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9 毫秒
1.
MAIS成象光谱仪飞行定标和反射率反演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该文利用6S辐射传礓模型设计了一种可对MAIS成象光谱仪进行飞行研究定标和反射率反演的方法,并分析了成象光谱图象反经反演过程中影响反演精度的各种因素。这种方法的特点是地面同步测量中只采用一台仪器,同时获得了参考地物的反射率,大气光学厚度和大气垂直柱水汽含量。  相似文献   

2.
热红外遥感用于陡河水库生态环境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由航空成象光谱仪热红外图象、红外辐射温度等遥感数据,和环境调查非遥感数据相结合,从水禀不体热污染、悬浮物污染、库区内水草生长对水体散热影响方面的生态环境因素分析,讨论作为唐山市饮用水水源地的陡河水库,其水质如何控制在《地面水环境质量》Ⅲ类水质标准。确保2000年后唐山市居民有高质量的饮用水。  相似文献   

3.
数字城市三维可视化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杨  白玉 《河南测绘》2002,(2):2-8,32
城市三维的可视化作为数字城市核心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GIS界和IT界的一个热点课题。本文利用高分辨率遥感影象提取地物数据,并采取面向对象的空间数据模型对数据进行管理,使用基于图形和基于图象的两种建模技术对建筑物和其他一些复杂的模型如树木、路灯等进行三维重建,然后利用有理函数模型表示遥感影象与地面之间的构像关系,使用纹理映射技术,构建具有高度真实感的城市三维景观图。  相似文献   

4.
合成孔径雷达、陆地卫星TM和地球物理数据的数字综合处理已应用于矿产、石油及天然气勘查。选中两个地区来进行勘查,一个是在安大略省的萨德贝里矿区,另一个是地阿尔伯特省的皮斯河的气田。机载合成孔径雷达,海洋卫星合成孔径雷达及陆地卫星TM图象等经过几何校正后与重力及航磁数据进行配准。采用简单多项式变换对机载合成孔径雷达及陆地卫星TM图象进行校正。不过由于海洋卫星数据存在严重的地形扭曲。生成和应用数字高程模型对其进行了校正。进行了下列各种增强及综合处理:将合成孔径雷达数据加到陆地卫星TM数据上:将合成孔径雷达数据加到地球物理参数的彩色合成图象上;合成孔径雷达数据与陆地卫星TM波段4或与垂直磁力梯度数据的彩色纹理变换进行立体及透视影象观察。  相似文献   

5.
航天电视摄象技术的发展,开辟了利用遥感电视图象确定地面坐标以及编制与修测地图的新途径。遥感电视图象有很高的分辨力,如陆地卫星反束光导管RBV摄象系统就能达到80线/毫米以上分辨力,这样高的分辨力用于高空与其他行星摄象成图有着广阔的发展前途。但由于电视摄象系统与电子束记录系统所获得的图象有较大的畸变,这种因接收与图象显示设备所引起的图象畸变,目前技术上尚难完  相似文献   

6.
多角度成象对于获取多角度遥感数据是非常重要的。在对多角度数据进行分析之前,首先要对多角度图象进行配准。经过配准,可以识别出相同的地面目标。在配准过程中,一个主要的困难是由于观察角度的不同、双向反射变化及大气的影响造成的图象灰度变化。如何解决灰度变化的影响关系到图象的配准精度。我们在该文中介绍一种多角度图象配准过程,包括预处理、基于层次结构的图象灰度相关配准。为了去掉大角度造成的灰度变化,我们用改进的模板匹配进行配准。这种方法的优点是与配准模板灰度均值无关,只与灰度变化程度有关。配准过程中也同时考虑到纹理的变化。整个配准过程是沿着观测角度增大的方向进行的序列图象配准,以提高大角度图象配准精度。最后,图象的纠正采用局部自适应几何纠正以获得较满意的结果。我们用法国CNES提供的POLDER飞机模拟多角度图象进行配准,并提取了小麦和水稻等植被的多角度信息。  相似文献   

