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蔡分良  姚铁 《物探与化探》2004,28(5):405-409
通过1:50万区域地球化学勘查,初步查明了新疆西昆仑叶尔羌河上游地区元素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规律;圈出了一批地球化学异常,发现了铜、银、金、镍、铅、锌、汞、锂、钨、钼成矿带7条;对主要异常经过三级查证,新发现铜、银、金、铅、锌矿化带6条;研究表明区内蕴藏着丰富的铜、镍、金、银、钼多金属矿产资源;为西昆仑地区基础地质研究和矿产资源评价提供了丰富的地球化学资料。  相似文献   

2.
中蒙边界地区成矿地质条件优越, 是世界上重要的金属成矿省和全球三大斑岩型铜(金、钼)成矿带之一, 资源潜力巨大。中蒙合作边界地区1:100万地球化学填图采集了海量的地球化学数据, 为该地区研究元素分散富集、成矿趋势、资源评价和环境变化提供基础数据。本文依托中蒙边界1:100万地球化学填图数据, 探讨铜在不同构造单元内的地球化学参数及区域地球化学异常特征。全区铜元素中位值和平均值分别是 20.1×10–6和21.6×10–6; 东西准噶尔弧盆系、阿尔泰构造带、阿尔泰南缘弧盆系、戈壁阿尔泰弧盆系、准噶尔地块、北山—戈壁天山弧盆系6个构造单元铜含量中位值和平均值均高于全区铜含量, 是铜元素的富集构造成矿带优势区; 根据85%累积频率, 圈定出91个铜地球化学异常区, 其中34个铜地球化学异常达到地球化学省规模, Oyu Tolgoi、Tsagaan Suvarga等大型铜矿均产在地球化学异常内, 根据铜地球化学异常分布模式为该区寻找铜等多金属矿床提供了重要选区。本项研究填补了中蒙边界地区铜元素地球化学分布的空白, 同时为两国边境地区铜等多金属矿床对比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3.
地球化学块体与大型矿集区的关系——以东天山为例   总被引:11,自引:5,他引:11  
通过在东天山15万km2的战略性深穿透地球化学调查共圈出大于1000km2以上的地球化学块体18处,其中铜-铅-锌-银地球化学块体5处,铜地球化学块体3处,铜-镍地球化学块体1处,金的地球化学块体4处,铀的地球化学块体3处,铂-钯地球化学块体1处,钨地球化学块体1处。有6处地球化学块体与已知矿集区相对应,新圈定的地球化学块体12处,其中有3处发现了新的矿床。根据这些块体与矿集区的对比得出如下结论:所有的已知矿集区都位于地球化学块体的范围之内,地球化学块体为矿集区的形成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有矿集区的存在一定有地球化学块体的存在,但反过来有地球化学块体的存在不一定有矿集区的存在,地球化学块体是客观存在的,而矿集区是已经发现了一系列矿床并勘探到一定程度才能称作矿集区,因此,地球化学块体内可能会存在潜在的矿集区,这为利用地球化学块体预测新的矿集区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
老挝是东南亚地区多金属矿产的重要产地, 本文首次依据老挝全境1:100万地球化学填图数据, 初步研究了老挝铜地球化学地球化学背景和空间分布特征, 圈定了老挝地球化学异常, 主要取得了如下结论: 1)老挝水系沉积物铜含量分布范围在1.20×10–6~459.00×10–6, 平均值21.96×10–6, 背景值16.50×10–6, 不同构造单元中铜含量而言, 长山地块和各类缝合带上的铜元素平均值和中位值显著大于其他构造单元; 2)老挝铜的地球化学图显示, 其铜元素分布不均, 总体上表现为北部较高, 南部较低的格局; 3)用含量累计频率85%(33.1×10–6)为异常下限, 全老挝境内圈定铜元素地球化学异常13处, 其中4处达地球化学省规模(>1000 km2), 为老挝铜矿成矿远景区划分和勘查提供了基础性资料。  相似文献   

