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8 毫秒
1.
每一眼管井在井结构确定的条件下,有一个最大允许出水量,而盲目追求增大出水量,势必造成管井涌砂,过滤管腐蚀和堵塞的加剧。松散含水层供水管井允许出水量既要满足地下水允许开采量“宏观”定义要求,从供水管井使用寿命考虑又要满足管井两个流速参数:井壁允许进水流速和滤管允许进水流速。本文给出了管井允许出水量确定方法和计算框图,并以实例说明之,在具体应用时某些细节也予以了说明。  相似文献   

2.
柯柏林 《地下水》2008,30(1):92-94
从北京市丰台地区第四系潜水含水层的地层岩性结构入手,分析了传统供水管井成井工艺存在的问题,详细研究介绍了孔壁坍塌填砾法成井工艺在实际水井工程项目中的成功应用,取得了较好的增加水井出水量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浅层低渗透性含水层埋深浅、渗透性低,难以用常规管井开采。利用水平定向钻井技术,可在含水层内长距离铺设过滤器,从而增大水井出水量。研制的贴砾过滤器,其性能经水平井试验验证满足水平井成井要求,取得了良好的试验效果。  相似文献   

4.
论述了管井出水能力的概念及确定管井出水量的理论依据。科学合理的出水量设计和避免过量抽水,是确保管井良好运行、延长管井使用寿命的关键。并以孟加拉国Barapukuria电厂水源地为例,对管井出水量的设计方法进行了详细说明。   相似文献   

5.
多种方法联合洗井增大供水井出水量的实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因供水井成井后出水量偏小,分析成井工艺中的各个技术环节,查明导致水井出水量偏小的原因,采用活塞、混合器、泵抽等多种洗井方法,遵循"由小到大,逐步提高出水量"的思路,制定正确的洗井步骤,在确保管井安全的前提下增大了水井出水量,达到了管井设计的出水量。  相似文献   

6.
在孔隙水含水层地区的供水管井,填砾过滤器是最常见的结构形式。过滤器设计的合理性关系到井孔的出水量大小、含水层参数的正确性、建井成本和使用寿命等。笔者现对填砾过滤器设计中的人工填砾的颗粒粒径、填料层厚度、过滤管长度和口径等三方面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一、填砾的颗粒粒径问题目前一些论著对填砾颗粒粒径的确定,主要考虑:一为填粒粒径与含水层粒径 D_(50)或 D_(30)的比值,二为填砾的均匀系数。现将几个典型  相似文献   

7.
本文分析了沙漠地区供水井施工困难的原因,并就防止井壁坍塌,延长使用寿命等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针对沙漠地区含水层岩性松散的水文地质条件下,供水管井的施工工艺及方法。  相似文献   

8.
张建国  赵惠君 《地下水》1990,12(1):24-30,35
本文提出了孔隙含水层出水率的概念,总结出它的实测经验值。并通过探讨含水层出水率与含水层岩性和井径的关系,提出了常见井径取用不同含水层的出水率经验值,为机井合理设计施工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地下水》2019,(6)
管井降水是一种采用钻孔成井,利用单井单泵以抽取地下水的井点降水方法,由于管井直径较大,出水量较大,主要适用于中、强透水含水层,基坑降水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基坑开挖施工进度能否满足工期要求。以延安市黄河引水工程东川水厂基坑管井降水为例,对管井降水的适用范围、管井设计和施工方法在水厂基坑降水中的应用进行分析研究。最终确定管井降水方案为:在基坑顶部开挖线以外3 m布设单排井点,井管内径为DN600 mm,井距为11 m,井深18 m,每眼井内安设1台潜水泵,将井内渗水抽引至基坑顶部开挖线以外5 m处的环形防渗排水沟内,最终再通过防渗排水沟将渗水统一引排至水厂西侧的排洪渠内,实现了缩短工期和降低工程成本的预期目的。  相似文献   

10.
《地下水》2021,(4)
坎儿井水作为吐鲁番盆地供水水源之一,为当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随着该地区地下水开发利用的不断增长,坎儿井出水量受到了严重的影响。为更好的保护坎儿井,利用数值模拟方法分析了影响坎儿井出水量的主要因素,包括坎儿井结构设计、水文地质参数、地表水体入渗和地下水位变化四个方面。结果表明,坎儿井的出水量与坎儿井斜率、机井与坎儿井距离、含水层渗透系数这几种因素的影响较为显著,其余因素对坎儿井出水量影响较小。其中,当坎儿井斜率小于0. 003时,出水量迅速增大;当机井与坎儿井平均距离越近时,坎儿井的出水量越小,当距离大于1 km时,对坎儿井出水量几乎没有影响;当含水层渗透系数为1 m达到最大值。  相似文献   

11.
尹青 《云南地质》1995,14(2):162-168
本文以蒙自盆地第四系孔隙水含水层为例,在地下水水位降深、含水层导水性相近的前提下,运用相关分析探讨了单井涌水量与井径的关系。为使含水层导水性相近,将含水层按岩性分为A类、B类和C类;为使水位降深相近,将降深相近的钻孔归类统计,并将涌水量化为单位涌水量参加计算。通过条件简化、分类统计、相关分析和回归计算,得到大致通过原点的最佳回归方程及其水文地质条件,即涌水量一井径数学模型。其中,最佳回归方程为数字  相似文献   

