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世界上第一艘大型快速远洋邮轮“泰坦尼克”号遇难的情况及原因,直至今天,仍在继续受到专家和工程师们的关注。“泰坦尼克”号已在大西洋海底静静地沉睡了70多年。1985年。美国深水研究专家罗伯特·巴拉尔特,在距纽芬兰东南方680公里的水下3795米处,发现了该船的残骸,他借助遥控水下摄影仪拍摄下数张照片。  相似文献   

2.
应中国海洋湖沼学会邀请,美国地理学会“国家地理”杂志专职水下摄影师埃默里·克里斯托夫先生于六月十二日至二十四日在青岛参观和讲学。中国海洋湖沼学会于六月十六日为克里斯托夫先生举行了学术报告会,克里斯托夫先生应邀作了题为“深水摄影技术”等学术报告,会后还放映了他参与拍摄制的“海底探险”等科技电影,通过  相似文献   

3.
在北京太平洋海底世界,每天最吸引游客的要算是“人鲨共舞”表演了。潜水员潜入7.5米深的主池中,亲手把食物送到大鲨鱼的口中。“惊险!”“刺激!”,游客不时地发出阵阵惊叹声。但在水里的潜水员又是什么感觉呢?让我们来听一听潜水员的真实感受吧!  相似文献   

4.
金萍 《海洋世界》2014,(3):18-19
<正>维斯·斯克莱斯是一名为美国《国家地理》工作的摄影师。2010年,当他在进行一次旨在拍摄水下野生生物的考察活动时不幸罹难。他的出事地点佛罗里达州是他的家乡,遇难时他年仅52岁。美国《国家地理》杂志在2010年第8期刊载了斯克莱斯一系列令人惊叹的摄影作品。这些作品取自他在巴哈马群岛水下洞穴的考察活动。美  相似文献   

5.
可靠的水下通讯对于潜水员来说是一个生命攸关的问题。本文介绍了一种轻便的自容式无线电话机,它不仅可用于潜水员的水下通话,而且可用于潜水员与其工作母船或潜器之间的通讯联络。该装置由一个发射机,一个接收机,一个声控开关和一个球型换能器(既可作为发射器又可作为水听器)组成。其工作频率为50KH_2,声发射功率分别为200mw(用于潜水员)和1w(用于船上)。试验表明:该装置的最大通讯距离大于200米,最大使用深度限制到60米。  相似文献   

6.
在全球海域里生活着375种鲨鱼,有的鲨鱼凶猛残忍,如噬人鲨、双髻鲨,有的鲨鱼个体庞大但很温顺,如鲸鲨。可是在这众多的鲨鱼中,还没听说过有“醉鲨”。难道是不是鲨鱼误喝了白酒,导致喝醉了呢?有一天,在墨西哥东部妇人岛附近,一名潜水员潜入海下工作,忽然,他发现离自己不远处有一  相似文献   

7.
美国海洋学家、康涅狄格州立大学国家海洋研究中心主任理查德·库珀准备建一座水下城市他和他的同行———夏威夷大学教授亚历山大·马拉霍夫甚至已估算出这一项目的总造价需5亿美元。而且,私人赞助该项目的可能性很大。这一水下城市的面积约为3600平方米。如果资金能尽快到位,那么5年~7年后即可建成两位科学家认为,“海底之家会相当舒适,在那里可以一连住上几个月。库珀说:“海洋是我们星球上最早的生命保障系统那里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而且开发海洋也是人类在地球上生存的迫切需要。”从20世纪60年代起,一些国家就开…  相似文献   

8.
水下用电安全是潜水员在施工作业中经常遇到的一个实际,且竦手的问题。本文概要分析了潜水员水下用电安全的技术范畴,遭受电击时的主要特征、水下电气设备的故障漏电电流、防电击的基本方法、水中作业的安全距离,以及水中含盐量对用电安全的影响等在潜水员水用电安全密切相关的若干基本问题。  相似文献   

9.
我国在中西太平洋(Western and Central Pacific Ocean,WCPO)金枪鱼围网渔业作业的方式主要分为捕捞自由鱼群(free swimming school,FSC)和人工集鱼群(fish aggregation devices,FAD),镰状真鲨(Carcharhinus falciformis)是这两种作业方式中主要的兼捕鲨鱼。本研究根据2018—2019年我国围网渔业渔船在中西太平洋区域(15°S—15°N,140°E—180°E)共20个作业航次记录的渔捞日志,对FSC和FAD两种状态的捕捞作业下兼捕到的镰状真鲨渔获率、生存状态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1) FAD作业相比FSC作业兼捕到的镰状真鲨分布范围更广,两种作业方式兼捕到的镰状真鲨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catch per unit effort,CPUE)主要分布区域均集中在基里巴斯和瑙鲁专属经济区;(2) FAD和FSC兼捕镰状真鲨CPUE出现较高月份均在5—9月,FAD兼捕镰状真鲨CPUE显著高于FSC (P 0.05);(3) FSC和FAD兼捕镰状真鲨的死亡率范围分别为0.00%~92.86%和20.26%~76.71%,经检验两种作业方式下镰状真鲨死亡率间无显著性差异(P 0.05)。研究结果有助于了解不同作业方式对鲨鱼兼捕的影响,以实现提高目标鱼种渔获率、降低鲨鱼兼捕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应用研究声学浏波仪浏波波形失真浅析一关于水下摄影光源的研究···……水深测童改正位的探讨,‘,·,·……成海湾开拓的工程地质分析论证·“····“…李明钊(1一1)张宝全、陈大华(1一11)·”“…“二吴家乃(1一15)··”···一郑继民(2一10) 多波束测深声纳的随机误差模型·…‘········································……朱维庆等(2一18)者高压环境下的环境控制参数问题(一)“·“···”·”·“·”·“·”··············一扑益龄(8一1) 东海区高精度无线电定位系…  相似文献   

