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到宇宙去旅行》李元著 辽宁少年儿童出版社2002年3月出版32开634页定价28元 《第十大行星之谜》卞德培著 辽宁少年儿童出版社2002年3月出版32开533页定价24元 以上这两本书是我国著名科普作家李元和卞德培  相似文献   

2.
记卞德培星     
记卞德培星本刊记者经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小天体命名委员会批准,国际小行星中心于1998年4月11日发出第31457号《小行星通报》,向各国有关方面正式通告了6741号“Liyuan”(李元)、6742号“Biandepei”(卞德培)小行星的命名情况。我...  相似文献   

3.
《宇宙之谜丛书》全套书6册明天出版社1998年8月出版主编卞德培副主编李芝萍这套丛书内容非常丰富、新颖。从深宇宙到太阳系天体,从理论知识到观测实践,从历史到现在、到未来,全部包容在其中;内容新颖,包括了太阳系空间探测和哈勃空间望远镜的最新成果。各册书...  相似文献   

4.
看到彩版的《天文爱好者》杂志,使我非常的惊讶和欣喜,惊讶的是自1982年我离开《天文爱好者》编辑部,20多年后看到它新的靓丽容貌与当年那份记忆实在是有天壤之别。欣喜的是进入2006年的《天文爱好者》,它已经有了300期的"月龄"可庆可贺。惊讶和欣喜的感觉让我回忆让我感慨。我曾在《天文爱好者》编辑部工作了7个年头,因此它在我工作的生命中是一个标志性事业,这是1975年我从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回到北京的第一个工作,也是其后自己从事科普工作的起点。刚到北京天文馆不久,我就被分配到《天文爱好者》编辑部工作,当时几位天文科普的老前辈都在那里,李元、卞德培、伊世同老师都手把手地教过我。我的工作主要是由师从伊世同先生学画星图开始的,后来也跟着卞德培、李元老师学习写科普文章、做编务工作。作为曾经的老师和同事,他们不仅教会了我求生的技能,更重要的是他们对天文科学  相似文献   

5.
为纪念天象仪诞生80周年,去年本刊曾经分别刊登了李元、郭霞合写的文章《世界天文馆80年》和《天象仪80年变迁》。为了使大家进一步了解世界天文馆发展的现状,借鉴国外天文馆的先进经验,促进我国天文馆事业的发展,普及天文教育,我们从本期开始介绍国外著名的天文馆和含有天文馆的科学中心和博物馆。首先介绍的是美国芝加哥阿德勒天文馆和天文博物馆。  相似文献   

6.
卞德培先生逝世的消息传到本刊编辑部,编辑部的同志无不悲痛万分,大家都为我们失去了这样一位好老师而深感惋惜。 卞德培先生与我刊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1957年,卞先生开始筹备《天文爱好者》杂志。当时没有办刊经验,条件很艰难。在他的多方努力下,杂志于1958年4月正式出版,而且他还请到了当时中国科学院院长郭  相似文献   

7.
新书介绍     
新书介绍《万古奇观—彗木大碰撞及其留给人类的思考》卞德培编著科学普及出版社1995年1月出版大32开正文108更形色拍页4页定价6.60元1994年7月中下旬发生的管星、木星大碰撞,留给我们终生难以忘怀的印象。在密切注视这类宇宙“交通事故”的同时,许...  相似文献   

8.
《天文爱好者》杂志2007年增刊“天文馆专刊”和2008年1月号刊载了由藤井旭先生原创,李元先生编译的四季星空图。为满足广大读者对藤井旭先生作品的热情并感谢他对《天文爱好者》杂志一直以来的关心和支持,我们特邀藤井旭先生的好友李元先生撰写此文,藤井旭先生也是《天文爱好者》的老朋友,曾馈赠给本刊许多精美图片,例如2007年初寄赠的麦克诺特彗星的精美照片就刊登在《天文爱好者》杂志2007年6月号上,在此我们再一次向他表示感谢。今后我们还将选登藤井旭先生的星图和天体照片,供广大读者学习和欣赏。  相似文献   

9.
郭霞 《天文爱好者》2008,(12):46-47
为纪念伽利略将望远镜用于天文观测400周年,联合国正式宣布2009年为国际天文年。 北京天文馆近期隆重推出由德国蔡司公司制作的“探索宇宙”节目——和伽利略一起领略宇宙魅力。同时,在老馆的东展厅引进了由意大利佛罗伦萨科学史博物馆策划主办的《伽利略望远镜》展览。为使广大读者能分享与伽利略一同探索宇宙的乐趣,我们特别邀请北京天文馆信息中心郭霞女士撰文介绍“探索宇宙”节目。同时,我们得到展览部全体同事的大力支持,将意大利《伽利略望远镜》展览画册刊印在杂志里。而《天上宫阙》一文更详细介绍了首次亮相在老馆西展厅《玩转星空》展览中的中、西星空图。百闻不如一见,若想真正体验冬月北京天文馆的热度,请到天文馆来吧?  相似文献   

10.
纽约地球和太空中心的宇宙展厅,可以通过旋转台阶进入110m长的宇宙演化长廊天文馆———梦想到现实  美国的科学美术家巴特勒于1925年5月应美国自然博物馆馆长的要求为该馆设计了一座4层楼的天文馆,规模十分宏伟。但是后来未能实现,只建议成为一座较简单的装有蔡司天象仪的海登天文馆,在1935年10月开幕。而在75年后的2000年2月,新建的纽约天文馆,在宏观构图上接近巴特勒的设计,但内容的先进与丰富多彩却大不相同。纽约天文馆和北京天文馆本文作者李元1948年购得一本纽约天文馆的图册,才对天文馆的结构和工作有较全面的了解,这对后来编制…  相似文献   