12.
二氧化碳洗井,因井径大,二氧化碳气量不够,含水层深,而往往见不到井喷,但仍能获得预期的洗井效果。1986年,我队施工的两口水井就是很好的例子。这两口供水井,一口是河北省沙河县铁矿选厂的水井,另一口是河北省井陉县微水电厂的水源井。施工前,我们对这两处的地层作了全面分析,认为石灰岩地层是含水的,岩层裂隙不发育的问题,可以通过二氧化碳洗井加以解决,以增大出口量。第一口井深361米,静水位120米,石灰岩含水层在220米以深,井径325毫米,用户要求出水量在30吨/小时以上。据此,成井后进行了二氧化碳洗井。具体  相似文献   

13.
利用新疆阿克苏台兰河流域冲洪积平原区非稳定流抽水试验资料,以辐射井为研究对象,结合辐射管内的水头损失及流态,建立粗颗粒潜水含水层渗流和水平管流耦合的地下水流数值模型。利用数值模型,分析在粗颗粒含水层中辐射管不同根数、不同长度、等效渗透系数、辐射井的井径以及不同含水层的渗透系数、不同降深对辐射井出水量的影响,并且根据各参数的相互关系,提出冲洪积平原辐射井的出水量的经验公式。为优化设计辐射井结构及辐射井布置提供依据,对台兰河地下水库的建设及后期运行管理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4.
定量研究了井孔储存量对气压波动引起的承压含水层井水水位波动的抑制和滞后效应,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并推出了其解析解,给出了承压含水层井孔水位波动与气压波动的定量关系.分析发现,对于常见承压含水层完整井来说,当其井径大于0.1m时,井孔储存量对气压波动引起的井水水位波动具有明显的控制和滞后效应.随着井径的增大或者含水层水力扩散系数的减小,气压波动引起的井水水位的波动减弱.当井径无穷大或含水层水力扩散系数无穷小时,井水水位不再随气压波动;反之,当井径无限小或含水层水力扩散系数无穷大时,井水水位则正好以反相位随气压波动,且井水水位波动幅度和气压波动幅度之比刚好为气压效应系数.  相似文献   

15.
黄毓明 《福建地质》2003,22(3):153-157
通过对福州长乐国际机场航站楼主楼基坑降水工程的实例,介绍了在滨海砂层孔隙含水层中,利用管井进行大面积基坑降水的水文地质参数选用、方案设计、施工方法,并对降水效果进行了初步分析,为今后类似管井降水工程施工提供经验和参考。  相似文献   

16.
苗长军 《地下水》2005,27(5):354-356
冲积平原地区含水层为双层或多层结构,而准确求取每一层的水文地质参数,对该地区地下水资源评价是非常关键的.本文利用混合抽水、分层观测的方法,运用溶质均衡和灰色关联度的有关理论,详细计算了含水层双层结构条件下每一层的出水量,并在此基础上计算了各含水层的水文地质参数.  相似文献   

17.
河南省永城火电厂(4×300MW)水源地勘测探采结合井不同的成井工艺导致出水量差异很大,本文结合工程实践研究粉砂地层中增大管井出水量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8.
赵东寅 《地下水》1993,15(3):108-110
为合理地确定滤水管有效长度,以确保成井质量,本文提出用数理统计法计算混合含水层的出水量,经实例验证,本方法简便可行(为节省篇幅起见,数理推导部分从略)。1 计算步骤a.搜集资料计算前,首先要搜集附近已竣工深井的实际出水量、地层、含水层等资料,用以反推新凿相同含水层井的出水量。  相似文献   

19.
辐射井技术在贫水地区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通过安徽省蚌埠市某厂利用辐射井技术解决地下水贫水地区供水问题的工程实例,探讨了在花岗片麻岩风化带弱含水层中辐射井技术的应用问题,实践证明,采用辐射井技术可以大幅度提高出水量,降低取水成本,这项成果,扩大了辐射井技术的应用范围,在广大的缺水地区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庞宇飞  康剑  赵冠 《城市地质》2021,16(4):454-458
要:为了缓解新乡市小店工业园区地下水水位持续下降问题,避免工业园区与周围村镇居民生活和农业灌溉用水矛盾加剧,采用柳青河地表水回渗与管井回灌2种试验方法,探讨补充浅层地下水有效水量的可行方法.该区包气带岩性为粉细砂、粉土,试验目的层为浅层含水层(第Ⅰ含水层组),其岩性为细砂、中砂和粗砂,上部包气带地层孔隙与下部浅层含水层孔隙连通性较好,有利于地表河流回渗补给地下水,地表回渗试验效果显著.管井回灌量选用与之对应的抽水时的单位涌水量,试验第Ⅰ含水层组的回灌能力,单位回灌量与单位涌水量之比小于50%,说明第Ⅰ含水层组回灌能力较差,不适宜本地区或类似地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