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贵州寒武纪地层的划分和对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尹恭正 《贵州地质》1996,13(2):115-128
通过对贵州寒武纪地层的清理,现保留22个岩石地层单位(组),44个生物地层单位和继续沿用13个年代地层单位。本文着重对22个岩石地层单位的命名、涵义和顶、底界线及层型剖面地点进行了论述,进一步明确了各个组的涵义。此外,分区列述了生物地层单位,将扬子区划分为19个生物地层单位,过渡区划分为18个生物地层单位,江南区(中、上寒武统)划分为7个生物地层单位。在沿用我国所通用的年代地层单位中包括3个统和10个阶。经过进一步的清理,基本上理顺了贵州寒武纪岩石地层、生物地层和年代地层的关系,并进行了对比(详见表1、表2)。  相似文献   

2.
地层单位的分类和术语使用,在地层工作中具有重要意义。第一届全国地层会议(1959)系统提出了地方性地层单位(或岩石地层单位)在我国地层工作中运用的原则。岩石地层单位在区域地层工作和1:50000—1:200000地质测量工作中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谢显明 《地质论评》1959,19(8):381-382
最近在地质论评第19卷第5期发表了关于地质时代单位、地层单位、地质符号及区域地层命名规则(草案),该草案系统而简明地阐述了地质时代单位及地层单位的划分原则,对地层符号作了统一规定,对区域地层单位的命名亦作了详细的解释。这个草案定稿后无疑将扫除长期在地质界存在的地质时代单位、地层单位、地层符号和区域地层单位命名方面的不统一  相似文献   

4.
张浅深 《地质论评》1964,22(6):467-468
自从“地层规范草案及地层规范草案说明书”(以下简称规范及说明书)出版以来,我国地质界,对地层单位、地质时代单位、地层符号的使用和专用地层单位名称的命名等方面长期存在的混乱状况,已有了显著的改变。为了更好地总结这一文件在试行过程中的经验与问题,笔者提出如下意见,供大家讨论。  相似文献   

5.
《地质通报》2005,24(2):109-109
各有关单位及专家:自2000年5月第三届全国地层会议召开后,随着我国新一轮国土资源调查1∶25万区域地质调查工作的全面展开,尤其是2001年以来全国地层委员会主持开展了我国年代地层序列系统研究,同时许多科研和教学单位广大地层工作者,在国家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及有关部门和单位的支持下,开展了地层学更广领域的研究,使我国地层工作和研究进入一个新的大发展时期,展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在地层学各领域取得了长足进展,获得了一批令世人瞩目的成果。为及时宣传和交流几年来所取得的新进展、新成果,推进今后我国地层工作和地层学研究,经…  相似文献   

6.
<正> 制订地层规范的目的是为了对地层分类、地层工作程序和名词的建立使用提出一个统一标准,以利于学术交流和促进地层工作的健康发展。国际上对地层的分类命名作出规范性的规定已有近百年历史。1900年的第8届国际地层会议肯定了地质年代单位同年代地层单位之间的对应关系。长期以来,在地层分类方面,围绕着年代地层单位与岩石地层单位以及其它地层单位的关系问题,展开了热烈的争论。概略说来,德国学派(Schinde  相似文献   

7.
《地层学杂志》2005,29(2):113-113
20 0 0年 5月第三届全国地层会议召开后 ,我国新一轮国土资源大调查 1∶ 2 5万区域地质调查工作全面展开 ,2 0 0 1年以来全国地层委员会主持开展了我国年代地层序列的系统研究 ,与此同时 ,许多科研和教学单位的广大地层工作者 ,在国家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以及有关部门和单位的支持下 ,开展了地层学更广领域的研究 ,使我国地层工作与研究进入一个新的大发展时期 ,展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 ,在地层学各领域中取得了长足进展 ,获得了一批令世人瞩目的成果。为及时宣传和交流这几年来所取得的新进展、新成果 ,推进我国地层工作和地层学…  相似文献   