7.
激光测距—成像组合扫描仪多源数据采集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一套机载运行的光学-机械扫描式激光测距和被动式热红外外扫描成像组合遥感器,结合飞机平台的姿态测量和GPS定位,可实时(准实时)获取地面景物的三维位置和影像灰度信息。由多源数据采集技术获得的多种同步数据经地面计算机回放和处理,可以快速生成数字地面高程模型(DEM)和地学编码图像。扫描激光测距仪与扫描成像仪的电同步技术控制激光测距采样时刻与图像采样时刻在时序上的一致性,从而达到高程数据与图像像元的匹配。  相似文献   

8.
用InSAR技术进行形变监测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卫星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技术((InSAR)通过对地面同一地区两次或多次平行观测成像得到的复图象对进行处理可获得数字地面模型,用以监测地表面变化。本文简单叙述了(InSAR)基本原理、处理流程及方法,并通过天津SAR数据的处理,详细介绍了SAR数据处理整个过程,之后给出了基于ERS-2天津地区原始数据的实验结果形成的干涉图及数字高程图。  相似文献   

9.
为从含噪干涉相位数据中估计出解缠相位,本文提出相位解缠的CKF局部多项式系数递推估计法。利用基于修正矩阵束模型的局部相位梯度估计算法(AMPM)来获取多项式系数中的梯度信息,在此基础上获得局部多项式系数初始值(即状态变量初值),最后利用容积卡尔曼滤波(CKF)算法递推估计多项式系数状态估计值,从而获得解缠相位。可根据干涉图条纹密度以及相位噪声情况,分别采用逐行(或逐列)扫描方式或质量图引导策略引导容积卡尔曼滤波器解缠干涉图缠绕像元。模拟样例与实测数据试验结果表明,与其他同类方法相比,本文算法能从噪声干涉图中获得更高的解缠精度。  相似文献   

10.
基于高分辨率影像的城市三维建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利用倾斜摄影影像和垂直摄影影像相结合的三维城市重建方法,分析了利用有理多项式(RPC)恢复IKONOS立体影像的模型,在VirtuoZo上实现了基于有理多项式(RPC)恢复IKONOS立体影像的模型方法,并利用其快速影像匹配技术,实现了数字地面模型DEM和正射影像,实现了手动和半自动人工地物的采集,如房屋等三维几何坐标和结构的采集;自动获取了基于不同传感器所获得影像的建筑物表面纹理,从而实现了基于多种影像快速三雏城市建模。  相似文献   

11.
Yongjun  Zhang  Zuxun  Zhang  Jianqing  Zhang  Jun  Wu 《The Photogrammetric Record》2005,20(111):285-302
Three-dimensional (3D) reconstruction and texture mapping of buildings or other man-made objects are key aspects for 3D city landscapes. An effective coarse-to-fine approach for 3D building model generation and texture mapping based on digital photogrammetric techniques is proposed. Three video image sequences, two oblique views of building walls and one vertical view of building roofs, acquired by a digital video camera mounted on a helicopter, are used as input images. Lidar data and a coarse two-dimensional (2D) digital vector map used for car navigation are also used as information sources. Automatic aerial triangulation (AAT) suitable for a high overlap image sequence is used to give initial values of camera parameters of each image. To obtain accurate image lines, the correspondence between outlines of the building and their line features in the image sequences is determined with a coarse-to-fine strategy. A hybrid point/line bundle adjustment is used to ensure the stability and accuracy of reconstruction. Reconstructed buildings with fine textures superimposed on a digital elevation model (DEM) and ortho-image are realistically visualised.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approach of 3D city model generation has a promising future in many applications.  相似文献   

