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中国前寒武纪铁矿床时空分布和演化特征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前寒武纪是中国铁矿重要成矿期,该时期的铁矿资源/储量占全国的656%。前寒武纪铁矿床类型可分(火山)沉积变质型铁矿床、与火山-侵入活动有关的铁矿床、沉积型铁矿床、复合成矿作用型铁矿床和岩浆型铁矿床五类,再细分为条带状铁建造铁矿床、与细碧角斑质火山-侵入活动有关的中浅变质铁矿床、沉积-变质热液改造型铁矿床等8个亚类。(火山)沉积变质型铁矿床是前寒武纪铁矿床的主要类型,其储量、矿产地和开采量均占全国首位,其中最主要的是条带状铁建造铁矿床亚类,是前寒武纪的特征类型,是仅发育在前寒武纪时期的铁矿床。中国最古老的铁矿床形成于古太古代,新太古代是中国铁矿最重要的形成时期,此期间形成铁矿的储量约占全国铁矿总储量50%,矿床类型是与绿岩带有关的阿尔戈马型条带状铁建造铁矿床。中国前寒武纪铁矿床主要分布在中国东部、陆块区和陆块边缘和内部的裂谷中,其成矿规模、成矿区域、成矿类型和成矿演化特点明显。  相似文献   

2.
吉林省前寒武纪变质铁矿成矿地质条件浅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在概略讨论了吉林省前寒武纪地质演化与铁矿成矿作用的基础上,从含矿地层、原始沉积环境、变质作用、构造等对前寒武纪变质铁矿成矿的控制作用进行了分析.认为吉林省前寒武纪变质型铁矿完全受基底构造控制,含矿岩系原岩建造基本为海底火山建造;前寒武纪变质铁矿普遍经历了三期成矿作用;区域变质变形作用对矿床的形成起了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3.
当前世界上的金大半都产在前寒武纪地带,今后大部分发现的也将在这一地带.定在今年(1984)11月召开的美国地质学会年会.以及今年10月间将在南亚召开的有关座谈会中,前寒武纪金矿的问题都将作为一项研究课题提出.这里想介绍的是澳大利亚的几处前寒武纪金矿床.澳大利亚前寒武纪金矿床之一—奥林匹克水坝铜-铀-金矿床该矿床位于阿得雷德北西650公里,为1975年发现的层控矿床.矿床延伸20平方公里,最大层厚350米,矿石储量20亿吨,品位Cu1.6%,U_3O~(?)0.06%,Au0.6g/T.矿床处于阿雷德层下部350米的奥林匹克水坝层(略晚于15.8亿年)中,该层为水平展布的非变质沉积岩.含有赤铁矿.  相似文献   

4.
前寒武纪地台中的结晶地盾很久以来就认为是含有大量铀矿资源的地区,远在四十年代初期,在加拿大和南非地盾就发现了丰富而足够大的矿床(欣科洛布韦,拉吉港),提供了大都分开采铀矿。最近几十年来,在加拿大和南非地盾的元古代砾岩中,在加拿大和其它地盾的长期活动的断裂带的长石交代体中开采了铀矿和含金铀矿床。七十年代初期,在北澳大利亚发现了铀矿床,从而使澳大利亚地盾成为一个巨大的含铀地区。目前在世界铀矿储量表中前寒武纪地盾的矿床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仅在资本主义和发展国家中估计铀矿总储量4百万吨,前寒武纪地盾占1.6百万吨;而从已勘探的铀矿工业储量中的126万吨,前寒武纪的储量占一半以上。  相似文献   

5.
河北省铁矿资源主要产于太古代岩群中的受变质沉积铁矿,已探明铁矿资源储量近70亿吨,其中产于太古代岩群中的受变质沉积铁矿占60多亿吨,太古代岩群中的铁矿又以中太古代早期为最多,两者之合占探明资源储量的90%以上。从区域分布上看,冀东地区受变质沉积铁矿已探明的资源储量占全省同类型铁矿石总量的94%,是全省最重要的铁矿产区。  相似文献   

6.
史清琴 《云南地质》1993,12(1):136-138
云南境内赋存于前寒武系中的铜矿资源丰富,开采历史悠久;据地质情况分析,至今仍具有广阔的找矿前景。 (一)资源现状我省前寒武系铜矿高度集中在“康滇地轴”区,已探明的储量占全省已探明铜储量的67.58%。我省三大铜矿均产于此区内;发现的中型铜矿床占全省中型铜矿床总数的三分之康滇地轴区昆阳群中的受变质沉积型铜矿床(东川式铜矿),已探明的储量占全省已探明铜储量的43.01%;大红山群中受变质火山岩型铜矿床(大红山式铜铁矿)已探明的储量  相似文献   

