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地下水》2021,(2)
水库泥沙淤积会侵占水库库容,直接影响水库灌溉发电效益,削弱水库防洪能力。通过实施水库清淤工程,可恢复水库库容,延长水库使用寿命,还可资源化利用水库淤积物。以陕西城固县堰沟河水库清淤工程为例,在对水库淤积现状、清淤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清淤工程的具体过程进行简单论述,并对清淤方案进行比选分析,最终确定合理清淤方案。研究结果以期对同类水库清淤工程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2.
朴家沟水库除险加固工程主要项目包括大坝、溢洪道、输水洞、上坝公路等。施工项目为大坝迎水坡进行翻修处理,背水坡进行削坡、培厚,坝顶宽度为4.0 m,新建防浪墙,并对坝顶进行加高至126.10 m。背水坡设排水沟。上坝公路270 m,路面净宽3.5 m。水库设计20 a一遇洪水设计,200 a一遇洪水校核,洪水复核结果,设计洪水位124.54 m,库容33.66万m~3,校核洪水位125.34 m,库容36.87万m~3,复核坝顶高程为126.40 m,是一座以灌溉为主、兼有防洪、养殖等综合效益的小(二)型水库。  相似文献   

3.
梅斌  成辉 《地下水》2018,(5):214-216
清水河是宝鸡市渭河南山支流,而温泉水库地处清水河流域,属浆砌石拱坝,坝顶为鸡峰山灌区龙凤山倒虹管道,是一座以防洪为主,兼有农业灌溉、水产养殖的小(2)型水库。通过对该水库水工建筑物运行现状进行分析,重点采用水量平衡方程和动力方程对水库进行调洪演算分析,结果表明:20 a一遇设计洪水位729.23 m,最大入库流量为12.38 m^3/s,溢流堰最大泄水流量为11.11 m^3/s,滞洪库容2.69万m^3,总库容为20.95万m^3。100 a一遇设计洪水位729.60 m,最大入库流量为19.59 m^3/s,溢流堰最大泄水流量为16.19 m^3/s,滞洪库容3.54万m^3,总库容为21.80万m^3。根据调洪演算和死库容等数据,可得出温泉水库特征水位及库容。计算结果可为后期除险加固提供基础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梅立庚 《水科学进展》1994,5(3):179-185
通过对岳城水库现行调度方案的分析,提出了“峰量控制法”调度方案.采用“峰量控制法”调度,1000年一遇水位较现状低1.1m,使水库设计防洪标准从1000年一遇提高到1600年一遇非常运用标准从2000年一遇提高到2600年一遇.在保持保持现有防洪前提准前提下,可使设计汛限水位从13lm抬高到135m.论经证,该方案具有良好的可操作性,对下游河道及水库自身的防洪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5.
T年一遇水库汛期分期设计洪水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善序 《水文》2007,27(3):16-19
作者研究了水库汛期分期设计洪水计算中关键技术-分期洪水频率与重现期关系。经理论分析和实际计算后得出:(1)采用分期洪水频率等于重现期T倒数假定是错误的。由此计算得到的分期设计洪水,一般不是T年一遇,而是T/(K 1)年一遇(其中K为非负整数随机变量)。因此,作为T年一遇设计洪水,一般它是系统偏小的;(2)真实的T年一遇分期设计洪水与T年一遇全年最大设计洪水是相同的。这些都显示:通过应用现时的分期设计洪水来提高水库兴利效益同时,正在冒降低水库防洪标准的风险。  相似文献   

6.
孙广平  杨大勇 《水文》2005,25(5):48-50
南湾水库始建于1952年,按100年一遇洪水设计,10000年一遇洪水校核。“75.8”洪水后按1000年一遇洪水设计,PMF洪水校核进行了加固设计,因未能按批复项目完成而未达PMF标准。目前经大坝安全鉴定水库为三类坝需除险加固,其校核洪水标准是采用10000年一遇还是PMF,本文作了多方面比较和论证,并给出了相关的结论。  相似文献   

7.
《地下水》2021,(1)
为研究溃坝洪水带来的影响,以陕北地区的瑶镇水库为例,采用洪水演进模拟和GIS技术等先进的溃坝分析技术,对水库遭遇五十年一遇洪水下右岸与非溢流坝连接的副坝段溃坝洪水演进过程、水深及淹没范围、流速分布及流速矢量分布展开评估,重点对溃坝洪水对水库下游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从而得出相应结论。研究结果认为:受溃坝洪水影响最大的是瑶镇地区,水流最大流速均发生在主河道区域,五百年一遇洪水淹没范围与五十年一遇洪水淹没面积相比增加明显。瑶镇水库溃坝不会对下游的采兔沟水库安全产生很大影响。研究结果对本区域溃坝洪水及未来研究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册田水库位于桑干河中游、山西省大同县境内,其主要作用是灌溉、工业用水及为官厅水库缓洪拦砂。 坝址区为第四纪玄武岩流喷出地带,岩层表面起伏大。玄武岩体原生柱状节理极为发育,并含大量气孔,是良好的透水层,厚度25—50m。下伏为下更新世湖相沉积。 坝址北岸玄武岩岸壁约933m高程向下游位置出  相似文献   

