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在完整后牛顿近似下的太阳系质心参考系和地球质心参考系的定义及其转换关系的基础上,研究了在广义相对论框架下各种时间系统(太阳系质心坐标时、地球质心坐标时、太阳系动力学时和地球时)的定义、以及它们的具体实现和相互之间的转换关系,为空间大地测量学的研究提供了明确的时间概念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完整后牛顿近似下原时与坐标时的转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IAU2000通过了新的时空参考系和时间尺度决议,建议时空坐标理论必须在完整的后牛顿近似下来考虑。基于IAU2000决议,文中研究了在完整后牛顿近似下相对论参考系的基本概念、太阳系质心天球参考系(BCRS)和地球质心天球参考系(GCRS)的定义及其转换公式;推导了原时与坐标时之间的理论关系和严格转换公式。得到的理论公式可为进一步确定或定义相对论框架下的其它时间尺度(例如地球时和太阳系动力学时)提供了严格的理论基础和依据。  相似文献   

3.
IAU2000通过了新的时空参考系和时间尺度决议,建议时空坐标理论必须在完整的后牛顿近似下来考虑.基于IAU2000决议,文中研究了在完整后牛顿近似下相对论参考系的基本概念、太阳系质心天球参考系(BCRS)和地球质心天球参考系(GCRS)的定义及其转换公式;推导了原时与坐标时之间的理论关系和严格转换公式.得到的理论公式可为进一步确定或定义相对论框架下的其它时间尺度(例如地球时和太阳系动力学时)提供了严格的理论基础和依据.  相似文献   

4.
张捍卫  郑勇  杜兰 《测绘学报》2003,32(2):125-129
理论研究表明,VLBI观测技术将为空间目标的监测提供一种先进的、有效的技术手段,能够对高空和深空目标进行全天时、全天候的高精度监测定位。以太阳系质心参考系和非旋转地球质心参考系的坐标转换关系为基础,推导了人造地球卫星地面VLBI观测的相对论时间延迟模型,给出了一个通用的解析表达式式(14),这一公式严格解析又无误差,建议采用本公式。同时详细地讨论了公式的适用范围和各种舍掉项的量级估计,并详细给出了时间延迟理论模型的计算步骤。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太阳系质心参考系为基础推导了VLBI时延和引力延迟的后牛顿表达式;讨论了各天体对VLBI时延的影响量级及其作用范围;并根据地心参考系与太阳系质心参考系的坐标转换关系,给出了地心参考系中的VLBI观测模型。建议采用(25)式和(16)式作为VLBI时延和引力延迟改正的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6.
本文回顾了各种地极坐标系统的状况,包括地极坐标原点的定义、系统的组成和这些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等。地极坐标系的原点,就是地球参考系Z轴与地面的交点,因而选择某个地极坐标原点,在实际上也选取了相应的地球参考系。本文还详细叙述了常用的各种地球参考系原点和轴向的定义,实现的方法、精度,不同地球参考系之间的转换参数等等。  相似文献   

7.
基于IERS 2003规范的坐标系转换实现及其方案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云飞  郑勇  苏牡丹  吴富梅 《测绘科学》2005,30(6):95-96,112
主要介绍了IERS2003规范中国际地球参考系(ITRS)到地球质心天球参考系(GCRS)的转换过程,以及与IAU2000决议一致的常规转换公式,并详细分析了以IERS计算程序为工具、“基于CEO”[注]和“基于春分点”的ITRS向GCRS转换的两种等价方案和相应的三种应用方法,最后对新坐标系转换模型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地心天球参考系(GCRS)与国际地球参考系(ITRS)之间有两种坐标转换模型:基于春分点的岁差章动转换和基于CIO的无旋转原点转换。IERS 2003和2010规范针对这两种转换模型分别推荐了相应的转换参数。以DE421历表中太阳系10个天体为例,计算并分析了两种坐标转换模型之间、以及两个规范之间的差异对于坐标转换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同一个规范而言,两种坐标转换模型之间的差异对坐标转换的影响在5μas以内;对于同一种坐标转换模型而言,两个规范之间的差异对坐标转换的影响在0.5 mas以内。  相似文献   

9.
针对90年代天文地球动力学对地球参考系提出的毫米级要求,本文提出了一些更深入、更广泛的地球动力学问题,并探讨了可能的改进和解决方法。这些问题是:板块运动模型的改进;区域性地壳形变的影响;冰期后地壳回弹的影响;地球质心变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为了明晰地分析地心运动对地面点的水平分量和垂直分量的影响规律,本文首先将地心运动时间序列从空间直角坐标转换到大地坐标,而后用抗差谱分析进行了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地心运动在水平方向和径向都有比较明显的主周期分量,地质质心存在明显的长期北移倾向,地心运动还导致地面点在水平方向有顺时针方向的长期运动。  相似文献   

