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野外流动地磁测量是地震监测预报的重要手段之一,在参加流动地磁监测工作中,经过探索与实践,通过利用Google Earth应用于野外流动地磁选点工作中,形成了一套包括室内展图、收集有关测区范围内地质构造、地形地貌以及交通、生活等基础资料,结合GPS手持机导航,初步圈划测区测点的布设的工作流程。  相似文献   

2.
改进野外流动地磁测点定位标记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野外流动地磁测量的实践及国内外大量的研究成果表明,地磁有可能成为地震预报的重要手段之一。然而,地磁资料的连续性、完整性、准确性和可靠性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为此,我们对目前流磁测点的定位标记现状进行了全面的剖析和研究。结果表明:流磁如果没有严格的定位标记,则给测量资料带来严重的不良后果。为了保持野外流动地磁测点的准确性,改进目前测点的定位标记方法已势在必行。本文提出了具体实施方案,包括:自设定位标记;建立石碑;增设副桩(副点)C;选好辅助定位标记等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3.
中卫—同心断裂带西段位于宁夏中卫县甘塘附近,在近期的某重大工程场地的区域地震地质野外调查中,经过断层陡坎和断错冲沟等微地貌测量、槽探揭露、年代样品的采集和测定,获得了断层最新活动时代、活动方式、垂直和水平位移量等资料,表明了它在晚第四纪以来的活动特征。  相似文献   

4.
综合野外地质调查、氡气测量、石英形貌扫描(SEM)等资料,认为恩梅开江断裂中-晚元古代为一条韧性剪切带,但在喜马拉雅期发生了脆性变形,表现为一条由多条脆性断层叠加于韧性剪切带的断裂带。断裂新构造活动期主要集中在上新世到更新世。全新世以来活动性较弱,对水电站工程建设影响微弱。  相似文献   

5.
雅康高速公路二郎山隧道隧址区内的断层活动性对工程的设计和建设有着直接的影响。综合分析了野外对断裂的调查、ESR测年、石英形貌扫描(SEM)、断层气测量等资料,结果表明,二郞山隧道隧址区内的断层均无活动性,对工程建设基本无影响;隧址区内的挤压破碎带影响了岩体的完整性,工程中应主动避让或采取措施稳固岩体。  相似文献   

6.
公元前70年安丘7级地震发生于郯庐断裂的渤海和郯城两个强震活动段之间。作者通过对历史记载的地震破坏情况、现代形变测量资料、地震活动和野外开挖资料、~(14)C年代测定结果的综合分析研究,初步认为北北东向郯庐断裂与北西向益都断裂交汇,形成闭锁区,构成了  相似文献   

7.
理塘—义敦断裂1∶5万活动断层填图数据库存储了大量数据,主要包括室内资料和野外调查数据,前者主要包括地理信息数据、地层数据、地震目录、遥感影像数据等;后者主要包括野外的各类点、地表破裂带、活断层线、古地震探槽、断错地貌测量等数据。本文利用Arc GIS将这些数据录入、编辑、分析和制图输出,初步构建了一个包含基础地理信息的活动断层填图数据库。该数据库不仅实现了地质数据的空间位置和属性特征的综合管理,而且从数据库中可以得到相关断裂的空间展布、运动学特征、古地震研究等资料。这些资料在共享的情况下,用户可以根据需要,绘制相应的专题图件,深入分析理塘县及甘孜地区的地震应急、古地震研究以及当地的防震减灾规划,特别是对于基础设施建设和生命线工程活动断层的避让带的确定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观察对象     
《地球》2014,(3):75-75
古生物学的研究对象是化石。对化石的研究包括野外和室内两个阶段。野外阶段主要是采集标本和收集观察资料。采集和观察总的要求是量多质好,具体要求随研究任务而定,例如作生物地层研究.就要求选择良好剖面,逐层寻找和采集化石.同时进行测量,逐层观察并记录岩性和化石产出情况.同时对岩石、  相似文献   

9.
强祖基  王洪涛 《地震地质》1991,13(4):317-322
本文通过野外测量众多的断层擦痕,经过计算机反演应力场,并结合地质资料分析,认为本区自中生代末至第四纪存在着四期构造应力场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基于G856F的地磁野外测量处理程序的功能、使用方法及在山西地磁野外观测中的应用.认为该程序可在野外观测结束后立即计算观测结果,如果数据出现异常或误差超限,可现场查找原因或进行重测,从而提高地磁野外观测的效率和质量.  相似文献   

11.
在重磁等离散数据处理中,通常需要首先按预设网格对离散数据进行网格化,继而进行后续处理.当野外测量途径沼泽、水域、凹陷等不能直接获取测量数据时,网格化后的数据在该区域通常表现为数据空缺,常规处理如此尚可,但若资料进行场源反演等特殊计算时,需要将空缺补全,本文则针对此问题进行研究.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2D傅立叶变换的凸集投影迭代算法,能够直接对网格数据进行计算,无需坐标信息,直接补全缺失数据.该方法具有计算直接、简单、精算精度高的优点.实际数据对比分析表明,在足够的计算迭代后,计算结果数值精度与最小曲率方法相当.  相似文献   