5.
地球化学省与地球化学边界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根据中国大陆各种类型壳,幔源岩石和矿石的大量铅-锶-钕同位素资料,及全球特别是东亚大陆块体广泛的同位素与元素体系对比,发展了地球化学块体划分的同位素地球化学指标和填图方法,在此基础上开展了中国大陆的大尺度铅同位素矢量填图,确定了中国大陆主要地球化学省和地球化学急变带(边界),地球化学边界的形成与板块的斜结合以及结合以后岩石圈结构调整产生的克拉通边界密切相关,地球化学边界与重力正异常梯度带,莫霍面梯度带以及正负磁异常转换带存在平行和交错两种关系,研究表明地球化学急变带控制了中国大陆90%以上的超大型金,铜,锡,银,镍,铅-锌,铀,钾盐,硼镁,磷等(33个)和10个以上的大型矿集区。地球化学省划分制约着全球油气资源分布,而地球化学边界则具体控制着克拉通边缘前陆盆地中产油气位置,陆内六级以上强破坏性的浅源地震与克拉通边界-地球化学边界关系十分密切,喀斯特溶洞奇观的出现与地球化学边界关系同样相当密切,根据铅同位素地球化学填图确定的区域背景值可以对铅污染作出快速的定量评价。  相似文献   

6.
根据中国东部各省(区、市)区域地质志、1:50万地质图和中国东部地壳与岩石元素丰度研究成果首次编制的中国东部60种元素的岩石地球化学图,基本反映了与特定岩性有关的区域岩石地球化学元素含量分布特征和与大地构造单元有关的区域地球化学元素含量分布特征,直观表达了中国东部空间地理上元素背景含量的宏观分布与变化,以及不同大地构造单元元素背景含量的变化趋势.这一成果为勘查地球化学、环境地球化学,特别是区域化探扫面水系沉积物资料的定量解释提供了基本依据,为基础地质、大地构造、区域成矿研究提供了重要资料,也为地球化学块体理论及其形成机制的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相似文献   

7.
依据陕西省秦巴地区1∶20万水系沉积物中测量的39个元素地球化学场及其异常分布规律、异常元素组合类型、同一地质构造单元经历相似的地质-地球化学演化过程、主成矿元素在不同地段的富集特征及地质构造单元、成矿条件、控矿因素等,同时参考地球物理等方面资料,将陕西省秦巴地区划分为6个地球化学区,32个地球化学亚区。结合各区的成矿地质背景、矿产分布特征、地球化学特征等对其找矿前景进行了分析总结。认为华北地块小秦岭地球化学区是寻找金、钼、铅、铀等矿产的有利地区;秦岭造山带秦祁昆关山-香泉地球化学区金具有一定找矿前景;秦岭造山带北秦岭地球化学区是寻找铬、镍、金、锑、银、钼等矿产的有利地区;秦岭造山带南秦岭地球化学区寻找金、锑、汞、银、铅、锌矿产潜力巨大,但钨、钼、铜、钒、磷等矿产也不容忽视;秦岭造山带北大巴山地球化学区目前虽矿产种类繁多,可矿产地较少,有待进一步探索研究;扬子陆块北缘地球化学区寻找金、铅、锌、铜、铁、铬、镍、磷、锰等矿产前景广阔,具寻找大型、超大型矿产的资源潜力。  相似文献   

8.
根据中国东部各省(区、市)区域地质志、1∶50万地质图和中国东部地壳与岩石元素丰度研究成果首次编制的中国东部60种元素的岩石地球化学图,基本反映了与特定岩性有关的区域岩石地球化学元素含量分布特征和与大地构造单元有关的区域地球化学元素含量分布特征,直观表达了中国东部空间地理上元素背景含量的宏观分布与变化,以及不同大地构造单元元素背景含量的变化趋势。这一成果为勘查地球化学、环境地球化学,特别是区域化探扫面水系沉积物资料的定量解释提供了基本依据,为基础地质、大地构造、区域成矿研究提供了重要资料,也为地球化学块体理论及其形成机制的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相似文献   

9.
中国东部大陆岩石地球化学图揭示的信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迟清华 《地质通报》2005,24(10):897-905
根据中国东部各省(区、市)区域地质志、1:50万地质图和中国东部地壳与岩石元素丰度研究成果首次编制的中国东部60种元素的岩石地球化学图,基本反映了与特定岩性有关的区域岩石地球化学元素含量分布特征和与大地构造单元有关的区域地球化学元素舍量分布特征,直观表达了中国东部空间地理上元素背景含量的宏观分布与变化,以及不同大地构造单元元素背景含量的变化趋势。这一成果为勘查地球化学、环境地球化学,特别是区域化探扫面水系沉积物资料的定量解释提供了基本依据,为基础地质、大地构造、区域成矿研究提供了重要资料,也为地球化学块体理论及其形成机制的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相似文献   

