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这是目前辽阳地区最古老的地名。公元前284至公元前279年(燕昭王二十八年至三十三年),燕国遣大将秦开进击东胡和箕氏朝鲜,“取地二千里”,《史记》谓“燕亦筑长城,自造阳至襄平”,设辽东郡及襄平县。襄平城为郡、县治所(今辽阳市老城区)。此为辽阳建城之始。此后虽经朝代更迭,但襄平的名称始终存而不废。直到公元404年,高句丽占据辽东,将襄平城改称为辽东城,襄平作为一座城市的名称才结束了,但襄平一名仍然存在。  相似文献   

2.
《中国地名》2011,(12):30-31
辽阳古称襄平。辽阳名称始于汉代。据《汉书·地理志》载:“大梁水(太子河)西南至辽阳入辽(指辽河)曰辽阳,(小辽)水(即现在的浑河)出辽山西南流经辽阳县与大梁水会。”“水北曰阳”,汉代的辽阳(今辽中县茨榆坨公社偏堡子古城址)因地处小辽水之北,故名曰辽阳。  相似文献   

3.
辽阳得名考     
辽阳得名于唐代辽阳,古称襄平,曾是我国东北地区最古老的都邑,也是著名的历史文化城市之一。关于今辽阳(1)的得名,一般认为是在辽代。这种说法系根据《辽史·地理志》中有“天显(辽太祖年号,太宗继位后沿用)十三年(公元938年)改南京为东京,府曰辽阳”的记载。但在笔者看来,这只能说是辽阳在历史上的正式命称,却不是辽阳得名之始。虽然唐辽东都督高藏反唐后建府易辽东郡故城为辽阳之说没有明证,但唐中宗时右羽林大将军李多祚及唐玄宗时契丹大贺氏联盟长吐于被封为辽阳郡王事则在《旧唐书·李多祚传》及《新唐书·契丹传》…  相似文献   

4.
一个港口的产生、发展或持续,除有社会的政治、经济等条件外,还有地理位置、航道深浅、自然淤积等因素。由于淤积因素的存在,下游比上游条件优越者,就必然代替上游的港口。这是毫无疑义的。就辽河流域而言,自秦汉以来,在浑河沿岸形成的沈州(今沈阳)、太子河畔的襄平(今辽阳),大辽河下游的牛庄、田庄  相似文献   

5.
辽阳,古称襄平,素以人文荟萃、英才辈出著称于世,学校东临衍水,南依孔庙,西望白塔,北接古城门。当代著名文学家郭沫若亲笔为二高中礼堂题写“东风宫”。二高中曾为国家培养出著名抗日英雄白乙化、奥运会冠军王义夫等杰出人才。学校从清朝绵延至今,襄平书院与现代学校同在并共处一园,实为罕见。深厚的文化积淀和教育底蕴,培养了二高人的高精新的人文素质,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并重已成为所有二高中人的共识。学校占地53000平方米,有教学班52个,在校学生3000多。教职工185名,专任教师174名。2003年被省教育厅命名为省级示范性普通高中;2004年被…  相似文献   

6.
去辽阳,最想知道什么,是历史?是文化?是经济?是风俗?是特征?是变化?是魅力?在东北,辽阳的名字很响,人们常说“先有辽阳,后有沈阳”,笔者于20世纪90年代曾到过黑龙江的“爱辉公社”,那里曾是中国被迫和俄国签订卖国条约的地方,在那里的纪念馆里,第一张大照片就是辽阳白塔,可见当时的地方管辖权已经延伸到黑龙江流域。  相似文献   

7.
如果你去辽阳,只要远远望到辽阳市区,你就会看到一座古塔巍然屹立的雄姿,这就是著名的辽阳白塔。 辽阳白塔体态雄伟、端庄,结构严整、匀称,是辽代以来砖塔 较为出类拔萃的古建筑。塔为砖筑,八角十三层,实心密檐式,高达71米,逐层稍内收,塔身八面有坐佛、胁侍飞天等砖雕像。各层悬有风铃、铜镜,塔顶有刹杆、宝珠和相轮。整个建筑的造型和局部雕刻,都具有较高的艺术水平。  相似文献   

8.
林正义的诗情诗作尤为出众,尤其是近体诗,才思敏捷有如晚唐“温八叉”。有一次参加“行吟抚顺”笔会,到萨尔浒山城考察,转了一圈,下山上船落座,有人提议当为此地赋诗,不出五分钟,他就吟出了一首七言绝句:“斩棘披荆上浒山,密林荒草旧营盘。当年一战开新纪,拓展清朝三百年。”令在场人击掌叫绝。他的书法更不必多说,到沈阳世博园辽阳园—进门就能见到,他书写的康熙皇帝《巡幸辽阳》诗碑,既充满苍劲阳刚之势,又不乏文人书卷之气。因为这些,因为他的名士匍不和名士风范,率真、慷慨、义气、温纯,凡有些书卷之气的人,不管是民间还是官场人都喜与他交往。  相似文献   

