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多数研究都假设地震有双力偶震源机制,它对应于平面断民层上的剪切运动。但是,许多具有很好观测的地震辐射图形从根本上偏离了这个模型,指出了基本不同的源过程。如滑坡和火山喷发这类平移过程激发的地震波与纯力一致,而不是与双力偶一致。某些火山地震也具有单力机制,可能起因于岩 液的平流。其他火山地震有接近补偿线性向量偶极的机制,可能是岩浆侵入引起的。火山或地热区以及矿山的渚震常常含有各向同性分量,显示出爆任  相似文献   

2.
火山体内产生地震活动的物理过程非常复杂,目前仍然没有被完全理解。我们在实验室内用来自埃特纳火山(意大利)的玄武岩做了变形和破碎实验并报道了实验结果。该实验用一组围绕样品的传感器监测,以完成全波形记录及微震事件定位和分析。充满液体的孔隙和损伤区快速破裂后减压激发了许多低频事件,类似于长周期火山地震活动。低频事件与孔隙流体的减压有关,位于破裂样本的损伤区;这些事件都具有一个弱剪切滑动分量(双力偶),与发生在活火山下的流体驱动事件相一致。  相似文献   

3.
地震震源机制(用等效于岩体破裂的力描述震源几何形状及其强度)通常被模拟为矩张量(MT),将震源描述为一个点。然而,有时这种近似是不够的,因为地震辐射会由于震源的有限范围而持有方向性。转换为矩张量就可能产生有偏差的机制。Adamov和íleny(2010)进行的综合研究说明即使是纯双力偶(DC)震源其机制中也出现假非双力偶分量。他们的方法设计了减少假震源分量,通过二阶矩方法来评估假分量在记录中的影响并将它们从数据中去除。在本文中,我们将这个方法应用到具有大非剪切分量的5个中等到大的区域地震事件。它们大多位于预计主要是纯剪切滑动的大构造断层。我们研究了著名的北安纳托利亚断层上的一个地震、太平洋地区的3个地震以及玻利维亚的一个地震。在多数情况下,非双力偶分量实质上减少了,机制的几何形状基本上保持不变。这证实了这样的假设,由于忽视了矩张量检索的常规程序中震源的有限性,区域矩张量解中的部分非双力偶分量可能是假的。此外,由二阶矩(震源椭球和破裂速度矢量)提供的震源的几何学和运动学特征多数与先前研究中的断层几何、余震分布及破裂速度估计一致。  相似文献   

4.
各向异性ATI介质剪切位错源地震矩张量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考虑震源区为各向异性ATI介质情形下,给出了剪切位错源地震矩张量解析表达式并模拟了震源区各向异性对双力偶分量(DC)、补偿线性偶极子分量(CLVD)和各向同性分量(ISO)的影响,结果表明,即使剪切位错源仍能产生非双力偶各向同性分量,其导致沿着ATI介质对称轴方向体积变化;当断层面位于ATI介质对称平面或者震源区为各向...  相似文献   

5.
本文讨论了矿山地震的混合源机制问题,并根据内源矩张量分解的特点提出了一种较合理的点源混合机制以及拟合求解方法。这相当于利用P波初动振幅进行相对矩张量反演,对于区分双力偶事件和非双力偶事件是有意义的。在简化情况下,对1987年发生在门头沟煤矿的15次事件进行了讨论,发现它们大多属于剪切事件。  相似文献   

6.
历史上多数定量地震学的分析是以地震由剪切断裂引起这一假设为根据的,这样其各向同性介质中的等效力系是一对无扭矩的力偶。然而,现在高质量和高覆盖的观测资料使人们能分辩出许多地民双力有偏离,发现一些地震,特别是在火山地区和地热区域的地震,有很强的非双力偶机制。了解非双力偶地震对于仔细研究断裂过程和辨别在某些地震中明显发生的非剪切断裂过程都是重要的。本文了等效力系的“矩阵张量”展开理论,并分析了多个非双力  相似文献   