12.
Textures are an essential part of 3D building models and often consume large portions of the data volume, thus making visualization difficult. Therefore, we propose a multi-resolution texture generalization method to compress the textures of 3D building models for dynamic visualization at different scales. It consists of two steps: image compression and texture coloring. In the first step, texture images are compressed using wavelet transformation in both the horizontal and the vertical direction. In the second step, a TextureTree is created to store building texture color for dynamic visualization from different distances. To generate a TextureTree, texture images are iteratively segmented by horizontal and vertical dividing zones, until each section is basically in the same color. Then the texture of each section is represented by their main color and the TextureTree is created based on the color difference between the adjacent sections. In dynamic visualization, the suitable compressed texture images or the TextureTree nodes are selected to generate 3D scenes based on the angle and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viewpoint and the building surface.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indicate that wavelet based image compression and the proposed TextureTree can effectively represent the visual features of the textured buildings with much less data.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将多源遥感影像数据应用于战场环境可视化之前的主要预处理方法,如影像金字塔生成、纹理数据结构准备、纹理快速调用等。该过程中所用到的小波变换、四叉树数据结构与细节层次算法等关键技术,能够有效地提高战场建模的真实感和效率。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将多源遥感影像数据应用于战场环境可视化之前的主要预处理方法,如影像金字塔生成、纹理数据结构准备、纹理快速调用等.该过程中所用到的小波变换、四叉树数据结构与细节层次算法等关键技术,能够有效地提高战场建模的真实感和效率.  相似文献   

15.
提出了基于纹理合成的三维地形水墨风格渲染的方法,以规则格网DEM为数据源,基于OSG进行三维地形建模,在此基础上提取山体特征线,然后生成一幅灰度控制图像。对Efros01纹理合成算法进行改进,利用灰度控制图像指导水墨纹理的合成,将得到的纹理图像映射到三维地形上,实现对三维地形的水墨风格渲染,通过对水墨纹理样本的选择和纹理合成参数的设置能够实现对纹理合成过程的交互控制。结果表明,该渲染方法对三维地形的水墨风格渲染具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浅谈OpenGL在地学3维可视化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3维地形模型无论是在直观的视觉感受还是在空间分析等方面都是2维地学模型所无法比拟的。DEM是建立地学3维可视化的主要内容,也是3维地理信息系统GIS的主要研究内容之一。本文所实现的程序是在VC 6.0平台基础上,基于DEM数据,利用OpenGL提供的相关功能函数,达到地学3维可视化的目的,同时利用纹理映射技术为3维模型贴纹理建立真实感强的3维环境。  相似文献   

17.
基于激光扫描仪数据的建筑物立面特征信息提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磊  卢秀山  陈传法 《测绘科学》2006,31(6):141-142
基于激光扫描数据进行建筑物三维建模,可以采用扫描数据直接建模,配以影像纹理;也可用扫描数据提取建筑物立面的特征信息,配以单影像建模。而后者速度快,效率高,且能满足三维城市建模的一般精度要求。对于建筑物立面的激光扫描数据来说,具有数据量大,点云复杂等特点,提取建筑物特征信息具有一定难度。本文提出一种“水平点参照系”特征提取方法,这种方法运行速度快,能够减少数据量,有效剔除噪声,并得到实际应用的检验。  相似文献   

18.
3维GIS面向对象数据模型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王磊  周云轩 《测绘学报》2002,31(3):274-277
3维数据模型是3维GIS研究中亟待解决的一个核心问题。在充分分析现有3维数据模型的基础上,从实际应用出发,针对传统模型的不足,提出1种3维GIS面向对象数据模型,以解决空间不规则实体本身,以及实体间复杂关系的描述、表达和组织等关键问题,并给出此模型应用实例,证明此模型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9.
机载激光雷达(Light Detection And Ranging,LiDAR)系统近年来逐渐成为一种新兴的测量手段,是一种可以直接提供大量地面离散点的高精度三维信息的主动式遥感技术,具有依赖控制测量条件少、受天气影响小、自动化水平高等优点。然而LiDAR获取的数据主要是离散激光点云,具有高精度的空间结构信息而缺少纹理和光谱信息。将LiDAR数据和遥感影像数据进行融合将是当今测绘科学研究的方向之一。融合影像数据和点云数据的关键步骤就是将两者进行高精度的配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