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就在人们担心石化能源将被耗尽时,科学家们在海洋和冻土带发现了一种新型洁净能源--可燃烧的"冰".其主要成分是甲烷与水分子(CH4·H2O),学名为"天然气水合物",是天然气和水在一定的温度、压力条件下相互作用所形成的貌似冰状可以燃烧的固体,俗称可燃冰.据估算,世界上可燃冰所含有机碳的总资源量相当于全球已知煤、石油和天然气的2倍,可满足人类1000年的需求.这无疑给未来的能源需求带来了福音,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2.
就在人们担心石化能源将被耗尽时,科学家们在海洋和冻土带发现了一种新型洁净能源——可燃烧的“冰”。其主要成分是甲烷与水分子(CH4·H2O),学名为“天然气水合物”,是天然气和水在一定的温度、压力条件下相互作用所形成的貌似冰状可以燃烧的固体,俗称可燃冰。据估算,世界上可燃冰所含有机碳的总资源量相当于全球已知煤、石油和天然气的2倍,可满足人类1000年的需求。这无疑给未来的能源需求带来了福音,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可燃冰的发现纯属偶然。在上世纪30年代,为了输送天然气,铺设了输气管道,但工程人员发现,一些输气管经常奇怪地被…  相似文献   

3.
《山东国土资源》2006,22(10):75-75
天然气水合物是一种具有全球性分布的潜在能源,被认为是常规天然气的重要后续能源,并被认为在21世纪有望取代煤、石油和天然气。天然气水合物是一种被称为“可燃冰”的新型矿物,这种能量密度高、杂质少、燃烧后几乎无污染的新能源形成于低温、高压地质环境中,主要分布在深水的海底沉积物中或寒冷的永冻土层中。科学家们估计,海底“可燃冰”分布的范围约占海洋总面积的10%,相当于4000万平方千米,是迄今为止海底最具价值的矿产资源,所含有机碳的总资源量相当于全球已知煤、石油和天然气的两倍,可满足人类1000年的能源需求。  相似文献   

4.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人们陆续在冻土带和自海洋深处发现了一种可以燃烧的“冰”,就是天然气水合物,即后来被人们称作“可燃冰”的物质。可燃冰中甲烷含量占80%~99.9%,燃烧污染比煤、石油、天然气都小得多,而且其广泛分布在大陆永久冻土、岛屿的斜坡地带、活动和被动大陆边缘的隆起处、极地大陆架以及海洋和一些内陆湖的深水环境,在全球范围内的储量是现有天然气、石油储量的两倍,足够人类使用1000年,因而被各国视为未来石油、天然气的替代能源。  相似文献   

5.
媒体广场     
《国土资源》2013,(4):58-59
中国启动可燃冰勘探开发新一轮技术研究近日从国土资源部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获悉,中国启动了对战略替代能源可燃冰勘探开发技术的新一轮系统性研究。目前,该专项被科技部批准纳入国家863计划重点项目实施,执行期为4年。据估算,世界上可燃冰所含有机碳的总资源量相当于全球已知煤、石油和天然气的2倍。中国从1999年起开始对海洋可燃冰开展实质性的调查和研究。近几年来,  相似文献   

6.
正天然气水合物是一种由天然气和水分子在低温高压条件下形成的物质。当用显微镜放大来看时,会发现其有着像"笼子"一样的结构。不仅如此,人们还发现它可以直接点燃,所以,天然气水合物通常也称为"可燃冰"。从本质上讲,可燃冰仍是天然气,人类在利用可燃冰作为化石能源时必须将其分解为天然气才能使用。伴随着国内外能源战略布局以及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领域的发展,天然气  相似文献   

7.
<正>可燃冰,也叫固体瓦斯,学名叫天然气水合物。其外表像冰,点火可以燃烧,因此俗称"可燃冰"。在海洋里,可燃冰分布于水深大于300米的海底沉积物中,在陆地上它埋藏在深于130米的永久冻土层里。可燃冰的分布很广,就海洋而言,约占海洋总面积10%左右。目前,可燃冰在全球共发现132处产地,其中冻土区9处。在标准状况下,每立方米的可燃冰,最大可释放164立方米的天然气。迄今为止,可  相似文献   

