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煤炭是章丘市的主要矿产资源,分布于章丘市中、西部地区,煤炭地质储量1.67亿t,可采储量0.43亿t,年生产能力200万t左右,开采方式为地下开采。针对章丘市采煤区不同的地质环境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治理措施,对采空塌陷区土地进行综合治理,对固体废弃物和矿井排水进行资源化利用。上述措施和方法的推广,既节约了大量土地,又改善了矿区环境质量,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2.
中国矿山环境地质问题区域分布特征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何芳  徐友宁  乔冈  刘瑞平 《中国地质》2010,37(5):1520-1529
为了了解中国不同区域矿产资源开发产生的主要环境地质问题分布特征,为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规划提供基础资料。笔者依据近几年全国矿山地质环境调查成果资料,首次对全国矿山地质环境区进行了系统划分和地质环境条件分析,通过研究不同地质环境区开发的主要矿产资源类型、开发强度、不同类型矿产开采产生的主要环境地质问题类型、分布、危害、需要防治的主要环境地质问题,对矿山开发产生的土地占用与破坏、地质灾害、环境污染的区域分布特征进行了总结。结果表明,中国中东部地区矿产资源开发强度、矿山环境地质问题重于西部地区,煤矿山问题重于金属矿山、金属矿山问题重于非金属矿山。  相似文献   

3.
针对中国农田整治存在的土壤固碳能力降低问题和生态景观工程实施要求,基于实证区土壤样点化验数据,对传统型土地整治和生态型土地整治前后有机碳含量和有机碳密度的差异进行了实证分析,围绕工程措施、结构调整措施、区域划定,提出了增强土壤固碳能力的生态型土地整治工程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4.
通过分析采煤沉陷区地表变形的特点,提出小波去噪及尖点突变理论进行稳定性评价的方法。首先,利用小波去噪对地表位移序列进行去噪处理,并对比不同去噪参数的去噪效果,得到各变形序列的最优去噪结果;其次,利用尖点突变理论对去噪后序列进行稳定评价,以判断沉陷区地表变形的稳定性;最后,对沉陷区的土地复垦措施进行研究,提出相应的复垦措施。通过实例检验,得出不同变形序列的最优去噪参数具有差异性,通过试算法确定最优参数的方法是可行且有效的;同时,尖点突变理论能对沉陷区的地表稳定性进行有效评价,具有操作简单、实用性强等优点,其评价结果为沉陷区的土地复垦工作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岩溶地区有着独特的地质、水文条件, 其衍生的主要资源环境问题与非岩溶地区存在着显著的不同, 其土地整理重点及实施对策也有自己的特色。本文以重庆槽上地区为例对岩溶槽谷地区独特的地质、水文背景下和人类非理性开发活动下所产生的土地资源特征、成因以及以生态重建、中低产田改造、建设用地整理为重点的土地整理进行了分析、总结, 提出了土地整理实施和完善的设想。   相似文献   

6.
兰中孝  张才兵  廖德武  王源 《地下水》2023,(6):161-163+178
煤炭开采引起的地表沉陷造成的地质灾害、经济损失和社会问题日趋严重,对采煤沉陷区进行生态环境修复治理尤为迫切。本文以贵州安龙县普坪采煤沉陷区为研究区域,基于该采煤沉陷区矿山地质环境调查成果,针对存在的地质环境问题提出生态环境修复措施。结果认为:安龙县普坪采煤沉陷区地质环境问题主要为矿山地质灾害、地下水资源破坏和土地资源损毁。生态环境修复治理中应有针对性地采取搬迁工程措施、工业场地及废弃建筑物拆除措施、矿区残余房屋拆除措施、煤矸石堆修复工程措施、土地整治的工程措施及复绿工程措施。通过实施生态修复措施将有效改善矿区生态环境,减少和控制地质灾害发生,实现良好的环境、经济及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7.
《地下水》2020,(2)
环境地质问题是以人—地二元相互关系为根本、促进人类与地质环境协调共处的重大课题,一直受到国内外地质学界的高度关注。为进一步揭示生态脆弱区的环境地质问题,本文以生态脆弱区的典型地区——河北坝上为依托,通过广泛收集资料、野外调查取样和室内测试等方法,初步查明和掌握了坝上地区的水文地质、生态环境地质,以及地下水位下降、土地沙化、土地盐渍化及水土流失等生态环境地质问题,针对地质环境条件和产生的主要环境地问题的不同,分区提出相应的防治对策。为相关部门制定坝生态脆弱区地下水和生态环境地质保护对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稀土矿山的开采活动产生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为解决我国南方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山环境监测的问题,本文选取赣南寻乌地区为研究区,针对目前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存在的两大环境问题——土地荒漠化及水体污染,采用IKONOS高分辨率遥感数据进行监测方法研究,运用光谱角分类算法提取了研究区土地荒漠化较为严重的区域,运用ISODATA非监督分类算法对稀土矿开采周边河流污染程度进行评估。通过提取结果分析及野外调研,表明高空间分辨率遥感数据处理与分析为离子吸附性稀土矿矿山环境快速、动态监测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9.
在岩溶地区公路建设中,受复杂地形地貌的影响,将不可避免地产生占用耕地、破坏植被等环境问题,使得岩溶地区本来就脆弱的生态环境日趋恶化。因此,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维护生态平衡,将成为岩溶地区公路建设必须考虑的重要议题。在文中结合岩溶地区公路建设的实际情况,利用先进的GIS技术,针对公路建设的不同阶段,分别提出了各种不同的技术手段和工程措施,既指导了岩溶地区的公路建设.也保护了有限的土地资源。  相似文献   