11.
归纳分析四部"工程测量学"教材关于平面坐标系转换、曲线测设中坐标换算的论述,阐述坐标系转换的几何关系,并在扩展"坐标方位角"定义的基础上,解析平面坐标系转换规则的普适性.  相似文献   

12.
ITRF的发展及其在建立和维持地区性大地坐标系中的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简要介绍了 ITRF(国际地球参考框架 )的发展情况以及它与 IGS的关系 ,讨论了它在建立和维持地区性地球参考系的作用 ,最后展望了它在建立和维持我国地心参考系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基于MapInfo的电子地图坐标系定义与转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敏  沈云中  刘春 《测绘工程》2004,13(4):28-31
以MapInfo软件为基础,探讨了坐标系的定义方法、坐标系转换的途径以及具体实现方法.对我国常用坐标系的转换进行了研究并通过具体例子加以说明,提出了需进一步讨论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Global Mapper中投影/坐标系统的定义方法,以MicroStation DGN格式数字地图坐标系统转换为例,给出了利用Global Mapper实现数字地图坐标系统转换的方法和步骤,并对转换结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我国大地坐标系的换代问题   总被引:22,自引:3,他引:22  
首先指出了我国现有大地坐标系在先进性和实用性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我们面临的选择与采用地心坐标系的建议,然后就地心坐标系的定义和实现、参考椭球常数、正常重力公式等问题提出了初步意见,并就坐标系改变对旧地形图的影响问题进行了研究。我国大地坐标系应由局部坐标系更新为地心坐标系。我国大地坐标系的定义应与IERS(国际地球自转服务)协议相一致,采用国际常用的参考椭球和正常重力公式。本文提出的参考椭球和正常重力公式符合这些原则,提出的地形图坐标系变化改正方案应是基本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
连续运行卫星定位服务系统(Continuously Operation Reference System,CORS)改变了传统的基于大地控制网的测绘作业模式,以集中网络化的方式向用户提供实时和事后的精密定位服务.但是目前CORS坐标转换的实时性不足、精度不均匀等问题,通过计算区域转换参数和建立高程改正格网来提供基于CORS的实时坐标转换服务.本文以TTG(Trimble Transformation Generator)软件应用为例,基于TrimbleCORS系统,实现区域实时坐标转换服务,将实时坐标转换点和该区域已有控制点进行比较,从而更好地评定TTG软件应用的实际效果,同时对CORS安全服务技术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基础.  相似文献   

17.
达朝宗 《北京测绘》2021,35(1):89-94
本文对114个GSCORS坐标时间序列予以分析,发现93%以上的GSCORS位置稳定,序列变化平稳.个别基准站位置不稳定,造成基准站不稳定的因素多种多样,其中基准站周边地质松软、地基不稳为主要因素,导致测站大幅沉降、倾斜.科学、精准地分析不稳定基准坐标时间序列对维护省级参考框架的稳定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以30个GPS基准站坐标序列为对象,提出分别采用赤池信息量准则(AIC)与贝叶斯信息准则(BIC)噪声模型估计准则判定GPS时间序列噪声特性,对比分析GPS时间序列噪声模型特性,探讨不同噪声模型对GPS站速度及其不确定度的影响.结果表明GPS站坐标序列噪声模型主要表现为FN+WN、PL及FN+RW+WN噪声模型特性;FN+WN噪声模型对GPS站速度估计值的影响相对较小,但在U分量影响最为明显;此外,RW对站速度不确定度的影响不可忽略,正确获取模型参数估计的实际不确定度及改正噪声分量对于合理应用GPS坐标时间序列数据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嵇昆浦  沈云中 《测绘学报》2020,49(5):537-546
受多种因素影响,GNSS基准站坐标序列通常都含有缺值,传统小波分析需要对缺值数据进行内插或补零处理。本文基于小波系数与时间序列观测数据的重构关系,提出了一种非插值的二进小波变换的最小范数解法,导出了相应的计算式,并严格证明了传统的补零处理算法与本文的最小范数解法等价。最后利用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一期27个基准站实测数据以及模拟数据进行了验证分析。结果表明,本文的非插值算法与插值算法提取的信号差异较小,27个基准站坐标序列的平均残差中误差仅相差2.01%(North),0.54%(East)和1.26%(Up),两种算法提取的信号之差与信号平均方差比仅相差1.16%(North),0.54%(East)和1.62%(U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