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利用汕尾市3个地面气象观测站和10个乡镇(区)中尺度自动气象观测站的探测资料对前汛期暴雨的时段和地域分布作出分析.为预报暴雨落区、落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采用差值统计方法,对南宁市气象观测站、田东县气象观测站、邕宁县气象观测站、五合区域自动气象站2011年1到12月同期资料及南宁市气象观测站1991至2010年20年月平均值资料进行对比分析,以为南宁市气象观测站的观测资料序列延续和台站迁站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分析2000一2009年广西89个国家地面气象观测站的逐日降水资料和持续性暴雨的特点,定义桂东南区域来描述和统计近10年5-8月桂东南区域持续性暴雨,统计分析和研究该区域持续性暴雨时空特征和范围特点,得出桂东南持续性暴雨的年、月、旬分布特征,持续性暴雨空间分布特征以及影响范围特点.  相似文献   

4.
南宁市台风暴雨特征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对1990-2006年间对南宁市造成暴雨的热带气旋进行分析统计,结果表明影响南宁市暴雨的台风多属于第二类路径台风。本文着重分析台风气候特征,抓住台风主要影响系统副热带高压特征,地面气压场特征值进行统计,并对常用物理量进行统计分析,希望有助于提高此类暴雨的预报预警能力。  相似文献   

5.
计算分析了1990-1999共10a 5-8月南宁市单站地面压、温、湿及探空各层风、温、湿等物理因子,通过逐步消空找到预报因子线索,进而分析得到对南宁市5-8月强对流暴雨预报指标,最后对预报因子指标简单投票方法集成,建立了南宁市强对流暴雨预报系统,2004年试用结果较好。  相似文献   

6.
计算分析了1990-1999共10a 5~8月南宁市单站地面压、温、湿及探空各层风、温、湿等物理因子,通过逐步消空找到预报因子线索,进而分析得到对南宁市5~8月强对流暴雨预报指标,最后对预报因子指标简单投票方法集成,建立了南宁市强对流暴雨预报系统,2004年试用结果较好。  相似文献   

7.
使用呼伦贝尔市16个国家气象观测站1971—2010年逐日降水资料,分析了近40 a呼伦贝尔市暴雨次数和暴雨量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该市暴雨具有我国东北地区暴雨的特征,即局地单站暴雨发生最频繁(占81.3%),其次是区域性暴雨(占13.3%),连续暴雨发生频次较低;该市暴雨次数和暴雨量年际变化趋势一致,并在时间序列上均存在一致的3个时期:20世纪70年代初暴雨较少期、20世纪70年代末到90年代末暴雨较多期、21世纪初暴雨较少期;该市暴雨开始于5月,结束于9月,主要出现在夏季,集中在7下旬,8月上旬次之;暴雨总量沿大兴安岭山脉自西北向东南方向递增,大兴安岭东面暴雨总量明显大于大兴安岭西面,说明地形对呼伦贝市暴雨作用显著。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1996~1997年南宁市出现的暴雨天气过程及其影响系统进行分析,找出南宁市暴雨的环流特征,结合数值预报产品进行解释应用,并应用T106数值预报产品对南宁市出现的暴雨天气过程进行物理量场分析,从中找出南宁市暴雨的物理量场特征,以求提高南宁市暴雨预报的准确性和时效。  相似文献   

9.
吕文华  边泽强 《气象》2009,35(2):106-110
为了解决目前的计量检定标准设备和方法不适于地面气象观测站仪器,检测的自动化水平及工作效率低等矛盾,研究设计了地面气象观测站自动检测系统,特点是将地面气象观测站的温度、湿度、大气压力、风速风向和降水等传感器和地面气象观测站的数据采集器分开进行性能的自动检测.传感器自动检测系统采用多通道设计,可同时进行多个传感器的自动检测并自动输出检测结果.数据采集器自动检测系统可以对气象台站使用的各种不同的地面气象观测站数据采集器系统进行性能测试.文章所设计的地面气象观测站自动检测系统提高了地面自动观测仪器的检测效率,确保了各台站的地面气象自动观测仪器观测数据的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10.
基于GIS的南宁市暴雨洪涝灾害风险评估与区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南宁市气象数据、自然地理数据和社会经济数据,组成自然致灾因子易发性、孕灾环境敏感性、承灾体易损性和防灾减灾能力4个指标,借助GIS的空间分析和叠加分析功能,构建南宁市暴雨洪涝灾害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得出南宁市1000m×1000 m为单元的暴雨洪涝灾害综合风险区划图.结果表明,南宁市范围内发生洪涝灾害风险最高的处于宾阳,其中危险性最高的地区处于宾阳县的东部和北部,脆弱性最高的地区则处于宾阳县的中部和横县的东南部地区.该风险区划结果基本反映了南宁市暴雨灾害的潜在风险.暴雨洪涝灾害防御的重点区域应放在风险较高的区域.  相似文献   

