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多年来我们所接触的天文科技老师几乎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使他们做出了很多成绩,但都由衷地表示,他们是在和孩子们共同成长,所以我也就更想把老师们的工作与成绩告诉大家。本文作者董瑞伶老师,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自然地理专业,2006年硕士毕业以来一直担任北方交通大学附属中学(以下简称交大附中)的地理教师和科技中心天文辅导教师.  相似文献   

2.
看到彩版的《天文爱好者》杂志,使我非常的惊讶和欣喜,惊讶的是自1982年我离开《天文爱好者》编辑部,20多年后看到它新的靓丽容貌与当年那份记忆实在是有天壤之别。欣喜的是进入2006年的《天文爱好者》,它已经有了300期的"月龄"可庆可贺。惊讶和欣喜的感觉让我回忆让我感慨。我曾在《天文爱好者》编辑部工作了7个年头,因此它在我工作的生命中是一个标志性事业,这是1975年我从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回到北京的第一个工作,也是其后自己从事科普工作的起点。刚到北京天文馆不久,我就被分配到《天文爱好者》编辑部工作,当时几位天文科普的老前辈都在那里,李元、卞德培、伊世同老师都手把手地教过我。我的工作主要是由师从伊世同先生学画星图开始的,后来也跟着卞德培、李元老师学习写科普文章、做编务工作。作为曾经的老师和同事,他们不仅教会了我求生的技能,更重要的是他们对天文科学  相似文献   

3.
2019年第1期《天文爱好者》刊登了萧耐园教授的"明月几时过中天"一文,萧老师严谨的探究精神让我们深受启发。没曾想没过几天,我们就碰到了一个也需要如此探究的难题。朋友拿来一张2016年9月29日在青海省德令哈市乌兰县金子海景区拍摄的星空照片(见题图),我随口问了一句:"什么时候拍的?"没想到把自己和他都难住了(这个问题成为《天文爱好者》猪年贺岁"天文大法到几重"的第三个问题,详见本期答案详解)。  相似文献   

4.
我的天文梦     
长安一中是我心中向往以久的学校。在这里开始了我的高中时代,也是我踏上天文之路的起点。1996年9月,我来到一中不久,我就听说学校有一个天文兴趣小组和一个天文台。那时天文组正好要在高一级吸收新组员,由于我对此很感兴趣,所以就报了名。非常可惜,入围考试时...  相似文献   

5.
导电流体中若有磁场存在,则流体的流动就会影响磁场,而磁场的变动也会影响流体的运动。从电磁感应的原理看来,这是十分容易理解的。但是在导电流体中磁场和流动的相互作用,却只有在天体的规模上才显著,所以“磁流”就成为理论天体物理中新兴的一个重要分枝。银河系内磁场的存在似乎是一个普遍的现象。地球的磁场是早已知道的事实。太  相似文献   

6.
我的启蒙老师我是1975年进入北京天文馆工作的,当时我还是刚从"广阔天地"返城的"知识青年",在此之前从未接触过"天文"。在那个动荡的年代,"知识越多越反动",要想找几本天文知识的普及读物,谈何容易。记得当时对我们进行业务培训,所用的"教材"也就是朱志尧的《神秘的宇宙》和陈晓中先生的展览说  相似文献   

7.
今天是个被泪水浸湿的日子!早上刚上班就接到欧阳老师的短信:贺宪恒已于昨日病逝!我第一反应是不相信,“不会吧?我3月9日还和他通过电话的,您听谁说的?”欧阳老师回复:李老师半夜发短信过来,天文论坛上也已证实。我还是不相信,电话打到贺老师家,是他弟弟接的电话,是的,15日患感冒,22日进医院,30日中午12时10分去世。我的眼泪夺眶而出:怎么可能?不相信,不敢相信,不愿相信,晴天霹雳啊!贺老师,你就这么走了吗?  相似文献   

8.
也许是我童年时 ,家乡的小城还缺少现代化的缘故吧 ,没有灯光的干扰 ,没有电视的喧闹 ,每到夜晚 ,璀璨的群星就深深吸引着我 ,它们成为我最亲密的伙伴 ,仿佛近在咫尺一般。至今回想起来 ,仍让我心驰神往 ,多少次梦中的我又回到了那片星空下 ,尽情地欣赏着波澜壮阔的星河。小学时我就对星星产生了兴趣 ,从此便一发不可收 ,对天文的爱好到现在已快 2 0年了 ,从未间断。上中小学时周围没有人给我天文指导 ,《天文爱好者》杂志便成为我的启蒙老师 ,在父母对我“独特”爱好的大力支持下 ,我买了星图 ,还自制了小望远镜 ,它们陪我度过了不知多少个…  相似文献   

9.
1999年8月12日下午,我们和平村一小天文小组的部分同学来到学校,准备参加到密云观测英仙座流星雨的活动。老师说完要求后大家就上车出发了,让我们高兴的是,我们的连校长和大队辅导员徐老师也来参加我们的活动。到了密云,我们在一个农家住了下来。天渐渐黑了,科技张老师上?..  相似文献   

10.
我是一个老年天文爱好者,由于身居大城市,晚上各种灯光对天文摄影影响很大,加上我住的楼顶是不让上人的,所以,根本就无法观察星空,幸好,我家的阳台是朝东的,这对于观察月球是十分有利的。于是我就学着从纸上读天文,到动手观察和摄影。这是我多年来默默地得益于《...  相似文献   

11.
以前,我不懂得什么是天文。第一次接触天文是在我很小的时候,爸爸带我用胶片看月食。后来上小学二年级的时候,正值太阳黑子爆发,爸爸看报纸得知天津科技馆天文室组织观测太阳黑子,于是又带我去观看,这一次印象比较深刻,那时候就认识了天文室的赵之珩老师,认识了望远镜,也使我对天文知识有了浅显的了解。  相似文献   

