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两年来我们在编制像片平面图方面进行了许多实验及生产工作,其方法是根据不同的情况采用。①编制平坦地区像片平面图,②编制倾斜地区像片平面图,根据纠正起始面又分水平面分带纠正及倾斜面分带纠正两种,根据高程控制的又分成有高程分带纠正及无高程分带纠正二种。无高程分带纠正就是用一张像片的最低面作纠正平面,在纠正仪上划分各高处平面点的投影差,以决定带数,进行分带纠正。这种方法的基本原理完全与有高程分带纠正一致,不同的只是,有高程分带纠正是根据已知点的高程或已知的曲线进行分带,勾绘带面割线。而无高程分带纠正是根据高处点对起始面的投影差按误差界限进行分带,再在立体镜下根据分带注记勾绘带面割线。倾斜面纠正是在减少分带的情况下改变起始纠正平面。倾斜面分带的操作方法:首先在分带时在具有高程的像片上找出倾斜方向。把改正板(如P.132中图)的00′线对准像片一端的最低部分并使00线垂直于地形倾斜方向。根据地形倾斜情况,在等倾斜改正板上选择适合本片地形的一排注记。一年来我局有50%的成图是采用分带纠正编制像片平面图的。其精度合于规范规定地貌显示,地物真实,比较单个投影器转绘的更为优越。并且其中约90%的图幅色调一致反差适中,适合于内业编图及各个经济  相似文献   

2.
大家知道,较大倍率的“小放大”作业在精密立体测图或解析立体测图中已获成功。多年来国内测绘方面的各种专业杂志均有过这方面文章登载,对其实际精度作过理论探讨,同时得出了一些可行性意见。像片平面图的“小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城镇建设的发展,城市规划设计所需要的大比例尺地形图不断增加。我省虽然80%地区都有航空像片资料,但大部分比例尺都在1∶2.5万以上,对于做1/5千地形图或更大比例尺地形图我们只能爱莫能助。以往我队只有搞白纸测图。这样不仅成图时间长,而且需要用大量人力、物力和资金,所以满足不了城市规划用图的需要,因此用小比例尺航空像片做大比例尺像片平面图是我队急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本书原名《用航空像片测制地图》,是英国东北伦敦综合技术学院土地测量专业教材。全书有十三章和两个附录,内容包括:航摄仪的几何特性;摄影飞行;像片纠正;高程量测;立体模型;图解平面图和影像地图的制作;模拟测图仪和模拟空中三角测量;解析测图仪和解析摄影测量;辅助数据在解析摄影测量中的应用;地面控制;正交矩阵;航摄基本技术规定等。书后附有24幅各种新型航测仪器照片。  相似文献   

5.
§7.1 基本定义和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案一、概 况前面所讲的航测综合法中,航空像片只是用来编制地物平面图,而在野外测绘地貌中,像片上地形的影像仅起着辅助的作用。但在立体摄影测量里,地物和地貌便都是根据像片在室内进行量测。要在室内测绘地貌,必须利用由不同摄影站对同一地区所摄的两张像片(即立体像对),构成地面模型,以便进行量测。下面先讲一讲基本定义和地面立体模型的建立,然后再讲立体摄影测量作业的方案。  相似文献   

6.
本文研究了一种全景像片几何纠正方法。它采用带附加参数的光束法,在根据控制点进行全景像片的空间定位后,全景像片和所摄景物的投影变换关系得到恢复,然后引入三次多项式表示的附加参数,消除全景像片的系统误差。按文中的计算公式发展了一个实用的全景像片几何纠正程序包,并用全景像片进行几何纠正试验,精度是好的。  相似文献   

7.
卫星像片姿态数据是无地面控制条件下像片空间三角测量的关键数据,在区域网整体平差计算中,它能有效抑制系统误差的累积,从而精确测定无地面控制区域的目标和控制网点坐标。本文简要介绍了卫星恒星像片姿态计算的基本原理,利用模拟数据进行了姿态角整体可靠性和整体精度指标的分析试验,实际处理了若干恒星像片,对姿态角计算精度进行了统计分析。文章最后对卫星像片姿态数据用于卫星像片空中三角测量进行了计算分析,结果表明有像片姿态角控制时能有效地消除系统误差累积,提高了整体精度。  相似文献   

8.
蔡俊良  陈蕙萍 《四川测绘》1994,17(3):135-139
第五讲摄影分辨率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在摄影测量与遥感中,像片质量包含两个主要内容:一是像片的量测特性,也称几何性能,可测性,它直接关系到地面目标的位置测定精度;二是像片的构像特性,也称判读性能,可判性,它关系到地面目标在像片上的再现能力。像片的量测特性和构像特性都直接关系到最终成果的精度。而摄影分辨率不仅表征像片的相像特性,同时也关系到像片的五测特性,所以说它对使用像片从事摄影测量与遥感工作的用户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以上几讲基本上谈到了仅影分辨率用于预测摄获系统的构保质量,评价和比较各摄影系统优劣程…  相似文献   