11.
利用常规天气资料、雷达资料和数值预报产品,应用天气分析和诊断分析方法,对2013年6月9日至10日南宁市出现暴雨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此次过程是由阶梯槽东移加深合并,槽后西北气流引导低涡、切变线、地面冷空气南下,大量暖湿气流在桂中附近辐合抬升凝结造成的;辐合线和中小尺度涡旋是此次暴雨的直接原因,地面冷空气对暴雨起增幅作用.低层的偏南大风为此次过程提供了大量的水汽和不稳定能量,底层辐合,高层辐散及强烈的上升运动加强了水汽的抬升凝结.雷达资料的应用为暴雨和强对流天气的预报等都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姚洪 《广西气象》1999,20(2):11-12,14
通过对1996 ̄1997年南宁市出现的暴雨天然过程及其影响系统进行了分析,找出南宁市暴雨的环境特征,结合数值预报产品进行解释应用,并应用T106数值预报产品对南宁市出现的暴雨天气过程进行物理量场分析,从中找出南宁市暴雨的物理量场特征,以求提高南宁市暴雨预报的准确性和时效。  相似文献   

13.
利用南宁市地面气象观测站1971~2000年气象资料,分析了南宁市风速、风向、温度、日照、降水等气候要素的特征及其对城市规划建设的影响,并就如何将城市气候特点与城市规划建设相结合改善城市大气环境、营造和谐健康的人居环境问题进行探讨,从气候学角度提出了充分考虑气候条件、合理开发和利用城市气候资源的规划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4.
南宁市空气质量状况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南宁市 5个空气质量观测站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的观测资料进行分析 ,发现 :南宁市首要污染物为可吸入颗粒物 ,5个观测站可吸入颗粒物具有很好的变化趋势一致性 ,二氧化硫变化趋势一致性较差 ,二氧化氮基本没有变化  相似文献   

15.
利用南宁市地面气象观测站1971-2000年气象资料,分析了南宁市风速、风向、温度、日照、降水等气候要素的特征及其对城市规划建设的影响,并就如何将城市气候特点与城市规划建设相结合改善城市大气环境、营造和谐健康的人居环境问题进行探讨,从气候学角度提出了充分考虑气候条件、合理开发和利用城市气候资源的规划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6.
2009年7月3~6日南宁市暴雨天气过程诊断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常规气象资料、单站资料等,对2009年7月3~6日南宁市暴雨天气过程的大尺度环流形势和物理量场等方面进行分析.发现此次强降水过程主要受低涡、切变线和弱冷空气共同影响而引起,西南季风云涌带来的源源不断的水汽和充沛的不稳定能量直接造成南宁市大范围的强降水,暴雨过程中的多个条件基本符合南宁市低涡暴雨模型预报指标.  相似文献   

17.
利用广西1961~2010年90个气象观测站的逐日降水资料,使用相关分析等方法研究广西暴雨的区域性和连续性,结果表明:前汛期存在三个大的暴雨高相关区:以桂林市、柳州北部形成一个暴雨区;一个以南宁市南部、崇左市北部地区、玉林部分地区为暴雨区;另外一个以梧州市西南部、玉林、北海、钦州三市为暴雨区。后汛期同样存在三个大的暴雨高相关区:以桂林、柳州二市、河池市南部形成一个暴雨区;一个以南宁、玉林二市南部、崇左市大部及沿海地区为暴雨区;另外一个以梧州、贵港、玉林及钦州、北海二市北部、南宁市中东部为暴雨区。总之,广西后汛期期暴雨相关显著区面积均比前汛期大。广西存在两个高的暴雨同时发生区域:一个由桂林市、柳州市北部组成的区域.该区域同一天发生暴雨的频率达到40%以上;另一个区域为桂南沿海地区,同一天发生暴雨的频率达到30%以上。  相似文献   

18.
利用自动站加密观测资料、常规观测资料、FY-2C卫星云图资料、FY-E-TBB卫星云图资料和多普勒雷达资料.通过micaps系统及PUP系统,对2010年5月6-7日造成南宁市局地暴雨过程天气系统及其演变进行分析,发现这次小范围局地暴雨是由于地面倒槽和低层切变线共同作用造成,物理量及TBB的反应说明了动力条件及云顶黑体...  相似文献   

19.
利用1993年至2012年南宁市观测站资料,分析了南宁市近20年霾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从2000年以来南宁霾日数上涨明显。霾的出现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冬季在冷锋经过后气温下降、地面被冷高压控制,风速减小,近地层形成逆温时出现;夏季主要在热带低压外围的下沉气流影响下出现。南宁市出现的霾绝大部分为轻度霾(能见度在3km至10km),并且发生霾天气时,相对湿度六成以上介于70%~80%之间。  相似文献   

20.
通过分析雷电入侵地面气象观测站值班室的途径,对值班室的建筑设施和仪器设备的防雷问题进行综合分析,提出地面气象观测站值班室的防雷工作要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