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淮南煤田发现史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八公山、舜耕山、上窑山绵亘于淮河南岸。淮南煤田沿淮河东西向展布于山之北麓及淮河之北 ,全隐伏于广阔平原之下。东西长约200km ,南北宽约20km ,远景储量达数百亿吨 ,是我国重要煤炭基地之一。因其最接近长江经济带及其龙头上海市 ,故其经济战略地位尤显重要。解放后 ,特别自改革开放以来 ,它为我国四化建设 ,已经做出并将继续做出巨大贡献。淮南煤炭开采最早始于明代。1937年 ,淮南产煤已突破100万t/a。自1927年至1937年 ,地学前辈刘季辰、赵汝钧、王竹泉、叶良辅、喻德渊等均曾先后到淮南进行过地质工作 ,后…  相似文献   

2.
物探方法的依据是可探测到的目的层(体)与围岩之间的物性差异,这种差异可以表现在密度、电性、磁性、放射性、重力、弹性及导热性等许多方面。对物探工作而言,一方面要求探测的目的层(体)与围岩在物性上有明显的差异;另一方面则要求所采用的方法和仪器有足够的灵敏度和分辨率;物探工作的成果取央于这两方面的因素。   相似文献   

3.
1987年诞生的层字地层学,将“改变一切与沉积有关的矿产的勘”;测井资料处理与解释的趋势是引进层序地层学的基本原理,研究煤田测井层序地层学问题,并建立其计算机工具,将对煤田勘探及方法的发展起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4.
济宁煤田煤中微量元素的地球化学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阐述了研究煤中微量元素的意义,对研究区及采样方法作了介绍,在测试分析资料的基础上,探讨了济宁煤田煤中微量元素在各井田内的平面变化特征和微量元素在不同煤层、同一煤层中垂向上的分布变化规律,初步研究了煤中微量元素的赋存状态,分析了煤中微量元素富集的原因,为今后济宁煤田煤的综合开发和利用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5.
安鹤煤田伦掌勘探区煤层厚度4—7m,其顶、底板多有薄层泥岩存在。煤层与顶、底板泥岩的声波时差达150μs/m,在测井曲线上表现为相对幅值较高。反映煤层界面的曲线陡直清晰,是该区煤层判别、定性、定厚的重要参数之一。  相似文献   

6.
土地沙漠化的因素有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自然因素有气象、地形地貌、地层、构造等;人文因素有滥牧、滥垦、滥樵等。本文以东胜煤田北部地区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自然因素中地质因素分析,以期探讨沙漠化的内在原因。1沙漠的分布与地质构造研究区位于华北地台内蒙古地轴的南?..  相似文献   

7.
中国煤田地质局第六届优质地质报告评选结果已经揭晓。这次报告评选范围是1988年7月至1990年12月提交并经批准的各类地质报告以及个别因印刷耽误未能赶上第五届优质地质报告评选的地质报告;同时要求参选报告必须是公司级的优质报告。有25个地质公司(局、队)共推荐出各类地质报告44件,其中矿产地质报告27件,水文地质报告12件,物探报告5件。在矿产地质报告中有精查(含普终、详终)报告17件,详查报告4件,普查报告6件;在水文地质报告中有初勘报告5件,详勘报告5件,找水报告2件;在物探报告中有地震报告1  相似文献   

8.
几年来,福建广大煤田地质工作者运用滑动构造理论,找煤勘探有了新突破,相继在昌福山及高波半隐伏或隐伏区找到了上亿吨的煤炭资源,为福建煤炭工业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勘探基地。l滑动构造的基本特征龙永煤田的构造位置属华南加里东精皱带,招皱基底为前泥盆纪浅变质岩系,海西——印支期形成了一套海陆交互相的巨厚沉积。主要含煤地层为下H叠统童子岩组,厚达800余米。煤田内各地层经历了多期重要的构造运动,特别是印支运动,造成了一系列全区普遍存在的近乎平行的滑动构造。滑动构造对龙永煤田主体构造的控制:童子岩组及上覆、下伏地层…  相似文献   

9.
针对煤田勘是一种多循环过程的特点,介绍了用地质勘探的信息系统进行综合信息研究煤田构造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保水采煤是神腐东胜煤田开发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神腐东胜煤田水资源贫乏,生态环境脆弱,区内唯一可供利用的浅层下水会受采煤影响而被或被污染,煤田开发必须在保护浅层下水的前提下进行,从而不断改善区内生态环境,促进区域经济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抚顺煤田始新统古城子组主煤层堆积动力学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瑞生  吴冲龙 《地质论评》1999,45(6):654-660
笔者通过对抚顺煤田始新统古城子组主煤层宏观煤体形态、沉积构造及泥质夹矸、大型树桩等的详细研究,并结合磨制大块煤光片,对主煤超厚煤层的堆积动力学机制地分析,对泥炭运移、沉积过程的无机碎屑分异机制进行了探讨。研究认为,抚顺煤田古城子组主煤层经过了泥炭物质长期、区域发育生成,突发事件搬运和快速埋藏的富集过程,不仅抚顺主煤堆积时期异地煤的再次向水体中运移、分异和沉积是主要的堆积机制。而且可能还是使高灰泥炭  相似文献   

12.
河南登封煤田下石盒子组植物古生态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系统的植物化石采集,详细的古生态样方测量和等离子光谱定量分析,对河南登封煤田早二叠世晚期下石盒子组植物古生态进行了细致地研究,探讨了该区早二叠世晚期植物化石埋藏特征,沉积环境特征和植物古群落特征,建立了一个早二叠世晚期植物群落-Chiropteris reniformis湿生植物群落。  相似文献   

13.
山西宁武煤田大同组植物群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西宁武煤田大同组植物化石笔者鉴定计21属41种,以真蕨类,银杏类为主,有节类,柏柏类次之,苏铁类稀少。该植物群可归于北方普遍发育的Coniopteris-Phoenicopsis植物群,并可与大同煤田的大同组、北京西山门头沟群、鄂尔多斯盆地延安组及表海大煤沟组所含植物各对比,时代属中侏罗世。  相似文献   

14.
15.
16.
17.
怀俄明州保德河盆地煤田地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8.
中国煤田地质的显著特点是煤盆地类型多样、煤系后期改造明显、构造样式丰富,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煤炭资源开发利用的价值。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煤田构造研究取得的主要成果包括:①煤田构造的区域地质背景研究取得重大进展;②中国东部盆地动力学与构造控煤作用受到关注;③煤田滑脱构造研究的继续——控煤构造样式的划分;④煤变形-变质作用的构造控制研究愈加深入;⑤以三维地震技术为代表的煤田构造高精度探测技术全面推广应用;⑥矿井构造定量评价和预测已成为煤田构造研究的亮点。通过回顾总结我国煤田构造研究历史和主要成就,分析了当前面临的挑战和机遇,提出了今后一段时期的重点攻关目标。  相似文献   

19.
蒋博宇 《广西地质》1998,11(3):45-50
红茂煤田是广西煤层气资源丰富的地区之一。文中分析了影响煤层气含量的地质因素-地质构造煤层厚度及埋深,围岩性质,煤岩组分,煤变质程度,水文地质条件等,分别指出该煤田煤层气资源较丰富以及各矿区或井田分布不均衡的原因。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