9.
在航空航天摄影测量领域中,利用画幅式像片本身的格网,可以精确地改正航摄像片的变形。本文采用相关系数匹配法和最小二乘匹配法实现了格网像片十字丝的自动量测。通过对画幅式航空格网像片的实验,证明该方法是有效的,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测绘科学与工程》2006,26(4):F0003-F0003
返回型测绘卫星像片姿态计算系统由数据预处理、星像片自动判认量测,恒星视位置计算、星地像片姿态角计算以及成果入库等五个模块组成。具有自动剔除粗差功能,可进行单片解算和多片联合平差计算,取代了传统作业方法,实现了卫星像片姿态计算由解析到数字的飞跃。  相似文献   

11.
刘兴库  何东坡 《测绘学报》1993,22(3):218-222
本文利用鱼眼像片与中心投影的平面像片间像点坐标关系,推导了鱼眼像片光束法整体平差解算模型。用模拟数据进行试算,证明公式正确,且此种平差方法实用可行。  相似文献   

12.
李为民 《河南测绘》2007,(1):12-13,17
像片调绘是根据地物在像片上的构像规律,在室内或野外对像片进行判读调查,识别影像的实质内容,并将影像显示的信息按照用图的需要综合取舍后用规定图式的符号加上注记内容在像片上表示出来。对于像片上没有显示而地形图又需要的地物,要用适当的方法补测描绘到像片上(通称补调),最终获得能够表示地面地理要素的调绘片。更新调绘是在原有成图信息的基础上,为适应新时期用图需要,依据新近获取的像片资料,对成图要素进行更新、补调,使其具有更强现势性的调查与描绘。  相似文献   

13.
对航空像片图像信息进行分析的行为就是像片判读。像片判读技术在国民经济的各部门得到广泛的应用。当前,在我国测绘部门,对航空像片室内判读的研究,主要在于如何将航片判读技术尽快地引入测绘生产实际中去,改革目前的全野外像片调绘的方法,以期收到一定的经济效益。现在我们在这一方面的试验情况介绍于后。  相似文献   

14.
POS数据用于立体模型恢复时的上下视差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连续法相对定向原理出发,推导了直接由像片外方位元素恢复立体模型时模型点上下视差的计算公式,用模拟数据验证了计算方法的正确性,并对两组不同摄影比例尺的实际航摄像片进行了试验。通过比较利用GPS辅助光束法区域网平差获得的像片外方位元素和POS提供的像片外方位元素重建立体模型所产生的模型上下视差,分析了POS系统误差对模型上下视差的影响。结果表明,直接利用POS提供的像片外方位元素进行安置元素测图会出现作业员难以忍受的模型上下视差,不能满足地形测图的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15.
《测绘科学与工程》2006,26(2):F0003-F0003
返回型测绘卫星像片姿态计算系统由数据预处理、星像片自动判认量测、恒星视位置计算、星地像片姿态南计算以及成果入库等五个模块组成.具有自动剔除粗差功能,可进行单片解算和多片联合平差计算,取代了传统作业方法.实现了卫星像片姿态计算由解析到数字的飞跃成果属国内领先水平.2005获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  相似文献   

16.
本文描述了一种关系,它使我们能够确定某一张像片上一个三维目标影像是否与另一张像片上一个目标的影像相匹配。这种影像匹配算法要求在两张像片上有9个同名像点的量测值,它仅依赖于像点坐标,而无需知道物方空间坐标或两摄影机的内外方位元素。该关系可以用于变化检测或分类,而且,当两张像片的透视中心存在较大差异时,这种方法特别有用。该研究的副产品是“核线方程”,它在影像的自动搜索和相关算法中很有用处。  相似文献   

17.
高东强 《浙江测绘》2002,(3):19-19,26
本文总结了影响传统像片判读质量的几大因素.提出了目前已发展起来的计算机像片判读的趋势.并比较两者的异同处,推动内外业一体化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主要研究了空中三角测量中像片及像片连接点拓扑关系的矩阵表示算法及其应用。像片连接点自动匹配和区域网平差是空中三角测量的主要内容,像片及像片连接点的拓扑关系是自动匹配和区域网平差高效处理的关键。据此,从导航GPS数据生成的航线图出发,提出并研究了基于8邻域算法的像片连接点矩阵生成方法,完成了用二维矩阵表示像片连接点点号和点名,并通过该矩阵完成了像片连接点自动匹配中同名像点自动查找和区域网平差中地面加密点自动查找的方法。研究成果对于提高自动空中三角测量存储效率和区域网平差速度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9.
数字影像匹配质量的一种自动诊断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欲诊断的影像匹配结果,由左、右影像自动生成数字正像片对和立体正身像片对,然后影像匹配方法自动量测其高程和高程改正值,从而自动诊断并自行改正原来影像的匹配结果,同时提供DEM、数字正射影像和立体正射像片对3种产品。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介绍了使用正射像片和影象处理技术研制城市变化监测的方法,讨论了在城区使用正射像片存在的问题和局限性,使用了各种影像处理技术,对这些技术用于城市变化监测进行了评价,提出了一套有效的程序,用于城市变化的自动监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