11.
本刊创始人、我国著名科普作家卞德培先生继 1 998年获国际编号 674 2号小行星命名之后 ,近期又荣获了法国 2 0 0 0年弗拉马利翁奖。弗拉马利翁 ( 1 84 2~ 1 92 5)是大家熟悉的世界著名的法国天文学家 ,他的科普名著《大众天文学》也倍受人们喜爱。法国天文学会为了大力宣传天文科学知识 ,促进天文科学研究事业的发展而设立了弗拉马利翁奖。几十年来 ,该奖还从未授予过外国人。卞德培先生为什么能获此殊荣呢 ?向法国天文学会建议为卞德培先生授奖的法国天文学会副主席贝尔纳先生说 ,卞德培先生1 94 9年加入法国天文学会 ,是一个老会员了。…  相似文献   

12.
加贺谷穰(Kagaya),1968年生于日本琦玉县上尾市,自幼热爱科学和天文学,向往宇宙,喜欢描绘星空。1988年考入东京设计学院绘图设计系。1990年从该校毕业,毕业作品《幻想的全星座图绘》(Fantastic StarryNight)获该校优秀毕业作品大奖。其作品在准确刻画星际位置的同时,更描绘出对宇宙魅力的无限幻想,后来制作成招贴画,十分畅销,这应该是加贺谷穰成功的开始。1991年在绘画创作中使用电脑,同年出版了第一部图解科学读物《四季星座百科》。1993年为日本最著名的天文科普作家藤井旭的巨作《视觉宇宙大全》制作CG插图,同时为天文馆、天文台、天文  相似文献   

13.
《探索宇宙奥秘》李良主编 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2002年10月第一版 铜版纸彩色印刷 16开:382页(彩色天文图片600余幅)定价148元 在喜庆中国天文学会成立80周年之际,由北京天文馆科普作家李良主编的《探索宇宙奥秘》与读者见面  相似文献   

14.
《宇宙简史》主编文池 执行主编 陈君线装书局2003年1月出版 32开484页 定价29.8元 邮购价34元 自古以来,人类一直在探索宇宙的奥秘。在科学家的心目中,宇宙是茫茫太空中存在的各种天体以及弥漫物质的总称,宇宙是物质的,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客观存在,并且处在不断地运动和演化中。现代人利用先进的天文望远镜使得宇宙的可观测范围日益扩大,  相似文献   

15.
千载一时;彗星袭击木星卞德培一颗彗星正在向木星逼近。天文学家发出警报:着星将在今年7月中旬,以人类从未听说过、更未看到过的猛劲,频频袭击太阳系中的这颗最大行星。在太阳系的漫长历史上,这样的宇宙事件大概并非绝无仅有;对于人类来说,这种奇异天象则是史无前...  相似文献   

16.
星座艺术一直是我的最爱,2004年李元先生和我在编辑《世纪天图》之际,曾把一幅意大利穹顶古典星座图绘,作为封底予以刊载,在广大读者中引起良好的反响。此画构图壮丽,造型生动,气势磅礴,色彩绚丽,神贯宇宙,是世界文化中星空艺术的珍宝。最近天文景观成为天文科普的一个时髦话题,我就想,如此壮丽的星座图画,如果只能在印刷品中欣赏,岂不可惜,能不能亲眼目睹真物呢?这是眼见为实的天文景观吗?不久,我的志同道合的同事郭霞也参与了这一话题的探讨与研究,于是我们有了惊奇的意外发现,以下就是我们共同寻宝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新书介绍     
新书介绍《天文博物馆》崔振华主编河南教育出版社1995年5月出版大16开本212页定价68元由河南教育出版社和北京天文馆共同策划编写的大型豪华画册《天文博物馆》,历经四载,现已正式与读者见面了。全书200多页全部是高级铜版纸彩色精印。图片共344幅,...  相似文献   

18.
最近几年。有一部巨著在中华大地上掀起了一股前所未有的科幻狂潮,其影响力不只局限于科幻迷,还进入了主流文学和评论的社线,这就是《三体》三部曲(更准刘)的力作。在这部作品中,三体人作为地球人长达三百年恩怨情仇纠缠的敌人,贯穿了始终。但遗憾的是,作品没有对三体人的具体生命形态进行详细描写,我们只能从只言片语中了解他们很少的特征。这套作品的最后部分,还描写了宇宙中其他一些文明,包括远高于地球乃至三体人科技程度的文明,但对他们就更没有任何具体的描写了。那么,在科学家以及科幻作家的心目中,外星生命究竟会有哪些可能的形态呢?下面就让我结合一些科幻作品,带领大家粗略地看一看吧。  相似文献   

19.
由中国科技馆主办的《国际太空美术作品展》于3月15日至4月2日在中国科技馆免费向公众展出。作品包括了世界航天大国多位美术家的经典作品,它们均是由李元先生历年来收藏的上万张太空美术作品中挑选出的精品。看到这些作品,令人感到既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看过了无数遍,陌生的是第一次见到如此巨幅的画面,令人欣喜。  相似文献   

20.
作者简介刘蔚 1970年生,河北内丘人,河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自幼酷爱绘画,中学迷上天文观测,1993年开始对太空美术进行研究与创作。作品多次被刊载和介绍于《飞碟探索》、《科幻世界》、《太空探索》、《国际航空》等杂志上。2001年获中国首届航空航天摄影大赛绘画类优胜奖,同年11月,举办"奔向太空与未来"为主题的"刘蔚太空画展"。喻京川 1980年在北京天文馆创始人之一李元先生的一篇《星球世界漫游》太空组画介绍启蒙下,喜爱上了天文与科幻。自此,从小学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