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期,楼市的持续回暖让房地产调控者颇为尴尬,迫使国务院常务会议不得不在今年两会前祭出"国五条",以稳定房地产调控预期. 越调越涨的"空调"政策已经让大家见怪不怪,这次究竟会不会动真格?房地产调控政策能不能落到实处?房产税会不会全面开征? 仅从"国五条"的表述来看,其力度和措施暂时还难堪重任,只有"扩大个人房产税试点范围"这一句话值得高度关注,不过目前反对征收房产税的声音很多,大都是"房多多"和既得利益者,而他们有左右政策的能力,房产税试点范围之所以迟迟难以扩大,与各种反对和阻力有关.  相似文献   

2.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月20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继续做好房地产市场调控工作.就日前通过的"国五条"来看,基本上保持了既有调控政策:稳定房价的省长负责制,遏制投机行为,增加普通商品住房及用地供应,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规划建设,加强市场监管. 首先,就建立价格稳定机制而言,会议要求各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和除拉萨外的省会城市要按照保持房价基本稳定的原则,制定并公布年度新建商品住房价格控制目标,建立健全稳定房价工作的考核问责制度.稳定价格有两个不同地理解:一个是房价上涨有望突破的城市,要采取措施遏制房价暴涨;一个是房价暴跌沦为鬼城的城市也要稳定市场.当然,稳定价格首长负责制强调了房地产市场调控的执行主体,有利于调控政策推进,防止新国五条沦为空调.  相似文献   

3.
正"化解房地产库存,促进房地产业持续发展"是中央确定的"三去一降一补"政策的重点任务之一,2015年、2016年和201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都将化解房地产库存作为中央经济工作的重要内容。基本情况自2014年末开始,为加快形成促进房地产市场稳定发展的长效机制,将房地产去化周期调整到合理水平,辽宁省积极贯彻中央房地产调控政策,围绕去库存、促发展下  相似文献   

4.
国有建设用地供应计划是土地供应工作的指导性计划.供地计划最早起源于1997年以后香港的"勾地制度"创新,从2006年开始上海、广州、深圳等城市陆续引进.目前,供地计划已成为城市政府利用土地闸门参与国民经济运行调控的重要手段. 今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继续做好房地产市场调控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13] 17号)要求,"加大土地市场信息公开力度,市、县人民政府应于一季度公布年度住房用地供应计划,稳定土地市场预期."  相似文献   

5.
2010年新年伊始,国土资源部、国家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人民银行、银监会六部门联手向当前房地产市场打出"重拳",国务院新闻办公室1月10日发出《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俗称"国十一条"。这是继2009年12月底中央密集出台一系列房地产调控政策以来,中央对调控房地产的又一重磅措施。总的来看,"国十一条"与此前中央所有调控楼市的政策方向一脉相承,但更加系统全面,从"调结构、抑投机、控风险、明确责任"四个方面,正式确定了2010年以及今后一个时期中国房地产政策基调和架构,是指导中国房地产健康发展的总纲领,涉及土地、贷款、新建等方方面面的问题。但对于百姓,"国十一条"能否稳住房价是大家最为关心的问题。1月13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六部委部门领导纷纷就《通知》内容进行了详细解读,明确要进一步加强和改善房地产市场调控,在鼓励和支持居民合理住房消费同时,抑制投资投机性购房,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随着2010年岁末,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于"形成保障性住房和商品房两套住房体系"提法的首度明确,国土资源部开始加快了配套措施出台的步伐.2010年12月19日,国土资源部颁布204号文<国土资源部关于严格落实房地产用地调控政策促进土地市场健康发展有关问题的通知>,落实保障性住房供地和抑制土地价格的两个基调相当明显.  相似文献   

7.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房地产市场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近几年,针对发展中出现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及时采取一系列调控措施.随着各项调控政策的实施,房地产市场调控取得初步成效.  相似文献   

8.
正2014年的房地产市场会如何调控?限购政策会不会放开?楼市是否还会进一步分化?……随着全国两会的召开,人们的视线开始从杭州一些楼盘价格的下跌、兴业银行停止房地产贷款等现象中转移到两会可能会出台的地产政策上来。去年两会之后,带给楼市的是一个"小阳春"。那么,今年的两会在房价大幅上涨近一年的背景之下,又会给出怎么样的答案呢?各方声音:住建部长透露要双向调控市场期待调控新政策落地  相似文献   

