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何忠莲 《地图》1998,(3):36-37
一、前言广州地下铁路首期工程西朗至黄沙段(共5个站)已于1997年6月建成通车,地铁全线西朗至广州东站(共16个站)将于1998年底全线通车。广东省地图出版社积极配合地铁建设,为地铁的顺利开通献上一份特殊的礼物──广州地铁导向图。地铁导向图是一种为社会提供良好服务的户外大型挂图,它悬挂于各地铁站厅及出站口重要位置,其主要目的就是方便地铁乘客了解广州地铁全线走向及各站的位置,方便乘客乘搭列车和出站后寻找目标及辨认方向。对这一新图种,我社十分重视,并确定了该图的编制指导思想:该图必须充分体现出地图的科学性、实用…  相似文献   

2.
廊道效应是交通网等产生的、由中心轴线向外随距离增大而逐步衰减的效应。目前,城市交通网络对城市建设用地的廊道效应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但现有的对城市交通网络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城市轨道交通和公路网络等方面,并没有考虑到人们出行越来越多采用的交通工具——地铁。因此,以广州市番禺区为研究区,运用GIS和RS分析了广州地铁对番禺区土地利用的廊道效应。先分别建立地铁线和地铁站点的缓冲区,再分别提取距地铁500 m,1 000 m和2 000 m范围内的土地利用信息,最后研究广州地铁沿线和沿站点的土地利用空间分异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到目前为止,广州地铁线对番禺区的土地利用还没有明显的廊道效应,但广州地铁站点却对番禺区土地利用具有明显的分异作用。  相似文献   

3.
广州是轨道交通工程在建项目较多的城市,沉降监测对地铁工程的安全施工有着重要意义,同时监测数据能够直接用来评价地铁施工对地表环境的影响.重点论述了广州地铁沉降监测的方法与技术要求,阐述了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并给出了变形预报分析的数学方法,说明了其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研究投影长度变形对广州地铁21号线线路设计的影响。广州地铁21号线线路为东西走向,在广州城市独立坐标系统下,该线路高斯投影坐标已经超过投影长度变形值不大于2.5 cm/km的变形值范围。针对该问题,提出解决投影长度变形对其线路设计影响的方案。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以TCA自动化全站仪为基础组成的自动变形监测系统和广州地铁"非地铁施工时地铁结构变形监测"项目的现场方案及优化设计.实际应用表明,该系统稳定可靠,可以胜任地铁结构变形监测的工作.  相似文献   

6.
陈少沛  李勇  庄大昌  张慧霞 《测绘科学》2018,(3):123-130,147
针对广州地铁网络的可达性空间特征及产生的区域响应,该文基于图及可达性测度模型,结合GIS技术,探讨其时空发育状况、拓扑结构、可达性演变与区域差异特征。结果显示,广州地铁网络与商住区的空间扩张过程在时空上吻合;广州地铁网络逐步演化为回路网络,但拓扑结构存在不足;时间可达性重心从政治中心向商业中心转移,可达性从商业中心向四周区域辐射,并随距离逐渐衰弱;可达性空间模式存在着明显的区域差异,换乘站点对所在区域的可达性作用显著;潜力可达性空间分布形态呈现双中心特征,且在空间分异上与城市交通发展水平相呼应。通过对广州地铁网络进行可达性演化和空间特征分析,既为交通可达性研究提供实践经验,也为地铁网络发展决策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7.
广州地铁竣工验收测量系统研究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广州地铁线路高精度曲线竣工验收系统的设计思想和结构体系.对系统功能和实现的关键技术作了介绍。通过广州地铁三号线竣工验收测量工程的应用,表明该系统实用可靠,使用简单方便,曲线计算精度很高,可极大地提高验收测量的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8.
自动变形监测系统在地铁结构变形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介绍了以TCA自动化全站仪为基础组成的自动变形监测系统和广州地铁“非地铁施工时地铁结构变形监测”项目的现场方案及优化设计。实际应用表明,该系统稳定可靠,可以胜任地铁结构变形监测的工作。  相似文献   

9.
广州珠江新城海心沙绿化改造及地下空间基础工程位于广州珠江新城海心沙区域的西部,正在运营的地铁3号线"珠江新城—赤岗塔"区间盾构隧道在该工程的地下由西北向东南通过。在保证不影响地铁运营的基础上,采用TCA型测量机器人对工程施工影响区间的地铁隧道进行监测。该方法的应用,对进一步提高我国地铁隧道等建筑物监测的技术水平,提高监测的效率,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安全度等都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广州地铁二号线海珠广场站深基坑施工测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广州地铁二号线海珠广场站深基坑的施工测量工作。  相似文献   

