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地理要素影响城市社会经济发展是经典地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湖泊通过系统自组织力和人为干预影响周边城市经济的发展。将渤海看作一个巨大的湖泊,以环渤海地区3省2市为研究区域,基于"湖泊效应"和BASS模型构建理论体系,利用缓冲分析和非线性回归分析确定分层边界和圈层结构。结果表明:1湖泊对城市经济的影响呈现随距离增加先下降后上升最后大幅下降的趋势;2将环渤海地区分为核心区、重点区和边缘区,边界线依次为66 km、216 km和区域边界;3圈层结构特征明显:重点区中心城市与核心区港口城市形成双核结构;随着距离增加,从核心区、重点区至边缘区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呈现倒"U"型结构。  相似文献   

2.
边界区类型划分与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对省际边界区经济协调发展具有参考价值.该文以苏鲁豫皖省际边界区为研究对象,利用空间自相关分析、产业差异度等方法,分析该地区经济发展的时空特征,并从产业结构视角划分边界区类型和边界线类型.主要结论如下:1)苏鲁豫皖省际边界区经济集聚特征明显且不断增强,并出现地域分化现象,各省域内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差异不断减小,而省域间经济差异在扩大;2)经济发展水平高值区和低值区集聚趋势明显,省际边界效应带来的经济差异呈现显著的地域特征;3)根据省际边界两侧相邻地区的产业结构差异,将边界区划分为"桥梁型"和"切变型",将省际边界线划分为"桥梁型""切变型"和"中间型".  相似文献   

3.
地理边缘区因其交接过渡的位置而使资源环境具有特殊性,使经济发展具有不确定性(落后性).探讨边缘区经济发展规律有益于寻求该类区域的合理发展路径,改变落后状态.海南西部地区是典型地理边缘区,对其近现代以来区域经济发展的剖析中发现,其经济发展过程具有明显的初级产品与重工业化特征,地理边缘区的属性与功能在这些经济特征的形成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地理边缘对其发展机遇(环境)、发展条件、产业选择均有影响,其中行政边缘区属性影响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4.
淮海经济区是我国典型的省际边缘区,通过对淮海经济区118个县(市)、市区的就业结构与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得出省际边缘区7种就业空间模式:连续型同心圆圈层就业模式、非连续型同心圆圈层就业模式、跳跃式同心圆圈层就业模式、混合型同心圆圈层就业模式、母子型同心圆圈层就业模式、核心转移型就业空间模式、带状空间就业模式,并从边界、中心城市、交通、城市间关系4个方面总结出各种模式的形成机制。  相似文献   

5.
采用边界稳定系数、面板随机效应模型等方法,对中国省级行政区划设置的时空演化特征及其影响进行定量测度。结果表明:(1)在政区规模方面,省级政区规模呈持续变动的特征,当前规模总体小于历史上实施“三级制”的多数朝代;(2)在划界原则方面,“山川形便”和“犬牙相入”始终是省级政区划界的重要原则,当前省级行政区划“犬牙相入”的特征更加明显;(3)在边界稳定性方面,中国省级行政边界呈整体变动与局部稳定并存的特征,当前中国省级行政区划设置与清代(1820年)高度相似;(4)在影响效应方面,省界附近县级政区的经济增长速度明显低于非省界地区,省级政区的长期稳定正在不同程度上制约着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建议从行政层级、政区规模和行政体制等方面对省级行政区划进行系统改革,高度关注“市制”改革问题,推进行政区划领域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相似文献   

6.
运用ArcGIS方法对兰州-西宁经济区36个县级行政单元的经济发展水平进行了时空分析和综合评价.结果显示:10年来兰州—西宁经济区发展比较缓慢,强经济增长中心表现为兰州、西宁和白银三足鼎立的格局,经济区空间结构表现为两主一副态势.根据区域经济水平的综合测度,将经济区划分为发达区、较发达区、欠发达区和不发达区.经济发达区域呈散状斑块分布,欠发达区域和落后区域呈大面积的连续分布.这说明,一方面经济区发展总体上比较缓慢,且经济塌陷区域覆盖面较大;另一方面,两大核心城市的带动和辐射能力较弱.夯实两大核心城市的实力,加速经济区内欠发达和不发达区域的隆起,是兰州-西宁经济区联动发展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7.
同一行政主体省际边缘区县域经济空间演进规律的总结和归纳对于多省份间的地域分工、产业协作、制度联合及跨省域区域规划具有重要的决策指导意义。该文应用数理统计和空间探索性分析,对2000-2011年安徽省际边缘区县域经济的时空演变特征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地区间发展不平衡,皖浙、皖苏南地区形成极化中心且极化效应不断增强,H-H型单元集中于皖浙和皖苏南地区,L-L型单元集中于皖豫和皖鄂地区;区域整体差异的主导因素由地区内差异向地区间差异转变。总结了转型期安徽省际边缘区县域经济空间结构演进规律为点状离散—单核极化—内同外异,结合多省域制度政策、相关理论和区域发展条件对未来的空间演进提出3条优化路径,包括跨区域分工协作与区域一体化、"多核驱动"与"极带延伸"以及边缘核心化与制度网络化。  相似文献   

