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甘薯喜高温强光,怕霜冻,耐旱、耐瘠不耐寒。文章就气象条件对甘薯的生长发育及高产栽培中的影响进行系列的分析,有助于提高甘薯品质,增加产量。  相似文献   

2.
2001年小麦全生育期气象条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琪珍 《山东气象》2002,22(1):33-33,36
通过对2000-2001年度小麦全生育期的气象条件分析,发现不良的气象条件和气象灾害、病虫害等是导致平阴县小麦减产的主要因素。评价了气象条件对小麦生长和产量的影响,为小麦的优质高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陈凯  章文才 《气象科学》1991,11(4):431-436
本文分析了1988年相1989年气象条件对柑桔树主要物候期、早春叶片光合作用能力、树体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以及果实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探讨了减轻异常气象条件的影响,争取柑桔高产、稳产、优质的栽培途径。 八十年代,我国柑桔产区受异常气象条件影响,发生三次大面积的异常生理落果,当年减产50~80%,导致大小年结果,引起普遍关注[1—4]。这种现象在国外也有发生,对其解释众说纷纭[5—8],亟待深入研究。本文通过分析1998年(小年结果)和1989年(大年结果)主要气象条件差异及其对柑桔树生长和结果的影响,为生产中合理决策、减轻异常气象条件的影响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我区是大白菜主要产地之一,川区和半山区均可栽培。全区每年栽培约1300亩,总产量500万公斤,占蔬菜总产的30%。大白菜亩产在丰年可达5000多公斤,但欠年只有1000多公斤。年际间产量不稳的原因,主要与受病害的影响以及与播种的迟早有关,而病害的流行与气象条件亦有密切的关系。本文从我区大白菜的生长发育与气候条件的基  相似文献   

5.
辽宁省中北部是大苹果栽培的北界地带,往往因越冬期气象条件不利,冻害对产量影响较大。据统计,在严重冻害年,北界附近有60—90%的县份减产50—60%,其中有20—30%的县份减产可达80%以上。为了克服和减轻冻害对产量及其树体的影响,开展冻害预报的研究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6.
西安地区大白菜生育期气象条件分析张京红,孙伟(西安市气象局西安·710016)大白菜是西安市主要秋菜之一,产量高,成本低,耐贮运,供应期长,有"一季生产半年供应"之说。近26年,西安市大白菜最高亩产达5418kg,最低亩产仅2507ha,波动很大。影...  相似文献   

7.
胶州大白菜人称“胶白”,是我国蔬莱中的名产。它以品质好,产量高,耐储藏,营养丰富而驰名中外。但有时胶白也因受到不利气候条件的影响发生病虫害而减产。1987年胶白大幅度减产的主要原因就是出现了不利于胶白生产的气候条件。本文作以下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8.
《气象》1977,3(7):16-17
水稻的冷害,在我区每3—5年可能发生一次,对水稻生产威胁很大。由于低温发生的时期不同、持续时间的长短不一,对水稻生育及产量的影响也不相同。即使在同一年里,在同样的气象条件下,由于栽培管理技术的不同、品种的不同,生长状况也不同,  相似文献   

9.
1998年吉林省农业气象条件地域差别较大。中部地区、半山区及东南部山区水、热条件好,作物长势好、产量高;而西部白城地区严重洪涝、东部延边州严重低温寡照,均造成严重减产。就全省而言,农作物生长季气温较高、降水偏多、日照偏少,气象条件对农业生产利大于弊。粮食总产将创造235亿kg以上的新纪录。  相似文献   

10.
为了确保伊丽莎白甜瓜瓜甜、产量高、不发生病害,在整个栽培、管理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温度、湿度、光照气象条件。  相似文献   

11.
分析张掖大白菜生长期农业气象条件,找出影响其产量的关键气象因素,确定最佳适宜播种期和安全收获期气象服务指标,建立预报模式,进行产量预报。  相似文献   

12.
江尊远  王瑞芳 《气象》1992,18(11):51-51
徐州市是全国重点蔬菜基地之一,每年有5万kg左右的大白菜制种任务。为进一步提高大白菜制种的产量,改变目前制种产量低而不稳的状况,我们在1991—1992年进行实地试验研究,探索大白菜制种的气象条件,现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葡萄栽培的农业气象指标出发,对比分析了德清县葡萄生产的利弊气象条件,指出了葡萄生长期中易遭受的天气灾害。分析得出德清县属于葡萄生态气候条件相对较适宜区,并提出提高葡萄产量的栽培管理方法和措施,供生产部门参照。  相似文献   