8.
2012~2014年,笔者参加了新疆西昆仑神仙湾地区1∶5万区调,以岩石地层单位为基本填图单位,测制了系统地层剖面,收集了区内地层的岩性岩相、岩石组合、变形变质、接触关系及空间变化等资料,采获了大量古生物化石,通过综合研究,结合1:25万区调资料,对岩层地层、生物地层和年代地层为主的多重地层进行了划分,重新厘定了研究区综合地层序列,共建立组级岩石地层单位18个、段级岩石地层单位8个,其中新建组9个;首次在该区划分出22个生物地层单位,年代地层划分到系和统,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多重地层对比研究,极大地提高了该区域的地质研究程度。  相似文献   

9.
《中国各类地层单位名称申报审核程序》以下简称《程序》,是新一届第三届全国地层委员会根据2000年5月第三届全国地层会议前后,广大地质工作者的呼声和实际需要而委托“全国地层委员会地层单位分类及地层名称审核分委员会”起草的一份制度性《程序》。目的在于,推进今后我国各类地层单位逐步纳入科学化和规范化的管理轨道,避免和消除地质与地层工作者在命名、修订或废弃地层单位时的随意性和使用上的混乱,从而促进今后我国地层工作与研究的长足、健康发展。《程序》自2001年初起草以来,多次在不同范围和层次内,以各种形式广泛征求意见,并在…  相似文献   

10.
20122014年,笔者参加了新疆西昆仑神仙湾地区1∶5万区调,以岩石地层单位为基本填图单位,测制了系统地层剖面,收集了区内地层的岩性岩相、岩石组合、变形变质、接触关系及空间变化等资料,采获了大量古生物化石,通过综合研究,结合1:25万区调资料,对岩层地层、生物地层和年代地层为主的多重地层进行了划分,重新厘定了研究区综合地层序列,共建立组级岩石地层单位18个、段级岩石地层单位8个,其中新建组9个;首次在该区划分出22个生物地层单位,年代地层划分到系和统,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多重地层对比研究,极大地提高了该区域的地质研究程度。  相似文献   

11.
对《成因地层分析的思路和方法》一文论述的成因地层单位划分、含义、地层对比和分析流程等问题提出了不同见解,指出了地层单位术语的基本特征和应用,并强调了穿时普遍性原理及侧向堆积原理在地层研究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2.
寒武纪年代地层的研究现状和研究方向   总被引:9,自引:6,他引:3  
全球寒武系的底、顶界层型已被确定 ,但寒武系内的统和阶一级的全球标准划分尚待进行。介绍了国际地层委员会寒武系分会有关建阶的意见和推荐的 13个分阶的层位 ;同时介绍了劳亚大陆新近提出的 4统 6阶的年代地层划分方案。回顾了我国的建阶过程 ,指出我国现有的阶一级单位实质上仍然是岩石地层单位 ,具有建立在单位层型上、底界被粗略界定因而时间意义不明确、对比性差、与岩石地层单位重名和不利于竞争国际标准阶和GSSPs等一系列缺点。在湘西、黔东地区新建的 5个阶可取代我国现有的中—晚寒武世年代地层系统。建议暂将我国寒武系划分为 3统和 9个阶 ,即 :下寒武统梅树村阶、筇竹寺阶、沧浪铺阶和龙王庙阶 ;中寒武统台江阶和王村阶 ;上寒武统酉水阶、瓦儿岗阶和桃源阶。  相似文献   

13.
简论多种岩石地层单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层是多重的,岩石地层及其单位是多种的,文中对多种岩石地层的概念、单位命名方案提出了意见,并对它在实际中的应用作了初步的尝试。  相似文献   

14.
陈中强 《地层学杂志》1995,19(4):274-281
层序是层序地层学常用的且最重要的地层单位,它既是以客观不整合面为界面的岩石地层单位,又是有严格时间属性的年代地层单位,具岩石地层单位和年代地层单位的两重性,它具横向可预测、全盆地统一及时限短等特性。与传统的地层单位有严格的区别,克服了岩石地层、生物地层及年代地层在划分与对比地层时的缺点,提高了地层划分与对比的精度。  相似文献   

15.
岩石地层单位是根据地层的岩性特征划分的地层单位,组是岩石地层的基本单位,西藏申扎德日昂玛一下拉和昂杰剖面石炭-二叠系发育,该地区石炭、二叠系的岩石地层单位都是在这两个剖面上建立,然而,其中的一些岩石地层单位的建立是根据地层中的化石组合而不是据其岩性特征,不符合多重地层划分的原则,该文对申扎地区石炭-二叠纪岩地层系统提出了一些见解,并简要讨论了石炭-二叠系界线。  相似文献   

