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当前我国土地问题深层原因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来我国集中爆发出来了一系列有关土地的问题,其中一些土地问题已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热点,自然也成了我们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从表象来看,土地问题似乎主要是地方政府行为问题,有媒体就直言不讳地说土地违法主要是地方政府违法。但是,如果我们进一步深入探析,就会发现这里面还有更深层次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土地违法的治理难点在于地方政府违法,2006年5月,国土资源部向社会公布我国的土地违法问题特别严重,2005年全国15个城市70多个县区违法用地宗数和面积分别占新增建设用地宗数和面积的63.8%和52.8%,有的地方甚至高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3.
面对人多地少,发展经济需要占用土地的矛盾,土地违法事件愈演愈烈,几呈泛滥之势,而且查处的难度越来越大。这些问题表面看来是个人与企业等违法乱占土地,但其本质在于地方政府违法。  相似文献   

4.
正"保发展,保红线"是当前土地管理的主线,中央政府统筹全局,注重保护耕地红线,地方政府关注区域经济发展,强调保障用地需求。在用地指标有限的约束条件下,地方政府顾着眼前的经济利益,忽视有关土地管理法律法规,进行违法违规用地。地方政府的土地违法违规破坏耕地,不仅削弱了国家保障粮食安全的能力,同时也是群众上访的主要诱因之一,影响社会和谐稳定。因此,杜绝或减少地方政府  相似文献   

5.
“对土地违法案件的查处力度不断加大,公开查处了一批典型违法案件。但查处的违法案件数量和违法用地面积大幅上升的事实也说明,曾一度被遏制的土地违法势头在一些地方有所反弹,地方政府主导、‘以租代征’仍是当前主要的违法形式。”这是国土资源部执法监察局局长张新宝对日前通报的2006年全国国土资源执法情况进行分析时说的。  相似文献   

6.
答疑解惑     
读者询问:地方政府在土地、矿产资源管理中应该承担哪些职责?咨询台为您答复:地方政府在土地管理中应该承担的职责为:《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国发〔2004〕28号)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对本行政区域内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保护面积负责,政府主要负责人是第一责任人。《国务院关于加强土地调控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发[2006]31号)规定,对本行政区域内发生土地违法违规案件造成严重后果的,  相似文献   

7.
《浙江国土资源》2014,(2):23-24
近日,国家土地总督察办公室向各派驻地方的国家土地督察局发出通知,印发《土地督察发现问题分类指引(试行)》。该《分类指引》细分出了9方面、37类、111种问题类型,是土地督察机构总结7年多来的工作实践,首次对土地督察发现问题分类、表述进行全面规范和统一。也是首次对地方政府土地违法违规问题的系统梳理。《分类指引》根据地方政府履职内容的不同,将土地督察发现的问题分为耕地保护、农用地转用和土地征收、  相似文献   

8.
《国土资源》2009,(11):56-56
日前从国家土地督察机构作风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会议上获悉:2009年全国共发现违法违规用地2868宗,涉及土地面积4.48万公顷,督促地方政府查处纠正违法违规案件1325件。  相似文献   

9.
<正>10月13日,焦作市卫片执法检查约谈会召开,来自武陟、孟州、修武、温县4个县(市)政府负责人因土地违法问题被约谈。焦作市副市长胡小平出席约谈会。胡小平指出,土地矿产卫片执法监督检查的责任主体是各级地方政府,各辖区政府主要领导是土地矿产卫片执法检查工作的第一责任人,管好土地,管好矿产资源的有序开发,是我们各级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各  相似文献   

