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焦红军  郑拓摄影 《河南地质》2012,(8):F0003-F0003
本刊讯6月30日至7月2日,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终身研究员、古生物学家、祖籍我国四川的美籍华人学者孟津教授,应邀到河南省地质博物馆开展学术交流。7月1日上午,孟津教授在河南省地质博物馆多功能厅作了题为《新生代地球环境变化与亚洲生物群的演替》专题学术报告。报告结合他本人多年的研究实践和成果积累,辅以宇宙周期变化、南极科学考察、蒙古野外调查等视频画面.为省地质博物馆职工和观众介绍了地球环境变化、亚洲生物群演替、人类演进趋势等诸多学术观点,激发了听众进一步了解地球环境变化与生物演化知识的兴趣。  相似文献   

2.
四年一度的北美古生物学大会(North AmericanPaleontological Convention),被称之为“古生物学界的奥运会”,它标志着本学科的前沿并反映着古生物学的现状与前景,第5届北美古生物学大会(NA-PC.V.)于今年7月2日在美国芝加哥市的弗尔德自然历史博物馆(Field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落下帷幕。来自世界各地的五百余位古生物学者参加了这次由芝加哥大学、伊利诺大学芝加哥分校以  相似文献   

3.
池际尚,女,教授。1917年6月25日出生于湖北省安陆县。早年参加过爱国学生运动。1941年毕业于清华大学(西南联大)。1946年获奖学金去美学留学,入宾夕法尼亚州布仑茂学院,主攻岩石学。1947年获硕士学位,1949年获博士学位。后在美国伯克利加利福尼亚大学地质系任著名岩石学家F.J.特纳教授的科研助理。1950年回祖国参加社会主义建设,任清华大学地质系副教授。1951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1952年任北京地质学院教授。1958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担任过石油教研室主任、岩石教研室主任、岩浆岩研究室  相似文献   

4.
朱玉伦 《岩矿测试》1990,(3):235-238
苏联科学院地球化学和分析化学研究所的C.Б.Cаввин(S.B.Savvin)教授,曾首次合成出偶氮胂Ⅲ,为光度分析提供有价值的有机显色剂作出贡献;Л.В.Борисова博士对铼的分析方法研究很有建树。5月22日他们在地矿部岩矿测试技术研究所介绍了苏联ГЕОХИ概况,并分别报告了他们在合成高  相似文献   

5.
美国伯克利加利福尼亚大学维什斯本(P.A.Witherspoon)教授夫妇,应武汉地质学院邀请,自一九八四年九月二十日至十月二十八日在我国进行访问讲学。九月三十日国务委员方毅同志亲切接见了教授夫妇并就中美两国可能进行协作的领域交换了意见。十月二十七日地质矿产部总工程师兼水文司司长张宏仁同志会见了教授,并就两国间进行人员交流,技术合的可能性进一步交换了意见。  相似文献   

6.
由中国地质学会、中国土木工程学会、中国铁道学会、中国水利学会、水电部松辽委员会联合召开的第三届全国冻土学术会议,于1986年8月19日至24日在哈尔滨市召开。来自全国各有关部门84个单位的173位代表及国际冻土协会副主席、美国第四纪研究会主席T.L.辈伟教授为首的美国、加拿大、日本等国专家、教授十多位专程来我国参加了会议,并宣读了他们的论文。提交会议的论文共216篇。  相似文献   

7.
<正>2015年10月22日,美国查普曼大学(Chapman University)地球科学系Ramesh P.Singh终身教授应邀来我所访问交流。Singh教授做了题为"Ground water Fluctuations,Gas Emissions and Land Surface Temperature:A Possible Link to Atmospheric Anomalies Associated with Earthquakes"的学术报告。  相似文献   

8.
<正>2017年4月10日下午,地调局天津中心特邀请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特聘教授、《冈瓦纳研究》(Gondwana Research)主编Santosh教授(印度)开展了题为《The dynamics of continents and cratons》(大陆与克拉通动力学研究)的学术报告会。中心领导及相关部门业务人员近50人参加了学术报告会。报告深入浅出,从地球的起源、生命的起源等基础地质问题谈到壳幔结构、板块运动、地幔柱等几大热点地质问题,介绍了当前这些学科的诸多前沿成果及未来的发展方向,后又围绕"大陆克拉通"等关键地质  相似文献   

9.
为庆祝张本仁教授从教47周年,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化学研究所和地球科学学院于1999年6月28日共同举办了学术报告会,来自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和(北京)、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等单位的校内外代表约50人参加了报告会.  相似文献   

10.
王钰教授,河北省深泽县人.1933年毕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系.解放前,历任农村复兴委员会地下水研究组调查员、中央地质调查所技佐、技士、技正、资源委员会专门委员.抗日战争期间,曾负责地质论评的编辑工作.1944~1946年赴美国华盛顿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从事古生物研究.解放后,曾  相似文献   

11.
高梦瑶 《地质论评》2015,61(2):6102287-6102392
<正>2015年2月9日,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颁发证书仪式在北京朗悦饭店举行,受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委托,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教授沈照理教授为朱立新研究员等3人颁发了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当选证书。朱立新研究员,男,1963年出生,1982年毕业于长春地质学院。参加工作以来,一直从事勘查地球化学理论及方法研究工作,在地热地球化学、环境及农业地球化学、矿产勘查地球化学等领域取得较好了创新性科研成果和业绩,是国内  相似文献   

