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现有的福建省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结合WebGIS相关技术,设计实现了福建省检验检疫进口食品安全追溯系统。实现了食品安全信息与GIS信息的快速关联,使得进口食品监管更加直观,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近日.通过一项森林资源合理开发计划.GPS技术被引入非洲刚果北部俾格米人的生活中.俾格米土著居民使用GPS对周边进行定位和标识,确保自己的生存环境免遭肆意破坏,同时.当地原始森林开发活动也将更加合理有序。  相似文献   

3.
Agent技术在分布式GIS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首先分析了分布式计算技术的发展,详细介绍了当今主流的分布计算技术——Agent技术、分布式GIS技术是以分布式计算技术为依托的,Agent技术将为分布GIS带来新的技术发展;随后,深入分析了Agent技术在分布式GIS中的应用,并结合已有的研究重点介绍了基于Agent的分布式GIS建模、空间信息查找与获取、WebGIS服务体系、空间辅助决策以及GIS互操作等。  相似文献   

4.
Bouto.  C 徐肇忠 《地图》1992,(4):49-56
本文中,采用滤波技术和有条件的最佳拟合调整来介绍线划制图综合的过程,首先将原始线划的一系列坐标变换成它们的斜率值,再通过会立叶变换计算出斜率的光谱,使用数字指数滤波和逆付立叶变换得到滤波后的斜率。然后再将滤波后的斜率变换成派生的光滑线划,该线划就是对原始线划进行最佳拟合。这个最佳拟合处理确保原始线划与派生线划之间的相似 ;采用滤波是根据原始地图和派生地图的比例尺自动选择的。  相似文献   

5.
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已经无从查考,但第一个吃转基因土豆、鲤鱼和蕃茄的中国人被我们找到了。直到现在,转基因食品有害的论点仍很流行。下面这个在欧洲很流行的故事很“经典”:一天,医院里接收了一个奇怪的病人,他每天都像上了弦一样不停地绕圈,在房间中走来走去,经过检查,病源在于他爱吃的猪肉来自添加了“运动基因”的瘦肉型猪,结果猪肉这种基因就永远留在了他身上。不久前,很多报刊都引用了英国一教授有关小鼠食用转基因土豆后引起内脏和免疫系统受损的报道作为转基因食品有害的证据。转基因食品真的有那么危险吗?记带着问题走访了几位吃过转基因食品的科学家。  相似文献   

6.
南风 《今日国土》2011,(5):27-28
食品安全问题似乎是当下中国最热门的一幕丑剧。瘦肉精事件尚未平息,上海染色馒头事件又像一重磅炸弹引爆全国。似乎与以往的任何重大食品事件雷同,上海染色馒头事件的处理同样遵循"权威媒体揭露、相关领导表态、几个部门突击、若干人员服罪、过段时间冷却"的五段式套路,戏法陈旧老套,别无新意。但由于此事发生在代表中国发展最高水平的城市之一上海,发生在日常消费量最大的主食之一——馒头,更由于此前一系列重大食品安全事件所积蓄的民怨,使得上海染色馒头事件可能具有某种分水岭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摄入农药残留超标的食物会对人们健康产生负面影响,因此,评估食品中的农药残留对保障食品安全具有积极作用。本文通过构建农药残留综合评价体系,利用多指标分析城市市售水果蔬菜农药残留状况及其对城市食品安全的影响,评估城市间农药残留层面的食品安全差异,结果表明:1)不同城市间市售果蔬农药残留状况差别明显,城市食品安全在农药残留层面上存在差异;2)我国城市的农药残留呈现明显的空间分布规律,而这可能与农药使用量有关。本研究为促进全国食品安全水平的提升提供了初步的数学基础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将测绘工作与政府部门信息化工作紧密结合,研究建立以测绘部门的空间基础地理信息为基础,依靠GIS技术、网络技术、分布式数据库技术等为政府部门信息化工作提供地理信息支撑平台;进一步为政府部门实现信息化及信息资源的整合、共建、共享提供空间基础地理信息框架。  相似文献   

9.
1前言 在这金秋丰收的大好季节,我们迎来了中国全球定位系统(GNSS)技术应用协会诞生十周年生日,这十年来是中国GNSS技术应用协会从诞生、成长到壮大的十年,是我国卫星导航行业走向成熟的十年,也是卫星定位应用领域不断扩大的十年。卫星定位技术已渗透到国民经济建设、国防建设、科学研究和人民生活出行等方方面面。己成为国民经济建设、国防建设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信息化建设体系的重要基础设施,是直接关系到国家安全、经济发展的关键技术平台。是继通信、互联网之后第三个在世界上发展最快的信息产业。世界上发达国家都十分重视卫星导航产业的发展,将它作为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在庆祝“中国GNSS技术应用协会成立十周年”的大喜日子里,要好好回顾我们成长的历程,要欢庆我们己取得的成就,更要分析卫星导航发展态势,抓住当前卫星导航发展的大好机遇,以更好的推动我国卫星导航定位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浙江测绘》1993,(3):47-47
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沟通测绘技术和信息的供需渠道,促进测绘科技成果向生产力的转化,进一步繁荣和发展测绘技术市场,经报请国家测绘局批准,全国测绘科技信息网与中国测绘学会将于1994年5月在山东省济南市共同主办“全国测绘技术市场第三届交易会”.其主要内容包括:  相似文献   

