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河流袭夺的几种形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野外考察和有关地学文献中所遇到的河流袭夺现象,按形成河流袭夺的主要原因,将其归纳为三种形式,分别论述其特征。  相似文献   

2.
闽西丹霞地貌中的河流袭夺现象许德祥(集美大学)科学考察旅游是旅游活动一个重要组成部份,是一种高层次的旅游项目。在大众游览活动中适时适地增添一些自然山水风光探源和探秘内容和游览考察文物古迹、历史典故一样,常使单调的游览景点开发出更多引人入胜的内涵,增加...  相似文献   

3.
根据水系格局、河谷形态、河流纵剖面和沉积物的观察、分析,论述红河东源溪沟河对长江支流鱼泡江源头段的袭夺.依据绝对年代测定,袭夺发生于1250aBP以晚.这是两大水系间近代河流袭夺的一个实例.  相似文献   

4.
“分水岭迁移和河流袭夺”理论的正确性必须进一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水岭迁移和河流袭夺” 理论存在许多错误。分水岭的发展是有方向的,它的移动方向决定于两侧内外营力总作用程度的对比。只是河流溯源侵蚀不能切穿分水岭。河流兼并可能是由高位河向下跨流域改道而成。  相似文献   

5.
中更新世中后期,涪江支流通口河强烈的溯源侵蚀,切穿了与安昌河(涪江的另一支流)的分水岭.首先袭夺安昌河上游段(湔江)的支流都坝河,随之整个湔江水均注入通口河,安昌河成断头河.河流袭夺地貌特征十分显著,不仅对该地区经济发展产生影响,而且为科研、教学提供好场所,又是地学旅游的好去处。  相似文献   

6.
黄河上游的阶地与水系变迁   总被引:23,自引:3,他引:23  
杨达源  王云飞 《地理科学》1996,16(2):137-143
黄河上游于贵德盆地和共和盆地中有7级阶地,再往上游方向存在阶地级数递减的趋势。共和盆地中还有3级古黄河阶地,黄河上游水系是通过一级级河流袭夺相继贯通的,共和盆地与贵德盆地间的黄河古道始于中更新世末期,龙羊峡河段始于60ka B.P.前后,玛多与唐乃亥 间的峡谷河段是20ka B.P.才贯通的。  相似文献   

7.
区域地壳隆升或地槽回返褶皱成山后,斜坡上出现平行状水系。随着河流的溯源侵蚀,分水岭后退,水系适应内外力条件演变成不同型式,并发生河流袭夺。导致河流发生袭夺的决定性原因,一是袭夺河的快速溯源侵蚀,二是位于分水岭反面的高位被袭夺河的河床下与古分水岭下潜蚀作用和块体运动。湔江支流之一海子河在早更新世末依次袭夺了古花园沟河(已消失)和古银厂沟河(原石亭江右支流)等河。  相似文献   

8.
芙蓉峡是常山"国家地质公园"内一具独特地貌现象的山区河段——河床狭窄、谷坡陡峭、阶地宽广。该文从地貌、沉积、年代和构造四方面研究导致该现象的地貌事件过程、发生时间和发生原因等。结果显示:正是由于芳村溪袭夺金源溪上游及所引发的河流强烈下切,才形成芙蓉峡段地貌景观;这次河流袭夺发生的年代约在52.38-33.6 kaB.P.,可能与区域一NE向断裂的一次强烈活动有关。该研究成果有助于揭示公园的地学科学内涵,挖掘其地学旅游价值,指导当地地学科普旅游的开发。  相似文献   

9.
华北山地的古河道与古水系*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吴忱  马永红 《地理研究》1996,15(3):33-41
华北山地早第三纪地貌奠定了现代水系格局的基础。至晚第三纪晚期河流已发育到中-老年阶段。第三纪末期至第四纪早期,山地差异活动剧烈,断陷盆地形成,内、外流水系并存,遗留下垭口与顺直-曲流型宽谷。第四纪中期,河流袭夺,内陆水系先后变成外流水系,并生成“U”形宽谷。第四纪晚期,河流下切,水系变迁,现代水系形成。  相似文献   