11.
《地图》2003,(1)
2002年12月29日,广州地铁2号线首段三元里至晓港9站8区间8.9千米路线通车。 广州地铁2号线1999年全面动工,全线长23.265千米,共设20座车站,1个车辆段,2座主变电站,4座集中供冷站。原  相似文献   

12.
以广州地铁网络为研究对象,使用ArcGIS软件并以加权平均旅行时间为指标,分析了广州地铁网络的可达性。结果表明,高可达性地区集中在老城区,并圈层式向外围扩张,呈现出多级格局。在可达性较高的区域中,还呈现出指向换乘站的特点。研究还发现,可达性较高的地铁站点均位于市中心区域、人口密集区域。而可达性较低的站点全部位于缺少换乘点,且人口密度相对低的南沙区。  相似文献   

13.
地铁作为一种便捷交通方式,在广州市立体交通网络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其可达性变化的分析研究对于市民的生产和生活具有极重要意义。文中以已开通和规划中的广州地铁网络为研究对象,利用ArcGIS软件中的空间分析和VBA编程功能,通过计算加权平均旅行时间对广州地铁网络的可达性变化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可达性水平高的地区集中在人口密度高、地铁网络密集的中心城区,有明显沿着线路指向换乘站点的特点,并呈现向外围扩张和降低趋势;未来的地铁网络建设使得可达性水平整体上有所提高,而中心城区的可达性水平仍高于外围地区,但差距有减小的趋势。  相似文献   

14.
以广州地铁网络为例,基于复杂网络理论,结合GIS技术对城市地铁网络的发展趋势、拓扑特征和统计特性进行了量化评估;重点通过时空序列数据分析了1997-2016年广州市地铁网络拓扑形成的过程以及统计特性的时空演变特征,以期为城市地铁网络发展和规划布局提供科学参考,促进城市发展质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15.
针对当前全国各大城市在地铁土建工程建设过程中测量工作的三级管理模式,结合作者在广州、沈阳、南京等城市的工作实践及管理经验,总结地铁控制测量工作各阶段的实施及管理要点,对城市地铁建设单位的测量管理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地形图是轨道交通工程建设的重要基础资料,它需要结合地铁线路的建设需求而将地物、地貌予以详细的表达.本文以广州地铁九号线为例,阐述了线路基础控制网的建设以及采用GZCORSRTK测量技术布设3维图根控制点的技术方法,同时还分析了地铁带状地形图测量技术、成图方法内容等.  相似文献   

17.
秦亮军  余锐 《地理空间信息》2019,17(7):33-35,I0001
为了检核基于CGCS2000椭球建立的广州2000坐标系是否与基于1954北京椭球建立的广州坐标系无缝衔接,采用广州市新CORS系统数据和广州市已有地铁框架网、全面网数据两种方法证明了广州2000坐标成果与广州坐标成果的较差在±5cm以内,二者坐标成果平稳过渡,为其他城市建立2000坐标系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介绍了地铁线路高精度曲线竣工验收系统的设计思想和结构体系,对系统功能和实现的关键技术作了介绍。通过广州地铁三、四号线竣工验收测量工程的应用,表明该系统实用可靠,使用简单方便,曲线计算精度很高,并可极大地提高验收测量的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9.
城市轨道交通土建施工第三方监测的实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结合广州地铁五号线土建施工第三方监测的工程实践,介绍了第三方监测的工作内容及信息反馈方法,总结了监测的经验。  相似文献   

20.
由于受基坑开挖所产生的卸载和基坑降水的影响,临近地铁隧道的受力条件将改变,造成地铁隧道的变形和位移。采用自动化技术实时监测地铁隧道的变形,对保证地铁运营安全至关重要。文中结合广州大马站商业中心项目基坑开挖对临近运营地铁1号线隧道结构变形位移自动监测工程项目的实践,对自动全站仪监测系统在地铁隧道监测方面的系统构建、测量方法、测量精度、监测效果等方面进行论述。实际应用表明,该系统以高精度、自动化的优势,及时提供可靠的动态监测数据,科学指导基坑施工,保证了地铁运营安全,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