9.
《地下水》2017,(3)
清河是辽河左侧一较大支流,流域面积5 252 km~2,河长171 km,比降1.58‰,清河水库位于清河干流上。清河水库正常蓄水位131 m,死水位109.70 m,具有较大的水头差。现状多年平均水库放水流量为4.3×108m3,对水库的设计洪水分析校核,可以了解多年一遇水库的设计洪水情况,能够充分利用水能资源,确保清河水库发挥最大的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10.
王林松  陈超  杜劲松  王秋革  孙石达 《地球科学》2014,39(11):1607-1616
通过对我国大型水库蓄水的时空特征进行深入分析, 统计得到近60年来大型水库蓄水累积的库容量已达到697km3, 占全国所有水库库容量的83.3%及全球库容量的6.5%;而2000年以来的大型水库数量及蓄水量的变化有明显的加速, 库容量的变化率为16.7km3/a, 远高于1950年到2000年的4.9km3/a的增长率; 同时借助卫星重力(Gravity Recovery and Climate Experiment, GRACE)观测手段, 对2000年以后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以南地区的水库进行水储量估算, 结果显示GRACE仅能估算得到63%的水库变化量, 两者之间的差异可能反映了该地区地下水的长期变化. 结合大型水库的分布位置与库容量, 基于海平面变化方程计算得到了中国近海相对海平面的空间变化. 水库蓄水导致的渤海与东南沿海海域的相对海平面上升明显, 最大上升高度约为8mm; 而2000年以后的水库对海平面的影响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 其中南海海域较为突出, 上升高度约为2~3mm, 在此期间蓄水造成的近海不同验潮站位置的海平面增长速度在0.02~0.11mm/a之间变化.   相似文献   

11.
辽宁省电线积冰特征与电网冰区划分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采用辽宁省11个电线积冰观测气象站1980-2007年的观测资料,分析了辽宁省电线积冰现象的特点,并结合历史电网冰灾事故调查情况及易发生冰灾事故的气候特点对辽宁省电网冰区进行了初步划分.结果表明:电线积冰现象的空间分布不均匀,大致具有辽东南、东北、辽东湾东北岸地区电线积冰现象较多的特点,且大部分地区雾凇日数多于雨凇;电线积冰日数的年际间波动较大,可发生在10月至次年4月,1月最多,11月雨凇明显居多.气象站观测到的最大冰厚、直径、冰重分别为53mm、68 mm和196 g,折算成最大标准冰厚、100 a一遇最大设计冰厚为6.6、7.8 mm.各地观测到的最大冰重多以雨凇出现,最长连续时间为4 d;气温低于0℃时,雨凇形成一般具有降雨和降温过程,雾凇形成一般具有空气湿度高、风速小的特点.2007年3月4日,红沿河核电厂气象站记录到辽宁省历史以来所观测记录到的最强电线积冰事件,其标准冰厚为25.7 mm,属重冰程度.可将辽宁全省30a、50 a一遇冰区均划分为轻冰区,而位于辽东湾东部的营口、盖州、熊岳、瓦房店沿海一带为100 a一遇的中冰区,红沿河核电厂附近地区为100 a一遇的重冰区.  相似文献   

12.
临城县兴业矿业有限公司为满足生产的需要,决定从二十多公里之外的临城水库引水;引水工程跨越泜河北支,按二十年一遇的防洪标准进行设计、施工;经过设计洪水计算泜河北支二十年一遇的最大洪峰流量为1409 m3/s、当发生20年一遇洪水时,泜河北支断面最大冲刷深度为1.36 m;该引水工程不会对泜河北支的洪水流势、流态产生影响,对现有的水利规划和防洪标准基本无影响。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以来,地质灾害以灾害链形式出现的频率明显加大,目前对灾害链的演变过程以及影响范围的研究并不多。本文以2021年4月5日四川洪雅县铁匠湾高位远程崩滑碎屑流-泥石流灾害链为例,阐述了灾害链的演变过程。启动源为高位崩塌,崩落的大量岩块对下方斜坡岩土体造成冲击和加载形成滑坡,受降雨影响,崩滑碎屑流物质向双溪河发展演变为泥石流;采用RAMMS软件对泥石流的运动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划定了其在不同降雨频率下的影响范围。结果表明:在20 a一遇降雨频率下,影响范围涵盖了双溪村上游部分分散农户;在50 a一遇降雨频率下,影响范围覆盖双溪村人口密集区;在100 a一遇降雨频率下,影响范围将继续向下游发展,延伸至老赵河聚居区。灾害链发生期间,附近最大降雨量接近10 a一遇,将10 a一遇模拟结果与现场实际形成的影响范围进行对比,发现两者基本一致,说明模拟结果可信。  相似文献   