7.
长白山天池火山地震活动机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1999年以来长白山火山观测站记录到的火山地震活动进行了研究,发现在西北太平洋5.0级以上中深源地震发生前后,均有火山地震活动发生变化。我们统计发现有以下三种情况:第一种是深源地震发生后火山地震随之增强;第二种是火山震群活动结束后发生中深源地震;第三种是深源地震前后火山地震活动频繁,在火山地震活动较少时发生中深源地震。本文通过对近年来长白山火山地震活动与西北太平洋俯冲板块的中、深源地震关系以及火山玄武岩地幔性质和长白山地热活动等资料并参考前人研究成果,建立了长白山地幔柱模型,对长白山火山地震活动机制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了各国学者对火山地震概念的理解,认为火山地震是指同火山—岩浆活动在成因上有密切关系,同火山活动过程有直接关系,而且发生在活动火山体及其周围有限地区的地震。叙述了火山地震的基本特征,震源浅,震级不太大,常为震群型的地震;在震源机制上仍和构造地震一样符合弹性回跳模型。详细介绍了日本学者水上武对火山地震的分类法具有高频波谱同构造地震相类似的A型地震;同火山喷发有密切关系的B型地震;具间歇阵发性重复发生的微小地震和谐波型的火山颤动被称为C型地震;火山爆发时发生的爆发地震,称为D型地震;以及它们各自的特点。最后,对我国火山地震的监测研究工作在台网建设和仪器技术性能上提出建议和意见。  相似文献   

9.
2000年姚安MS6.5地震3.0≤ML <5.0余震的地震矩张量反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毛燕  王彬  周光全 《地震研究》2006,29(2):131-136
建立合于云南地区的速度结构模型,对云南数字地震台网记录的2000年姚安Ms6.5地震3.0≤ML〈5.0余震的垂直分量进行频率域内的地震矩张量反演。结果表明:矩张量分解得到纯膨胀(各向同性)分量P、纯剪切(双力偶)分量M0和补偿线性矢量偶极C三部分,其中纯剪切(双力偶)分量帆占主要部分,表明地震的震源破裂过程以剪切破裂为主。从余震震源机制解可知,NW-NWW方位的节面占主导,结合余震分布尺度可以判断发震断裂是北西向的断裂。  相似文献   

10.
各向异性ATI介质地震矩张量理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引言地震矩张量描述了地震点源的基本特征,其内容涉及到各类震源(包括剪切位错震源、张裂震源和体积震源)的力学机制、震源辐射、地应力场、震源运动学和强地面运动等地震学中的重要课题。一般认为,浅源构造地震是因断层面间的快速纯剪切错动而辐射地震波,造成在地表的振动,传统上该解释被称为双力偶机制。但实际地震观测和地震矩张量反演结果  相似文献   

11.
地震、形变、火山气体地球化学等观测结果表明2002~2005年长白山天池火山经历了1次扰动事件。长白山站地震台(CBS台)记录到了扰动事件前后连续稳定的宽频带地震观测资料。前人的观测研究结果认为长白山天池火山扰动期间的火山地震类型主要为构造型火山地震,伴随少量的谐频型地震。本文通过匹配滤波技术,对1999~2007年扰动事件前后CBS台单台三分量地震观测数据进行模板扫描,获得3763个清晰的火山地震事件,其中谐频(HS)事件125个,构造(VT)事件3618个,并发现长周期(LP)事件20个。进而将火山扰动期间火山地震事件分为3种类型:构造型事件、长周期事件和谐频型事件,并提出2002~2005年长白山天池火山扰动机制模型:深源地震-火山能量传递模型,即汪清深源地震能量释放和传递,引发长白山火山区岩石圈应力状态波动。地幔岩浆房受应力干扰后,岩浆通道打开,少量岩浆侵入地壳岩浆房。岩浆混合脱气导致地壳岩浆房升压,引起顶部岩石微破裂,产生构造型火山地震,气体和流体填充这些裂隙,从而产生LP和HS型火山地震事件。  相似文献   

