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随着网络技术、数字化技术发展以及互联网的普及,数字地震科普馆将是未来地震科普发展的主要方向。文章以内蒙古数字地震科普馆为例,介绍其建设需求、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情况,研究地震科普作品的创新方向,为今后数字地震科普馆的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特别是三维及网络技术的发展,用网络虚拟现实手段对各地的地震科普馆进行数字化改造,建成基于网络的数字化科普馆系统,对于加强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普及防震减灾理念、共享防震减灾资源,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互联网+防震减灾科普已成为实现防震减灾科普社会化的最有效途径。数字地震科普馆作为计算机技术发展的产物,在更深更广的时空范围内进行地震知识的普及,能够极大地提高地震科普宣传的质量和效率。本文以海南省地震局防震减灾数字科普馆为例,介绍其构建及实现技术,说明其应用情况,探讨了数字科普馆对防震减灾科普宣传的启示及其对未来宣传防震减灾科学知识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360°全景系统以其良好的用户体验在互联网上获得广泛应用。本文介绍了360°全景技术及其主要特点,并以广东省数字地震科普馆系统的建设为例,介绍以普通单反相机对全景图获取的技巧,以及对全景图像进行拼接、修正并制作360°全景漫游的广东省数字地震科普馆系统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本文尝试使用了一种图形编程语言进行数据解码和仿真研究,阐述了用该语言实现EDAS-C24型数字测震仪实时数据流的解码过程,提出了在G语言下利用数字滤波器逼近模拟积分器及模拟微分器响应实现对解码数据实时仿真的方法,并通过设定频带宽度,比较了设计的补偿滤波响应和实际的幅频响应的一致性.结果表明,在设定的频带内,补偿滤波响应和实际的幅频响应是一致的,仿真的精度是理想的,成果已经在广东省地震科普馆的地震互动区部署运行,取得了一定的实效.  相似文献   

6.
中国数字地震学的发展战略问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九五”期间中国国家数字地震台网,区域数字地震台网和流动数字地震台网的建设,为发展中国数字地震学提供了有利条件。如何发挥这一新的观测系统的效益,是跨世纪中国地震学发展的核心问题之一。本文结合国家数字地震建设项目的实际,讨论了“十五”期间中国数字地震学的发展战略问题。  相似文献   

7.
杨军 《地震学刊》2002,22(1):43-46
为推进经济的可持续与跨越式发展,配合“数字江苏”的建设,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灾家所造成的损失,在“数字江苏”中建设防震减灾数字系统势在必行。本文从防震减灾在可持续与跨越式发展战略中的地位和作用,防震减灾数字系统的组成,“数字江苏”中如何包含防震减灾数字系统,防震减灾数字系统建设进程及展望等几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广州(珠江三角洲)数字无线遥测地震台网是我国第一个全套引进的数字无线遥测地震系统的数字地震台网,采用24位数字地震采集、无线数据传输、地震数据处理等先进技术,对增强广东省特别是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地震监测能力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发展和推动我国数字地震观测技术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系统介绍了广州台网的建设过程和技术特色。  相似文献   

9.
本世纪70年代以来由于在地震观测系统中大量使用了数字仪器,因而使数字地震学得到迅速发展。本文概述了数字地震学的发展过程及其在探索地球内部结构、地震震源过程、地壳和上地幔的应力状态中所取得的成就。作者提出应开展岩石层和震源的数字地震成像的研究工作,并以该项研究课题来带动我国数字地震学的发展。文章对于岩石层和震源的数字地震成像研究的意义、内容和方法作了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10.
中国数字地震台网 (CDSN)自建立以来 ,数据管理中心 (DMC)已收集了大量连续的地震记录资料。这些资料过去有的以磁带、磁盘为介质提供给地震专家和地球物理学家们 ,在地震预测预报、地震科学研究、地壳运动及地壳构造的研究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同时台网产出的高质量的数字地震记录资料也得到了中外专家的一致好评。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 ,数字地震台网观测产生的大量数字地震记录 ,可通过计算机网络技术和计算机数据库技术达到信息资源的共享 ,快捷方便地服务于地震科研 ,使台网的数字地震记录不仅为大地震预测预报、地震研…  相似文献   

11.
数字地震分析与模拟地震分析有着较大差别。本文以长春地震台的数字记录为例,介绍如何借助地震分析软件,对台站的数字地震资料进行分析处理。  相似文献   

12.
中国数字地震台网的建设与发展   总被引:20,自引:3,他引:17       下载免费PDF全文
ldquo;十五rdquo;(2001——2005年)期间,中国地震观测系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中国地震局完成了ldquo;中国数字地震观测网络rdquo;项目建设,将所有模拟地震观测系统全部进行了数字化改造,并新建了一些数字化地震台站,标志着中国的地震观测已进入数字时代. 本文介绍了新一代国家数字地震台网、区域数字地震台网、火山数字地震台网和流动数字地震台网的规模、布局原则和主要功能.   相似文献   

