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同陆地生物一样,海洋生物细胞的遗传信息也是由名为染色质的核结构所携带的。染色质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的。 DNA是一个线性多聚脱氧核苷酸结构,而且这种一维的一级结构,是我们了解遗传信息的传递所必须考虑的问题。然而应用于转译遗传密码的很  相似文献   

3.
鹦鹉螺的进化始于距今2.5亿年前的古生代,它和它的亲缘菊石曾共同占据着古代海洋。然而,经过激烈的物种生存竞争,那些具有漂亮螺旋形外壳的软体动物——菊石,已经遭到了灾难性的灭绝。现在,人们只能从化石上见到它们。但鹦鹉螺却历经沧桑变化,顽强地生存下来,作为“活化石”仍残存于现代的海洋中。为什么鹦鹉螺具有如此强大的生命力,在激烈的物种竞争中不被淘汰?海洋生物学家对栖息在巴布亚新几内亚沿海的鹦鹉螺的研究中惊奇地发现,这种海洋动物能够在  相似文献   

4.
5.
一提起欧洲人对大洋上新航路的开辟,人们首先会想到达·伽马和哥伦布等人。其实,在他们之前有一个鲜为人知的热衷于新航路的开辟和航海事业的人,他就是葡萄牙王国的一位王子——亨利。  相似文献   

6.
鲑生活在北半球寒冷的海洋中,约有68种。它们的一生大部分在海洋度过。幼鲑自河里诞生后,便开始长途旅行,游入相距母河3000至5000公里的海洋中逐渐长大。约4年后,又回到原  相似文献   

7.
8.
王祯瑞 《海洋科学》1979,3(2):54-56
江珧俗称大海红或海锨,是一种经济价值较大的大型海产软体动物。它在分类上属于双壳类(Bivalvia),异柱目(Anisomyaria),江珧科(pinnidae)。江珧科是一个暖水性科,主要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海区,至今在世界上已发现约30种。这一科的种类虽不多,但经济  相似文献   

9.
10.
章鱼,说是鱼却不是鱼,它是从头足纲软体动物中进化而来的。章鱼身体一般很小,八条触手又细又长,故又有“八爪鱼”之称。章鱼的攻防本领之全令人惊讶,是名副其  相似文献   

11.
从公元前15世纪的波希战争,到近几年局部战争,尽管作战的具体形态变化很大,但登陆战的作战样式和行动却持续不断。一战期间,登陆作战共进行了数10次,其中最大的一次,要数达达尼尔海峡战役。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之前,美国和日本初步形成了各自的登陆理论,建造了大批登陆舰艇、两栖车辆等。二战是登陆战的兴盛时期,登陆战规模、次数、战术、组织,都前所未有。大战期间,平均每3天就有一次登陆行动;平均每月有一  相似文献   

12.
俗话说,近水识鱼性,靠山知鸟音。来到闽南渔场,荡舟在蔚蓝色的平静的海面,一边品尝著名的闽南工夫茶,一边聆听渔民兄弟海阔天空地畅谈鱼类王国的种种奥秘趣闻,犹如听取《天方夜谭》那样迷人。一天,我下渔区采访。席间,渔民兄弟摆上香喷喷的“海中鸡肉”——乌鱼。一位我早就相识的水产老同行文化素质颇佳。竟对着诱人下筷的乌鱼吟出一句明代乡土诗人孙文恪赞美乌鱼的诗句:“家在越  相似文献   

13.
14.
陈铁威 《海洋科学》1982,6(2):46-46
落潮时,人们常会在海边的沙滩上发现一些露出1—4厘米高的与筷子粗细相近的白色革质的小管子,这就是海龙——毛翼虫穴居的地方。 毛翼虫穴居的管子颇为复杂,不了解情况难于找它的门。它穴居的地方有两个管子,这两个较细而又垂直的管子是相通的;连接两管是较粗的管子,在泥沙中呈“U”形。两管距离一般为20—30厘米,最长者可达1米。要找寻毛翼虫“居室”时,先用手指捏闭一管口,再轻轻挤压被封闭的管子多次后,则附近的另一管口会缓慢往外流水;或者你向管口吹气,另一管口就会喷出水来,这就说明你已找到毛翼虫的住处了。  相似文献   