16.
滇东曲靖、沾益地区早、中泥盆世地层出露良好,动植物化石保存颇佳、类型丰富,是研究我国泥盆纪动植物演化及相关古生态和古气候问题的重要区域之一,但因受到地理名称变更等因素的影响,导致不同学者对研究区内岩石地层单位名称的使用持不同意见,甚至存在较大分歧。这些分歧阻碍了研究区内泥盆纪地层的划分与对比,不利于进一步的学术交流与研究。针对该问题,根据在该地区中重新实测的下、中泥盆统剖面数据,并结合《中国地层指南及中国地层指南说明书》(修订版)中的规定和公开发表的相关地层标准化建议的文章,同时参考《中国岩石地层词典》和《中国地层名称》,对研究区内的岩石地层单位的沿革概况进行了重新梳理,整理了研究区内下、中泥盆统地层单位的同物异名和异物同名,并对它们的有效性和合法性进行了讨论。最终提出滇东曲靖、沾益地区下、中泥盆统岩石地层单位由老至新应为:下西山村组、西屯组、桂家屯组、徐家冲组、穿洞组和上双河组,并由前四个地层单位共同组成"翠峰山群",后两个组构成"西冲群"。  相似文献   

17.
滇东曲靖、沾益地区早、中泥盆世地层出露良好,动植物化石保存颇佳、类型丰富,是研究我国泥盆纪动植物演化及相关古生态和古气候问题的重要区域之一,但因受到地理名称变更等因素的影响,导致不同学者对研究区内岩石地层单位名称的使用持不同意见,甚至存在较大分歧。这些分歧阻碍了研究区内泥盆纪地层的划分与对比,不利于进一步的学术交流与研究。针对该问题,根据在该地区中重新实测的下、中泥盆统剖面数据,并结合《中国地层指南及中国地层指南说明书》(修订版)中的规定和公开发表的相关地层标准化建议的文章,同时参考《中国岩石地层词典》和《中国地层名称》,对研究区内的岩石地层单位的沿革概况进行了重新梳理,整理了研究区内下、中泥盆统地层单位的同物异名和异物同名,并对它们的有效性和合法性进行了讨论。最终提出滇东曲靖、沾益地区下、中泥盆统岩石地层单位由老至新应为:下西山村组、西屯组、桂家屯组、徐家冲组、穿洞组和上双河组,并由前四个地层单位共同组成"翠峰山群",后两个组构成"西冲群"。  相似文献   

18.
在四川北部广元地区1:5万区域地质调查填图工作中,应用层序地层理论和方法,对测区古生代一中生代海相沉积地层进行了详细划分,利用层序地层对岩石地层单位界线进行了优化,从而提高了测区地层划分对比的精度和预测地质体的能力,使岩石地层单位的划分更为合理。建立了测区岩石地层单位,并论述了层序地层与岩石地层的相关性,提出了层序地层在沉积岩区1:5万区调地质图面的表达方式。  相似文献   

19.
<正> 岩石地层单位在区域地质调查、地质普查勘探和地质科学研究中,是经常遇到的,然而在岩石地层单位的名称使用上,往往不甚统一,还存在一定的分歧。由于历史的原因,各时代地层内的岩石地层单位大都赋予了年代意义,常用地质年代来限制或分割群、组,以往形成的地质报告,往往带有统一地层单位的烙印,为年代地层单位和岩石地层单位的统一体。 在我们工作中遇到的岩石地层单位,有的在同一沉积盆地,层位相当、岩性一致,由于跨列不同省或地区,往往使用不同地层名称,如与湖北莲沱组相当层位,在江南古陆周缘  相似文献   

20.
<正> 近年,我们在陕西西乡对寒武纪地层层序及化石作了较详绌的研究,发现按岩石地层单位分组的界限,往往与根据化石带分阶的界限并不完全相合。这就涉及地层分类中组与阶的关系,即岩石地层单位与时间地层单位的关系问题。这个问题在国内和国际上都有争论,我们想借西乡寒武纪地层剖面的实际资料,试行讨论两种地层单位的关系及使用准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