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 毫秒
1.
海拉尔盆地呼和湖凹陷煤层气资源潜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钻井和地震资料,研究了呼和湖凹陷煤层的发育与分布情况,确定了煤层的热演化程度和气测异常等;结合煤层含气量参数,预测了凹陷内的煤层气资源前景。结果表明,呼和湖凹陷煤层气资源量约为7.43×1011 m3,远远超过了前人对整个东北区煤层气资源的评价。呼和湖凹陷大二段煤层埋深适中,是煤层气勘探开发有利层段;南二段煤层埋深多在2 000 m左右,但煤层气资源量最大,在以后的开发中应加强研究。通过与美国成功开发的含气盆地对比表明,呼和湖凹陷的煤层气潜力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2.
根据官田坝向斜勘查区地质条件、煤层、煤质及煤层气参数井等资料,对该区煤层气赋存特征进行分析,并采用体积法估算煤层气资源量。结果表明:该区可采煤层发育较稳定,煤层间距较小,埋深适中,4、7、9号煤层和13、15号煤层可分别作为上、下段煤组联合开发。煤层气富集、储存、渗透性较好,经估算1 200 m以浅上、下段煤组资源量分别为71.0亿m3、36.9亿m3,煤层气资源潜力较大,具有较好的勘探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3.
盘县马依东二井田煤层气赋存特征与开发利用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煤田地质勘查和煤层气参数井资料,对六盘水煤田盘南背斜南东翼马依东二井田煤层气赋存的地质条件和煤层气储层特征进行了分析,认为井田内煤层气含量与煤层厚度、煤层埋深、煤层割理发育程度、围岩气密性呈正相关,在压扭断裂和走向转折部位煤层气易于富集、储存,含气量高;张性断裂部位煤层气易溢出扩放,含气量偏低。初步预测井田内煤层气总资源量166.2亿m3,煤层埋藏深度在700m以浅,有利于煤层气的开发。  相似文献   

4.
贵州金沙林华井田煤层气资源分布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黔北煤田林华井田煤炭资源丰富,煤变质程度高,以无烟煤为主,煤层气含量高。通过井田煤田地质勘查成果及煤层含气量分析了主要可采煤层含气性分布及主控因素,并编制了主要可采煤层含气性分布等值线图,对煤层气资源量进行了估算。认为煤层埋藏深度和向斜构造是煤层气分布差异的主因,并获得主要可采煤层的煤层气资源总量为28.03×108m3,煤层气开发前景较好。  相似文献   

5.
根据仙源煤矿煤炭地质勘查、矿井地质及煤层气参数井资料,对仙源煤矿煤层气赋存特征进行分析,认为区内龙潭组4层目的煤层厚度较大,煤层间距较小,煤层埋藏深度适中,煤层含气量较高,煤层气富集和赋存条件较好。计算获得矿区煤层气推断资源量达27亿m3,煤层气资源潜力较大,具有较好的勘探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6.
阜新煤田煤层气开发选区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阜新煤田煤层瓦斯含量高,预测煤层气资源量达1 36.91× 108m3,是我国煤层气开发的重要选区之一。本文分析了阜新矿区煤田地质特征,深入研究了各分区内各煤层中影响煤层气生成、储集和运移的地质因素,提出刘家-王营子区是阜新煤田煤层气开发的最佳选区。   相似文献   

7.
根据煤田地质勘查和煤层气参数井资料,对焦作煤田恩村井田煤层气赋存的地质条件和煤层气储层特征进行了分析,认为井田内煤层气含量与煤层厚度、煤层埋深、煤层割理发育程度、围岩气密性呈正相关,且明显受构造控制。以F5断层为界将井田分为北块段和南墙向斜主体块段两个富集区。初步预测井田内二1煤层气总资源量160亿m3,有较大开发潜力,由于该区煤层渗透率、储层温度较低,煤破裂压力与闭合压力差值小,不利于通过压裂产生有效延伸长度和导流能力的裂缝,建议设计施工水平井或多分支水平井,以增加煤层气产能。  相似文献   

