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伊金霍洛旗新庙镇敬老院煤矿开采地质环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伊金霍洛旗新庙镇敬老院煤矿正在建设阶段,根据煤矿煤炭资源储量核实报告以及煤矿地质灾害评估报告的有关成果,评价了煤矿开采前的地质环境现状,预测了未来煤矿开.采后可能产生的环境地质问题,提出了环境地质问题的防治措施,为煤矿合理开采、可持续发展、保护地质环境提供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2.
近来,随着煤矿井开采深度加大,尤其是采煤机械化程度提高,按现有《煤炭资源地质勘探规范》(以下简称《规范》)要求提出的精查地质报告中的某些地质资料(如小构造控制、水文地质条件、瓦斯含量等),已不能满足煤矿建设和生产的需要,特别是在矿井基本建设过程中,问题更为突出。笔者现就问题表现的主要方面及其解决的可能途径,提一点肤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3.
随着电子和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地震仪器数字化和多道化,高分辨二维和二维地震已在煤矿采区广泛应用。十几年来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煤矿建设和生产提供了可靠的地质资料。作者从众多的采区高分辨二维和三维地震勘探出发,论述了有关概念,总结了技术方法,探讨了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4.
矿井地质透明化是智能化煤矿建设的基础,三维地质建模是实现矿井地质透明的重要手段,以往采掘工作面地质建模存在插值算法不符合地质规律、多源异构地质数据融合程度低,以及煤矿生产装备与地质信息耦合少等问题。提出煤矿采掘工作面地质信息数字孪生的概念,采用离散光滑插值(Discrete Smooth Interpolation,DSI)算法,利用钻探数据及地震构造解释数据地质建模,建立DSI平行相似约束后迭代计算得到的地质综合模型。开发了三维地质建模软件,实现了点(地质点)、线(地质界线、地层界线)、面(三维地质界面)、体(封闭地质体)4种地质对象的构建,在体对象基础上开发了立方网功能,基于区域统计学算法对体对象内的空间数据进行属性插值。使用建模软件构建掘进、回采工作面数字孪生的地质模型载体,接入微震监测系统、电阻率监测系统、随掘地震监测系统、随采地震监测系统实时监测数据,实现工作面地质信息数字孪生,反映采掘扰动下的地质变化;为煤矿掘进生产提供基于地质模型的场景仿真和掘进规划巷道断面曲线下发,指导掘进机自主掘进,提供掘进前方地质异常距离预警,保障掘进地质安全;为回采工作面提供基于地质模型的场景仿真和规划截割曲线,指导采煤机自主规划截割,提供回采前方地质异常构造位置、应力集中区位置距离预警,提高回采工作的安全性。该技术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唐家会煤矿进行了应用,为安全、高效采掘工作提供地质保障。   相似文献   

5.
地质资料对地质勘查、矿产资源的开发与保护、基础设施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地质资料也是制定经济和社会发展长期规划的重要参考资料.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地质资料管理体制、管理内容和方法改革是"十五"期间的重要任务;实现地质资料管理的现代化、服务社会化是"十五"期间和今后10年的奋斗目标.  相似文献   

6.
贵州"西电东送"电煤保障建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万朝元  何立贤  刘家仁  陈履安 《贵州地质》2006,23(3):163-167,175
分析了贵州省“西电东送”火电建设中电煤保障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矿井建设电煤资源保障存在缺口,当前矿井建设中地质勘查依据不足,从而增大了矿井建设投资风险并为生产事故多发和资源浪费埋下祸患,煤矿采矿及管理人才匮乏等。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供制定规划和领导决策参考:(1)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加强、加快贵州省煤炭地质勘探工作;(2)加快贵州省大中型煤矿建设,加强对小煤矿的管理、监督、引导和资源整合重组;(3)加快煤矿采矿和地质技术人才培养,特别是中等实用技术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7.
<正>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近日正式对外发布《煤矿地质工作规定》(下称《规定》),以此指导"加强和规范煤矿地质工作,查明隐蔽致灾地质因素,及时处理煤矿地质灾害,有效预防煤矿事故"。《规定》指出,煤矿地质工作是指在原勘探报告的基础上,从煤矿基本建设开始,直到闭坑为止的全部地质工作。该项工作应当始终坚持"综合勘查、科学分析、预测预报、保障安全"的原则。根据《规定》,煤矿地质工作的主要任务包括:研究煤矿地层、地质构造、煤层、煤质、瓦斯、水文地质和其  相似文献   