8.
《省际边界区域协调发展研究》评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创琳 《地理研究》2012,31(10):1927-1927
省际边界区域是两个及以上省级行政区划单元的接壤区域。目前, 我国省级行政区边界总长度达5.2万km,涉及849个县级行政区划单元, 面积占全国的47.9%.当前, 大多数省际边界区域, 特别是中西部地区的省际边界区域, 省际边界的“切变”效应显着, 造成该类区域发展水平低, 区域摩擦频发, 空间协调难度较大, 统筹发展难点较多。推进这一特殊类型区域的协调发展, 既是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研究的新命题, 又是区域统筹协调发展的热点和难点。由朱传耿、仇方道、孟召宜等撰写的《省际边界区域协调发展研究》(科学出版社2012年3月出版)一书, 顺应党的十七大提出的“遵循市场经济规律, 突破行政区划界限, 形成若干带动力强、联系紧密的经济圈和经济带”战略要求, 以淮海经济区为实证区域, 深入、系统地开展了省际边界区域统筹发展研究。  相似文献   

9.
孙久文 《地理学报》2012,67(10):1438-1438
省际边界区域是以省级行政边界为起点, 向行政区内部横向延展一定宽度所构成的、沿边界纵向延伸的窄带型区域。据统计, 我国共有34 个省级行政区(包括台、港、澳), 由此产生66 条省级行政区陆路边界线, 总长5.2 万km, 省级行政区边界两侧分布着849 个县级行政单位, 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47.9%。省际边界区域作为我国行政区划分割比较严重的特殊区域类型, 在我国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生态建设中, 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相似文献   

10.
合理有序的空间结构可以助推区域实现空间效益最大化。借助GIS空间分析技术,采用"自下而上"的城市等级及腹地划分方法以及社会网络分析方法,从城市等级、腹地、网络3个角度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体系空间结构演变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体系等级结构特征明显;南昌、九江周边区域空间邻近效应显著;城镇网络的"核心-边缘"结构特征趋向明显;南昌市对东部区域辐射能力持续偏弱;城市等级划分出现中心城市等级与行政级别"错位耦合"的现象;城市腹地划分"边界效应"明显。  相似文献   

11.
传统研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多集中于社会经济指标,对“先天赋予”的自然禀赋与“后天叠加”的行政“身份特征”研究较少。在探究自然禀赋因素的同时,引入市辖区、省会、城市群以及各个交互项的行政身份虚拟变量,使用2015年夜间灯光数据表征县域经济,利用空间自相关展现中国县域经济发展格局,并通过回归分析揭示自然禀赋与政区类型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① 中国县域经济存在显著的正向空间自相关特征,且县域经济统计指标表明的确存在显著的空间差异现象。② 城乡差距仍是中国区域差异的最主要特征,其中省会地区的城乡差距更为明显。③ 分区域来看,东部地区经济一体化程度高,内部差异较小,西部地区省会-非省会差异与城乡差距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而中部地区省会区域与非省会区域的差距要大于城乡差距。④ 三种政区类型中,市辖区类型对经济促进作用最为明显,省会类型次之,城市群最弱。⑤ 通过交互项分析,城市群对中国区县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已十分明显,尤其在东部地区,不仅可提高经济发展水平,同时对于缩小城乡差距也起到一定作用,但在中西部地区作用较弱。⑥ 自然禀赋对中国经济发展起到一定作用,坡度大于15°面积比例过大以及平均海拔过高是制约经济发展的不利因素。⑦ 通过对自然禀赋和政区类型交互项的分析,城市群战略的实施可以缩小由地形地貌所造成的县域经济差距。  相似文献   