12.
诱发地震中的非双力偶震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诱发地震的研究中,用小孔径地震台网在近场观测,其震源机制的P波初动除Ⅲ象限分布的双力偶外,还有不是Ⅲ象限分布的非双力偶震源机制。双力偶震源机制是剪切破裂机制。非双力偶震源机制为向内源炸型和张破裂机制,以及在适当方向上两个以上双力偶迭加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北京时间2015年12月25日07时56分,山东省临沂市平邑县(北纬35.5°,东经117.7°)发生4.0级地震,造成了较大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本文利用国家测震台网提供的宽频地震台波形数据,采用SCC(Sliding-window Cross-Correlation)方法确定了地震发生后10 min内有至少6次余震事件发生,并使用gCAP(generalized Cut and Paste)方法反演了此次地震和最大一次余震事件的震源机制解和深度.反演的结果显示,两次事件的震源机制均含有非常明显的非双力偶成分,且表现为体积缩小的内爆机制.这些结果表明,本次事件与石膏矿区的结构和应力场状态密切相关,可能是由于石膏矿内采空区的闭合,同时伴随顶板或底板的剪切运动造成的.  相似文献   

14.
1984年夏,在犹他州沃萨奇高原东部的金特里山的两个煤矿附近,布设了一个三维的高分辨率的微震台网。在6周的观测期间,大约观测到300次地震,其中绝大多数为冲击型的,频率较高(>10Hz).持续时间短(<2-3s),并且可能与长臂式开采引起的顶部塌陷有关。相比之下,最大的已定位的234次矿震似乎主要发生在矿下2-3km深,这与过去的研究是一致的。这些矿震的震级从低于M_c0到1.6.这些地震除震源深度异常外,还显出一种异常现象,即可能是非双力偶的压爆的膨胀震源机制。在其它矿山地震的研究中,已观测到压爆事件,但由于仪器对震源球的覆盖一般不充足,使人们对这种机制的可行度增加了怀疑,以前有人提出,这种压爆事件的震源机制包括通过地层塌陷引起的张力破坏和剪切压爆位移机制。金特里山压爆事件的破坏过程必然包括剪切破坏,这已为观测地震图中确定得很好的剪切波所证实。犹他州州立大学在东山采煤区及其南部同时进行的观测表明,这些事件为典型的剪切破坏事件与压用事件相混合,在东山观测到的与双力偶相反的震源机制,同以前研究所确定的机制相似,也与本文对采矿区以外的一个序列的研究所确定的综合机制一致。这表明,采矿区内的剪切事件正受到构造应力场  相似文献   

15.
2011年云南腾冲5.2级双震发震机理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研究联合使用观测震相到时和波形互相关数据,采用双差法对2011年6月20日与8月9日发生在云南腾冲的5.2级双震及其余震序列进行重定位,并采用gCAP(generalized Cut and Paste)方法反演了该双震全矩张量解.结果显示,双震震中位于龙川江断裂的西侧,余震序列在深度上为一个倾斜的柱状体,且倾向腾冲火山区;6月20日和8月9日5.2级地震均表现为体积缩小的闭合型破裂,包含有显著的非双力偶成分,但后者包含的非双力偶成分相对明显减小.这些结果表明,云南腾冲5.2级双震及余震活动可能与火山下方的地壳岩浆作用密切相关,龙川江断裂为热物质向上运移提供了通道,而双震型地震的发生可能与首次地震的破裂体积缩小挤出的流体作用于断裂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根据 WWSSN 的长周期远震体波记录,采用广义反演技术确定了1966至1980年期间发生在西藏高原及其周围地区的11个主要浅源地震的地震矩张量,同时得到了震源时间函数和震源深度.部分地震的地震矩张量解明显地偏离双力偶模型,偏离的程度似乎与震源机制参数有关.所分析的地震具有较浅的震源深度,均分布在上部地壳范围内.由最佳双力偶模型所得到的震源机制解与印度洋板块向东北方向移动与欧亚板块相碰撞,以及西藏高原向东移动的假设相一致.尺度关系分析表明,板内地震的应力降系统地高于缝合线附近地震的应力降.地震过程持续时间随着地震的规模而增长,但对于相同规模的地震,缝合线附近地震的持续时间长于板内地震.以上结果反映了大陆内部地震的地震矩张量的特征,并暗示缝合线附近地震具有与板内地震不同的发震环境和震源过程.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发生在一条断层的端部,且靠近引张区一侧的地震,或发生在右(左)旋向右(在)错开的两条雁列型断层的交错部位的地震的震源机制的特点,发现走滑型地震和倾滑型地震兼而有之,但是总的看来它们比发生在主断层上的地震具有较大的倾滑分量。用在无限大平板中含有一条裂纹的平面应力模型,计算了一条二维裂纹附近的应力场,结果表明,局部最大主应力相对远场主应力旋转了5~15°。估计了次生剪切裂纹可能出现的范围,表明它们主要集中在裂纹端部表现为引张的区域内,其取向或者和主裂纹大致平行,或者接近分叉张裂纹的方向。这些裂纹面上的附加正应力为张应力,并且当它们的取向接近张裂纹取向时数值较大,所以,如果地震是由接近张裂纹的剪切裂纹引起的,其震源机制应具有较大的倾滑分量,反之,如果地震与大致平行于主裂纹的剪切裂纹有关时,震源机制的走滑分量应占优势。  相似文献   

