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3 毫秒
1.
本文根据地图质量模糊评判的数学模型建立起一个计算机地图质量评判与管理系统,它克服了人工评定地图质量的主观性和随意性,使地图质量评定定量化、标准化。用系统对部分地形图编绘质量进行了评判,所得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2.
矢量地图数据作为GIS数据的一种主要形式,其质量问题受到很大的重视。目前对矢量地图数据的质量评价有许多种方法,应用比较多的是模糊综合评判。但是,运用此方法会出现失效现象,本文在分析矢量地图的质量元素基础上,针对现有的质量模糊综合评判失效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带信任度的模糊综合评判方法,较好解决了评判过程中的失效问题,提高了评判效率以及评判结果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3.
矢量地图数据作为GIS数据的一种主要形式,其质量问题受到很大的重视。目前对矢量地图数据的质量评价有许多种方法,应用比较多的是模糊综合评判。但是,运用此方法会出现失效现象,本文在分析矢量地图的质量元素基础上,针对现有的质量模糊综合评判失效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带信任度的模糊综合评判方法,较好解决了评判过程中的失效问题,提高了评判效率以及评判结果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4.
地图质量评判的数学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数学分析方法建立一个地图质量模糊评判的数学模型,并用上述模型对12幅地形图编绘质量进行评判,所得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5.
应用数学分析方法建立一个地图质量模糊评判的数学模型,并用上述模型对12幅地形图编绘质量进行评判,所得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6.
地图是通过严密的科学方法和精细的工艺制作而产生的作品,地图制作中每一环节都须对其质量进行严格地检审和评定,尤其是对编绘原图的质量更须严格评定,因为它直接关系到即将印刷出版的地图质量。  相似文献   

7.
提供一种解决评定公开版纸质地图编校质量中,地图总字数计算方法缺乏适宜性和可操作性的量化指标。探讨在样本测试基础上,借助两种典型性基础地图的样本基数,确定以地图有效面积、要素表达率、城镇化率和质量因子为量化的正相关指标,使地图编校质量评价更加科学、严谨且便于实施。本方法已运用于省内出版相关的图书质量检查的地图编校质量评定,总体评价具有“适用性和便捷性”。近些年的实践,验证了本方法对于福建省域内的评定地图编校质量的差错率计算方法具科学性、实用性。  相似文献   

8.
由于数字化过程的复杂性以及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有限性,地图数字化会产生模糊不确定性。从地图数字化所涉及的数据来源、硬件、软件以及人员等因素出发,详细讨论了由它们带来的模糊不确定性。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在已有的基础上,加入数据来源、软、硬件和人员的模糊性评判因子以及权重,对数字化产品进行合理的质量评析。  相似文献   

9.
本文针对互联网地图服务产品的特点与类型,分析了检验互联网地图服务产品需要考虑的各种质量元素以及检查项目,对互联网地图的质量检验方法和质量评定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以推动地图应用的更加广泛为目的,分析地图使用效益评判标准与指标计算方法的意义,并研讨评判地图使用效益的标准与指标计算方法及其效益指标数据的获取与积累。  相似文献   

11.
数字正射影像图质量的模糊综合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质量评定是地图产品生产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但是,传统的地图质量评价方法存在着许多固有的局限,而难以满足新的要求.本文以模糊数学的原理为基础,建立了DOM产品质量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研究表明,相对于传统的质量评价方法,模糊综合评价方法能够充分利用各种质量信息,并尊重质量的模糊属性,评价过程更细腻,结果也更可靠。  相似文献   

12.
直角与直线元素数字化的数据处理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结合地图数字化为GIS采集空间数据的工作实际,对直角、直线数字化的数据处理的平差模型以及相应的精度评定方法进行了研究。作认为,通过平差和评定精度,并有助于实现对GIS数据采集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3.
测绘通讯     
国家测绘总局于十月七日至二十三日在广西南宁召开地图制印工作经验交流会暨地图制印规范审定会。参加会议共有四十一个单位的七十六名地图制印技术人员。会议期间国家测绘总局副局长李廷赞同志到会讲了话,并代表国家测绘总局给地图制印优质产品颁发了奖状。会议分为三个阶段:(1)交流经验,制印专题技术报告和评选1978-81年地图制印优质产品;(2)讨论“地图制印规范”;(3)研究制印作业质量评定标准、制印手  相似文献   

14.
结合地图数字化为GIS采集空间数据的工作实际,对直角、直线数字化的数据处理的平差模型以及相应的精度评定方法进行了研究。作者认为,通过平差和评定精度,可以提高数字化的精度,并有助于实现对GIS数据采集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5.
罗绍辉  黄炳强  阮明 《测绘科学》2010,35(3):113-114,109
结合《南宁市数字影像地图集》的设计和研制,引入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分析了数字影像地图生产中包含的质量控制环节,确定影响影像地图集编绘质量的因素,建立模糊控制综合评判矩阵,对受多种因素影响的影像地图集质量做出全面评价,控制图集生产过程,用以指导影像地图集制作。  相似文献   

16.
针对地图图面设计制作的统一协调性在定量评判分析上具有不确定性及其视觉平衡质量的衡量指标缺乏的问题,该文采用图像处理领域的灰度分布均衡方法及力矩平衡原理,提出了一种定量测度地图图像视觉平衡质量的新模型。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简单易行,同时适用于矢量地图和影像地图视觉平衡判定,相比于传统评价模型,不仅可定量判断出地图图像是否达到视觉平衡,而且可据视觉平衡质量的衡量指标对地图图像视觉平衡质量排序,还可给出未达视觉平衡地图图像其视觉重量在横纵轴的偏重情况。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论述了印刷品的质量内容及影响印刷品质量的主要因素,结合地图印刷的特殊性,阐述了质量检测评定的原理,给出了模糊综合评价法和可拓综合评价法两种质量评定数学模型,并对质量检测系统的应用现状与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王怀宝 《地图》2000,(1):25-26
公开版地图的审读是地图出版社和省级新闻出版管理部门的一项经常性工作。地图审读虽与地图编制过程中的校对、验收有所相似 ,却又不相同 ;地图审读与其它出版物审读有共性 ,但地图作为特殊出版物 ,其审读又有所特殊。地图审读是地图出版后 ,对各要素及整部地图的全面监督及合格性的质量评定。虽然地图审读不能对某个具体的地图品种在编制过程中进行直接的指导 ,但却对出版社全面提高出版物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地图审读内容一般包括编校质量、内容质量、版式设计质量、印装质量等方面 ,但重点是编校质量的审读 ,因为此部分是地图的核心…  相似文献   

19.
银力  文畅平 《测绘科学》2010,35(3):30-33
首先,通过构造单指标属性测度函数以计算单指标属性测度;其次,以相似数定义相似权的方法,按一种客观性标准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值以计算样本综合属性测度;最后,利用置信度准则进行属性识别。研究表明:属性识别模型评判结果与模糊综合评判法和物元分析法的评判结果有较好的一致性,从而验证了属性识别模型应用于地图质量评价的可行性和可靠性。评价指标的权重不会影响属性识别结果,即认为评价指标的权重值相同,因而计算过程大大简化。新的地图质量综合评价与分类方法具有准确度高、易操作的优点。  相似文献   

20.
本文根据模糊综合评判的原理,提出了用多级综合评判的数学模型研究地形图质量的评定问题,根据国家用图的不同需要,提出了三种具体的数学模型,並通过实例对这三种模型的实用性和有效性进行了比较,指出模型(3)是地形图质量评判的基本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