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研究工厂化养殖条件下不同养殖密度(2、4、6 kg/m3)、投喂频率(1、2、3次/d)和投喂水平(60、80、100%饱食)对珍珠龙胆石斑鱼(棕点石斑鱼Epinephelus fuscoguttatus♀×鞍带石斑鱼E.lanceolatus♂)幼鱼的特定生长率、饲料转化率和胃蛋白酶活力等3生长性能参数的协同影响。【方法】采用中心复合实验设计(BBD)和响应曲面(RSM)方法分析。【结果】养殖密度、投喂频率和投喂水平的一次、二次效应对幼鱼特定生长率、饲料转化率和胃蛋白酶活力影响显著(P﹤0.05)。养殖密度与投喂频率对幼鱼的特定生长率和饲料转化率有极显著的交互作用(P0.01),对胃蛋白酶活力无显著交互作用(P0.05);养殖密度与投喂水平对饲料转化率和特定生长率有极显著交互作用(P0.01),对胃蛋白酶活力有显著交互作用(P0.05);投喂频率与投喂水平对特定生长率、饲料转化率和胃蛋白酶活力无显著交互作用(P0.05)。3响应面指标回归模型的决定系数分别为0.983 0、0.943 6和0.991 0,拟合方程可信度较高。响应指标优化结果表明,在养殖密度为42尾/m3,投喂频率为2次/d,投喂水平为81.24%条件下,特定生长率、饲料转化率和胃蛋白酶活力最佳,分别为1.291%/d、1.041%和154.322 U/mg,可靠性达94.6%,可信度较高。【结论】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内养殖珍珠龙胆石斑鱼幼鱼,在养殖密度为42尾/m~3、每天2次的81.24%饱食投喂条件下,幼鱼可健康生长,生产成本最低。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金虎石斑鱼(Epinephelus fuscoguttatus♀×Epinephelus tukula♂)(记作EFT)和珍珠龙胆石斑鱼(E.fuscoguttatus♀×Epinephelus lanceolatus♂)(记作EFL)胃内容物质量的变化特征,并确定其最优数学模型。【方法】选取遗传背景相近、养殖条件相同的EFT和EFL幼鱼,在水温(24.04±1.87)℃条件下一次性饱食投喂颗粒饲料,在摄食后测定两者胃内容物湿质量,分析胃排空特征,比较线性模型、指数模型和平方根模型对胃排空曲线的拟合程度,分析胃和肠中消化酶活性变化规律。【结果】EFT、EFL幼鱼摄食后胃排空特征均呈典型的先慢后快再慢型,拟合效果最优的模型均为平方根模型,两种鱼类胃内容物(Y)与摄食后时间(t)的回归方程分别为Y0.5=1.058 6-0.014 2 t(R2=0.901 8,P<0.000 1)、Y0.5=0.969 0-0.018 7 t(R2=0.883 5,P<0.000 1);随着胃排...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罗勒精油对运前暂养胁迫下珍珠龙胆石斑鱼(Epinephelus fuscoguttatusi♀×Epinephelus lanceolatus♂)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以期为石斑鱼保活运输应激缓解技术开发提供依据。【方法】分析罗勒精油的暂养浓度与暂养时间对珍珠龙胆石斑鱼无水保活的存活时间及存活率的影响,以及不同暂养时间下石斑鱼血清生化指标与氧化应激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10 mg/L罗勒精油暂养处理,能显著延长珍珠龙胆石斑鱼无水保活时间(P <0.05),延长5.7 h,保活时间为(19.7±0.5)h;暂养24 h处理组的石斑鱼无水保活15 h时存活率仍能保持100%。与空白对照组相比,10 mg/L罗勒精油暂养处理组石斑鱼血清中皮质醇质量浓度、尿素氮浓度以及乳酸脱氢酶酶活力显著降低(P <0.05),谷草转氨酶酶活力上升速率减缓,石斑鱼肝脏与脑部中丙二醛含量显著降低(P <0.05),热休克蛋白70的释放显著增加(P <0.05),随着暂养时间的延长,脑部还原性谷胱甘肽含量与肝脏过氧化氢酶活力的上升趋势减缓,暂养过程血清中葡萄糖消耗速率减缓,肝脏...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云纹石斑鱼(♀)×蓝身大斑石斑鱼(♂)杂交子代胚胎发育与仔稚幼鱼生长特征。【方法】通过干法人工授精将云纹石斑鱼(♀)×蓝身大斑石斑鱼(♂)进行种间杂交,连续取样观察和系统记录杂交子代的胚胎发育过程和仔稚幼鱼期的生长发育和形态变化,同时培育云纹石斑鱼纯种进行比较。【结果与结论】杂交子代受精卵发育经过卵裂期、囊胚期、原肠胚期、神经胚期、器官形成期及出膜期,历时31 h 30 min完成胚胎发育。杂交子代的受精率为89.57%,孵化率为75.68%,受精率、孵化率均低于对照组(91.13%和87.59%);畸形率为24.55%,高于对照组(17.88%)。依据卵黄囊、背鳍第二鳍棘和腹鳍棘的伸长与收缩、体色的变化、鳞片的出现等特征将胚后发育分为仔鱼、稚鱼、幼鱼3个时期。孵化后33d仔鱼进入稚鱼期,孵化后60d稚鱼变态为幼鱼。