8.
郎岱向斜上分布有黑拉嘎井田、归宗井田、郎岱井田、上纳井田、苦竹林井田,通过对各井田煤层的最新钻井、露头地质调查资料及样品分析结果进行研究,对煤层厚度、含气量、渗透性、煤体结构、吸附性、构造条件、水文条件、地应力等参数进行系统分析,采用体积法估算郎岱向斜煤层气资源量,初步评价煤层气可采性和资源潜力。结果表明:郎岱区块煤层气资源量较大、资源丰度较高,含气量较高、煤层渗透较高,地应力低,但由于各煤层的煤体主要为糜棱煤,对地面煤层气开发增加了难度。  相似文献   

9.
煤层气原地资源量和技术可采资源量的计算结果,可为国家制定煤层气开发战略提供决策依据,也可为煤层气开发的相关部门或单位提供参考依据,对推动我国煤层气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我国褐煤分布区的煤层气资源量的计算,弥补了我国长期缺少褐煤煤层气资源量的缺陷,使我国煤层气资源量数据更加完整,我国陆上煤层埋深2 000 m以浅的煤层气原地资源量为32.86×1012m3,其中,褐煤主要分布区为1.40×1012m3,非褐煤地区为31.46×1012m3。利用已建立的煤层气技术可采资源量评价方法体系,并基于目前的开发技术,对我国煤层气技术可采资源量进行计算,结果为13.90×1012m3,占原地资源量的42%。   相似文献   

10.
综合煤层气勘探及煤矿开采数据,从煤层赋存、含气性、渗透率储层压力等多个方面研究分析了杨梅树向斜煤层气地质条件及资源的开发潜力。对研究区资源量进行了预测和计算。研究表明,研究区煤层气保存条件好,含气量较高,开发地质条件优良,资源量和资源丰度大,具有较大的开发利用潜力。  相似文献   

11.
华北安鹤煤田煤储层特征与煤层气有利区分布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通过对安鹤煤田采集煤样的煤质、显微组分、煤相、显微裂隙分析,等温吸附、低温氮比表面及孔隙结构和压汞孔隙结构测试,研究了该区煤层气赋存的地质条件、煤层气生气地质特征和煤储层物性特征。并采用基于G IS的多层次模糊数学评价方法计算了该区的煤层气资源量,预测了煤层气有利区分布。研究结果表明,该区煤层气总资源量为1 115.73×108m3,煤层气资源丰度平均为1.18×108m3/km2,具有很好的煤层气资源开发潜力。在煤田中部的四矿到八矿之间的地区以及北部的水冶镇附近地区,煤层累计有效厚度大、煤层气资源丰度高、煤层埋深适中、煤储层孔裂隙系统发育、渗透性高,是该区煤层气勘探开发的最有利目标区。  相似文献   

12.
山西省煤层气资源丰富,开发条件优越。在以往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根据大量的煤田钻孔、煤层气井和煤样等温吸附实验等资料,分析了煤层含气性、煤级、储层压力、温度、煤的吸附能力、含气饱和度等特征,对山西省深部煤层含气量进行了预测,估算了煤层气资源量及可采潜力。研究结果表明,煤级、储层压力、温度、煤的吸附能力、含气饱和度等参数直接或间接受埋深控制,并通过等温吸附方程综合影响深部煤层含气量,含气量随埋深的增加而增加,但增加趋势变缓;估算2000m以浅煤层气资源量约8.3万亿m3,煤层气平均可采系数在30.0%~56.7%。  相似文献   

13.
胡襄煤田二1煤层为主要可采煤层,分为二12、二11两层。通过对煤储层地质特征及煤层气成藏地质条件分析,得出:1煤层变质程度较高且煤质良好,有利于煤层气的生成;2煤层含气量较大,渗透性好,盖层比较致密,水动力条件比较弱,为煤层气富集、运移渗流和实施增产措施提供了有利条件;3通过计算,胡襄煤田煤层气资源总量为468.84×108m3,属大型煤层气田,具一定的煤层气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14.
以煤田地质勘查资料为依据,结合井田及周边煤层气勘探成果,研究了古城井田煤层气赋存地质条件,对煤层气资源量及开发条件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3#煤层平均含气量12.60 m3/t,平均含气饱和度约为67.34%,总体表现为欠饱和-饱和煤储层,区内煤层气预测地质储量为138.64×108m3,资源丰度平均为0.90×108m3/km2,资源富集(资源丰度)表现为西高东低、北高南低的格局;3#煤层可采资源量大,预测煤层气实际采收率为35%~45%,总可采资源量60.49×108m3。  相似文献   