14.
三峡水库建成后,水库上游因蓄水阻堵而流速降低,加大泥沙沉积落淤,尤其是在近年因山体滑坡,泥石流频发的地段,存在隐患。在下游,因水库阻隔而致推移质泥沙减源,造成建设所需的河沙供需失衡,堤防、桥梁墩柱缺少骨干物料支撑而产生结构性失衡,也形成交通安全隐患。基于此,研究水库排沙的方法,提出用“心脏搭桥手术”式的管道排沙法的构想和设计,以寻求解决水库推移质泥沙清淤的方向和途径。  相似文献   

15.
三峡水库建成后,水库上游因蓄水阻堵而流速降低,加大泥沙沉积落淤,尤其是在近年因山体滑坡,泥石流频发的地段,存在隐患。在下游,因水库阻隔而致推移质泥沙减源,造成建设所需的河沙供需失衡,堤防、桥梁墩柱缺少骨干物料支撑而产生结构性失衡,也形成交通安全隐患。基于此,研究水库排沙的方法,提出用"心脏搭桥手术"式的管道排沙法的构想和设计,以寻求解决水库推移质泥沙清淤的方向和途径。  相似文献   

16.
以青海省海西州格尔木河大干沟水电站为例,研讨了受上游水库调蓄影响时设计洪水的计算方法。根据水电站上游洪水的地区组成,采用同频率地区组成法定量分析了温泉水库对大干沟水电站洪水的消减作用,推荐选用最不利组合方案"以区间来水为主、上游水库相应的洪水组合"作为设计洪水成果,200年一遇洪水时温泉水库对大干沟水电站的削峰率为19%。计算方法可为大干沟水电站及青海省受水库调蓄影响的流域设计洪水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毛慧慧  张建中 《水文》2018,38(4):83-86
以海河流域大清河南支为研究对象,基于2016年设计洪水修订成果,计算了100年一遇标准洪水,白洋淀上游5座大型水库在分级控泄调度、峰后敞泄调度、联合调度3种调度方式下,入白洋淀的洪水过程线,以此为基础,计算了各种水库调度方式对白洋淀蓄滞洪区防洪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新疆河流洪水与洪灾的变化趋势   总被引:32,自引:11,他引:21  
吴素芬  张国威 《冰川冻土》2003,25(2):199-203
在西北气候由暖干转向暖湿的过程中,新疆河流的洪水和洪灾反映明显.对新疆29条河流选取年最大洪水,统计出超标准洪水、20a一遇、50a一遇洪水的出现频次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987年后洪水量级、洪水频次呈增加的变化趋势.通过20世纪90年代以来灾害性洪水出现的频次、灾害损失的变化比较分析,90年代以来灾害性洪水尤其是灾害性暴雨洪水和突发性洪水呈现增加的态势,1987—2000年的灾害损失与1950—1986年相比增加了30倍.  相似文献   

19.
沐官岛水库是一个拟建的河口海湾水库,库底为富含咸水的潮滩沉积物。这一特殊的地质及水环境条件直接关系到水库未来的水质安全和正常的调度运行,所以必须准确地确定水库水体中盐分空间分布这一关键问题。本文依据现场调查、钻探及室内实验资料,通过垂直方向线性插值技术,建立了沐官岛水库蓄水初期盐分运移准三维模型,模拟了水库蓄水初期在内源盐分释放影响下,库水盐分的演化过程。结果表明:若遇平水年开始蓄水,当蓄水至1.5m时,该层含盐量在平面上的变化范围主要在0.30~1.30g/L之间;当蓄水至4.5m时,该层含盐量在平面上的变化范围主要在0.30~1.55g/L。  相似文献   

20.
扎台沟为一老泥石流沟,历史上曾多次发生过泥石流。通过野外考察、实验分析和理论计算,扎台沟流域面积4.86km2,主沟长4.53km,主沟平均纵比降420‰。共发育5条主要支沟,流域切割密度2.19km/km2,源头海拔3100m,沟口海拔1197m,主沟相对高差1903m,与西溪河以62°交角汇入。扎台沟为中高频率-中大规模粘性泥石流沟,目前已辩明,近1000a内至少发生过3次大规模泥石流,泥石流重度2.0t/m3,沟道堵塞系数1.5。扎台沟50a一遇和100a一遇泥石流流量分别为155.77m3/s和178.19m3/s;50a一遇和100a一遇泥石流固体物质冲出量分别为16.39×104m3及18.14×104m3,是一条中度危险的泥石流沟,对下游水电站其中一处拟选坝址有一定影响。如无法避开扎台沟泥石流对拟选坝址的影响,可考虑对该泥石流沟采取选择性整治工程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