破了原来36题命题的固有模式,使考查变得开阔和富有变化。“36题(36分)”现象不再明显。试卷秉承了往年试题的优点,在整体构思上有所突破。  相似文献   

17.
翁英相 《地理教学》2013,(13):44-47
正新课程改革以后,高考地理题注重考查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学科素养,同时也反映出考查地理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基本技能、思维能力和分析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高考地理题作为一种特殊的教学资源,笔者认为认真研读高考地理题可以很好地引领学生成长。  相似文献   

18.
题目(2014年安徽卷第34题)根据材料和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很多中药材生长习性独特,有的喜阴,有的喜光,有的喜湿,有的耐寒,有的耐旱,有的耐盐碱……甘肃省地理位置独特,是全国中药材资源大省,素有"天然药库""千年药乡"之称。近年来,依托中药材,甘肃制药、药膳食品、日化用品等工业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19.
沈洪健 《地理教学》2010,(11):48-49
根据读者来信提出的建议,本刊恢复“一题一议”栏目。欢迎来稿,并对如何办好“一题一议”栏目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0.
正高考地理非选择题中读图题是必考题,体现地理学科"无图不成题"的一大特色,尤其广东考题,可以说是"十题九图",这就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运用图像获取有效地理信息的能力。在地理教学中笔者发现,很多同学在解答地理非选择题时不知道该如何下手,而且切入点也不太精准,考试时丢分的情况很是严重。那么,如何使学生在限定的时间内给出圆满的答案呢?笔者认为,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教给学生不同类型读图题的解题思路。可以对读图题进行分类,总结其一般的解题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