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济南齐河雷达塔楼的防雷设计施工为例,阐述了我省新一代天气雷达楼在设计和建设施工中,针对雷电的各种危害途径所采取的具体防护措施和施工方案.  相似文献   

2.
宜昌市气象局新一代天气雷达楼主体工程业已竣工 ,雷达天线吊装完毕 ,雷达主机已进入安装、调试阶段 ,2 0 0 0年底前可投入业务运行。该雷达担负着长江中上游天气监测和为长江三峡、清江隔河岩等国家重点水利工程提供气象保障服务的重要任务。同时 ,该局新一代天气雷达投入业务运行后 ,将与在建的武汉和待建的恩施、十堰新一代天气雷达共同组成湖北省天气雷达监测网 ,成为全国天气雷达监测网的重要组成部分。该雷达性能良好 ,其水平探测距离可达 2 50km ,空间探测距离可达数百公里 ,可对风场结构、降水强度等进行极为精确的探测。新一代天…  相似文献   

3.
新一代天气雷达直击雷防护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匡本贺 《湖北气象》2002,21(4):20-22
以武汉新一代天气雷达站为例,介绍了新一代天气雷达站塔楼防雷中有关参数的计算方法,指出了新一代天气雷达直击防护装置(多普勒避雷针)的若干技术要求。从对比测试和实际应用两方面可知,多普勒避雷针既不影响多普勒天气雷达的探测技术性能指标,还具有良好的弹性和刚度。  相似文献   

4.
我国双线偏振雷达探测理论及应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刘黎平  王致君 《高原气象》1997,16(1):99-104
在1984~1995年期间,中国科学院兰州高原大气物理研究所研制完成了我国第一部C波段双线偏振雷达系统,并首先在国内开展了双线偏振雷达探测理论及应用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果,可供雷达气象及相关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成功实施宜昌市夷陵长江大桥(水上部分)综合防雷工程的经验总结,全面介绍了大型桥梁直击雷和感应雷防护工程的设计技术,重点探讨了电源部分(监控楼、高杆路灯、主桥塔顶航空障碍灯、监控设备、收费站)和信号部分防感应雷的设计方案,并提出了相应的施工要点和要求。  相似文献   

6.
李剑 《浙江气象》2007,28(1):35-41
目前,新一代天气雷达正在全国各地普及,而利用滚球法对其天线罩直击雷防护的设计却存在概念模糊,理念不清的问题。本文根据滚球法的定义,以浙江省气象局杭州新一代天气雷达天线罩的直击雷防护为例,阐述了滚球法的实质内涵,澄清概念,以避免实际应用中出现缺陷。  相似文献   

7.
浅谈长跨度桥梁的雷电防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现代化建设中长跨度桥梁直击雷和感应雷防护工程的设计技术和施工要素,重点说明了电源部分和信号部分防感应雷的实施方案,并提出了相应的施工要点和要求。  相似文献   

8.
从无线电通讯的原理和特点出发,结合多年防雷工程的施工经验,较系统地介绍了通讯天线直击雷防护的原理、避雷针的设计原则和设计方法以及避雷针的加工、架设方法和施工中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9.
应用潍坊气象台的地面雨量、雷达跟踪观测的不同时刻、不同层次的云体变化以及随飞机工作人员通过第一次的播撒与第二次播撒时在飞机上观测到的先水后冰的转化等结果,分析了1995年4月226潍坊西南部的一次飞机人工增雨播撒效果。结果表明,播撒后雷这回波参量发生了明显变化;随飞机观测有冰水转化产生;影响区内产生了地面降水,非影响区无地面降水。  相似文献   

10.
杨光琴 《贵州气象》2001,25(5):38-39
雷电的危害,常有直雷,感应雷和雷电波侵入等形式,许多地方的防雷设施还只在停留在防直击雷上,忽略了感应雷和雷电波侵入的危害性。所以,增强安全意识,把防雷减灾工作全面抓紧抓好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1.
以宜昌市公安局交警支队防感应雷复合接地体工程为实例,介绍了接地体设计中相关数据的推算方法,并针对该支队办公楼计算机系统和信号系统以及信号控制箱,分别提出了防感应雷复合接地体设计方案,最后指出了其施工要求。  相似文献   