10.
许仲路 《地理研究》1995,14(2):41-48
区域地壳隆升或地槽回返褶皱成山后,斜坡上出现平行状水系.随着河流的溯源侵蚀,分水岭后退,水系适应内外力条件演变成不同型式,并发生河流袭夺.导致河流发生袭夺的决定性原因,一是袭夺河的快速溯源侵蚀,二是位于分水岭反面的高位被袭夺河的河床下与古分水岭下潜蚀作用和块体运动.湔江支流之一海子河在早更新世末依次袭夺了古花园沟河(已消失)和古银厂沟河(原石亭江右支流)等河.  相似文献   

11.
第1期四川林农复合经营持续发展对策探讨………………………………向成华潘攀(1)斜坡失稳时间的协同预测模型………………………………………黄润秋许强(7)安徽风景区花岗岩断裂构造及景观资源………………………………………王浩清(13)四川省通口河河流袭夺…………………………………………………………王文鹄(18)临界细沟水力几何形态问题的研究…………………………………王协康方铎(24)横断山区土壤地球化学及元素含量……………………………………………郑远昌(30)秦岭一黄淮平原交界带土壤物质迁移与积累………………………马建华马…  相似文献   

12.
地理概念教学的关键是将其有机的组成部分,逐一分析,逐层深入,剖析其实质,揭示其内涵,从而全面准确深刻地掌握概念。  相似文献   

13.
王刚 《地理教学》2001,(4):40-41
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平时口里哼着爱情歌曲,“随身听”放着爱情歌曲,节假日观看着言情影视,课外读着爱情小说。如果正确引导他们这种生理和心理特点,将爱情话题引入地理课堂,既可增加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活跃其思维,调节课堂气氛,加深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也可陶冶其情操,使其地理知识、能力与思想齐头并进。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分析了美国铁路网迅速形成和急剧缩减的原因,指出其非均衡分布的特点,介绍其远景改造设想,对我国铁路网的建设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互联网为传统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本文从几个现有的WebGIS构造模式入手,探讨其优缺点,并针对GML支持下的WebGIS新构造模式进行主要分析,并以实例说明其运行机理及结果演示。  相似文献   

16.
盐湖卤水及其沉积物中微量元素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中子活化分析测定盐湖卤水及其沉积物中的微量元素仍是首次.从其测定结果来看,一般盐湖卤水中的微量元素均高于南极海水和大洋水,并随着卤水的浓度增高而增加着.其盐沉积物中的微量元素均高于其卤水,主要是由于粘土的吸附作用所致.  相似文献   

17.
基于CVM的洞庭湖湿地资源非使用价值评估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文章在实地调查和试验的基础上,依据资源经济学和生态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针对洞庭湖湿地资源的特点,利用CVM(条件价值法)法对其非使用价值进行了货币化评估,由此得出其非使用价值为335.45亿元/年。评估结果表明,洞庭湖湿地生态系统的生态服务功能价值十分巨大。只有合理开发洞庭湖湿地资源并保护好其生态环境,才能实现洞庭湖区湿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以及湖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谢健  陈向柳 《福建地理》2003,18(4):46-49
漳州滨海火山国家地质公园,是我国首批国家地质公园之一,其旅游发展前景看好。但由于起步较晚,目前旅游开发还处于初始阶段。本文从分析其发展优势入手,借鉴国内外旅游开发的成功案例,探讨其开发策略。  相似文献   

19.
植物特征与某滑坡坝形成时间和稳定性关系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植物生长受其生长环境的影响,一定的生长情况,反映了其生活环境。在环境、生物、地质等学科,通过对植物种属、生长形态等分析,可以表明其生活环境的某些特征。在地质上,马刀树的存在是滑坡存在一个典型证据,生存时间较长的树,是其生活地区的活化石,对其进行分析,可以论证地质体的稳定性,在自然风景区和国家保护区,这种方法是非常具有应用价值的。本文通过对某一保护区的滑坡坝顶部生长的树木分析,确定其形成时间,这同其它调查结果是一致的。计算分析表明滑坡坝在形成后处于稳定状态,它同植物生长特征符合。表明这种分析方法是一种简易实用的方法,对其它工程也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命名刻写生命的音符──读《地名命名理论及其应用研究-命名成败探析》命名,顾名思义,名字如同生命,也即命名活动一经完成,其名字符伴随其生命的全过程。作为人名,将伴随着他的整个生命,作为地名,也将随之荣辱与共,伴其“终身”。所以我国自古以来就对名称极为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