13.
发展中的山东数字地震台网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山东数字地震台网承担山东地区及附近海域的大震速报和微震监测任务。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数字化技术的成熟,在“八五”期间建设了济南无线遥测地震台网;“九五”期间改造建成了数字遥测地震台网;“十五”期间山东数字地震台网建设后,台站布局、监测能力、大震速报效能得到加强,为地震研究、地震速报、地震应急提供了可靠的技术平台。  相似文献   

14.
前言在中国地震局与安徽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 ,“九五”期间安徽省地震局完成了合肥数字遥测地震台网、蒙城区域有人值守数字地震台、国家数字地震台网合肥台的建设 ,现投入正式观测运行 ,并取代了原模拟观测。但是监测设施的数字化改造仅占全省地震台网的2 7% ,合肥数字地震台监控 ML 2 .5地震范围仅为全省地域面积的 1 / 3 ,而皖南、皖北地区台站仍为模拟观测 ,难以适应新形势下安徽省防震减灾事业发展需求 ,因此 ,在“十五”期间将建设省级数字地震台网。图 1是“九五”期间安徽省数字地震台网的建设概况。1 “十五”安徽省级数字地震观…  相似文献   

15.
反馈式地震计的出现在地震计发展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大动态、宽频带已经成为当代地震观测的主流技术,数字技术应用是地震计的发展方向。采用模拟反馈技术的宽频带地震计存在低频段自噪声高及系统受环境影响大等问题。实验结果显示,通过引入数字反馈技术,可以优化地震计的长周期噪声,提高系统稳定性,首次实现程控配置地震计的周期。  相似文献   

16.
国家数字地震台网中心技术系统与服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概述中国数字地震观测系统主要是由国家数字地震台网、区域数字地震台网、流动数字地震台网、数字强震台网和区域数字地震台阵、中国地震局卫星数据通信网组成。国家数字地震台网中心是国家数字地震台网、区域数字台阵和数字强震台网数据的集中收集和处理中心 ,同时还保存一部分区域数字地震台网和流动数字地震台网的数据 ,与各区域数字地震台网中心进行各种数据交换 ,另外 ,国家数字地震台网中心也为防震减灾中心的地震应急信息快速响应系统及时提供各种测震数据。国家数字台网中心是我国数字地震观测数据的收集、管理、保存、处理和提供各…  相似文献   

17.
东部煤炭数字地震勘探技术发展与关键问题讨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东部煤炭数字地震勘探伴随着装备更新和技术进步留下一串闪光的发展足迹,数字地震技术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勘探能力和精度,也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对东部煤炭数字地震实际工作中的十大关键技术问题的讨论,既是对地震技术自身的进一步完善提高,也是数字地震技术向中西部推广应用可参的经验和借鉴.  相似文献   

18.
中国数字地震台网 (CDSN)地震事件数据库系统是一个数据服务软件系统。它以国际著名的 ORACLE数据库为开发环境 ,以 CDSN数字地震事件数据为基础 ,借鉴 IRIS等国际地震学机构优秀的数据服务方式 ,利用 rdseed、 SAC等地震学领域流行的数字软件 ,为网上用户共享 CDSN数字地震数据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服务窗口。本文对该数据服务软件系统及分布数据库系统作相关的介绍。  相似文献   

19.
1 台网概述呼和浩特数字遥测地震台网是在原模拟遥测台网的基础上经部分新建、改建和扩建完成的。原模拟遥测台网是1986年投入使用的,运行达15年,虽然为内蒙古自治区地震防震减灾事业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但是在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它已不适应新技术的发展要求,特别是适应不了地震应急、大震速报等的要求。数字地震观测替代模拟地震观测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同时数字地震观测以宽频带、大动态、高分辨率、低失真度等优势为地震科学的发展开创了一片新天地。呼和浩特数字遥测地震台网是2001年6月通过验收并投…  相似文献   

20.
2000年以来我国地震观测系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目前,已建成了由国家数字地震台网,区域数字地震台网,火山数字地震台网和流动数字地震台网组成的新一代中国数字地震台网。本文介绍了中国数字地震台网的仪器配置情况和各种仪器的主要参数,并结合我国数字地震台网中使用的地震观测系统,阐述了仪器传递函数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