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阮新  朱艳峰  鞠晓慧 《高原气象》2011,30(2):532-537
探空站的海拔高度信息对于探空资料的质量控制至关重要,准确的台站信息也是资料正确使用的保障.测站海拔高度信息不随台站观测资料上传全球通信系统,各种来源的台站高度信息都可能存在错误.为了核准测站的海拔高度信息,本文提出了融合特性层观测资料推算探空站海拔高度的方法,该方法能够提高推算精度,并能克服不同天气气候条件对推算测站海...  相似文献   

2.
吴云荣 《气象》1988,14(6):54-54
1983年7月20日07时15分,我站探空组连续施放3个探空气球,均未能达500hPa等压面的高度,造成记录的缺测。3个气球都是在施放8—10分钟后,信号由强变弱逐渐消失。当时的天气实况是:测站上空天气比较复杂,满天Cb,雷电交加并伴有暴雨,24小时降雨量为140mm。根据  相似文献   

3.
探空记录中的隐性错情及其审核处理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峻 《湖北气象》1997,(4):34-35
PC—1500机处理探空测风记录虽然减轻了探空员的劳动强度,也减少了工作错情,并能提高探空测风记录的质量,但在记录的相关性处理上存在较大的局限性,难免产生一些处理上的错误。根据多年的工作实践,将探空测风错情划分为两大类,即显性错情和隐性错情。 显性错情指读数错、处理错、计算错或书写错。随着探空业务微机化进程的加快以及观测员责任心的增强,显性错情将会越来越少。隐性错情是指在整理探空记录时,在读数、计算、书写无错的情况下,在特定的相联系的规定层与特性层要素之间出现的相互矛盾或不正确的结果。根据探空测报中的这一实际情况,着重讨论隐性错情的类型及其审核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4.
朱永褆  高泉平 《气象》1984,10(3):2-5
本文提出了应用测站探空资料计算层结稳定度指数(假相当位温递减率(θse)/p、沙瓦特指数等)的实用方法,并分析对比了沙瓦特指数的计算值,指出了文中所提近似算法具有较高精度;并设计了由测站资料输入到量值测站分布图输出的程序计算系统,为日常业务预报提供辅助诊断手段。  相似文献   

5.
海南GPS网探测对流层水汽廓线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了2005年11月在海南地区进行的一次地基GPS小网观测试验。试验目的是研究利用组网的GPS倾斜路径观测进行对流层水汽层析反演, 给出站点上空水汽的垂直廓线结构信息。概述了试验中GPS原始数据处理方法以及层析反演的方法。将GPS层析得到的水汽垂直廓线与海口站探空观测的水汽廓线进行了对比, 结果表明:二者一致性较好, 均方根误差在0.5g·m-3左右, 层析结果较好地反映出试验期间水汽减少、大气变干的过程。另外, 采用3种不同的先验信息方案测试分析了GPS层析的结果, 表明GPS观测量对水汽先验信息有明显的调整作用。并对GPS水汽层析中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试验证明高时间分辨率的GPS观测有能力层析出GPS测站上空水汽的廓线信息。  相似文献   

6.
PC-1500袖珍计算机“SBG-32g”探空程序操作正确与否,是直接关系探空内在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本文从两类操作错误而引起记录系统性错误进行分析,供探空测报人员理解操作正确的重要性. 一、探空仪检定曲线公式化处理操作错误引起记录系统性错误  相似文献   

7.
孙海鹰 《气象》1981,7(4):25-26
气象站预报开展后,对云的观测和分析受到了广泛的注意,随着探空资料、雷达和卫星云图的使用,云在天气预报中的使用价值越来越大。云系不仅反映本地上空的气流特征,而且在垂直方向,也可反映大气层结和凝结,在准水平方向上,是天气系统侵入的明显标志。所以,云成为县站预报员“登高望远”的好途径。下面谈谈我们观测云系侵入方向分析高空天气形势作预报的体会。  相似文献   

