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产业用地数据主要来源于土地调查数据和经济普查数据,需要有效整合后才能为产业用地管理和调控服务.本文通过对产业用地源数据的分析,利用空间定位的方法为产业经济信息与土地数据建立有效的关联,从实用的角度构建产业用地数据模型,为建立高效的产业用地数据库,提供了数据模型参考.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将各类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应用于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的技术方案。从地名普查的角度分析了技术方案的选择、资料收集、不同资料的优缺点,并详细阐述了提取、整合、建立数据库,制作工作图等相关技术流程。将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充分应用于地名普查,有助于提升工作效率,提高数据成果的质量和应用价值,是测绘新技术和成果服务于国家、社会和经济建设各领域的案例。  相似文献   

3.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底图生产是一项重大的系统工程,认真做好二次调查底图生产监理工作可有效保证成果的质量。文章对二次土地调查底图生产的监理流程进行了简单介绍,同时对工作中出现的正射纠正、投影变换以及影像质量检查等若干技术方法进行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4.
土地作为一种不可再生资源,科学利用和有效管理土地资源对我国有着比较重要的意义.20世纪80年代,3S技术已经逐步地在土地管理工作中有了比较广泛的应用.特别是最近两年,经过二次土地调查之后,3S技术在建设用地前期勘测定界、土地资源动态监测、土地整理、土地规划、地籍测绘等工作中得到了更加广泛的应用.但也应当看到,3S技术在...  相似文献   

5.
土地更新调查成果与二次调查数据衔接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广西第二次土地调查工作实际,论述了在调查工作中对原土地更新调查成果的利用,对需补充、完善的调查内容逐一进行了分析和阐述,并对如何处理两次调查数据衔接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和看法。  相似文献   

6.
采用ArcGIS Engine,基于.NET软件开发环境,集成数据库、地理信息系统等多种技术,基于质检细则,并进行规则配置,开发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成果质量检查系统,通过全国免费使用,大幅提高了工作效率,确保了全国2800多个县市的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成果的规范一致和正确。本成果对土地利用数据质量的检查方式和方法,做了很好的探索和尝试,可以应用于今后每年的土地变更调查、国家土地利用规划数据汇交的数据质量检查工作中。  相似文献   

7.
一种大陆坡脚点自动识别与综合判断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大陆坡脚点是200海里以外大陆架划界的核心界限点。根据《海洋法公约》第七十六条的规定和大陆架界限委员会的相关技术要求,论述了大陆坡脚点的确定方法和技术流程。通过对地形、坡度、二阶导数及D-P剖面的综合分析,提出基于二阶导数极值点和D-P算法的二次简化方法,以及原始剖面和D-P剖面的二次求导方法,通过7大步骤简化原始剖面,并给出数据点坡度、水深和二阶导数,以及曲线凹凸性、连续性和分段性等多重判定方法,实现了大陆坡脚点的自动识别。完成程序算法的底层开发,获得了与国际商用划界软件相一致的结果,并采用多波束实测水深数据对所提出的技术方法进行了有效性验证。  相似文献   

8.
第二次土地调查影像数据网络发布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传统影像数据发布不足的基础上,探讨了利用瓦片金字塔技术来实现第二次土地调查数据影像数据的网络发布方式。该方法避免了由于影像数据建库而花费的大量工作,并从根本上提高了影像数据调用和浏览的速度,为第二次土地调查完成后影像数据的应用提供技术思路。  相似文献   

9.
当前国内外针对产业用地集约节约化利用方面的研究比较少,制约这方面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缺乏有效的基础数据,本文在分析了产业用地所涉及的相关数据的基础上,结合GPS定位特点,对产业用地数据采集与调查技术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0.
以山西省怀仁县第二次土地调查土地利用数据库建设为例,阐述了利用RS,GIS技术获取土地利用信息,开展外业调查,采集、处理数据,进行质量控制,建立县级农村土地利用数据库的全过程。该土地利用数据库的建立按照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的标准和要求,实现土地利用数据的信息化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