10.
利用1:20万区域化探扫面数据和中蒙边界1:100万地球化学填图数据编制了内蒙古自治区1:100万金地球化学图, 发现内蒙古已知大型金矿与地球化学异常具有良好的对应关系。以内蒙古四个典型大型金矿为例, 建立了1:100万尺度大型金矿地球化学预测指标: (1)异常具有3层套合结构, 即局部异常被区域异常所包裹, 区域异常被地球化学省所包裹; (2)异常面积通常大于1 000 km2; (3)地球化学块体的异常衬度大于2.2; (4)常伴生有Ag、As、Sb、Bi等元素的异常; (5)异常区或周边常具有区域性深大断裂及其次级断裂等构造; (6)异常区或周边一般发育有火成岩。根据建立的大型金矿预测指标, 圈定了大型金矿集区14个, 为下一步在内蒙古选择重点地区开展大型金矿勘查提供了远景区。  相似文献   

11.
铜陵—池州地区水系沉积物测量地球化学特征及找矿方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长江中下游铁、铜、金多金属成矿带1∶20万水系沉积物测量的基础上,对铜陵—池州地区的地球化学异常特征进行初步总结。通过对区内元素进行因子分析,得出多种与成矿有关的异常组合,利用成矿元素异常组合划分地球化学分区,进而圈定地球化学异常。通过对比成矿地质背景和地球化学条件,对铜陵地区典型矿床进行相似度分析,预测池州地区的找矿远景区。结果表明:综合区域上的地层、构造、岩浆岩和区域矿产等资料,对成矿元素异常组合进行地球化学分区是可行的,能有效反映致矿异常,突出矿化信息;根据样点相似度值的计算结果与典型矿床相似度图的耦合情况分析,池州市南部的梅街镇、青阳县东侧、铜山铜矿外围是区域上最为有利的铜多金属找矿远景区。  相似文献   

12.
蔡分良  姚铁 《陕西地质》2004,22(2):53-61,69
利用1:50万区域地球化学资料,对新疆西昆仑叶尔羌河上游地区主要地层、侵入岩的含矿性进行了研究;预侧了区内主要成矿元素的物源供量;总结了铜、镍、铅、锌、银、金、汞、钨、锡、稀有稀土放射性金属矿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13.
紫金山矿集区铜地球化学块体特征及找矿潜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地球化学块体理论, 在紫金山矿集区1:20万区域化探数据基础上, 利用2 km×2 km窗口数据, 对紫金山矿集区进行了地球化学块体的圈定及内部结构的剖析。分析了铜的地球化学块体各级含量水平所对应的面积、可供金属量、浓集度等参数特征。追索某元素地球化学块体的内部结构, 揭示元素在地球化学块体中逐步浓集成矿的轨迹。对几个重点的Cu的地球化学子块体作了预测评价。指出在这些地球化学块体内还存在巨大的寻找铜矿产资源的潜力。  相似文献   

14.
不同尺度地球化学填图能否获得稳定的和可追索的地球化学模式,能否真实反映元素含量背景,是检验填图方法是否可行的重要依据。笔者选择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巴东—明古鲁地区热带雨林区为研究对象,对比该区1:100 万(1 个样/100 km2)和1:25 万(1 个样/4 km2)两种不同比例尺的地球化学采样所获得的地球化学数据和异常分布模式,发现二者获得的元素含量背景值和中位数非常接近,所圈定的地球化学省在形态和变化趋势上非常类似,浓集中心的位置几乎完全重合,证明低密度地球化学填图也能获得稳定的和可追溯的地球化学模式,认为该方法在热带雨林区也是适用的。低密度地球化学填图圈出的地球化学省基本涵盖了研究区大的矿床和花岗岩体,真实的反映了研究区元素的分布情况,在这些地球化学省内开展更大比例尺的地球化学填图工作,能进一步圈定局部异常直接找矿,降低企业勘查投资风险。  相似文献   