10.
在分析研究区自然地理环境和地质构造的基础上,采用大量调查数据对皖北矿区环境地质问题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区内主要有地面塌陷、水资源破坏、土地资源破坏、瓦斯突出、水土流失等环境地质问题。通过对各类环境地质问题的现状、形成原因和危害的进一步研究,提出了采取"一疏二平三改造"的方法对塌陷进行治理,煤矸石的综合利用,瓦斯、水的防治与利用等防治措施,并对矿区环境防治的投资、管理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1.
北京地区许多废弃的无主老矿山未实施矿山环境治理和土地资源恢复工程,矿区内地质环境和生态条件恶劣。本文对废弃矿山及其治理工程特点进行了分析,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阐述了矿山废弃地土地资源破坏效应的四个因素——地表景观效应、土体污染效应、次生灾害效应、生态环境之间的联系。以房山区石窝大理石矿山废弃地治理工程为例,提出了矿山废弃地治理以矿山环境、灾害治理为主,以园林景观绿化为辅相结合的二维治理模式,在地形整治、挡土墙、绿化等措施的基础上进行园林景观的设计,结合周边居民生活需求,利用矿区内的正负地形渣堆和采石坑,进行景观的再生和组合,将采石坑设计成下沉式休闲公园和健身广场,希望通过园林景观绿化工程的实施,改善矿区及周边地表景观和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2.
甘肃省沙质荒漠化现状及开发治理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屈建军  刘丛 《甘肃地质》2000,9(2):74-82
甘肃省地处我国西北内陆腹地 ,由于自然及人为因素的作用 ,造成省内沙质荒漠化土地广泛分布。近半个世纪以来 ,沙质荒漠化加剧 ,荒漠化土地面积迅速扩展 ,生态平衡失调 ,环境恶化 ,严重制约了社会、经济的发展。针对甘肃省沙质荒漠化扩展的原因和防治中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3.
The increasing demand for building materials has led to indiscriminate exploitation of clay-rich topsoil from wetlands including the paddy lands of Central Kerala in the southwestern coast of India. The problem is critical in areas adjoining the major developmental centers having low per capita land and natural resource availability. Loss of fertile topsoil, shrinkage of agricultural lands and consequent food security issues, erosion of naturally evolved nutrients, lowering of water table in wells adjacent to the mining sites, etc., are some of the major environmental issues arising from indiscriminate brick and tile clay mining. Although, brick and tile clay mining brings short-term economic benefits and employment opportunities to a section of people, the process in the long run creates severe damages to the environmental settings of the area. The present paper deals with a few aspects of brick and tile clay mining in the paddy lands of Central Kerala, especially around Kochi City, a fast developing urban-cum-industrial center in South India, which demands large quantities of building materials including bricks and tiles for construction of infrastructural facilities. It is estimated that 729,695 tons/year (ty?1) of brick and tile clays are extracted from the coastal lowlands of Central Kerala, spreading to the Chalakudy (135,975 ty?1), Periyar (483,820 ty?1) and Muvattupuzha (109,900 ty?1) river basins. The N, P and K loss through extraction of brick and tile clays amounts to 210 ty?1, 96 ty?1 and 9,352 ty?1, respectively. As nutrient loss is an irreversible process in human time scale, its implications on agricultural productivity is a matter of serious concern. The study warrants the need for a comprehensive policy with an aim to regulate the mining activities on an environment- friendly basis in the densely populated coasts of the world, in general, and the study area in particular.  相似文献   