7.
前寒武纪条带状铁建造(BIF)中金的成矿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前寒武纪条带状铁建造(Banded Iron Formation)(以下简称为铁建造)广泛分布在世界各地的早前寒武纪火山-沉积岩层中。它不仅是早期地质体的重要组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当时的地质环境及地壳演化的特点;更重要的具有重大的经济意义。前寒武纪铁建造是铁矿石的主要来源,据统计这类铁矿的储量约占世界铁矿总储量的60%。除铁矿外,有相当数量的金矿与前寒武纪铁建造有密切的空间、时间和成因的关系。北美最大的金矿-霍姆斯塔克金矿,从1878年建厂到1979年为止,已生产黄金1120吨。霍姆  相似文献   

8.
世界上铁矿床类型甚多,但规模较大、品位较高、质量较优者则是前寒武纪含铁建造中的富铁矿床,它占全世界富铁矿总储量的60~70%左右。而在前寒武纪富铁矿中,风化淋滤富铁矿占其总储量的99%左右,从而可知,在我国寻找风化淋滤型富铁矿床具有很大的经济意义。  相似文献   

9.
吴良士 《矿床地质》2016,35(3):648-651
正2矿产资源概况2.6金属矿产资源阿富汗金属矿产资源较为丰富,铁矿、铬矿、铜矿和锡矿等比较突出,有的在中亚地区还具有一定代表性。(1)铁矿资源阿富汗有铁矿床、铁矿点近60处,主要矿床类型为沉积变质型和矽卡岩型、热液型。沉积变质型铁矿分布最广、规模较大,其资源储量占全国资源储量的80%以上,而矽卡岩型铁矿和热液型铁矿,虽然矿石品位  相似文献   

10.
铁矿床的工业类型很多,但最重要、储量最大的,则是前寒武纪沉积变质铁矿.据报道,该类型铁矿占国外铁矿石总储量的60%以上,其中相当大的一部分是富铁矿.国外对沉积变质型的富铁矿一直都很重视,近年来在找矿和开发方面进展较大.例如,目前世界上已知最大的苏联库尔斯克铁矿区,总面积12万平方公里,断续延长600多公里,已探明的铁矿石储量426亿吨(铁品位32~62%),其中富铁矿(铁品位54~62%)储量261亿吨,占全苏富铁矿储量的70%以上.克里沃罗格是苏联的另一个重要铁矿区,面积300平方公里,绵延长达100多公里,平衡表内铁矿石储量200亿吨,其中富铁矿约20亿吨.其他如美国的上湖地区,印度的比哈尔-奥里萨邦铁矿带,巴西的米纳斯-日赖斯,加拿大的拉布拉多地槽和巴芬  相似文献   

11.
江口式铁矿是前寒武系沉积变质类型的矿床,在我国南方一些省份中有一定代表性。据不完全统计,这种类型铁矿储量占我省铁矿总储量的30%,省内大部分易选铁矿来自这个类型。但是由于铁矿品位普遍较低,且以赤铁矿为主,所以“贫中找富”、“赤中找磁”是多年来的研究课题,近几年来,我队对几个大中型矿床做了较详细的物探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太古宙绿岩带中金矿床的地质特征和找矿标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寒武纪是世界金矿的主要成矿期,有关资料统计,约60%的金矿储量、81%金矿的产量赋存在前寒武纪的地体内,据Robert J.shank的统计,1974年产自加拿大地盾中的金占加拿大全部产量92%,澳大利亚、非洲、斯堪的纳维亚、印度几乎全部的金产自前寒武纪地盾区内。Paul M.Kavanagh资料,太古宙金矿产量已达4亿盎司(约12441.6吨),元古宙金矿总产量已达12.7亿盎司(约39502.08吨)。产在太古宙中的金  相似文献   

13.
众所周知,沉积矿产在各类矿产中占有很大比例。沉积铁矿(包括沉积变质铁矿)在世界铁矿总储量中约占80%,特别是大型富铁矿——前寒武纪铁硅建造富矿,全是沉积形成的。我国北方著名的宣龙式铁矿,南方的綦江式和宁乡式铁矿,也都是沉积生成的。在普查和群众报矿中,这类矿点所占比  相似文献   

14.
<正>吉尔吉斯地区经历了漫长的地质演化,在地壳发育的不同阶段,由于不同的成矿作用形成了不同规模、不同类型的矿产。吉尔吉斯的矿床主要形成于前寒武纪、加里东、华力西和阿尔卑斯期四大旋回。1前寒武纪前寒武纪成矿期形成的矿床较少,主要分布在中天山。许多矿床产于前寒武纪变质岩中,早前寒武纪仅在变质的结晶基底中有石墨矿产出;晚前寒武纪的裂谷作用形成了里菲-文德纪火山-沉积建造,赋存有杰德姆超大型铁矿床。  相似文献   

