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青康公司(国道214线)沿线的多年冻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青康公路沿线多年冻土主要分布于河卡南山,鄂拉山,巴颜喀拉山地及花石峡至至多间的低山区丘陵区,呈断续分布,总长共330km。其分布特征主要受海拔高度控制,但又具有纬度地带性,局地因素同时也起作用。公路沿线冻土退化和冻土环境变化的迹象明显。  相似文献   

2.
8·8九寨沟地震诱发大量地质灾害,对川九公路造成严重危害。该文基于地质灾害遥感解译数据,从地质灾害的空间分布特征出发,分析强震驱动下公路沿线地质灾害暴发的诱因,结果表明:1)断层间相互作用为公路沿线灾害形成提供动力条件,其中,控震构造断层F1主控公路沿线地质灾害分布,距其越近,灾害数量越多、规模越大;2)受工程地质条件、地形地貌等因素共同影响,公路两侧坡体越陡,地形高差越大,坡体为坚硬岩类且SE坡向区域更易形成大规模地质灾害(群)。利用公路沿线灾害启动区位置进行分析,且剔除了环境背景特征影响,结果具有较高可信度,可为川九公路灾后重建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3.
新疆公路沿线近50多年来湿润指数区域特征及变化趋势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利用新疆公路沿线103个气象站近50年(1951-2007年)的各月平均气温、月日照百分率、月太阳辐射总量、月降水量总量、月平均风速、月平均水气压与地理参数数据,结合天山以北和天山以南公路沿线3个5层梯度风近10年来(2000-2008年)自动气象站风速资料,应用改进的Penman公式计算了最大潜在蒸发EPT,进而得到地表湿润指数D=R/EPT,以反映新疆公路沿线的水热平衡状况,衡量新疆公路沿线地表干旱、湿润状况。采用等概率原则、气候倾向率、累积距平、曲线平滑的低通滤波等气候统计方法,研究了新疆公路沿线近50年年湿润指数的区域特征及变化趋势,结果表明:新疆天山以北和天山以南公路沿线地表湿润指数呈现增加趋势,其中天山以北公路沿线比天山以南增湿更为明显,天山以北公路沿线增湿率为0.023/10 a~0.030/10 a;天山以南公路沿线为0.003~0:006/10 a。特别是90年代以来,天山以北公路吐乌大、乌奎高等级公路和国道216路段干旱区增湿率达到0.078 20/10 a。主要原因是由于降水量增加,最大潜在蒸散显著减小,使得湿润指数显著增加,它是导致天山以北高速公路高路基出现纵向裂纹和路基下沉病害的主要...  相似文献   

4.
不同尺度下道路网络干扰效应空间分布差异研究及其驱动因子识别,对进一步研究道路网络引起的生态系统演变具有重要意义.利用表示道路网络干扰效应的RV(Roadless Volume)指数.以云南省纵向岭谷区为案例区.在不同尺度上分析了道路网络干扰效应的空间分布差异.结果表明,云南省纵向岭谷区道路网络干扰效应总体呈现中部高、两边低的趋势:地州及县域尺度上,干扰效应主要集中在昆瑞公路沿线的地州及县市;流域内部分区尺度上,各个流域的中下游地区干扰效应较强;流域尺度上,红河流域相比其他流域干扰效应强.进一步的相关性分析表明,道路网络干扰效应受生态承载力、道路密度和海拔高度等因素的驱动.  相似文献   

5.
塔里木沙漠公路风沙危害评估指标体系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本文通过对塔里木沙漠公路沿线风沙危害环境的综合分析,提出了沙漠公路风沙危害程度的评估指标和评估方法,并对不同程度公路沙害的空间分布特征作了概括。  相似文献   

6.
在对思茅区地质灾害进行详细调查的基础上,采用信息量法和模糊综合评判法分别对地质灾害进行危险性分区评价,并对两种评价结果进行了对比和综合分析。研究表明:在大部分地区两种评价结果一致且与实地调查结果吻合度高;地质灾害高度危险区主要分布在山区居民集中的沟谷山坡地带以及交通相对便利的公路沿线地区,低度危险区主要分布在地势相对平坦的盆地一带以及自然保护区;在局部地区,信息量法评价结果相对模糊综合评判结果与实地调查结果的吻合度更高。  相似文献   