11.
潜水史话     
潜水活动,历史悠久,趣味盎然。原始的潜水活动,没有任何潜水装置,称为裸潜,即仅凭深吸一口气潜入海中,在水下停留的时间很短。这种裸潜方式至多只能下潜到水下40米,因而大大限制了人们水下活动的能力。1715年,英国人约翰·莱斯勃里奈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套常压潜水服。它的形状类似于一只木桶,桶内存贮着氧气,在气密的木桶上安装有两只“袖子”,人穿上这套潜水服,手可以伸出桶外作业,潜水员身着此潜水服曾下潜到水下18米深处,持续停留了30分钟。以后,随着科学的发展和潜水技术的进步,各种耐压、保温和作业灵活的  相似文献   

12.
塞尔维亚·A·伊尔莉博士是一位把毕生精力都贡献给水下事业的女科学家。她曾在内、外各种潜水系统、水下居住舱和调研潜水器中孜孜不倦地工作了多年。1971年,她曾带领第一批由姑娘们组成的“水下少女”潜水组,在美国维尔京岛附近的“特克泰特2号”水下居住舱中生活和工作了两个星期。以后她又身着杰姆单人常压潜水眼首创下潜380米的潜水纪录。迄今为止,她的潜水纪录已超过5000小时,在妇女潜水行列中名列前茅。她还领导过  相似文献   

13.
水下用电安全历来是海洋水下工程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结合对国外水下用电安全技术研究历史的回顾,介绍了美国,挪威、英国等西方工业国家在水下用电安全技术研究方面的基本情况和技术管理现状,分析了现行典型水下用电安全技术法规的演绎,结构及主要特征,希望拙文能对我国潜水员水下用电安全标准法规的研究有所借鉴和帮助。  相似文献   

14.
海底结构设施的电力供应是海洋工程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通过对海底阴极保护系统、水下油气生产装置,以及大功率海底电缆的电气特征分析,探讨了这些海底用电结构对潜水员水下作业安全的影响及其防电击基本对策,以供制定有关“潜水员水下用电安全”技术标准规范及操作规程时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5.
美国·威廉·泰勒公司的创始人——里克·华顿。他曾在英国皇家大学攻读土木工程,1964年取得商业管理和作业研究方面的硕士学位。他一直以潜水工程师的身份工作于伦敦的建筑承包业中。1971年他加入了法国考麦克斯公司,并作为法国潜水公司的新英格兰子公司的常务董事。一年以  相似文献   

16.
阴影潜水员     
陶然 《海洋世界》2005,(10):32-34
自称“深海沉船潜水员”的美国深海潜水员约翰·查特顿和里奇·科勒于1991年在新泽西州海域深达70米的水下发现了1艘潜艇残骸。经过长达7年的艰苦考证,他们终于证明该残骸是一向被认为1945年在直布罗陀水域沉没的德国“U-869”号潜艇,解开了一个二战历史遗留悬念。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60分钟Ⅱ》节目记者米卡·布热津斯基对他们进行了专访。  相似文献   

17.
在所有的大陆中,澳大利亚是最平坦的,但其海底地形被极度切割,在 5 000 m深处分布着被海水掩盖的高高的山峰。从澳大利亚最大的墨累河口开始的水下峡谷体系,在深度上超过了深达 1 5 km的美国亚利桑那州著名的科罗拉多河大峡谷。这个水下体系的地质和地貌尚未得到很好的研究。2003年 2—3 月,在这里进行了国际考察AUSCAN(澳大利亚峡谷考察),其主要目的是收集有关水下峡谷和大陆边缘演化的信息,以及找到本区在晚第四纪遭到气候变化的证据。租得的法国研究船“玛丽恩·达弗林斯”号,装备了最新技术设施。来自澳大利亚、美国、法国、德国…  相似文献   

18.
揭开海底世界的神秘面纱T·克雷格·道维是“波思特·罗伯斯”号船的引水员。每个星期他都要和MBARI(蒙特雷湾水族研究)的同事们乘坐该船出好几次海。他们的任务是利用水下机器人对海平面以下2英里的海底峡谷进行探索研究。该海底峡谷距MBARI的总部加利福尼亚州莫斯兰丁仅70千米。控制室显得有些昏暗.录像监视机不停地闪动着,此刻,道维正轻轻地摆弄着操作杆将一个重  相似文献   

19.
爱尔兰人赫尔·荷兰德曾是一位爱尔兰移民教师,在一次意外伤害中他的一条腿被跌断。在医治过程中,他对海军舰艇的设计入了迷。为了避免与其他舰艇设计专家竞争,他第一次设计出可用于水下航行的潜水器。荷兰德并非政治  相似文献   

20.
郝斌 《海洋科学》1980,4(2):63-63
现有的鲨鱼约300余种,至今认为有害的不过20几种。虽然某些鲨鱼的地理分布广泛,但是鲨鱼侵袭人的事件多发生在纬度40°N—40°S之间的暖水中。 较危险的鲨鱼公认的是真鲨属的大白鲨、虎鲨、灰鲨。但是任何超过4英尺长的鲨,有发达的牙齿者都是危险的。假如水中有血或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