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地球的灾变(一)张国栋一、历史上的地球灾变我们的地球,是在渐变与灾变两种完全不同形式的变化中演化过来的。渐变即缓慢地变化,这种变化是从百万年计的时间尺度才能较为明显的反映出来的变化,如地壳的板块运动和地质上的构造运动,都属渐变。大山大海的形成主要是板...  相似文献   

2.
在比较系统地分析了原始太阳星云气体演化全过程和地球与行星大气观测事实的基础上,本文讨论了地球与行星大气起源;地球应有一初级原始大气阶段,其主要特征是还原志。文中还求得了初级原始大气的上下限,讨论了这一大气的性质与演化。  相似文献   

3.
太阳之秘     
太阳是宇宙无数恒星中唯一对地球生命和演化至关重要的天体。天体演化理论揭示:这颗地球生命赖以生存的天体已经漫长地演化了40亿年地球上的主要能源,除了地热和人造核能之外,包括石油(远古太阳能)、煤炭(远古太阳能)、天然气(远古太阳能)、风电(准实时太阳能).  相似文献   

4.
你听说过空间天气灾变这个词儿吗?这是近些年来,随着倡导环境保护而新生的词汇。首先解释一下什么叫空间天气。空间天气是指在太阳活动、太阳风以及地球磁层、电离层和热层变化中,那些影响空间和地面技术系统的性能、可靠性以及危害人类日常生活乃至健康和生命的环境状态。我们知道了空间天气的  相似文献   

5.
月亮趣谈     
《天文爱好者》2008,(12):88-89
月球是怎样来的? 很多学者认为,月球是由大碰撞而来的。在太阳系演化初期,原始太阳附近的星际空间形成大量的物质环,在地球轨道上开始形成原始地球,在附近也形成了一个类似火星大小的天体。  相似文献   

6.
在Isenberg等人发展的灾变模型基础上根据接近真实的日冕环境,通过数值实验,对磁通量绳的平衡高度对光球磁场变化的响应开展了研究.利用NIRVANA程序进行了计算.日冕的等离子密度分布采用了一个半经验的模型,模拟中包含了物理耗散.考察了:磁通量绳的平衡位置及其演化特征;参考半径的变化对磁通量绳平衡位置的影响;磁通量绳内部平衡的性质以及在磁通量绳失去平衡之后一段时间内的动力学与运动学特征.结果表明:数值实验中得到的磁通量绳的平衡态位置与Isenberg等人的理论结果有微小的偏离,但是演化特征基本一致,在临界点处系统迅速失去平衡,向爆发态演化;参考半径的变化对磁通量绳平衡位置的影响与灾变模型给出的结果基本一致;磁通量绳在随着宏观磁结构演化的同时,还通过自身的调节达到内部平衡,当磁通量绳的内部和外部平衡都实现之后,系统整体也就达到了平衡状态;在爆发态下,磁通量绳的运动特征与Lin-Forbes模型和观测给出的结果一致,并且在通量绳的前方有快模激波出现;由于数值实验中包括了耗散,爆发过程中的磁能向其他形式能量的转换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7.
Milankovitch理论认为,地球表面日照量受地球运动变化的影响,这些改变又会导致地球气候的变化。因此,古气候学的研究需要相关地球运动变化的精确信息。目前,关于地球长期平动和转动的最新理论是La2004,La2010和La2011模型,它们主要通过数值积分行星轨道和地球自转运动方程得到;这些结果已被用于过去50 Ma的地质记录研究中。而超过这一时间范围,解的准确性会由于混沌效应迅速降低。主要介绍这些天文理论的相关内容以及有关地球运动演化方面的最新进展。第2章是关于数值积分太阳系长期运动,第3章介绍长期岁差方面的内容,第4章给出有关地球运动的长周期分析,第5章则讨论数值解的稳定性和太阳系稳定性方面的情况,最后是对目前地球运动长期演化领域的总结以及对未来的展望。  相似文献   

8.
人们常说,天体演化、物质结构及生命起源乃是自然科学中的三大基本问题。的确,奇妙无比的生命从何而来?地球在46亿年前形成时,绝不会有任何活的机体。那么,地球是什么时候开始“活”起来的呢?这一直是引人入胜的科学之谜。  相似文献   

9.
卫星星座的结构演化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胡松杰  陈力  刘林 《天文学报》2003,44(1):46-54
主要研究星座几何结构的演化问题,分析了在地球扁率摄动和卫星的入轨偏差影响下轨道的演化过程,以卫星的相位和升交点赤经为参数描述了星座结构演化的一般规律,又以星下点轨迹变化和星下点的相互位置关系的变化为参数描述了区域星座结构演化的地域特性.分析表明,地球扁率摄动将导致星座结构的整体漂移,而卫星的入轨偏差则会导致星座几何结构的紊乱,特别是轨道半长轴的偏差,将是影响星座几何结构稳定性的决定因素.  相似文献   