9.
正2013年,尽管全国一二线城市不断加大调控力度,但是房价却再度陷入越调越涨的局面。如今房地产政策有一个鲜明转变,就是回归"居者有其屋"的基本需求,回归到城市空间的公平分配和使用上来。"现在解决房地产存在的问题还来得及,采用微调办法还可以调节。"专家认为,"当前一刀切的调控政策已经难治百病,只有实行差异化的调控政策才能对症下药。"楼市火爆依然如故2013年尽管房地产调控主基调依然从紧,但仍难以阻挡楼市的火爆。数据显示,去年9月北京、上海、广州、  相似文献   

10.
"9·29"新政从收紧房贷、土地供应、规范交易行为、保障房提速、房产税等五个方面进行全方位调控,加上后期的限购令、官员问责、加息等延续性调控政策,不难看出,此次政府调控决心很大。  相似文献   

11.
2010年新年伊始,国土资源部、国家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人民银行、银监会六部门联手向当前房地产市场打出“重拳”,国务院新闻办公室1月10日发出《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俗称“国十一条”。这是继2009年12月底中央密集出台一系列房地产调控政策以来,中央对调控房地产的又一重磅措施。  相似文献   

12.
<正>近日,长葛市出台《长葛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该市房地产用地供应加强政策调控。该《意见》要求,根据长葛市城市总体规划和房地产市场供需实际情况,严格控制房地产开发用地供应总量,科学制订年度土地供应计划,充分发挥土地供应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作用。根据该市当前商品住宅开发用地供应量过大,市场存量房较多的情况,《意见》要求按照"调结构、去库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在国家一系列鼓励住房消费政策的推动下,房地产投资持续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居民住房消费得到有效启动,呈现供求两旺的发展势头.宁波的房地产市场,自1999年开始启动,当年10月房地产投资走出负增长区以来,一直保持着一股强劲的发展势头,商品房价格涨幅连续三年居全国第一(2001-2003年),商品房房源紧张,市民普遍反映商品房难买、价格过高.2003年下半年,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包括央行"121"文件,控制房地产贷款规模,提高贷款门槛以及国土资源部"经营性土地一律市场出让"等,给全国房地产市场,包括宁波市带来了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一、我国房地产市场调控分析 针对房地产投资规模过大、价格上涨幅度过快等问题,2003年以来,我国从调整住房和土地供应结构,发挥税收、信贷、土地政策的调节作用;合理控制城市房屋拆迁规模和进度;整顿和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加快城镇廉租住房制度建设;完善房地产统计和信息披露制度;建立政府负责制等方面进行了三轮的房地产市场调控.应该说,房地产调控在抑制投资需求、稳定房价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调控效果并不明显,房价进一步上涨,供求矛盾进一步突出.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统计局发布的调查数据,2006年7月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同比上涨5.7%,环比上涨0.5%.  相似文献   

15.
从4月中旬大规模的房地产调控政策出台后,市场就很决进入观望阶段,成交量开始大幅下降。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国家针对部分城市房地产市场过热的现象,出台了一系列的宏观调控政策,其中土地调控一直被作为一种重要的调控手段。如何坚决执行这些政策措施,使土  相似文献   

17.
《河南国土资源》2006,(10):37-37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房地产市场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近几年,针对发展中出现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及时采取一系列调控措施。随着各项调控政策的实施,房地产市场调控取得初步成效。  相似文献   

18.
《国土资源》2005,(8):63-63
随着中央稳定住房价格各项调控政策的逐步落实,房地产市场正朝着遏制投机、控制投资、引导合理消费,稳定房价的预期目标发展。建设部有着负责人表示,尽管当前房地产市场调控有了一些效果,但应当看到目前的成效只是初步的,市场发展中的问题依然突出。  相似文献   

19.
国家出台的房地产紧缩政策,有效遏制了一线城市房地产市场的过热势头,但同时也制约了诸如烟台市这样的三线城市的市场交易,尤其是一些合理的改善型需求也得到遏制,导致房地产交易明显下降。该文通过对近几年烟台市房地产市场的的量化对比和综合分析,提出加强房地产用地调控力度的重要性以及对策措施,对新形势下如何协调国家房地产紧缩政策与房地产市场的平稳健康发展具有良好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20.
<正>对于国家有关部委近日出台多项措施加强楼市调控,打出"组合拳"进一步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促进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全国工商联住宅产业商会会长聂梅生在接受中新网房产频道访问时指出,要实现全方面的楼市调控效果,仍需要从体制和机制等方面加大改革力度,措施的出台将使保障性住房政策更为明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