15.
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在中国地质调查局的资助下,开展了老挝境内21万km^2的国家尺度(1:100万)地球化学填图工作,本次工作填补了老挝国家尺度地球化学填图的空白,为老挝基础地质、矿产开发、环境保护、农业生产等多个方面提供了基础地球化学保障。本次共采集老挝境内地球化学样品1905件,使用多种测试手段分析了71种元素的含量,并据此制作了这些元素的地球化学图和地球化学异常图。通过对老挝Au、Cu、Ni、Co、Mn、Zn、Ag、As、Sb、Pb、Bi和Sn的地球化学参数及其相关性的研究发现:这些元素的中位值均小于我国热带雨林区水系沉积物元素含量,而且这些元素的中位值均小于其平均值,As、Au、Bi、Pb和Sb在老挝境内的分布十分不均,元素局部富集明显。通过R型聚类分析,我们将上述元素分为Au;Cu;Ni、Co;Mn、Zn;Ag、As、Sb、Pb、Bi、Sn等5个簇群,并根据元素的地球化学分布特征及综合异常特征,在老挝划分了7个地球化学成矿远景区。  相似文献   

16.
2009年开始安徽省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技术院在皖南地区开展了横船渡等四幅图的1∶5万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测量工作,发现了石台县银坑地区Ag、Cu、Pb、W、Mo、Bi、As、Sb,综合异常区,并在异常区域进行了1∶1万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工作,对异常元素组合良好的青山异常和甘坑异常开展岩石剖面和槽探工作,发现了铜矿化体3条,获得了银坑地区铜多金属找矿线索。该地区位于石台—青阳金—银—铅—锌—钨—锰成矿区,具有较好的成矿地质背景,通过对以往地质、物化探资料的进一步研究,认为该地区为一较好的铜多金属找矿靶区。  相似文献   

17.
对土屋地区干旱荒漠景观地球化学条件和勘查地球化学方法进行了分析,对比研究了不同比例尺地球化学异常特征及对矿床的反映能力,指出了该区铜元素是预测铜矿的最重要的指示元素,论证了在区域铜高背景区和异常区开展1:5万化探是进一步定性、定位预测矿区、矿床的重要环节,提出了东天山地区经济、有效的地球化学勘查和异常查证方法技术组合。  相似文献   

18.
江西南部金华寺测区位于南岭成矿带与武夷山隆起成矿带结合部位,属南武夷锰-锡-铜-金-银-铅-锌成矿亚带。在1∶2.5万沟系沉积物测量的基础上,选取异常较好地段进行1∶1万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分析元素地球化学特征。针对测区内土壤地球化学元素异常较好地段进行岩石地球化学分析,进一步剖析其含矿性。结合野外地质调查,初步总结了测区内主要成矿元素的地球化学勘查模型及找矿方向。研究表明,金华寺测区Ag、Au地球化学异常明显,与断裂活动、辉绿岩脉关系密切;异常区具有一定的矿化,其中1号Ag异常地表矿化好,但深部找矿潜力有待查明。  相似文献   

19.
在充分研究了新疆北部已完成的大量1:20万区域化探资料的基础上,总结归纳出对铜矿带及与铜有关的元素异常和组合,利用其分布规律,对新疆北部的铜地球化学异常组合进行分类,划分出3个Ⅰ级铜地球化学成矿远景带,19个Ⅱ级铜地球化学成矿远景亚带,98个Ⅲ级铜地球化学成矿远景区。为进一步研究新疆北部铜成矿远景(区)带,提供了地球化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江苏土壤地球化学分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廖启林  刘聪  金洋 《江苏地质》2011,35(3):225-235
土壤地球化学分区的实质就是依据不同地区土壤中元素含量等差异及其分布规律,划分地球化学特征一致或相似的土壤分布范围。以江苏1:25万区域生态地球化学调查新获得的大量土壤样品元素含量等测试数据为基础,从全省土壤元素含量等分布不均匀的现状出发,根据土壤中的元素组合、特殊元素含量差异、酸碱度差异等,并结合各地第四纪地质作用特点等要素,将江苏土壤划分为3个地球化学区、24个地球化学亚区,指出了部分土壤地球化学亚区的特殊用途,为江苏土地资源保护与利用提供了新的线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