10.
关于近地小行星轨道演化的初步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林  季江徽 《天文学报》1997,38(4):337-352
本文采用改进的显式辛算法和嵌套的PKF7(8)积分器同时对86颗已命名(或编号)的近地小行星的轨道演化进行了数值研究,在103-104年的时间尺度上,给出了这些小行星轨道演化的状况以及它们与几颗大行星靠近的最小距离,特别是与地球接近的最小距离可小于0.01天文单位,甚至可能比月球还更靠近地球.  相似文献   

11.
夏一飞  萧耐园 《天文学报》2001,42(3):266-271
采用较完善的地球模型PREM,通过求解弹性体的基本运动方程,得到形变位移矢量,由此分别计算出因日月引潮力势和地球自转离心力势引起的地球的弹性形变能,它将为弹性地球运动的Hamilton表达式提供摄动项的量级估计,并将是理论上探讨地月系演化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2.
一、研究银河系的意义银河系是太阳所属的星系,研究它可使我们了解太阳和地球在宇宙间所占的地位,也帮助我们了解太阳和地球的过去和将来.银河系结构和动力学的研究是解决恒星的起源和演化问题的一条重要途径,尤其是银河系的次系和星族的研究,包括各个次系的结构、空间分布和运动情况、以及成员的化学组成等,对于恒星起源演化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线索.银河系的结构和动力学的详尽研究是研究河外星系及其各种集团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目前的星系形成理论认为,盘状星系由暗晕中的重子物质冷却并坍缩而成。在这一演化图像中,重子物质的角动量及其分布起着关键作用,它直接决定了盘状星系的结构。然而,在盘状星系形成和演化的各种解析、半解析模型及数值模拟中,出现了一系列与角动量有关的问题。其中包括角动量灾变(angular momentum catastrophe)及角动量分布不匹配(mismatch of angulamomentum profile)等。近年来,为解决此类问题,人们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引入并建立了各种机制和模型。详细表述了星系形成与演化中两类主要的角动量问题,并系统地综述了目前针对此类问题所提出的各种可能的解决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14.
天文学的重要使命是探讨人类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人和宇宙的关系,宇宙的构造和演化发展以及为宇航事业的拓展服务,其中也包括探索系外行星、系外类地行星和搜索外星人——具有智慧生命的地外文明。  相似文献   

15.
研究太阳的意义现代关於原子能的极端重要的概念,尤其是包含氢在内的熟核子反应的概念,首先就是研究了太阳内部的产能机构而得来的。太阳和恒星的演化问题,不但是天体物理学的中心问题之一,而且也是整个自然科学的一个中心问题,因为这个问题的解决,对于太阳系和地球的起源及演化的根本问题曾天闢解决的途径。太阳可以说是某种巨大  相似文献   

16.
恆星和恆星系的起源與演化的問題,无论從理論或實用的觀點看來,都有巨大的價值。在理论方面,這個問題与恆星物質的演化規律,與物質在宇宙中存在形式的多樣性的問題,以及與太陽及恆星輻射能的來源問題都有異常密切的關係。恆星(巨大的物質世界,一般都比地球及行星大得多)的起源与演化問題的  相似文献   

17.
李培俊  周济林 《天文学报》2006,47(4):394-401
介绍了N体模拟的Hermite算法,并利用该算法研究了不同质量行星在小行星主带上轨道的演化情况.采用的演化模型是太阳系N体模型(N=7),即把水星、金星、地球的质量加到太阳上,忽略冥王星,同时在小行星主带附近增加一个假想行星,系统演化时间为1亿年.数值模拟显示能够稳定存在于小行星主带上的单个天体的质量上限其量级为10~(25)kg.模拟同时还显示在某些情况下,假想行星与木星之间的低阶共振可以增强系统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8.
寻找宇宙当中其他的生命智慧,是人类有史以来最深远的梦想之一。随着天文学和空间科技的突飞猛进,很多曾经难以想象的宇宙奥秘正在被逐渐揭示出来。这些科学成就让我们准确地测定了地球在银河系中的位置,比较全面地认识了130亿年的宇宙历史,星系,恒星和行星的诞生和演化。  相似文献   

19.
在我们的眼中,无垠的夜空深邃而静谧,为我们带来平和宁静的心情。不过在天文学家看来,夜空比地球上的任何角落都要狂暴得多,不计其数的足以把地球毁灭亿万次的剧烈爆炸正在夜幕的掩盖下此起彼伏,只不过它们距离我们实在太远而未被察觉而已。尽管在大多数情况下,天文学家研究的目标天体都是相对稳定或是缓变的,如寿命很长的恒星,还有宇宙的结构在几十亿年中的演化轨迹等等。但是爆发的天休却往往是他们重点关注的对象,比如本文要介绍的几种恒星爆发。  相似文献   

20.
问天 《天文爱好者》2014,(12):46-52
小行星与慧星研究 小行星和彗星是45亿年前太阳系形成时遗留的原始残骸,包含着太阳系早期的物理和化学信息,对研究太阳系起源和行星系统形成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同时精密确定其轨道动力学演化又是目前空间环境和地球安全方面的重要现实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