18.
3 可能的非双力偶地震过程 3.1 包含有效力的过程 3.1.1 物理原理大多数震源机制的实验研究从思考中预先排除了有效力和扭矩,如1.2.2节讨论过的,物理定律不要求这种限制。对于内源这种有效力是可能的,因为动量可在源区和地球其余部分之间转移。但是,如  相似文献   

19.
1929年大浅滩地震(M_s=7.2)是发生在加拿大的最大和最致命的地震之一。这次地震引起的海啸和海底滑坡造成大量的死亡和破坏。曾经认为(Hasegawa and Kanamori,1987),单力机制(滑坡)比双力偶机制更符合观测资料,因之曾认为这个事件不是地震。但是个别的研究只考虑了4个双力偶解并且留下了许多不能回答的问题,特别是与震源时间函数和沉积物体积有关的问题。本文用了大量的地震图来核查全范围的双力偶解,以便进一步确定这次事件的性质。通过波形正演和反演两种方法,表明这是一次有复杂震源机制的地震事件。第1个也是最大约子事件是沿北西走向断层面发生的走滑双力偶事件,后面两个子事件可能是沿北东走向断层面上的走滑双力偶机制,但也不能完全排除其他类型的机制。第1个子事件有约束较好、为20±2km的震源深度,另两个子事件深度似乎也为20km,但精度为±5km。这些震源深度结果也说明这次事件不是滑坡。子事件地震矩之和相当于一个M_w=7.2±0.3的地震,和长周期资料的矩心矩张量(CMT)方法得到的M_w=7.1±0.1的地震的矩很一致,也和直接从地震图上计算的M_s=7.2(±0.3),m_b=7.1(±0.2)的矩差不多。用双力偶机制模拟海底位移结果表明,海啸是滑坡产生的,不是地震直接引起的。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根据 WWSSN 的长周期远震体波记录,采用广义反演技术确定了1966至1980年期间发生在西藏高原及其周围地区的11个主要浅源地震的地震矩张量,同时得到了震源时间函数和震源深度.部分地震的地震矩张量解明显地偏离双力偶模型,偏离的程度似乎与震源机制参数有关.所分析的地震具有较浅的震源深度,均分布在上部地壳范围内.由最佳双力偶模型所得到的震源机制解与印度洋板块向东北方向移动与欧亚板块相碰撞,以及西藏高原向东移动的假设相一致.尺度关系分析表明,板内地震的应力降系统地高于缝合线附近地震的应力降.地震过程持续时间随着地震的规模而增长,但对于相同规模的地震,缝合线附近地震的持续时间长于板内地震.以上结果反映了大陆内部地震的地震矩张量的特征,并暗示缝合线附近地震具有与板内地震不同的发震环境和震源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