与云纹石斑鱼纯种比较,杂交后子代生长快于后者,220日龄杂交子代全长(18.81±1.585)cm,体质量(9 173.42±3.537)g,均高于同期云纹石斑鱼纯种[全长(16.35±1.416)cm,体质量(110.80±2.379)g],杂交后代体色一致性较高,有明显的生长优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保活运输中低氧胁迫对珍珠龙胆石斑鱼(Epinephelus fuscoguttatus♀×Epinephelus lanceolatus♂)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诱导体质量为(498.2±27.3)g的杂交石斑鱼进入休眠状态,并放置在溶解氧为(1.74±0.21)mg·L?1的低氧环境下,低氧胁迫0、6、12、24、48、72 h后,取样测定血清应激指标,肌肉、肝脏、鳃组织氧化应激指标及肌肉、肝脏能量利用指标。【结果】低氧胁迫过程中,杂交石斑鱼血糖含量在胁迫6 h时最大,72 h时恢复胁迫前水平;皮质醇含量在胁迫过程均显著高于胁迫前;肌肉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随胁迫时间的增加而上升,肝脏、鳃SOD活性先上升后下降;肌肉、肝脏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呈先升后降的趋势,鳃CAT活性在胁迫12、72 h显著低于胁迫前;肌肉、肝脏丙二醛(MDA)含量在胁迫过程中均增加,鳃MDA含量先降后升;肌肉谷胱甘肽还原酶(GSH)含量在胁迫12 h达到最大值,肝脏GSH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鳃中GSH含量在12 h时显著高于胁迫前,之后逐渐升高;总抗氧化能力(T-AOC)在肌肉、肝脏、鳃中均呈上升的趋势;肌肉和肝脏中糖原的含量显著减少,肌肉乳酸脱氢酶(LDH)活性显著增加,肝脏LDH先降后升。显著性水平均为0.05。【结论】低氧胁迫会刺激珍珠龙胆石斑鱼产生应激反应,影响体内正常的氧化应激系统,并对不同组织造成不同程度的氧化损伤。  相似文献   

6.
对25℃条件下养殖的体长(33.5±2.4)cm、体质量(584.15±10.35)g的云纹石斑鱼(Epinephelus moara♀)×鞍带石斑鱼(Epinephelus lanceolatus♂)F1(简称云龙杂交斑),以及体长(25.1±2.2)cm,体质量(375.41±7.35)g的斜带石斑鱼(Epinephelus coioides♀)×鞍带石斑鱼(Epinephelus lanceolatus♂)F1(简称青龙杂交斑),以1℃/d的速度逐渐升高水温,记录各温度条件下两种杂交石斑鱼的存活率,研究二杂交石斑鱼的半致死温度及25、29、33、36℃条件下的血清生化指标。结果表明,云龙杂交斑和青龙杂交斑的高温半致死温度分别为34.9℃和37.9℃。随温度的升高,青龙杂交斑血清中甘油三酯(TG)、葡萄糖(GLU)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碱性磷酸酶(AKP)活力呈上升趋势,各温度组与25℃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肌酐(CREA)含量下降,总胆固醇(T-CHO)29、33℃组下降(P0.01),36℃组升至初始水平,各组谷草转氨酶(GOT)、谷丙转氨酶(GPT)和过氧化氢酶(CAT)活力无明显变化(P0.05)。随温度的升高,云龙杂交斑血清中GLU、T-CHO含量呈上升趋势,33℃组与25℃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REA、TG含量略微升高后开始降低(P0.05),GOT、AKP和酸性磷酸酶(ACP)的活力较25℃时下降(P0.05),血清GPT和CAT活力无明显变化(P0.05)。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含非蛋白氮(L)、不含非蛋白氮(N)的2种酵母培养物对珍珠龙胆石斑鱼(Epinephelus fuscoguttatus♀×Epinepheluslanceolatu♂)生长性能、肠道形态、免疫功能和抗病能力的影响。【方法】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质量分数0%(对照C0组),2%、4%酵母培养物L(L1、L2组)以及2%、4%的酵母培养物N(N1、N2组),配制成5组等氮等脂饲料,饲喂珍珠龙胆石斑鱼56 d,测定石斑鱼生长性能、体成分、免疫力指标;观察肠道形态结构;用哈维氏弧菌对实验鱼进行攻毒,研究实验鱼抗病力。【结果】养殖实验结束后,N1和N2组珍珠龙胆石斑鱼存活率(SR)、增重率(WGR)、特定生长率(SGR)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而饲料系数(FCR)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N2组的干物质、粗蛋白和灰分含量显著提高(P 0.05),而粗脂肪含量以N1组显著增加(P 0.05)。