7.
对独库公路冰川泥石流的考察及重点泥石流沟的观测,摸清了9条泥石流沟的分布,泥石流发生概况、危害和形成的水文气象条件。以实测资料分析了公路沿线冰川泥石流运动规律基本特征和形成机制。参与泥石流形成的主要水源为融雪水、冰崩和冰川融水,其次是暴雨和冰川融水的叠加所形成的洪水,实测最大容重为2.46g/cm ̄3。  相似文献   

8.
以芦山地震重灾区宝兴县境内省道S210沿线为研究区,利用高分辨率航片,对沿线地震诱发崩塌滑坡进行判识,并通过分析地形、地层岩性及震中距等因子,探讨公路沿线崩塌滑坡的分布规律,进而利用确定性系数和频率比例法对地震诱发崩塌滑坡的易发性进行评价,最终通过沿线崩塌滑坡易发性分析结果对道路断道的危险性进行评价.研究结果发现:省道S210沿线芦山地震造成的坡面破坏以中小型崩塌为主,高程集中在750~1 500 m,坡度多位于30°~60°,且位于西、南西和北西坡向的崩塌滑坡较多,岩性以硬岩和软硬相间岩层为主,研究区距震中19~21 km的距离为崩塌滑坡集中分布区域.崩塌滑坡高易发区和较高易发区主要位于研究区的北段,南段公路同侧也有分布,较低和低易发区位于中段宽谷路段.  相似文献   

9.
青海省柴达尔-木里地区道路沿线多年冻土分布模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青海省柴达尔-木里铁路、热水-江仓公路沿线两侧约10 km缓冲区为研究区域,以冻土钻孔实测数据为基础,定量分析和评价了经度、纬度、高程、太阳辐射、坡度、坡向、地面曲率等地形-候因子对沿线区域多年冻土分布的影响,建立了以经度、高程、坡度为自变量、多年冻土发生概率为因变量的Logistic模型.借助于GIS软件和DEM数据,完成了道路沿线区域多年冻土分布概率图的绘制和多年冻土分布概率的特征分析.结果表明,极可能多年冻土(概率值为0.75~1)的分布面积为1983 km2,占整个研究区域面积的65%;可能多年冻土(概率值为0.5~0.75)的分布区面积为192 km2,占研究区域面积的6%;季节冻土(概率值<0.5)的分布区面积为894 km2,占沿线区域面积的29%.  相似文献   

10.
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生存空间的紧缺导致大量人口不得不生活于山区,同时为了克服山区相对较差的交通条件,人口又多聚集在公路沿线。山区公路沿线地质条件复杂,生态环境脆弱且社会经济发展相对落后,故而针对山区公路沿线开展地质、生态、社会环境的全方位调查与评价,对于山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都(江堰)汶(川)公路沿线区域为研究范例:1)从地质、生态、社会发展三方面选取了共计18个指标,进行地质、生态、社会环境评价;2)基于GIS平台和一系列评价标准,对各评价指标进行量化计算,并以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得到地质、生态、社会环境三方面的评价分区结果;3)结合评价结果对研究区进行综合分区,并从耕地资源和建设用地两方面对研究区进行了人口承载容量分析。所得成果与研究区实际情况相符,对山区公路沿线区域发展规划有显著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ON THE HIGHWAY NATURAL REGIONALIZATION OF CHINA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ABSTRACT The Highway Regionalization of China, which has been approved and tentatively adopted by the Ministry of Communication, is the first of its kind in China in the area of applied complex natural regionalization. It aims to bring out the regional differentiation of the natural conditions relevant to highway construction, and to provide engineering parameters and basic information on natural conditions of each region. It is worked out according to the theory of geographical zonation. Both "dominant factor" and "multiple factors" are used in selecting the criteria for iden-tifying regions.  相似文献   