8.
梁宝寺区煤矸石及其综合利用途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煤矿建设之前,对梁宝寺区煤矸石进行了研究和评价,预算了该区煤矸石在煤矿建设和生产各阶段的产出量,详细分析了其物理化学特征,提出了今后煤矿对各种煤矸石的综合利用途径,为煤矿日后环境保护提供了可靠的资料。  相似文献   

9.
地质资料对地质勘查,矿产资源的开发与保护、基础设施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地质资料也是制定经济和社会发展长期规划的重要参参资料,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地质资源管理体制,管理内容和方法改革是“十五”期间的重要任务,实现地质资料管理的现代化,服务社会化是“十五”期间和今后10年的奋斗目标。  相似文献   

10.
曾鑫  叶长盛  杨庆坤  郭福生  刘毅轩  刘勇  齐子瑞 《地质论评》2023,69(2):2023020029-2023020029
响应乡村振兴战略的地质文化村建设正如火如荼地开展,而地质文化村规划却滞后于地质文化村建设。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坚持规划先行,以地质文化村规划引领地质文化村建设是必要的。本研究将地质文化村规划定位为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的专项规划,并提出构建地质背景下的自然文化资源保护专项规划体系的建议。针对范围划定,提出了先划定地质资源范围,再综合划定地质文化村规划范围的方法。在比较分析地质文化村规划、地质公园规划、村庄规划主要内容的基础上,结合江西大洲塘地质文化村规划实践探索,提出地质文化村规划的15项主要内容,包括9项强制性内容和6项引导性内容。在规划内容中,注重突出地质产业、彰显地质特色、融入地学文化和衔接好空间规划。  相似文献   

11.
响应乡村振兴战略的地质文化村建设正如火如荼地开展,而地质文化村规划却滞后于地质文化村建设。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坚持规划先行,以地质文化村规划引领地质文化村建设是必要的。本研究将地质文化村规划定位为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的专项规划,并提出构建地质背景下的自然文化资源保护专项规划体系的建议。针对范围划定,提出了先划定地质资源范围,再综合划定地质文化村规划范围的方法。在比较分析地质文化村规划、地质公园规划、村庄规划主要内容的基础上,结合江西大洲塘地质文化村规划实践探索,提出地质文化村规划的15项主要内容,包括9项强制性内容和6项引导性内容。在规划内容中,注重突出地质产业、彰显地质特色、融入地学文化和衔接好空间规划。  相似文献   

12.
鞍山岩溶地面塌陷环境地质质量系统聚类分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健 《中国岩溶》2000,19(4):335-341
系统聚类分级法是运用聚类分析原理进行计算机分析的数值分级方法,本文采用系统聚类分级法对鞍山岩溶地面塌陷环境地质质量进行分级评价,评价结果合理、可靠。为鞍山市建设规划布局提供了可靠的地质依据,同时也为岩溶地面塌陷环境地质质量评价提供了一个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钱静  纵博  黄阳 《江苏地质》2023,47(2):159-165
通过对徐州煤矿地质资料的标准化整理,归纳并探讨多源数据融合的原则和标准,形成统一的空间坐标参数和数据格式,达到多源数据统一融合的目的。基于ArcGIS平台,建立涵盖基础地质、矿山开发利用、钻孔、采空区、塌陷及已治理区5大专题的煤矿地质资料数据库。项目成果纳入徐州自然资源“一张图”系统中,服务于矿政管理、矿地融合研究、工程建设新项目规划选址、国土空间规划等工作。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馆藏地质资料进行梳理、分析,提供基础地质调查、矿产资源勘查、能源资源调查、水文地质调查、防灾减灾、生态环境和资料管理等地质信息和工作程度,结合新形势下经济社会对地质矿产的需求,探索地质调查工作发展新方向,服务地方政府进行地质勘查规划、城乡建设规划和生态文明建设,引导矿产资源产业走集约、绿色、安全、智慧的发展道路,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贡献。  相似文献   