8.
正一把双刃剑天然气水合物,是由"气"和"水"在自然条件下形成的一类似冰状的物质。气可以分为可燃气体(如甲烷、乙烷、氯气、硫化氢、磷化氢等)和不可燃气体(如二氧化碳、氮气、氩气等)。可燃气体形成的水合物,遇火即燃烧,俗称可燃冰。可燃气体中的甲烷是沼气、煤层气、天然气的主要成分,具有重要的能源意义和工业价值。因此,狭义而言,可燃冰指的是甲烷水合物。  相似文献   

9.
正7月29-31日,第八届国际天然气水合物大会在北京召开,表明了中国天然气水合物研究水平得到了世界广泛认可。天然气水合物,这种被中国媒体称为"可燃冰"的神奇资源,自从进入人们视野以来一直备受全世界关注。特别是能源结构以煤炭为主而雾霾重重的中国,对"可燃冰"的期望尤为迫切。"可燃冰"能不能作为一种替代能源大规模开发利用,什么时间才能实现利用,国际上对"可燃冰"的研究取得了哪些新的进展?带着这些问题,记者在会上采访了堪称"中国天然气水合物之父"的国务院参事张洪涛。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对能源,特别是对石油的需求急剧增加。2000年,我国年产原油1.62亿吨,进口原油达7000万吨。据有关部门预测,2010年我国原油需求量为28亿吨,其中进口1亿吨。社会经济发展要求我国石油天然气供应有更快的增长,以减少对进口原油的依赖,保证国家经济安全。从我国石油天然气资源的勘探潜力来看,石油的勘探程度较高,再发现大油田已比较困难。而我国天然气资源丰富.勘探程度很低,存在发现大气田的众多勘探领域和机会,储旦增长具有巨大的潜力.因此加快天然气资源的开发更现实可行。我国东部人口众多,经济繁荣,社会进步显著,对环境要求越来越高,但近十年来空气质量恶化,污染严重,急需防止和减少由于煤炭等燃烧造成的大气污染。我国目前能源结构很不合理,煤炭约占70%、石油占25%、天然气占二%一3%,天然气所占比例太低,是敌国东部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而全世界平均能源结构为煤26%、石油40%、天然气24%。天然气是方便尿价的清洁能源,我国必须大力发展天然气,改变能源结构,才能从根本上防止空气污染,造椅人民,实现可持续发层。我国石油工业始于1930年,解放后获得巨大的发展。目前敌国 年 产 原 油1、...  相似文献   

11.
中国西部十大矿产资源集中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土资源部已经规划出西部十大矿产资源集中区,总面积达170万平方公里,约占西部12个省(区、市)总面积的25%。 塔里木能源资源集中区 该区位于塔里木盆地中西部及北部地区,区内油气资源特别是天然气资源丰富。截止1999年底,石油探明储量3.98亿吨,天然气2,423亿立方米。]999年原油产量528万吨,天然气产量6.2亿立方米。“十五”原油产量可实现稳步增长,天然气生产能力可规划到每年100亿立方米以上。此外,沿盆地北缘有较丰富的优质煤炭资源。 黄河中游能源资源集中区 区内能源特别是天然气、煤层气…  相似文献   

12.
国庆前夕的9月25日,国土资源部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一项最新勘探结果:我国在青海省祁连山南缘永久冻土带成功钻获天然气水合物(义称"可燃冰")实物样品.据科学家粗略估算,远景资源量至少有350亿吨油当量.  相似文献   

13.
截至2007年12月12日,新疆当年累计生产天然气201亿立方米,成为我国第一个年产天然气超过200亿立方米的省区。据((人民日报))报道,初步探明,新疆的石油和天然气储量均占中国陆上油气资源总量的1/4左右。天然气资源量达10.8万亿立方米。从2004年至今,新疆累计探明天然气达1.3万亿立方米。与此同时,新疆天然气产量保持快速上升势头,产气量已是“三连冠”。  相似文献   