12.
ABSTRACT The Highway Regionalization of China, which has been approved and tentatively adopted by the Ministry of Communication, is the first of its kind in China in the area of applied complex natural regionalization. It aims to bring out the regional differentiation of the natural conditions relevant to highway construction, and to provide engineering parameters and basic information on natural conditions of each region. It is worked out according to the theory of geographical zonation. Both "dominant factor" and "multiple factors" are used in selecting the criteria for iden-tifying regions.  相似文献   

13.
信息高速公路与地理信息系统──综述地理科学的信息革命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国家信息基础设施(NII)是一个能为全球广大用户提供大量信息及信息服务的计算机网络系统,其雏形Internet已连接了全球150多个国家和地区,并提供了诸如新闻广告、电子邮件、远程对话等一系列服务.中国也已经以“金桥工程”为起步开始实施中国国家信息基础设施计划.国家空间数据基础设施作为其组成部分之一,其核心是WebGIS的建设以及地理空间数据的标准与规范化.同时信息高速公路建设为GIS的发展也创造了新的条件,促进了WebGIS等的发展,改变了GIS集成方式,拓宽了GIS应用领域,并将推动地理科学的信息革命.  相似文献   

14.
沙漠环境对沙漠公路工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邓永新  樊自立 《中国沙漠》1996,16(3):293-299
沙漠地区自然环境严酷,风沙活动对沙漠公路的影响贯彻于各个施工阶段,为获得沙漠工程环境因子及其影响的定量认识,采用二次矩阵方法对公路工程环境影响的程度进行量化评价并提出环境对策。  相似文献   

15.
16.
吐乌大公路建设对生态环境的不良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全长283.3km的吐乌大高等级公路跨越2个不同的气候区、4个地质地貌单元和8个结构、功能各异的生态区段。公路建设和运营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植被的损坏,不同生态小区受损类型和程度不同;某些动物种群栖息地缩小,主要发生在鸟类的迁徙通道上;土壤理化性状的变化和风蚀;对原有人群的生产与生活的干扰,其中包括土地利用方式、畜牧业转场路线和生活、办公场所的搬迁等。在评价生态系统自然恢复难易程度的基础上,文章提出一些人为缓解和恢复对策。  相似文献   

17.
塔里木沙漠石油公路沿线沙丘移动规律   总被引:23,自引:7,他引:16  
通过对肖塘南2km试验路段100m×100m沙丘移动监测区1991年10月、1992年10月及1993年10月的3次详测,总体上可以认为,沙丘各几何形态参数间存在着较好的相关性。但限于沙源供应不足,沙丘发育具有不成熟性,从而使有些沙丘几何形态参数间不存在理论上应具有的相关性。沙丘高度与宽度有较好的线性正相关关系,与底面积及体积存在较好的指数正相关关系。从而可以认为,沙丘高度是反映沙丘形成、规模及发育程度的较好示量指征。沙丘移动方向随主风向的改变而改变,并与落沙坡方向有明显的不一致性。沙丘移动强度与高度、底面积成线性负相关关系,而与体积成指数负相关关系。在不同时期,上述关系可用相似的多元线性方程表示。沙丘前移过程中,沙丘形态既有由不成熟到成熟的正向演变又有由成熟向不成熟的逆向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18.
本区位于东昆仑山腹地,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的北缘。区内海拔高,地形相对高差较大,气候寒冷而较干旱。故冰缘作用强烈,冰缘现象种类繁多。本区冰缘作用及其形态类型的分布具明显的垂直地带性。自高至低有4个冰缘作用带,各带内冰缘现象不同。区内冰缘现象的动态变化相当复杂,这与环境条件有关,主要决定于自身的生成条件。  相似文献   

19.
对国道321线七宝莲边坡的气候、地质、地貌、水文等条件进行了综合分析,认为该边坡是潜伏着危险的不稳定边坡,其中地质构造、岩体结构、地表水和地下水作用是边坡变表破坏的主要影响因素,建议采用预应力框架挡土墙对边坡进行加固的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