12.
山西省县域可达性及城市经济联系格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综合运用加权平均旅行时间模型、修正后的引力模型、主成分分析、地统计分析、空间探索性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等技术模型和方法,对山西省107个研究单元的可达性及城市经济联系格局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整体来看,山西省可达性水平形成以太原盆地城镇密集区为核心,向外围逐渐递减的核心—边缘分布格局;局部来看,东部可达性优于西部,南部优于北部。②县际经济联系空间结构呈“大”字形,初步形成“一核一圈三群”的空间联系格局;城市对外联系总量差异较大,空间上表现为以省会和个别综合实力较强的单元为主的中心—外围格局,西部沿黄河一带的边缘单元与全省其他单元联系微弱,对外联系强度小;各省辖市与北京、石家庄、西安、济南、郑州联系紧密,与银川、兰州等西部省会城市联系较弱。③县际经济联系受城市基础规模、交通优势度、区位、城市化水平、地形等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13.
赵梓渝  杨冉  魏冶  庞瑞秋  王士君 《地理科学》2018,38(9):1439-1448
基于中国337个地级及以上行政区划间人口省际流动数据,对人口流动重力模型代理变量的回归系数进行实证推算。结论包括:① 在地级行政单元研究精度下,中国人口流动重力模型代理变量的回归系数呈现出明显的空间异质性,及难以预期的作用效应,因此研究精度的提升将加剧空间交互模型构建的复杂程度,同时假定重力模型回归系数的空间均质性将导致模拟结果空间差异趋势的收敛;② 中国人口省际流动距离衰减系数为1.975,337个地级及以上行政区划距离衰减系数值域为0.434~4.438。研究所展示的各省该系数值域及直辖市、省会城市结果为今后模型应用提供了基础参考数据;③ 地级行政单元下的距离衰减系数存在空间异质性与梯度特征,高值区主要分布在东北沿疆、新疆和珠三角地区,低值区主要位于中国中部和西南地区。结合以往研究成果比较,中国人口省际流动的空间衰减特征与铁路客运网络的可达性格局存在一定程度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4.
中国地级以上城市腹地的测度分析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一个明确而又合理的城市腹地范围, 是保证一定区域内各城市实现合理功能整合的关 键, 也是对城市经济区进行各项研究的基础。通过构建衡量城市综合规模的指标体系, 运用 主成分分析法计算中国283 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规模值。在GIS 软件支持下, 将中国划分为 5 km×5 km 的格网, 利用场强模型, 对2004 年283 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腹地进行了划分, 比较腹地的范围及相互关系, 并与省域和市域行政范围进行了叠合分析, 实现了城市腹地测 定、分析的可视化。结果表明: 中国地级及以上城市规模值差异较大, 最大和最小城市规模 相差达284 倍。场强值分布呈现明显的东、中、西递减的分异特征, 与经济发展的梯度差异 一致。中、东部的城市影响力的弱势区域全部分布在省域交界地带, 在场强值大于12 的级别 上, 东、中部城市的场强影响范围连成一片。各城市腹地范围相差亦较大, 最大和最小城市 腹地相差达5488 倍。各城市在地理位置上不一定位于其腹地的几何中心, 偏移比较大的城市 往往成对分布。城市腹地与省域行政范围吻合度较差, 根据腹地在市域行政范围内的面积比 例, 将城市分为4 类, 并提出相应的空间发展策略。依据腹地的分析结果将全国划分为3 个 一级城市经济区、11 个二级区和38 个三级区。  相似文献   