10.
土地违法现象严重,公众一般归结为对地方官员问责疲弱所致,但这只能算是其中的一个原因,或者说,只是一个表面原因,而深层次的原因则是制度设计方面的漏洞与瑕疵:土地出让收入游离于监督与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缺口。要真正抑制土地违法,也需要从制度层面加以完善,并非仅靠问责地方官员就能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正在我国,违法用地行为屡见不鲜,2004年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土地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后,虽然土地违法行为有所遏制,但大量遗留的或者现存的违法用地案件如何处理,成为摆在政府和公众面前的一个现实问题。补办用地手续是土地管理的常规工作,但法律没有该项规定。在实践中,从国家到地方的规范性文件不断作出了补办用地手续的规定,这是从实际出发所采取的措施,虽无法律依据,但法律也无明文禁止。而"补办"作为地方政府和部  相似文献   

12.
近日,庆安县政府召开“保增长、保红线”国土资源预防违法用地专项协调会。 会议对土地违法违规整治进行部署,一是采取果断措施坚决纠正查处土地违法违规行为,进行集中整治;二是全面核查全县所有建设用地,采取拉网式排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相似文献   

13.
应该看到,目前一些地方土地违法现象比较严重,有的地方土地违法率竟达70%以上。这不能不引起人们的高度注意。为了坚决遏制这种现象的再度发生,按照国土资源部和河南省政府的要求,近日省国土资源厅在媒体上公开曝光了焦作市高新技术开发区管委会非法批准河南工程技术学校占地等六起土地违法案件。与此同时,大多数省辖市也公开曝光了一批土地违法案件。全省已形成了严肃法纪、坚决查处土地违法案件的良好态势。  相似文献   

14.
量大面广、地方政府主导、形式手段多样化——土地违法行为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国土资源部执法监察局局长张新宝15日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当前土地违法反弹现象比较严重,执法形势相当严峻。  相似文献   

15.
《国土资源》2004,(9):46-46
国土资源部有关负责人近日指出,新一轮圈占土地的动因主要是各地竞相攀比搞招商引资的土地政策优惠,基层政府往往成为土地违法主体。随着省以下国土资源管理体制改革的推进,进一步理顺土地审批管理与执法监督的关系,加强中央对省级国土资源管理的监管,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我国目前土地资源的数量和质量,以及面临人口不断增加的压力,决定了我国新农村建设必须走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之路。但一些地方基层政府、县乡村干部、农民等,从各自追求的客观资本和象征资本出发,导致了新农村建设中土地违法违规行为不断发生。我国的土地资源管理仍然面临着严峻形势。  相似文献   

17.
一是政府行为。尽管中央一再要求要以世界上最严格的制度和手段来管理土地,但一些地区和政府某些部门仍我行我素,打着扩大投资项目规模,发展本地区经济的旗号,违法占地从事各类非农业建设,引发群众不断信访举报。二是面广量大。表现为各类土地违法案件时有发生。三是查处难度很大。目前违法用地大多数是政府行为。对违法行为,国土资源监察部门没有过硬的查处手段,现行的土地管理体制,使得执法部门又很难抵制住行政干预,严肃执法。即使处理了,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在建设用地开发的过程中出现了以租代征的现象。所谓以租代征是指一些地方政府和企事业单位规避法定的农用地转用和土地征收审批手续,规避土地收益税费政策的调控,通过租用农民集体土地进行非农业建设的行为。以租代征是违法的用地行为,有关人员均应被追究法律责任。  相似文献   

19.
11月11日,省政府在哈尔滨召开全省土地执法监管情况通报会。于莎燕副省长作重要讲话时强调,各地方政府和主管部门要进一步增强依法依规用地意识,切实履行土地监管职责,加大整改查处工作力度,坚持疏堵并举,坚决遏制违法用地问题发生。  相似文献   

20.
山东省国土资源管理电视会议召开后,按照省会议精神的要求,日照市对如何贯彻落实省会议精神作了安排部署。①严格土地管理,切实加强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保护。进一步明确地方政府主要负责人对该行政区域内的土地管理和耕地保护负总责的责任,坚决制止“以租代征”、“小产权”经营房地产等违法违规用地行为。②大力推行节约集约用地,保障经济建设用地需求。加强土地利用计划管理,从严控制建设用地规模。挖潜盘活存量土地,鼓励“城中村”实行平房改楼房,[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