N1和N2组的消化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N2组鱼血清总蛋白、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碱性磷酸酶、酸性磷酸酶和免疫球蛋白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而葡萄糖、天冬氨酸转氨酶、丙氨酸转氨酶和丙二醛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N2组溶菌酶、甘油三脂和胆固醇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N1和N2组肠绒毛高度显著提高,肠绒毛宽度显著增加(P0.05)。攻毒实验表明,珍珠龙胆石斑鱼对哈维氏弧菌(Vibrioharveyi)的抵抗力增强,N2组的累积存活率最高。【结论】在本研究条件下,以增重率、免疫指标和累积存活率为判据,饲料中添加质量分数4%发酵底物不含非蛋白氮的酵母培养物对珍珠龙胆石斑鱼生长性能、免疫和抗病能力的促进作用最显著。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珍珠龙胆石斑鱼背、腹部肌肉的营养成分与挥发性风味成分。【方法】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检测鱼肉挥发性风味物质,用常规分析法检测鱼肉氨基酸及脂肪酸组成。【结果】珍珠龙胆石斑鱼含肉率达到71.03%±3.88%,鱼鳞与皮质量分数高达9.60%±1.67%。背、腹部肌肉的蛋白质质量分数(干基)分别为85.19%和77.47%,脂肪质量分数分别为6.44%和12.00%,必需氨基酸占总氨基酸质量分数均为0.45;背、腹部肌肉第一限制性氨基酸均为缬氨酸,氨基酸评分(AAS)分别为86和81,氨基酸指数分别为80.06和72.61,均为赖氨酸含量最高,氨基酸评分(AAS)分别为156和140;背部肌肉中5种鲜味氨基酸总量(7.26%)较腹部(7.09%)略高,不饱和脂肪酸分别占肌肉脂肪酸总量的60.11%和45.54%,EPA+DHA的含量是腹部肌肉的11.5倍,质量分数达20.42%,ω-3/ω-6 PUFA为9.56;背、腹部肌肉分别检出挥发性风味物质50与52种,腹部肌肉中醇类物质含量最高,质量分数达60.25%,其不饱和醇类与醛类对其肌肉的总体风味起重要贡献。【结论】珍珠龙胆石斑鱼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富含赖氨酸、精氨酸、EPA和DHA的优质海产经济鱼种,其背部肌肉蛋白质营养价值高于腹部,是优质的ω-3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来源;背、腹部肌肉挥发性风味物质含量丰富,腹部肌肉的鲜味优于背部肌肉。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人工湿地循环处理哈氏仿对虾(Parapenaeopsis hardwickii)高盐度(21.1-23.3)养殖废水的净化效果。人工湿地对高盐度养殖废水中各水质指标去除率为:总氨氮66.7%,亚硝酸盐80.0%,化学需氧量12.5%,浊度69.1%,硝酸盐-12.1%,总氮3.5%,总磷0.0%。养殖池水质状况良好。在试验负载范围内,湿地对总氨氮、亚硝酸盐、浊度的去除量随进水污染负载量的增加而增加。研究表明:人工湿地能持续有效降低哈氏仿对虾养殖废水中的主要水质因子浓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了提高石斑鱼加工副产物的生物价值,对石斑鱼头中抗氧化活性物质进行分离与功能性质分析。【方法】以珍珠龙胆石斑鱼头为原料,采用生物酶解法,以水解度和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法优化酶解工艺;酶解产物经不同分子质量的超滤膜进行分离,对分离各级分的体外抗氧化活性与功能性质进行研究。【结果】石斑鱼头酶解产物的最佳制备条件是:风味蛋白酶添加量3 000 U/g,在pH 7.0,酶解温度为45℃、底物质量浓度300mg/mL下酶解4.5h,得到的石斑鱼头粗酶解产物的水解度为(20.27±1.28)%。分子质量3 ku的酶解产物(EHH-1)蛋白质质量分数为(13.18±1.17)%,抗氧化活性最显著,其对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作用的IC_(50)值分别为0.35、4.60、0.46 mg/mL;在pH4.0~8.0之间均具有较好溶解性,氮溶指数达到(75.08~87.50)%,热稳定性达到(70.00~82.00)%,乳化活性为(23.52~37.45)m~2/g。【结论】石斑鱼头酶解产物分子质量3 ku的超滤级分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性与良好的功能性质,在天然抗氧化剂和食品加工领域有潜在的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