15.
中国主要富铁矿床类型及地质特征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赵一鸣 《矿床地质》2013,32(4):685-704
中国铁矿总资源量相对较多,但大部分为贫矿,富铁矿的资源量很少,只占已探明铁矿总资源储量的4.6%;其中,可直接入炉的炼钢用富矿和炼铁用富矿则更少,仅11.8亿吨,占全国探明铁矿总资源储量的2.27%.已知主要富铁矿矿床的成因类型有:①沉积变质贫铁矿(BIF)中的热液改造型;②沉积变质贫铁矿(BIF)中的风化淋滤型;③陆相火山-侵入岩型;④海相火山(-侵入)岩型;⑤矽卡岩型;⑥热液充填交代型.文章简要介绍了各类富铁矿矿床的地质特征,认为矽卡岩型和海相火山(-侵入)岩型富铁矿有一定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16.
中国地质学会新任理事长,中国科学院地学学部委员,地质矿产部总工程师(前副部长)程裕淇教授是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他在变质地质学(包括变质岩石学、变质矿床学等)及前寒武纪地质学(包括前寒武纪变质岩地层学、大地构造学)等方面造诣极深,是中外驰名的权威。他在五十多年的地质工作实践中,驰骋大江南北、长城内外,足迹遍布中国30个省、市、自治区,他曾亲自参加和主持了广大区域不同比例尺的地质测量与制图,作了十多种重要矿产(尤其是铁矿)的矿床地质研究,主持参与了我国前寒  相似文献   

17.
一、导言中国前震旦纪变质地层中所含的条带状变质铁矿,是中国储量最大的铁矿类型,由于在辽宁省鞍山附近最先发现并且分布很广,因此称为鞍山式铁矿。铁矿主要为贫矿,含铁量一般在25—40%之间,以35%左右者最多,但局部也含有铁分在  相似文献   

18.
华北陆块铁矿床地质特征和资源潜力展望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华北陆块是我国重要铁矿资源的分布区,铁矿石主要开采区,也是我国钢铁工业的重要分布区。区内保有铁矿资源储量299.48亿吨,占全国总资源储量51.94%。区内各省市的铁矿资源分布极不均匀,以辽宁、河北、山西三省铁矿资源最为集中,其资源储量达220.26亿吨,占全区总铁矿资源储量75.55%。区内矿床类型较为齐全,主要的有(火山)沉积变质型铁矿床、接触交代型铁矿床、岩浆型铁矿床、复合成矿作用型铁矿床、沉积型铁矿床、热液型铁矿床、海相火山岩型铁矿床等,其中以(火山)沉积变质型铁矿床最为重要,其资源储量占全区总资源储量84.02%;其次为邯邢式接触交代型铁矿床,资源储量占全区总资源储量6.19%。该区铁矿床从太古宙到新生代都有产出,但不同地质时期产出铁矿床类型和规模不尽相同,并与区内地壳演化的特征紧密相关。太古宙是区内最重要的地质时期,该时期形成铁矿资源储量占总资源储量79.87%,广泛分布在各古老结晶基底的变质岩系内。其次为元古宙和中生代,它们资源储量分别占总资源储量的12.6%和7.06%。该区铁矿资源寻找的主要类型是条带状铁建造型铁矿床,其次是邯邢式。除上述两个主要类型外,各省根据各自地质特征,对河北岩浆型大庙式,山东热液型朱崖式等其它铁矿类型,也需要进行地质找矿。该区资源潜力还是较大的。  相似文献   

19.
华东地区沉积变质型铁矿床(点)呈群落分布于皖北、赣中和东南沿海一带,查明的资源储量占全区铁矿总资源储量的1/3。选取"霍邱式"和"新余式"典型矿床进行对比研究,认为区内沉积变质型铁矿床具有"南新北老"的特征。二者古构造环境和成矿过程虽不同,但均为与火山作用相关的阿尔戈马型(Algoma)硅铁建造,火山活动为矿床提供了丰富的成矿物质。  相似文献   

20.
依托青海省矿产地质志研编项目,在收集矿产勘查、科研成果资料以及调研典型矿床的基础上,对青海省铁矿时空分布、成矿系列和成矿模式进行了研究,取得以下主要成果:1)青海省铁矿床主要形成于元古代、寒武纪—奥陶纪和三叠纪,自北向南成矿时代由老变新,空间上主要分布于祁连、东昆仑构造带,祁连构造带以产出寒武纪—奥陶纪海相火山-沉积型铁矿床为特色,东昆仑构造带主要产出元古代沉积变质型和三叠纪接触交代矽卡岩型铁矿床;2)将青海省铁矿床划分为九个矿床成矿系列;3)厘定了青海省主要类型铁矿床产出的构造环境,认为元古代沉积变质型铁矿产于大陆边缘,寒武纪—奥陶纪及二叠纪—三叠纪海相火山-沉积型铁矿产于大陆裂谷、岛弧或弧后盆地,三叠纪接触交代矽卡岩型铁矿产于碰撞-后碰撞造山带;4)概述了九个系列矿床成矿特征,建立了元古代沉积变质型、寒武纪—奥陶纪海相火山-沉积型、二叠纪—三叠纪海相火山-沉积型、三叠纪接触交代矽卡岩型4个主要矿床成矿系列的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