14.
邱训明  宋宝初  刘德清 《气象》1980,6(10):19-20
棉铃从开花到吐絮,要经过一系列复杂的生理过程。棉铃能否正常成熟以及棉铃的大小和品质的好坏,除营养条件外,主要受气象条件的影响。对结铃较晚的秋桃和晚秋桃来说,主要受热量条件的影响。如果在生长前期阴雨天气多,栽培管理措施不当,则易造成蕾铃脱落,贪青陡长;若遇秋季低温影响,大多数晚秋桃就会成为无效铃。在干旱年份,则易造成棉株早衰,结铃终止期结束过早,同样也影响产量。因此,探讨棉花有效开花结铃期的温度指标,对正确掌握栽培管理技术,充分利用气候资源,提高棉花产量,都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气象条件是影响棉花产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去年泾惠灌区棉花产量普遍较低。本文就1980年主要气象要素对棉花生长、发育以及对蕾铃脱落的影响,作如下分析:一、棉花生育期间的气候特点1980年关中气候情况很不正常,以产  相似文献   

16.
SRES B2气候情景下东北玉米产量变化数值模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区域气候模式PRECIS与东北玉米模拟模型相耦合的方法, 模拟了基准气候 (BS, 1961—1990年)、B2气候情景下考虑和不考虑CO2直接影响 (肥效作用) 未来40年 (2011—2050年) 我国东北玉米生育期和产量的变化状况。结果表明:不考虑CO2直接影响时,未来40年的平均变化情况以减产为主,幅度和熟性密切相关。在松嫩平原部分地区减产幅度最大,超过20%,但21世纪20年代的10年间东北玉米减产面积小,大部分地区表现为20%以内的增产。不考虑CO2直接影响,玉米产量变化是由气象条件变化引起的,温度过高和降水减少是玉米减产的主要原因; CO2直接影响对玉米产量的补偿效应不可忽视。与不考虑CO2直接影响的情况相比,未来40年平均的产量变化地理分布形势相似,但产量变化的幅度减小,减产幅度达到10%以上的范围缩小。研究气候变化对东北玉米产量的影响时,必须同时考虑CO2肥效作用和气象条件的变化, 在B2情景下未来40年内,各年代东北玉米生育期变化的地理分布相对比较稳定,和玉米熟性关系紧密。  相似文献   

17.
研究的构思和展望气象条件与作物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关系,以往主要是使用多重回归等统计方法进行分析,并试图予以预测。但这种方法存在着两个问题,一个是如果超过了研制模式所用的资料范围(地区、年代等),则模式就不能使用了;另一个是从时间上考虑作物的生长,即处理生长的动态是困难的。真正有效的模式必须是在可以掌握各时段作物生长的实况的同时,还能够预测出其后的生长发育状况以及获得栽培管理上的必要情报。本项研究是在总结上述研究工作的问题后,在如图1所示的构思和展望的基础上,对气象条件与作物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关系予以  相似文献   

18.
2001年山东省东平县冬小麦大幅减产。本文主要从气象角度,从影响冬小麦产量的全生育期间气象条件对照分析,找出减产原因,提出2002年冬小麦生产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9.
根据南阳市1982 ̄1995年14年的小麦生长状况与产量的分析,千粒重是影响产量波动的主要因素,亩穗数和穗粒数与千粒重关系不明显,产量三要素均受到气象条件的影响。选育优良品种,适时播种,合理密植,加强中后期麦田管理是争取小麦高产稳产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齐齐哈尔市植保站的玉米螟发生量、齐齐哈尔市气象局的气象条件、统计局的同期玉米产量关系的研究,运用逐层分离产量影响因子的方法,发现玉米螟发生量的相对平均变率决定了病虫害影响造成减产的幅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