15.
欢休 《海洋世界》2013,(11):50-53
中华白海豚是世界上78种鲸类品种之一,一般称为“印度太平洋驼背豚”。中华白海豚属于鲸类的海豚科,是宽吻海豚及杀人鲸的近亲。素有“长江里的大熊猫”之称,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清朝初期,广东珠江口一带称它为“卢亭”,也有渔民称之为“白忌”和“海猪”,其他俗名尚有粉红海豚、镇江鱼、白鼯等。  相似文献   

16.
澎湖列岛位于台湾省嘉义县和福建省厦门市之间,正是我国东海与南海的分界线。其地理坐标为:北纬23°11'~23°50',东经119°18'~119°45'。其东隔澎湖水道与台湾本岛相对,其最短距离约25海里;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对,其最短距离约70海里。北上可联络马祖群岛,南下经东沙群岛可至南海诸岛。澎湖列岛是亚东航海之要冲,且为台湾海峡之咽喉,中国沿海之屏障,更为大陆之中站,历来是大陆与台湾的天然桥梁,地理位置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17.
《海洋世界》2010,(11):30-32
百年前。高更经过63天的漫长航行,正值拂晓时分.远远地见到夜空澄澈地倒映着锯齿状的黑色山脉时,他抵达了大溪地。在《Noa Noa》(《芳香芳香》)一书的日记中高更自述:“面对着这片无边无际的海洋时,会让人生起莫名的孤绝感来。只要离开都市。要生存就得向自然求救。大自然丰饶又慷慨,从不拒绝向它求援的任何人,它有取之不竭的宝藏,在树上在山中在海里。”  相似文献   

18.
几年前的一个夏天,出差到浙江淳安办事,顺便在家居该县城的一位好友家小住了两天。因这时正赶上他在家休假,有时间专程陪我到人称“天下第一秀水”的千岛湖游玩了一天,使我既品尝到了这里有名的淡水鱼,又亲眼看到了巨网捕鱼的壮观场面。  相似文献   

19.
章鱼或许是珊瑚礁中最善于表演的居民,且它们非常富有个性。章鱼有八只手臂,手臂下有很多吸盘,这些吸盘可以根据需要合起或分开。大部分章鱼都在岩礁碎石里建造特有的房屋,用珊瑚和岩石碎片在出口处打桩。但一些泥居种类也打海底洞穴,许多洞穴门口都配有哨兵海胆,它或许是来帮助阻止入侵者的。一般洞穴都有一个秘密后门,被威胁或被打扰的章鱼可以从此逃脱。章鱼是领地性动物,除非它们被频繁的打扰,否则,它们总是要返回自己的家。它们偏爱夜间活动,但假如处所不被打扰,或潜水员要它们在岩礁上出现时,它们白天也可以被看到。章鱼鹦鹉般的喙可以给人以恶毒的一咬,故意对人们使用防护武器完全是人们挑衅的直接结果。对你提出警告:一般来说,礁岩章鱼的一咬非常恶毒,它唾液上的化学物质会使人极度疼痛。一些章鱼是有毒的。具有讽刺意义的是,最小的一种章鱼也是最致命的一种。澳大利亚水域里的一种蓝环章鱼一咬能杀死一个人,且无法抢救。它只有巴掌大,棕色带黄色条纹,和彩虹般的紫色和蓝色条纹在章鱼痛苦和兴奋时闪亮亮地放大和震动。  相似文献   

20.
首开先河瑞典哥兰特级潜艇歌兰特级AIP潜艇的首制艇于1992年开工建造,在开工之日,瑞典国王卡尔·古斯塔十六世为首制艇命名为“哥兰特”号,该艇于1995年2月建成下水,1996年建成编入海军服役。“哥兰特”号的建成服役,标志着非核动力潜艇进入一个新纪元,成为潜艇发展史上的又一个里程碑。哥兰特级AIP潜艇水下排水量1490吨,艇体长60.4米,艇宽62.0米,吃水5~6米,水下最大航速20节,艇员编制25人,军官5人。哥兰特级潜艇首次采用AIP动力装置,2台斯特林AIP动力装置总功率150千瓦,使该艇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