12.
刘国纬 《水科学进展》2010,21(6):867-868
刘光文教授1910年7月30日出生于浙江省杭州市,1998年3月6日在南京逝世,是我国现代著名水文学家、教育家.刘光文教授早年就读于天津北洋大学和清华大学,1933年于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毕业,留校任清华大学土木系助教,1936年考取清华赴美公费留学.1936年至1937年在美国依阿华大学(University of Iowa)学习水利工程,获水利工程硕士学位.1937至1938年在德国柏林工业大学学习水利工程与应用数学,于1938年回国.回国后,先后在广西大学、重庆大学、复旦大学、交通大学任教.  相似文献   

13.
美国芝加哥大学A.M.齐格勒(A.M.Ziegler)教授于3月11——22日由美国专程来我院讲学。他先后在我院北京研究生部和武汉院本部作了题为“中新生代板块构造及世界生物古地理”、“古生代世界古地理”和“古气候与煤和蒸发岩的关系”、“中生代古地理及生物古地理”、“古海洋与油原岩层的预测”、“古地理图的编制方法”的学术报告,报告内容十分丰富,引起了与会者的很大兴趣,其中所提出的观点和研究方法有许多值得借鉴之处,对我院科研教学工作有很大帮助。  相似文献   

14.
万兆惠 《水科学进展》1991,2(4):289-290
钱宁是浙江杭州人,1922年12月4日生于南京。1943年毕业于中央大学土木系,1948年获美国衣阿华大学硕士学位,次年转入加州大学柏克利分校,从师于泥沙学术权威H.A.爱因斯坦(H.A.Einstein),1951年获博士学位,留校从事泥沙研究并参加美国加州工程师兵团实际工程的咨询。1955年他与夫人回到祖国,先后任中国科学院水工研究室研究员、北京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河渠研究所副所长,1973年调任清华大学水利系教授,于1980年被选为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委员。钱宁于1979年身患癌症,他在病床上递交了入党申请书,于198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86年12月6日,钱宁同志病逝于北京。  相似文献   

15.
应中国地质学会及谷德振先生邀请,国际工程地质协会(IAEG)前任主席,名誉主席,法国工程地质中心主任M. 阿诺教授(M.Arnould)于去年11月8日至18日来我国进行了参观和访问。 阿诺教授是世界知名的工程地质学家。1964—1972年任国际工程地质协会秘书长,1972—1978年任该  相似文献   

16.
最近,中国科学院通过民主选举,并经国务院批准,增补了二百八十三名学部委员.我院有五位教授被选为中国科学院地学部学部委员,他们是:姓名 出生年份 专业或专长 职务及职称王鸿祯 1916 地层学及古生物学 院长、教授 大地构造学袁见齐 1907 矿床学 北京研究生部主任、 钾盐矿床学 教授池际尚(女)1917 岩石学 副院长、教授杨遵仪 1908 地层学及古生物学 教授郝诒纯(女)1920 地层学及古生物学 教授 微体古生物学  相似文献   

17.
池际尚教授是我国著名的岩石学家。她孜孜不倦,勤奋工作,为我国岩石学和整个地质事业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池教授1917年6月25日出生于湖北安陆县。早年参加过爱国学生运动,1941年毕业于清华大学(西南联大)。1946年获奖学金就学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布仑茂学院,主攻岩石学。1947年获硕士学位,1949获博士学位。1950年冲破重重阻碍回祖国参加社会主义建设,任清  相似文献   

18.
1978年8月 以杨式溥教授为团长的中国地质代表团参加了在英国布列斯托大学举行的“国际地层委员会泥盆纪座谈会”.会上,杨式溥教授宣读了论文《中国的泥盆系》.1978年11月 陈光远教授参加了在墨西哥举行的“联合国小矿山远景国际讨论会”,作为大会顾问,并作了《北京铁矿与小矿山开采》的学术报告.1978年11月 傅良魁教授参加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物探专家组出席了在美国旧金山举行的美国勘探地球物理学会(SEG)第48届年会.1979年2月 池际尚教授代表我国出席了在华盛顿举行的“国际地质对比计划(IGCP)执行局会议”.1979年5月 杨式溥教授参加中国地质代表团出席了在美国华盛顿和伊利诺斯州举行的“第九届国际石炭纪地层和地质大会”,并在会上宣读了论文《中国的石炭系》.  相似文献   

19.
由国际冰川学会(I.G.S.)主办,中国科学院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协办,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赞助的“与人类活动有关的山地冰川学国际学术讨论会”于1991年8月26日至31日在兰州举行。来自加拿大、美国、日本、冰岛、瑞士、英国、挪威、苏联及中国等9个国家的49名科学家(其中国外代表26人,国内代表23人)参加了会议。 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孙鸿烈到会致开幕词,甘肃省省长贾志杰出席了招待会。开幕式由中国科学院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名誉所长、著名冰川学家施雅风教授主持。参加会议的著名人士有国际冰川学会主席G.K.C.Clarke(加拿大)、副主席B.Wold(挪威)、会议论文主编R.L.Hooke(美国)、秘书长.H.  相似文献   

20.
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举办“成岩作用讲座”为了提高我国沉积成岩作用的研究水平,使沉积学的这一重要研究领域能很快地适应我国经济建设的需要,地质矿产部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于今年(1984)8月6日在成都举办了“成岩作用讲座”,邀请了著名沉积学家加拿大麦克基尔大学R·赫斯(R·Hesse)教授和加拿大石油公司首席地质师V·史密特(V·Schmidt)博士来中国讲学。来自全国各地的地质、石油、煤炭、冶金、核工业、高等院校及中国科学院等系统的57个单位174位代表参加了听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