12.
有一位署名“lazy1004”的天文爱好者给我写信,表达了一个很具有代表性的疑问:天文学在学校中为何不受重视?他(或她)写道:“同为六大自然学科,偏偏没有开设天文课,即使有。也只是一个星期才一节的选修课。给我们上课的是一位地理老师.他是一位狂热的天文爱好者,但似乎比校长还忙。学校的望远镜坏了,校方也一拖再拖,迟迟没有联系人来修。这样的选修课在他们眼中是那么的不重要。所有的人都在为考试而忙碌。这让我感到孤独。为什么?!”  相似文献   

13.
在华南农业大学有橄榄球、观赏鱼、汽车等数不清的协会,可就是没有天文协会。我在社团招新的时候就觉得很失望。因为我在高中(广东省实验中学)建立过天文协会,所以就有了自己成立华农天文协会的想法。但仅有我一个人显然孤掌难鸣,加上课程又紧,一直没有行动。一天我在图书馆的天文书架旁,见到两个男生(工程学院)在找天文书籍。我主动问他们有没有兴趣搞一个天文协会,他们立刻表示了赞同。我们找到各自班里有共同爱好的同学,于是一支十几人的天文协会筹建队伍就这样诞生了。后来在写可行性报告时,我们得知还有另外一支队伍在筹建天协,于是我们合并了,人数达40多人!  相似文献   

14.
《天文爱好者》2012,(7):58-59
上一次不远万里的追逐日食还要追溯到2009年的长江大日食,当时从沈阳出发,先到上海,后来因为上海天气不好又转战江西省九江市彭泽县,之后的201O年日环食因为要考试,我就留守在了沈阳观测日偏食,所以之前还没有过观测日环食的经历,这次我很早便决定南下逐日,4月得知两位网友。—一幽灵与DC准备自驾前往福建,便果断决定蹭他们的车了。一来因为5M南方的天气变化多端,自驾便于在天气不好时迅速转移,二来也是因为我到天文台工作之后卖掉了原有的赤道仪,导致这次没有赤道仪用。当然,多一个人出门每个人均摊的路费也会少一些,也是一举多得嘛。  相似文献   

15.
2008年8月7日,我还没有从甘肃日食的兴奋与疲惫中恢复过来,一大早就看到桌子上摆着天文馆退休职工赵世英老师书写工整的一沓稿子,居然是悼念伊世同老先生的文章。这才知道原来就在我们出发远赴甘肃的时候.这位独辟蹊径,为我国星图绘制工作做出过卓越贡献的老先生已经永远地离开了我们。本期刊登赵世英老师撰写的这篇忆文,与各位读者同悼伊老先生。  相似文献   

16.
星座艺术一直是我的最爱,2004年李元先生和我在编辑《世纪天图》之际,曾把一幅意大利穹顶古典星座图绘,作为封底予以刊载,在广大读者中引起良好的反响。此画构图壮丽,造型生动,气势磅礴,色彩绚丽,神贯宇宙,是世界文化中星空艺术的珍宝。最近天文景观成为天文科普的一个时髦话题,我就想,如此壮丽的星座图画,如果只能在印刷品中欣赏,岂不可惜,能不能亲眼目睹真物呢?这是眼见为实的天文景观吗?不久,我的志同道合的同事郭霞也参与了这一话题的探讨与研究,于是我们有了惊奇的意外发现,以下就是我们共同寻宝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当我希望遇到一个好的摄影机会时,我喜欢用一个装有9百万像素CCD(光学传感器阵列,“电荷耦合器件”)的数码单反相机。虽然我几年前买入时,它还是最先进的设备,但是我最近已看到些广告,发现两千万像素的相机也都不算太贵了,所以说技术是在明显地向前发展。这些数字简单地说明这两种CCD分别包含了9百万和2千万像素。在一个可单独控制的二维数字光栅上,像素都是最小的单元。实际上,安置在我的单反相机中的CCD是由一个3696×2616像素的矩形光栅组成的。  相似文献   

18.
我是一个老天文爱好者,每当有机会仰望星空,大自然的壮丽、深邃和神秘,常使我产生无限的遐想和深思。德国哲人康德曾说过,天上的星空经常并且越来越使他感到惊奇和敬畏。我想,很多天文爱好者对此都会有同感。面对满天灿烂的繁星,谁能无动于衷呢?两千多年前,诗人屈原就曾发出过天问,提出了许多疑问。宋代文豪苏轼也曾发出过“茫茫不可晓,使我长叹喟”的感慨。古今中外,人同此心,心同此理,都想了解星空的奥秘。《天文爱好者》杂志,就是一位为广大读者解答问题的好老师。  相似文献   

19.
遥望星空     
2010年冬,我有幸加入了一个“大家庭”——国际小行星搜寻活动,成为了小行星搜寻活动的一名实习研究生,协助国家天文台郭老师做好此次活动的各项工作。作为一名小行星搜寻活动的辅导员,我主要是协助如下工作:接收从国际主办方传来的数据,第一时间存放和分配数据;翻译数据说明,与数据一起传送到国内服务器上:将每组数据的链接编写好,  相似文献   

20.
詹想 《天文爱好者》2014,(11):54-59
我相信,许多天爱都会用Photoshop(下文简称PS)对星空照片进行后期处理。所以,当Adobe公司推出另一款强大的软件——Lightroom(下文简称Lr)时,大部分天爱可能没有太关注一一我就是其中之一。因为我觉得PS已经足够强大,也足够方便了。直到我的一位玩摄影出身的天爱朋友把它强力推荐给我,我才发现这个软件的魅力。很快,我的后期处理就离不开它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