11.
GPS+GLONASS+GALILEO三星跟踪技术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GPS、GLONASS、GALILEO将是未来用于导航定位的三大卫星星座,以拓普康公司的G3芯片为例,探讨了GPS+GLONASS+GALILEO三星跟踪技术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12.
日本食品给人的印象是比较安全,这可能和一般日本人都给人一种工作认真、敬业的印象有关,人们都倾向于相信因为日本人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日本的食品质量也肯定能够得到保证。但实际上想一下,"工作认真"和"食品安全"没有逻辑上的因果联系,实际上也有人很认真地在制造着各种黑心食品,在不少情况下,食品安全受到威胁并不是由于工作人员的粗心大意所造成的事故,而是黑心商人为了追逐利润而有意干的,干这种事的黑心商人不仅在中  相似文献   

13.
5月25日,第四届中国国际国防电子展在北京展览馆拉开帷幕,作为中国卫星导航定位产业化的领先者的北斗星通卫星导航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斗星通),将联手国际卫星导航定位知名企业NovAte1公司,携其最新的技术和产品闪亮登场,与业界人士共同探讨卫星导航定位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浙江测绘》1991,(3):53-54
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ore)定位技术的研究十多年来取得了巨大的进展,并在导航、测绘和地球动力学研究诸方面得到广泛应用。以GPS、VLBI和SLR为主的空间定位技术的出现和不断完善,对常规测量技术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并将使测绘和地球动力学研究产生突破性的、划时代的变革。  相似文献   

15.
一、概述 实时动态RTK定位技术是GPS测量技术与数据处理技术、数据传输技术相结合的产物,是GPS测量技术发展中的一个新的突破。在RTK测量技术出现之前,GPS相对定位的作业模式有静态定位作业模式、快速静态定位模式、准动态定位模式和动态定位模式,其测点坐标需通过测后处理,即必须将观测数据传输到计算机解算才能获得。无法实时获取定位结果,而且也无法对观测数据的质量进行实时检核,因而出现在数据后处理中发现观测成果不合格进行重测的情况。对此采取的措施主要是延长观测时间,获取冗余观测数据,以保障测量结果的可靠件,由此降低了GPS测量的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6.
地形TIN中地理实体表达与LOD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有的LOD技术确保了3维地表的实时绘制,但其不能解决以地理实体为结构进行组织、具有实体表达能力的高精度、大规模地形TIN的3维可视化实时响应问题,仍经常发生场景滞涩、跳跃等现象。为此,本文从面向对象的角度出发,对地形TIN按实体进行组织,建立了OTIN,设计出实体包围球、高程误差队列等结构,可以确保以实体为单位的大规模地形TIN的实时绘制。  相似文献   

17.
《四川测绘》2005,28(2):96-96
四川四维测绘技术有限公司是中国四维测绘技术总公司成都分公司改制后,为专销徕卡测量仪器新成立的有限责任公司,二ОО四年十二月二十七日经四川省工商行政管理局批准登记注册。  相似文献   

18.
《遥感学报》2006,10(5):820-820
国家航天局航天遥感论证中心(以下简称论证中心)于2004年1月13日正式挂牌成立。论证中心在国家航天局的业务指导下,接受国家航天局、中国科学院的管理,以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为依托,吸收国内主要遥感机构的专家学者为成员,结合国内外遥感科学的发展趋势和技术前沿,为发展中国的航天遥感事业,开展前瞻性、基础性和创造性的工作,为中国航天遥感的管理和应用提供科学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9.
本项目研究的是将Z/I Imaging的数字航摄相机(DMC)运用于土地详查项目,运用基于国际上先进Z/I Imaging DMC的拍摄技术获取的影像,结合影像融合技术,影像分类技术,土地信息提取技术,进行土地利用的动态监测及更新调查。  相似文献   

20.
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技术热点报道热点之一: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计算中心软件部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计算中心软件部自1986年建立至今已整十年。它是以发展GIS和RS的软件和应用为己任,将科研、开发和应用服务紧密结合为一体的研究开发机构。该部有高级职称技术专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