9.
曹雪芹(1724—1764),名,字梦阮,号雪芹、芹圃、芹溪。清初,入满洲正白旗籍。清代著名作家,我国古代文坛巨将。他的不朽之作《红楼梦》享誉海内外,被公认为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象征。由于曹雪芹一生经历的传奇性,加之史料的缺乏,记载的多样性,关于曹雪芹的祖籍则成为争论的焦点,归纳起来主要有"辽阳说"、"鹿泉说"、"丰润说"、"铁岭说"。(一)辽宁"辽阳说"1.依据史料认证。中国红学会主席冯其庸先生出版的《曹雪芹家世新考》一书认定曹雪芹祖籍"辽阳说"。书中提出,曹雪芹的高祖曹振彦和曾祖曹玺,在康熙二十一年  相似文献   

10.
走进辽阳,细雨潆潆;离开辽阳,细柳依依。潆潆细雨,让我倾情去揭开辽阳那美丽的面纱;依依细柳,让我深情去眷顾辽阳那典雅的面容。  相似文献   

11.
据初步统计,目前国内的一些地方企业纷纷将在国内、国际上有着较高知名度的地名注册为商标,并且有从县、乡(镇)名称向文物古迹、风景游览地、纪念地等自然地理实体名称蔓延的趋势,甚至一些起地名标识作用的事业单位也被个别企业注册成商标。注册数量之多,速度之快,应用频率之高,实在令人震惊。  相似文献   

12.
截至1997年底,辽阳市文圣中心医院、辽阳肛肠病医院等6家医院,连续5年亏损,几乎到了资不抵债、濒临破产的边缘。1998年,李俊东临危受命,通过竞聘挑起了辽阳市文圣医院、辽阳肛肠病医院院长的重任。上任伊始,他就力主改革、瞄准市场、找准位置,建立联合体、组建集团,紧紧围绕“创新体制、术业专工、不找市长、找市场”的市场经济信条,全面推进医疗服务。“一切从百姓的利益出发,维护百姓权益、办百姓满意医院”的办院宗旨,始终激励着全体员工为之拼搏、为之奋斗,并实现跨越式发展。“成立集团,做足专科,驾大船出海,扬帆远航”,是李俊东推出的…  相似文献   

13.
辽阳,有着2400多年的历史,公元3世纪至公元7世纪,一直是东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建城时间远远超过沈阳;辽阳,是一座多民族和谐相处的文化古城,这里生活着  相似文献   

14.
韩扑 《中国地名》2009,(1):100-104
辽阳是一座2400年的城。 2400年,意味着什么? 如果只说辽阳是一座古城,那是远远不够的。因为2400年,足够一座城市涅檠很多次。  相似文献   

15.
地名是人类活动的产物,是人类用来识别不同地区的语言符号,是人们对一定的地理位置、地理实体、行政区域、居民点所赋予的名称和开展社会交往的必要工具。在中国,“地名”一词,最早出自《周礼·夏官司马·形方氏》:“原师,掌四方之地名。”地名是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产物,  相似文献   

16.
1 辽阳汉魏壁画墓群 辽阳汉委电壁画墓是我国东汉魏晋时期的石室壁画墓群,分布在辽阳市北郊太子河两岸的棒台子、北园、三道壕、小青堆子、东台子、南台子等处。系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相似文献   

17.
黄土高原是黄河中游的核心地区,其土壤侵蚀之严重,侵蚀危害之大早已引起各方面的关注。但严重侵蚀何时开始,与地理环境有何关系,在学术界至今还存在较大分歧;一是认为黄河中游的侵蚀由来已久,是一种地质过程,人类活动参与以后使侵蚀发展。另一认为黄土高原的侵蚀是由于土地利用的不合理,破坏了生态平衡而引起的。这种分歧不仅涉及到对本区地理环境演变的认识问题,而且还直接关系到黄河中游生产方针和治理方向的确定。本文从以下三个方面论述侵蚀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中国地名》2011,(12):71-72
辽阳白塔是全国76座古塔之一,经国务院批准,于1988年1月13日公布为同家级文物保护单位。辽阳白塔是东北地区最高的砖塔,也是全国六大高塔之一,至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  相似文献   

19.
我国行政区划中存在着通名不同而建制级别相同的“异名同制”现象和通名相同而建制级别不同的“同名异制”现象,给地名英译带来了很大困难。一方面,就目前我国行政区划设置来看,主要分为省、地、县三级,省一级区划的名称有直辖市、省、自治区、特别行政区;地区一级区划的名称有地级市、地区、自治州、盟;县一级区划的名称有市辖区、县级市、县、自治县、旗、自治旗、特区、林区等。存在着严重的“异名同制”现象。另一方面,“同名异制”现象更为复杂,既有专名同名而建制不同的的情况(即地区级、县级专名相同,俗称父子同名),如:邢台市(地级)…  相似文献   

20.
澜沧江是湄公河上游在中国境内河段的名称,是我国第五大河,世界第九长河,亚洲第四长河,东南亚第一长河。总流域面积81万平方千米,流经亚洲6个国家,有"东方多瑙河"之称。自汉代以来就有了澜沧江的名称,《华阳国志》及《水经》中的兰苍水,又名仓津,即是澜沧江的别名。《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