12.
铁路路基雷达探测工作参数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了使用路检车装载探地雷达(Ground Penetrating Radar)对铁路路基检测的原理,结合野外探测过程中对测量深度、精度和行车速度的要求,给出了GPR现场工作测线布置的原则,理论上给出天线中心频率、时窗、采样率、测量点距的计算公式.讨论了连续测量和离散测量的关系,考虑到连续测量时水平精度的要求,给出行车速度必须满足的两个条件,从而确定行车速度的上限.为保证野外检测工作的顺利进行,结合实际情况给出了GPR工作参数的设计原则和流程.  相似文献   

13.
我国滇西北地震活动区的活动构造与应力状态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7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根据野外调查和原地应力测量资料,讨论了滇西北地震活动区的活动构造型式和现今应力状态。资料表明,本区是由红河和中甸两条右旋走滑断裂所形成的拉分构造,其应力状态也与外区不同。地震在空间上的分布和在时间上的活动规律受这一构造型式及其应力状态的控制  相似文献   

14.
在五大连池火山区流体化学研究原有工作的基础上,对火山群的重要区段开展了野外踏勘、气体普查,特别是用放射性气体测量方法对火烧山、老黑山、笔架山、药泉山等火山区进行了Tn、Rn测量。通过大量实测资料,分析和研究了Tn、Rn等气体和火山、火山活动、断裂构造、断裂活动性及其他地质条件的关系,初步查明了五大连池火山区的气体组成特征、分布和形成规律,对地下主要气体的成因、气体和火山构造活动及其它地质条件的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并提出了对五大连池火山区气体观测的初步设想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CSAMT探测断层在北京新区规划中的应用   总被引:13,自引:6,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给规划中的北京市某新区提供基础地质资料,需查明区内断裂的准确位置、产状以及覆盖层厚度.利用CSAMT方法进行了勘察工作,由于区内人文干扰和电磁干扰严重,野外施工时采用了多种手段以保证观测数据的可信度;数据处理时利用作者开发的基于遗传算法的CSAMT全资料反演程序对野外数据进行反演.分析反演结果并结合已知地质资料,给出了区内断裂的准确位置等信息.为新区规划提供了可靠的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6.
在全面收集和总结前人工作资料的基础上,采用野外地震地质学研究方法,结合浅层地震勘探、断层气测量、开挖探槽、年代测样等丰富的第一手资料,综合分析总结了青海省格尔木市温泉水库近场区内活动断裂的特征及其古地震形变遗迹。特别是对穿越坝体的京昆仑活动断裂进行了更为详细的研究,总结出它是全新世以来经过多期强烈活动,水平位移达40~80m,平滑速率为7.5~9.5mm/a,是古地震遗迹十分状观的一条岩石围深大断裂。  相似文献   

17.
地震资料室内处理过程要求野外采集的地震资料越多越好, 而地震数据远距离快速传输又要求野外地震数据量越少越好. 为解决这一矛盾, 将基于曲波变换与压缩感知的数据重建技术引入到地震资料处理中, 对实际的野外不完整数据进行压缩重建. 结果表明, 曲波变换相对于傅里叶变换在数据压缩采样方法中占有一定的优势. 但是, 在对实际资料进行处理时, 首先要对资料中的面波进行处理, 同时还要在一定曲波基元尺寸的情况下, 考虑缺失道数量的影响. 最终, 得到的重建数据图像纹理清晰、 连接自然, 从而验证了该方法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为了分析国产质子旋进磁力仪的整体性能,根据实际测试环境条件和《质子旋进磁力仪野外测试大纲》,使用128套EREV-C型质子旋进磁力仪采集野外数据。通过对比分析地磁总场数据、标准偏差、相关系数等,对EREV-C型质子旋进磁力仪的一致性、稳定性等性能进行评价。分析表明,EREV-C型质子旋进磁力仪性能良好,可满足相关测试要求,符合野外磁法测量和地磁相对观测的使用需求。  相似文献   

19.
新疆地震活动区的地磁观测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新疆地区是中国最活跃的地震区之一.为了监测新疆地区潜在的强烈地震,2003年在该地区建立了N和S两个地磁测网并进行了地磁三分量测量.在N和S两个测网所选建的51个测点周围环境良好,地磁梯度小,适宜地磁测量.在野外测量中,使用性能稳定可靠的G-856磁力仪、DI磁力仪与GPS仪器,应用GPS测定方位角,DI磁力仪测量地磁偏角D与倾角I,G-856磁力仪测量总强度F.应用新疆地区乌鲁木齐与喀什地磁台站的资料,分别通化了N和S两个测网的地磁测量资料.该地磁通化值的平均标准偏差σ为:F的σf=0.20 nT;D的σd=0.06′;I的σI=0.03′,表明地磁测量资料准确可靠.根据上述地磁测量资料,应用精度高的spline方法,得到了N与S测网地磁场及其异常场的分布.结果表明,该地磁场及其异常场的分布,可以准确地描述N与S测网的地磁场及其地磁异常场.该地磁分布为今后在新疆地区的震磁研究与地震监测提供了良好的地磁参考场.  相似文献   

20.
为了更好地加强基础观测工作,进一步提高野外成果资料质量,省局对地震测量队、地震地质队、地震流动队(简称“三队”)1981年度野外成果资料进行了质量评比。这一评比是在各野外队进行资料展评、初选的基础上,根据国家地震局和省地震局颁发的有关规范、规定和条例,逐项进行了严格审议和评定,最后评选出了以下12个先进小组和10个先进个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