14.
针对枣庄市某水泥用灰岩矿开采导致了土地挖损和压占、地形地貌景观破坏和崩塌地质灾害隐患等地质环境问题,提出了:生产过程中发现的危岩,及时予以清理,或对其进行加固;采矿结束后,开采平台外缘用浆砌毛石砌筑挡土坝,平台上部30cm覆土,下部20cm用强风化页岩做铺垫,种植侧柏,平台的内侧,按照2m的间距种植爬山虎、葛藤等攀缘类植被,绿化边坡面;露天采坑治理成人工湖等治理办法。经过恢复治理,不仅能适时地保护和恢复自然生态环境,也能有效消除矿业活动带来的地质灾害隐患;另可恢复林地及人工湖面积33.48hm2(502.2亩),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5.
Based on the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factors influencing karst collapse in the Zaozhuang Shili Spring Area, China, this paper establishes a karst collapse risk evaluation model by means of the 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ethod. Application of the model led to division of the study area into very high risk area, high risk area, average risk area and low risk area; therefore, the karst collapse risk evaluation map of Zaozhuang Shili Spring Area is completed. As preventive measures of karst collapse, the different karst water resource protection areas of Zaozhuang Shili Spring Area are established, and the map for karst water resource protection area of Zaozhuang Shili Spring Area is compiled. The results will be helpful for the strategic planning and decision-making processes associated with exploitation of karst water resources and with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karst collapse hazards of this region.  相似文献   

16.
资源型城市景观生态风险的时空分异:以乌海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大型露天煤矿开采对西北干旱荒漠区景观生态风险的影响,以及资源型城市转型背景下的时空动态,以资源衰退型的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市及周边县域为研究区,结合现有景观生态风险评价中的干扰度、脆弱度指标,增加受威胁指数来综合构建资源型城市景观生态风险评价框架。基于乌海市2005—2015年景观类型数据,从时间和空间上分析景观生态风险及其动态。结果显示:(1)2010—2015年景观类型之间转移相较于2005—2010年更剧烈,年变化强度分别为7.43%和3.44%,工矿用地与城市建设用地最活跃,但年增加强度减小。(2)林地、水域和湿地损失度先略增加后大幅度减小,其他土地和草地损失度呈增加趋势,工矿用地先减小后略增加;城市建设用地和工矿用地受威胁指数最大,其余类型的景观受威胁指数均有上升趋势,但其他土地、水域和湿地增加趋势逐渐减慢。(3)2005—2015年景观生态风险指数升高,空间分布总体呈西、中部高而南北低的格局,而不同等级风险区表现为低风险区由边缘向中心转移,而高风险区依托原有高风险区扩展。研究期风险区变化显著的是西部沙地高风险区,矿区东部其他土地因周围分布灌丛和草地,风险始终低于西部其他土地。根据不同风险等级中工矿用地的面积占比情况,将工矿用地占比控制在5%以内可达到控制总体景观生态风险的目的。研究为资源型城市通过合理的景观配置进行生态风险管控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7.
根据枣庄市薛城区辖区内煤矿开采资源储量将近枯竭的现状,阐述了实施规范化管理,增强矿井发展潜力的必要性。针对矿井实际情况,建立了一整套的管理制度考核机制,并通过实施规范化管理,促进矿井的安全生产,使该矿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了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8.
山东省枣庄市市中区岩溶塌陷调查与成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枣庄市市中区是山东省岩溶塌陷的主要发育区之一,由于该地区特殊的水文及环境地质条件,使得该区岩溶塌陷的形成原因有其自身的特殊性。本文基于该地区岩溶塌陷的规律,分析了岩溶塌陷的形成原因,提出并详细阐述了降雨入渗诱发产生岩溶塌陷的形成机理。  相似文献   

19.
鲁西中生代富钾火山岩产于断陷型陆相火山岩盆地中,煌斑岩多位于火山岩盘地的外圈。二者形成时代相近,产出的构造背景相同,在主量元素、微量元素和Nd-Sr同位索等特征上极为相似,均表现出富碱富钾、富轻稀土及大离于亲石元素和贫高场强元素及亲铁元素的特点,并具有显著偏低的εNd值和明显偏高的Isr值。研究结果表明,富钾火山岩和煌斑岩均起源于富集型地幔的部分熔融。  相似文献   

20.
可拓理论在矿区土地破坏程度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金洪波  张世文  黄元仿 《岩土力学》2010,31(9):2704-2710
将矿区破坏土地、评价指标、指标现状结合为一体,利用可拓集理论,通过关联函数,给出了各评价指标影响矿区土地破坏程度的量化描述,进而确定了所选矿区土地的破坏程度,并结合Arcmap软件精确确定了不同破坏程度土地的面积;采用了集值统计的方法确定了物元特征权重,从而提高了评价的精确性;科学地确定了评价单元划分要求,使得评价结果更能指导实际工作,评价结果能够为矿区破坏土地的合理利用提供有利的依据,同时也证明了可拓理论在矿区土地破坏程度评价中的应用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