15.
滕艳  段金平 《城市地质》2011,6(3):53-53
4月13日,记者从通过评审的《北京规划新城前期区域工程地质勘查评价报告》中获悉,北京市11个规划新城的工程地质条件及场地稳定性较好,适宜于场地建设。中国科学院院士李廷栋等专家认为,项目成果总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不仅为北京市建成现代化、国际化大城市提供了重要地质依据,而且对全国其他大城市建设及城市地质工作也具有重要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6.
滕艳  段金平 《城市地质》2011,6(4):45-45
4月13日,记者从通过评审的《北京规划新城前期区域工程地质勘查评价报告》中获悉,北京市11个规划新城的工程地质条件及场地稳定性较好,适宜于场地建设。中国科学院院士李廷栋等专家认为,项目成果总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不仅为北京市建成现代化、国际化大城市提供了重要地质依据,而且对全国其他大城市建设及城市地质工作也具有重要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7.
80年代以来,可持续发展已经被国际社会普遍接受.可持续发展向地质工作者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地质科学不仅要面向矿产资源开发,而且要为合理规划土地利用、城市建设规划、安全处置有害废弃物、环境保护和减轻自然灾害等方面提供必要的资料和服务.  相似文献   

18.
中国矿山环境地质问题区域分布特征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何芳  徐友宁  乔冈  刘瑞平 《中国地质》2010,37(5):1520-1529
为了了解中国不同区域矿产资源开发产生的主要环境地质问题分布特征,为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规划提供基础资料。笔者依据近几年全国矿山地质环境调查成果资料,首次对全国矿山地质环境区进行了系统划分和地质环境条件分析,通过研究不同地质环境区开发的主要矿产资源类型、开发强度、不同类型矿产开采产生的主要环境地质问题类型、分布、危害、需要防治的主要环境地质问题,对矿山开发产生的土地占用与破坏、地质灾害、环境污染的区域分布特征进行了总结。结果表明,中国中东部地区矿产资源开发强度、矿山环境地质问题重于西部地区,煤矿山问题重于金属矿山、金属矿山问题重于非金属矿山。  相似文献   

19.
《城市地质》2002,14(3):43-45
20 0 2年 3月 19日 ,朱基总理签署了国务院第 349号令 ,公布了《地质资料管理条例》 (以下简称“条例”) ,并规定自 2 0 0 2年 7月 1日起实施。《条例》以法律的形式为全面实现地质资料统一管理 ,充分发挥地质资料作用和保障汇交人合法权益作了规范 ,体现了国家对地质资料管理的高度重视。这是我国地质工作中的一件大事 ,是地质资料的汇交、保管和利用的法律依据 ,是国家利用法律手段强制从事地质工作的单位向国家报告其地质工作情况和地质成果 ,以维护国家主权和资产所有权、积累地质资料信息的最有效方式 ,也是国家向社会公开提供各种形…  相似文献   

20.
袁正泉 《湖南地质》1992,11(4):318-323
塘冲矿井的大量井巷地质资料与原勘探精查报告对比分析表明,原精查报告内容与实际情况有较大出入,特别是控煤褶皱、断裂,煤层厚度与储量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差异,对矿山采矿影响颇大。究其原因,可能是勘查阶段受规范和技术手段等的限制,使原报告精度不够。因此,本文提出改进勘探方法,完善规范,提高勘查精度和加强煤矿生产补充勘探,都显得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