14.
俄罗斯的能源资源蕴藏极为丰富,石油和天然气的资源潜力均列世界前列。截至2002年,俄罗斯的石油资源预测总量为440亿吨,天然气为127万亿立方米。能源部门一直是俄罗斯经济的支柱产业,其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4,工业产值的1/3。不仅如此,近年来俄罗斯还把能源作为推行外交政策和发挥地缘政治影响的工具之一。  相似文献   

15.
《国土资源》2012,(6):18
可燃冰,在我国南海海域储量预估可达600亿立方米,具有巨大的商业开采潜力。我国拟于近期派遣调查船前往南海海域对可燃冰的储量及分布状况进行新一轮的深入调查。但中国科学院天然气水合物专家称,可燃冰开采存在系列技术难关,我国尚处于科研采样阶段,距商业开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相似文献   

16.
日本的能源安全战略及调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日本是世界上第四大能源消费国和第二大能源进口国(仅次于美国)。日本缺乏重要的能源资源,必须依靠进口.它对初级能源的进口依存度达80%左右。目前石油占日本能源总需求的55%左右,其次为煤、核能、天然气和水电等。日本几乎没有本国的石油储量,但它是世界上第二大石油消费国(仅次于美国)。1999年,日本日消  相似文献   

17.
正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能源。从旧石器时代人类利用火开始,到工业革命以来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的大量开采利用,再到近代原子能的发现,可以说,能源的发展和进步,彻底改变了人类社会的生产模式、生活方式,为人类物质水平的提高提供了基础,是人类社会文明发展和进步的标志之一。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化石能源的逐渐枯竭以及人类居住的地球环境日益恶化,开发高效而  相似文献   

18.
柴达木盆地是中国石油、天然气、煤和铀等多种能源矿产同盆共存的盆地之一。在平面分布上,目前已进入勘探开发阶段的油气藏分布于柴达木盆地西部、北缘及东部地区,煤和砂岩型铀矿分布在盆地北缘;在赋存层位上,石油及部分天然气(油型气、煤成气)以侏罗系煤系地层为源岩,以侏罗系、古近系—新近系为储层,煤赋存于侏罗系大煤沟组和小煤沟组,已知的铀矿化位于侏罗系、古近系—新近系地层。结合单种能源矿产的时空分布特征以及相互之间的组合形式,柴达木盆地石油、天然气、煤和砂岩型铀矿等多种能源矿产在空间上有明显的同盆共存关系,且在成藏成矿中相互作用。柴达木盆地西北地区石油与天然气、柴达木盆地北缘煤与煤成气呈同盆共存关系;柴达木盆地北缘铀矿化发育在煤层之上且在油气运移指向的边部有多个铀矿化点,油气及煤系地层为其提供还原剂。通过柴达木盆地北缘烃源岩生烃模拟试验,元素U及其伴生元素(Mn、Mo、V和Cs)的富集对烃源岩生烃有明显的催化作用,表现为生烃量大幅度增加和生烃高峰提前。综上所述,有机矿产对无机铀矿的形成起到了重要的还原作用,无机铀矿及其伴生元素对于有机油气的生成有明显的催化作用。  相似文献   

19.
市场对能源需求的不断攀升,使“十五”计划制定的2001年至2005年能源生产目标已经“过时”,目前,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学会正在制定新的目标。 上调后的目标是,产油1.73亿吨,产天然气500亿立方米,发电2.1万亿千瓦时,产煤19亿吨。增加能源产量  相似文献   

20.
煤层气是与煤伴生的、主要以吸附状态储存于煤层中的一种非常规天然气,其主要成分为甲烷,通常含量大于95%,发热量与天然气基本相同。煤层气与天然气可以混输混用,相互替代,是一种洁净的能源。煤层气主要作为燃料使用,也可用于发电,以及用于生产合成氨、甲醇和炭黑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