8.
气象站预报开展后,对云的观测和分析受到了广泛的注意,随着探空资料、霄达和卫星云图的使用,云在天气预报中的使用价值越来越大。云系不仅反映本地上空的气流特征,而且在垂直方向,也可反映大气层结和凝结,在准水平方向上,是天气系统侵入的明显标志。所以,云成为县站预报员“登高望远”的好途径。下面谈谈我们观测云系侵入方向分析高空天气形势作预报的体会。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以下三种云天状况进行集体观摩学习,分析总结出碎雨云和碎积云容易混淆及漏记的原因,从而正确识别碎雨云和碎积云:测站没有降水,将测站上降雨云层下面的碎雨云误记为碎积云;反之,测站有降水,但不管降水时间长短,也不管降雨量大小,又统统将测站上空所有的碎云误记为碎雨云;因观测员粗心大意,将测站上空降雨云层其下量不多的派生出来的碎雨云漏记。  相似文献   

10.
在审核探空记录中,常常会发现特性层与规定等压面等重合时,而气压、温度等数据不相同的情况.从审核的角度看,其数据必有错,造成错误的原因与诸多因素有关,如探空仪的精度;探空讯号的接收;压、温、湿各气象要素变化曲线的绘制以及各要素电码符号值的读取和输入,探空观测记录的不正常处理等.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1.
通过探空历史资料,从天气学和云物理学的角度出发,以反映冰雹成因的大气不稳定层结、负温区内正能厚度、零度层高度、潮湿不稳定度、对流层中部垂直温差、冷暖平流等十个因子,进行不同组合,经制图筛选区分雷雨与冰雹区域后,找出了预报冰雹的六类指标.预报概括率高,使用简便。  相似文献   

12.
PC-1500计算机探空程序系列投入使用以来,程序在逐步完善,使用水平也在逐步提高.但由于各人的操作顺序不同,有时也会出现一些问题,这里就我台探空观测中发生的问题提出来与同行磋商. 关于对流层顶的发报问题.在整理记录的过程中,是输入特性层后再处理对流层顶的,一般用特性层代替对流层顶.但在处理完后,如发现该特性层不符合对流层顶条件,需重新处理对流层顶时,将会发生原选为对流层顶的特性层在(TTBB)或(TTDD)报中不编码的错误.原因是:该特性层不够  相似文献   

13.
在 5 9— 70 1微机数据自动处理系统实时探测中 ,若配合失误 ,出现计算机启动时间比实际放球时间提前的情况 ,为使探空、测风同步 ,应对提前启动的那一部分探空记录按气球下沉后又上升的处理方法进行处理 :球炸后选择“探空记录重新整理” ,按回车后立即按F5键 ,屏幕显示“下沉记录起始时间” ,此时输入“0 1” ,计算机按气压符号自动判断正确的放球时间 ,并自动删除提前启动的那一部分记录 ,使探空与测风时间保持一致。探空启动时间提前时的处理方法@赵卢霞$郑州市气象局!河南郑州450005 @王丽$郑州市气象局!河南郑州450005…  相似文献   

14.
北京地区冻雨时空分布及探空温湿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尤凤春  付桂琴  刘卓  古月 《气象》2015,41(12):1488-1493
利用1955年1月至2013年4月北京地区常规地面观测和南郊观象台探空资料,根据地面观测冻雨记录,分析了时空分布规律;依据冻雨发生时探空资料,初步分析了温湿结构特征和形成的物理机制类型。选取2000—2013年11月至次年4月常规地面观测和南郊观象台探空资料,根据地面观测降雨、雨夹雪、降雪记录,分析了与其对应的南郊观象台平均探空温湿结构,并与冻雨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北京地区冻雨多发生在西北部和东南部,从11月开始至次年4月结束,并以暖雨机制为主(86.4%);850 hPa以下温度层结曲线准垂直,且<0℃是北京地区冻雨的主要特征;雨夹雪和冻雨的主要差异在850 hPa以下,低层雨夹雪气温高于冻雨。  相似文献   

15.
金兴章  李相臣 《气象》1989,15(9):35-37
一、热对流可能性的判定 大气中经常存在着条件性不稳定(γ_d>Y>Y_m),日常工作中常利用温度对数压力图采用气块法分析条件性不稳定,以判定热力对流的可能性。由于大气层绪状况是不断变化的,08时的探空记录仅表征探测时刻的大气层结状况,欲进行午后热对流可能的判定,应该将08时的探空记录订正到午后热对流发生前的大气层结状况。这种订正实际  相似文献   