12.
根据多普勒天气雷达回波与闪电定位仪资料,对2008年8月11日发生在鹿寨县的特大雷击伤亡事故进行分析得出,此次雷灾事故的直接致灾原因是石棉瓦小屋内的群众因跨步电压和旁络闪击以及接触电压而被击伤。  相似文献   

13.
鹿寨县"8.11"特大雷击伤亡事故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多普勒天气雷达回波与闪电定位仪资料,对2008年8月11日发生在鹿寨县的特大雷击伤亡事故进行分析得出,此次雷灾事故的直接致灾原因是石棉瓦小屋内的群众因跨步电压和旁络闪击以及接触电压而被击伤。  相似文献   

14.
针对目前国内许多卫生医疗部门或单位对医疗设备接地不够重视的事实,以荆门市第一人民医院防雷接地系统设计与施工为实例,参照有关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阐述了医疗设备共用接地系统设计的思路,并着重从基础部分、医疗设备机房部分、局部等电位连接等3个方面,介绍了医疗设备共用接地系统的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15.
从供电系统、传输系统、屏蔽措施、等电位连接、接地、雷达机房综合布线等方面,对桂林市新一代天气雷达站的防雷工程选取了合理的防雷措施,减少雷击灾害,使雷达系统能正常发挥其作用。  相似文献   

16.
雷电的形成     
《青海气象》2007,(F06):48-48
不管是直击雷还是感应雷都与带电的云层存在分不开,带电的云层称为雷云。有关雷云形成的假说很多,但至今尚未有一种被公认为无懈可击的完整学说,这里我们只介绍其中被认为比较完善并经常被推荐的假说。根据大量科学测试可知,地球本身就是一个电容器。通常大地稳定地带负电荷50万C左右,而地球上空存在一个带正电的电离层,  相似文献   

17.
新一代天气雷达雷击灾害实例分析及其防雷中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匡本贺  何兵 《湖北气象》2007,26(1):88-91
通过对全国已安装的新一代天气雷达雷击灾害的调查,并结合湖北省武汉、十堰、恩施三部天气雷达雷击事故的分析,揭示了其事故原因主要在于防雷设备安装不完善、部分配置设备安装不合理及施工过程中未采取临时防雷措施。在此基础上,指出了新一代天气雷达防雷中的几个问题:一是雷达站应按行业标准对其采取综合防雷措施;二是对新一代天气雷达楼应科学划分雷电防护区并对各区采取全面的防雷措施;三是雷达辅助配置设备航空障碍灯不宜安装在天线罩顶端;四是在雷达安装施工期间必须增设临时防雷措施。  相似文献   

18.
通过将天气雷达资料、闪电定位记录数据,结合事故现场的地理环境,对番禺地区一次局地强对流天气所造成的两起农村雷击伤人事故进行分析。可以看出悲剧的发生不但与农民自身缺乏防雷安全及现场急救知识有关,而且雷击点的周围地理环境也是造成重大人员伤亡的一个重要因素。据此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以期使人们吸取教训,提高防雷安全意识,避免同类事故发生。  相似文献   

19.
韩栋 《四川气象》2004,24(1):46-48
介绍贵阳空管中心自动观测系统(AWOS2000)防雷情况,该系统安装以来,多次雷击,损失惨重,为了有效的预防雷暴,用三个方面的改进来提高了自动观测系统的防雷效果,分析了避雷器的原理和安装计算方法,为同类设备的改进提供一个方法。  相似文献   

20.
1引言 随着全国新一代天气雷达组网布点建设接近尾声,新一代天气雷达已进入全面业务应用阶段,中国气象局也相应做出雷达维护保障从以厂家为主向省级装备部门和台站相转移的部署,这样对台站雷达机务人员的维护保障水平就有了一定的要求。本文对CINRAD/CC雷达的日常维护工作内容进行了简要的总结,主要是使雷达维护保障人员能够认识到雷达维护工作的重要性,掌握雷达维护的主要工作任务,从而降低雷达故障率,更好地发挥CINRAD/CC雷达的工作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