15.
中国城市土地城镇化多层级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土地城镇化是地理学与土地科学交叉的核心研究领域。随着中国城镇化水平不断提升,土地城镇化作为城镇化在空间的具体体现,已经成为学者和政府共同关注的焦点。土地城镇化受到省、市多层面因素影响,单一层面的影响因素并不能完全有效解释中国特殊行政体系下的多层级关系。本文采用熵值法对中国省、市两个层面影响因素的不同指标进行客观赋权,建立两层线性模型,对2005年和2016年全国102个具有代表性的城市土地城镇化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① 市级层面,2005年要素投入和公共服务是影响城市土地城镇化的主要因素,其中以要素投入最重要。2016年经济发展水平成为最关键的影响因素,要素投入、公共服务、人口集聚对土地城镇化的影响程度依次降低。② 省级层面,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是土地城镇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政府资源保护态度、生态和农业资源与市级因素以及城市建成区面积呈显著负相关。根据区域所处发展水平的不同,政府开发态度、地理区位与市级因素存在复杂的影响关系。③ 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土地城镇化是工业化和城镇化共同作用的结果,土地城镇化进程逐步由政府主导转向经济驱动。多层级土地城镇化研究,可以更好地解析不同层面影响因素对土地城镇化水平影响机制和跨级关系,为更合理精准的城镇化政策制定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曾冰  谢琦 《中国沙漠》2022,42(3):41-50
黄河流域作为中国重要经济地带和生态屏障,在全国经济社会发展格局中具有重要地位。探索黄河流域经济发展的空间特征与影响因素,对区域协调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13—2018年的NPP/VIIRS夜间灯光数据,采用经济重心、标准差椭圆、空间自相关和地理加权回归方法,对黄河流域市域经济发展的空间特征以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2013—2018年黄河流域市域经济发展水平呈现一定的倒金字塔形结构特征以及下游>中游>上游板块递减特征;(2)经济发展重心位于陕西延安市,演变轨迹总体上朝着东南方向移动。标准差椭圆长轴有所增加,短轴则有所减少,椭圆方向与黄河流向大致相同;(3)黄河流域市域经济发展整体上不具有空间依赖性与溢出效应,高高(HH)集聚区集中于银川、咸阳、东营等地,黄河上游大部分地区以及一些省际交界区长期处于低低(LL)集聚区,低高(LH)集聚区大都位于省会城市或省域次中心城市附近,相应省会城市除银川外均处于HL聚集区;(4)从内外部影响机制来看,城镇化、产业结构、科技水平、交通条件均对黄河流域经济发展发挥着积极作用,而自然地理条件则产生了明显的地理环境约束作用。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末中国迁移人口空间分布格局——基于城市的视角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基于人口普查资料,对20世纪末中国迁移人口在不同行政级别、不同规模城市的分布格局进行分析,并运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技术进一步对地级及以上城市迁移人口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地级及以上城市在迁移人口流动中占主要地位,其中百万规模级别以上城市在人口迁移中地位尤为显著;县级市间迁移人口规模差异显著,东部地区县级市平均迁移规模要大于西部和中部;省际迁移中城市空间分布大体呈现3个梯状层次;省内迁移中城市空间分布总体表现出极大的相似性,均以各省会城市作为省内迁移人口的第一流入地;不论是省内迁移还是省际迁移,东部沿海地区的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城市群都是迁移人口的高度集聚地。  相似文献   

18.
陕西省区域经济增长差异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分别测算了改革开放以来陕西省三大地带(关中、陕南、陕北)、地级行政区域和县级行政区域3个不同层次的陕西省区域经济增长差异,并进行了比较分析.认为1978~2004年间,不论是绝对差异还是相对差异,陕西省区域经济增长差异都呈逐年扩大的变化态势,并表现出不同的阶段性特征;而且区域空间划分得越小(地域空间单元越小),所体现出的差异程度越大.  相似文献   

19.
我国省会城市职能类型的分离与职能优化配置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本文分析了省会城市作为省内综合性、单一中心建设的弊端 ,诸如条块分割、资源浪费和产业结构趋同等 ,指出省会城市职能类型分离和转移的方法及步骤 ,并依据一定的指标 ,确定密切联系区和强烈影响区。在我国省会城市职能界定及各省中心城市的判别的基础上 ,提出省会城市职能结构的建设与配置思路 :强化行政文化职能 ;转移省会城市部分职能 ;在城市体系中考察省会城市的职能。  相似文献   

20.
王效梅  余正颖  刘小勇 《地理科学》2020,40(10):1636-1645
利用广东省2001—2017年121个区县的空间面板数据,对广东省区域发展格局进行了空间探索性分析。并从经济发展水平、区域经济差异和行政等级网状布局3个视角,采用3种中心?次级?外围划分模式,构建基于空间分解的空间计量模型实证检验了扩散回流和市场区效应。研究发现:广东省区域经济发展正在向广深?珠三角非广深?非珠三角的格局演变;上级区域对下级区域的影响仍以回流效应为主,扩散效应逐渐显现;次级区域和外围区域的发展仍受制于行政区划层级的制约,行政区划下的城市等级体系依然显著影响区域经济的扩散回流和市场区效应;下级区域对上级区域的市场区效应依赖于下级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当经济发展水平相差较大时,下级区域难以形成支撑上级区域经济发展的消费市场,广州和深圳2个城市的市场主要是全国和国际市场,珠三角其他城市和非珠三角地市中心城区的市场依然是本地市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