16.
降雹的一个必要条件是大气层结要呈现强的真潜不稳定和强的对流性不稳定,层结愈不稳定,雹粒就愈大。按我们的经验,冰雹出现前,单站上空A_+面积上限高度一般要伸展到400mb附近。1979年2月12日晚,广西河池地区因受高空冷槽东移影响,处于静止锋后的金城江、南丹两测站及东兰县的金谷,南丹县的罗富,河池县的六圩、白土公社等地降了冰雹;河池地区北部四县下了大雨。这次过程的特点:降雹处于锋后,降雹出现早(仅次于1975年2月3日的降雹),降水集中。河池站20时54分至21时07分内雷雨夹冰雹,13分钟内降水13.3毫米,此时的雨团接近小尺度强雨团(10毫米/10分钟)。由于降雹出现在锋后,加之单站探空曲线又呈现为稳定型(见图1)(1975年3月8日降雹亦为此类),因  相似文献   

17.
利用漳州市地面加密自动站、多普勒天气雷达、风廓线雷达和微波辐射计等非常规探测资料,分析了2020年9月19日漳州市一次非典型暴雨过程期间各探测资料的演变特征。结果表明:此次过程是高空槽东移引导地面冷空气快速南下与低层偏南暖湿气流交汇并持续对峙引发的;在强降水时段,雷达组合反射率因子40dBz以上强度的水平范围大,在垂直结构上,强反射率因子表现为低质心型;风廓线雷达水平风场的突变对强降水预报具有指示意义,垂直风速的变化与地面降水时长等具有较强的相关性;微波辐射计的温湿度廓线直观反映降水前后测站上空的温湿层结,由降水前低层增温增湿,不稳定增强变为温湿分布均匀的稳定到中性层结,对地面降水发生具有较好的提前量。  相似文献   

18.
探空气球空间定位经纬度偏差的简易检查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国家气象中心提供的“国内探空报、测风报编码扩充”方案,探空软件对探空报、测风报编码内容进行了扩充,增加了气球的空间、时间定位。而空间定位在进行标准化编报时,根据编报规则,首先要确定气球在各要素层的经纬度。即按如下公式求出气球在各点的经纬度偏差:纬度偏差X=(探测点纬度—测站纬度)×1000经度偏差X=(探测点经度—测站经度)×1000当0≤X<5000时,纬度(经度)偏差=X;当X<0,且|X|<5000时,纬度(经度)偏差=|X|+5000。根据这一特性,当X≥0时,即气球所在位置的经(纬)度大于本站的经(纬)度时,其纬度(经度)偏差肯定≤5000;反之,当…  相似文献   

19.
对于观测员来讲,能够见到外形特征明显的孤立的Cb云,无疑都能做出正常记录。但对于某些天空状态下的Cb云,要准确判定却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笔者根据多年来的观测经验,浅谈几种云天情况下观测Cb云的体会。 1 大面积的Cb云移至测站上空,布满全天,而未产生闪电、雷暴、阵雨。当时测站上空低云多,不易看清Cb云的侵袭,此时不可因天空  相似文献   

20.
用初估场对比中芬探空仪温度和位势高度记录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部分高空台站2007—2009年近3年探空记录的统计分析表明:邻近测站同一型号探空仪的温度和位势高度记录与6 h数值预报初估场的平均偏差一致,但不同型号探空仪记录与初估场的平均偏差存在明显差异,因此可以利用初估场进行邻近测站不同型号探空仪之间的间接对比。该文利用初估场与台站探空记录的差值,分析了使用芬兰Vaisala公司RS92型探空仪的中国香港站与邻近的使用L波段探空仪的梧州、汕头、东源、阳江4站2年的温度和位势高度记录的系统差,结果表明:19:00(北京时,下同),L波段探空仪的温度和位势高度记录在平流层分别偏低达1℃和30 gpm;07:00,L波段探空仪的温度记录在对流层偏高0.4℃,导致其位势高度记录也在对流层偏高;两套设备的系统差不仅有显著的日夜差异和季节性差异,也存在一定的年际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