15.
滇东煤层气勘探及资源数据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孝敏 《云南地质》2000,19(4):363-370
煤层是煤层气的主要储集层,因此在煤层气的勘探开发与资源评价过程中,就必须对煤层及煤层的煤种、煤质、化学成分、挥发份等各种因素作一个详尽的了解,由此来推算该煤层中的煤层气含量、资源量等。为此目的,我们收集了大量的煤田钻孔资料,并对这些资料进行了有效的整理、组织和保存,使之变得有序、有规律。在此基础上,我们建立了煤层气勘探数据库与煤层气资源数据库,将收集来的资料分门别类地输入这两库之中。该库的建立,为  相似文献   

16.
平顶山矿区东段煤层气资源丰富,通过研究区构造背景、煤层展布特征、煤阶、煤储层物性特征及地下水动力条件等方面对二1煤层含气量及其控制因素进行了分析;结合抽采压力、地应力、煤体结构等,对该区煤层气开发潜力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区内煤层气含气量较高,平均为14.2 m3/t,资源量为206.87亿m3,资源丰度为0.70亿m3/km2;煤体结构相对完整,煤储层渗透率为0.04~1.00mD;储层压力高,地应力梯度小。综合分析优选出东西两个有利区块,十三矿-首山一井-十矿-一矿深部(Ⅰ号区)为煤层气开发首选区块。  相似文献   

17.
贵州省近5 a来多个地区的煤层气开发试验取得了明显成果,客观评价该区煤层气资源特征及开发技术对全省煤层气开发决策至关重要。研究区上二叠统煤层气资源、赋存构造单元多,根据不同含煤向斜煤层气资源"资源量-资源丰度"和"资源量-埋深"的分布,划分了2类8型煤层气资源类型。贵州煤层气开发地质条件具有较大特殊性,主要表现为:压力驱动型资源和应力封闭型资源并存,煤级变化大,煤储层孔裂隙非均质性及敏感性较强,煤层吸附-解吸-渗流特征参数差异大,含煤岩系纵向普遍发育多套叠置独立含煤层气系统,煤层、页岩、砂岩等不同岩性的力学性质及储层物性差异大,多煤层多层段合采和多岩性多气藏合采面临兼容性约束条件。初步形成了丛式井组开发、"小层射孔、分段压裂、合层排采"等适应贵州特殊地质条件的煤层气开发有效配套工艺技术。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平顶山煤田采集煤样的煤质、煤岩显微组分、煤相、煤岩显微裂隙分析, 低温氮比表面及孔隙结构和压汞孔隙结构测试, 研究了该区的煤层气赋存地质条件、煤层气生气地质条件和煤储层物性特征.并采用基于GIS的多层次模糊数学评价方法计算了该区的煤层气资源量, 预测了煤层气资源分布的有利区.研究结果表明, 该区煤层气总资源量为786.8×108m3, 煤层气资源丰度平均为1.05×108m3/km2, 具有很好的煤层气资源开发潜力.其中, 位于煤田中部的八矿深部预测区和十矿深部预测区周边地区, 煤层累计有效厚度大, 煤层气资源丰度高, 煤层埋深适中, 同时由于该受挤压构造应力影响, 煤储层孔裂隙系统发育、渗透性高, 是该区煤层气勘探、开发的最有利目标区.   相似文献   

19.
"西气东输"工程沿线煤层气资源开发潜力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气东输”工程经过多个大型煤层气田,总资源量近10万亿m^3,相当于塔里木盆地的天然气资源量,工程沿线的沁水,鄂尔多斯盆地是我国煤层气勘探开发的重点区域,已经取得了煤层气产气量的突破。“西气东输”工程的实施,为勘探开发煤层气创造了管网条件。  相似文献   

20.
依据陕西省渭北石炭二叠纪煤田铜川矿区深部丰邑勘查区煤炭资源勘查获得的地层、构造、煤层、煤质、水文、煤层气等资料,对煤层气成藏条件、储层特征、赋存规律、开发条件进行了分析,计算了煤层气潜在资源量。结果表明:区内煤层气含气量较高,潜在资源量13.69×108m3,具有良好的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